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

“奸臣啊,大奸臣。這纔是活曹操啊。那句話怎麼說的,王莽謙恭未篡時。”

長安城內,李自成拿着一封信,對身邊左右的心腹軍將謀臣們唏噓的說着。

“枉額早前看鄭芝龍是個大忠臣,還羨慕崇禎那狗皇帝手下有能耐的人忒多,一個接一個的往外冒,忠心效力的人也多。然現在再看那鄭芝龍,……”李自成搖了搖頭,覺得自己這雙眼睛真的有點瞎了。

鄭芝龍他先是爲了爵位跟金陵朝廷撕破臉,後又來了這封信給自己,這世間的奸猾狡詐者,真莫出其右了。

“鄭芝龍的確毒辣。兵伐關外,賺取了大把名聲不說,還洗刷了自己近來沾染的污名。又叫陛下趁機出武關,取道荊襄,尋機南下。他這不是在搭救我們一把,而是要給崇禎皇帝添堵。”

顧君恩已經看過那封信了,心中真是佩服起了鄭芝龍的算計。

鄭芝龍伸手向金陵討王爵,這就代表着鄭家已經正式的摻和進了中原的逐鹿。現在他們佔據了齊魯,卻背靠着南洋,錢糧物質全都不缺。又把握着一支戰鬥力強大的火器軍隊,如何不能追逐那把龍椅?

被韃子的步騎軍打的滿頭包的李自成一夥,對於鄭軍——將韃子步騎打的滿頭包——的戰鬥力很有發言權的。

而鄭芝龍這時候拉了李順一把,那就是要李順去拖崇禎帝的後腿的啊。

“身懷利器,殺心自起。鄭芝龍手中握着一支這般強的軍隊,鬼才願意跑去南洋。”牛金星自負換做自己是那鄭芝龍,早幾年前就已經反了。

“看鄭芝龍早前的作爲,他的確有去南洋割地爲王的念想。只是金陵的崇禎皇帝太不爭氣了,朱家人守不住江山,鄭芝龍自然能伸手來取。”李巖看了一眼默不做聲的宋獻策,說道:“鄭軍據齊魯而舉旗,又讓海州等地給金陵,那必然是以燕京的韃虜做對手。如此放任朱明於南國安心休養,豈是梟雄所願?”

“言之有理。”衆人齊齊點頭。

這就跟李自成爲什麼早早的對漢中下手一樣,他在這裡跟朱明大打出手,卻叫張獻忠在川蜀的一畝三分地上安安穩穩的發展,李自成也不願意。

想到張獻忠,意志消沉的宋獻策眼睛唰的一亮,抱拳向李自成道:“陛下容稟,我軍既已經要棄關中而南下,那何不如將漢中、鳳翔等地皆託給八大王(張獻忠)?此舉不止能給韃子增添新敵,如此還能結好大西,恢復兩家之關係。於陛下到荊襄落腳亦大有好處。”

李自成拍手叫好。這主意好,用自己要丟掉的地盤引來一支狼,那般定能叫滿清受累,與自己則頗有好處。

“軍師好主意,妙策,真乃妙策!”

這一妙策把李自成心中的不捨和黯然都沖刷去了不少。讓他臉上是真正的露出了笑容,如此,現在對李順而言最重要的一個事兒就是什麼時候撤退,然後是怎麼撤退了。

“什麼時候撤退?額現在就想撤。”李自成臉上閃過一抹黯然,但繼而就振奮起了精神,正色說道:“韃子實力之強我等都親眼見過。鄭芝龍也絕不會跟多爾袞拼個兩敗俱傷。所以,別看韃子剛剛纔撤走,可留給咱們的時間卻並不多了。”

故而早走爲妙。李自成這點決斷還是有的。

而且對比被打的只剩寥寥的殘兵敗將去鑽樹林山洞,就跟當年被洪承疇打的跑去商洛山一樣,眼下他還有一定的實力,能帶着幾萬老營兵馬南下,如此結局已經好的太多了。

是以,在四月上旬裡,李自成忽的引大軍南下,留下前營制將軍袁宗第守長安,放張獻忠的大西軍北上漢中入鳳翔府,自己引大軍出武關,南下進南陽。擊破了滿清的南陽總兵李國英。這人本是左營大將,乃是三十六營將中數得着的人物,就是骨頭軟了些,眼光也差了些。

李國英既已兵敗,李自成殺到襄陽與堅守城內的白旺軍匯合就也水到渠成了。

這可叫長江以南的金聲桓、馬進忠、吳學禮諸將大感威脅,金陵城還沒旨意送過來,他們自己先就秣兵歷馬,嚴陣以待了。

可對於滿清而言,李自成的動作雖然很快,可對他們的威脅還真不大。

金聲桓他們要是能守住長江,則李自成這就是自陷絕地,而要是他們守不住長江,那倒黴的也是金陵城的豬皇帝。他們纔不會在這個檔口對李自成着眼。

滿清韃子的精力一邊集中在關外,唯恐傳來盛京淪陷,昭陵被毀的消息,一邊還要留神盯住鄭芝龍。然後則明裡暗裡放出話來,朱明十二皇陵可盡在京畿。

但鄭芝龍根本不理會,破了開封城後,兵馬北上大名府,然後轉入臨清州,沿着運河又大刺刺的殺奔河間去了。

這次滄州成爲了鄭芝龍的重點目標,倒是河間府城被他拋在了腦後。因爲大運河路徑滄州城啊。

滄州向北還有興濟和青縣,再然後可就是靜海了,靜海的北邊可不就是津門?

滿清依舊兵力不夠。

阿濟格部已經被他們派去關外了,而關中的兵馬回援則還在路中,多鐸部派回的兵馬也在途中,豪格帶着殘兵敗將就又頂到了這兒。

滄州也就是長蘆,這地方地勢低平,並且起伏不大,所以河流衆多。聽它的外號你就能感悟一二——九河下梢。

三大水系在此匯聚滄州,貫穿東南西北,交叉縱橫。有20多條河流匯聚9處入海,多處溼地及碩大的葦海,用後世的話說就是保持着良好的生態環境。用眼下這個時代的話說,這裡就好比淮河北部那廣袤的蘆葦蕩一樣,莊稼難種,因爲早前海水會有倒灌,便是海平面下降后土地上也有鹽澤淤積,這兒的土地只能貧瘠着了。

而同樣也是因爲蘆葦蕩多,這燃料就也衆多,於是它就變成了華北的治鹽中心。

自從滿清恢復了長蘆鹽場之後,鄭軍頻繁來此掃蕩,對這兒的情況瞭解的很。

豪格一開始的打算就不是堅守滄州,而是在運河裡做手腳,沉下一艘艘船隻,堵塞河道。

如此他就是在滄州再敗了,鄭芝龍受制於運河,也只能放慢自己的速度。事實證明,豪格他成功了。

清洋江是滄州城南距離最近的一條河流,自西向東,流入渤海。運河自然要穿河而過。豪格在這兒足足沉下了十艘滿載了沙土磚石的漕船,還砍下週遭樹木在河中打下了一根根木樁。

鄭軍自然是要打撈漕船,拆除木樁了,這樣纔好疏通運河。如此就需要用到大批的人力和時間。爲了防止這兒的工地遇到清軍的偷襲,鄭軍在運河與清洋江交匯處的東西南北佈置了多個守備陣地。

尤其是北邊的陣地位,與滄州城都兩兩相望了。作爲鄭軍的守備重地,這裡不僅駐有兩個隊的兵力,還有四門五斤炮和十多門虎蹲炮、臼炮,爲了儘快休要陣地,後勤上撥調來的戰俘足足有三四百人幫忙修築陣地。

但這跟後方清洋江與運河交匯處的工地比,就太小巫見大巫了。

中午了,吃飯的時候到了。辛苦勞作一上午的俘虜們自動分作一隊隊的,各自按照本隊的編號,排列着相當整齊的縱隊,等候在“廚房”前。

畢竟都是被俘的清兵,哪怕只是綠旗呢,一個個必要的作訓素質還是有的。

再配合着勞改營教員教習們手中的棍棒和皮鞭,這些個最晚是大名府才參加‘勞改營’的綠旗兵們,一個個都表現出了應有的素質。

隊伍站的相當整齊,比他們當二韃子時候還要整齊呢。

周邊圍繞着一個棚的“監工”,一個個戰士手中握着上着刺刀的火槍。工頭則是個三十來歲的胖子,現在大刺刺的站在中間的“廚房”前,手中握着一根拇指粗細的鞭子。這些天裡,他配合着管教們已經通過棍棒和鞭子,已經教導了俘虜們怎麼去排隊。而他的身份,在一個月前還是一名綠旗把總。

在鄭軍軍中,排隊是一種很基本的組織秩序。而推行軍事化管理的勞改營也不例外。

不過這些俘虜到底時間還短,現在分飯時候,儘管每隊裡都有工頭在維持秩序,但是一些個隊伍還是有點亂糟糟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排到最前面。只是迫於外頭監工們的威攝,隊伍的秩序才保存着。

“這羣賤皮子,就是欠打!”胖子對此十分不滿意。

作爲一名前綠旗軍官,或者說是一前明軍軍官,這胖子之所以能當上工頭,那是有着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學的。

他一進勞改營就積極向管教們靠攏,所以在一羣人中脫穎而出,成爲了早期被管教們看重的一干人裡的一員,最終成爲了工頭之一。

胖子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他對管教們言聽計從,阿諛奉承,好話連篇,對下面的勞改犯們嚴格對待,工作量只准超多不準未完成。能最終獨佔鰲頭,靠的未嘗就不是他對手下人的苛刻嚴厲。

畢竟身份不一樣了。當初領兵時候,那是愛兵如子最好。而現在時候,就只有把自己樹立在底下人的對立面上,上封纔不會對他起疑心。

只有對手下人越苛刻,才能越得上封的心。

而在這個過程中他也仔細觀察着手下的每一個人,把那些個骨頭軟的、狗腿的都挑出來,成爲了現下他手下的小工頭。

用過去的話說,這些人就是他的家丁。而他,何嘗又不是管教們的“家丁”呢?

第五十三章 反轉大戲(求收藏)第三十八章 鳴金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毒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宋巨諜番外3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九章 閩地來的海蠻子第二百零一章 金陵城爆炸了(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四百零七章 士大夫的苦日子真的要來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鄭森與鄭平第一百七十六章 當官的在“迴流”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五百一十章 嶺南蠻兵和交州土兵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二百零三章 南明怕是不成的(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九章 僱傭軍第四百九十章 呂宋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二百八十三章 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鄭芝龍的天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現在死一個,日後死一家(求訂閱,7/10)第二百九十章 保定已先敗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一百九十九章 韃子購炮(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年不見……第一百二十章 世外桃源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二百二十六章 切肚子太疼,還是槍子打死好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殺不盡的南蠻,打不完的炮第八十一章 硬骨頭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年未見家光將軍,總要去江戶登門拜訪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三十一章 這就是大明朝的柱石麼?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觀戰,軍中可有勇士敢戰?第三十一章 這就是大明朝的柱石麼?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沒壞處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一章 穿越“閩海王”第一百三十章 二鬼子:我要活下去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剋星,大清勁敵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第七十一章 N姓家奴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洋大會盟(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三章 這是爲了崇禎好,爲了大明好……(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洋大會盟(求訂閱)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五百八十二章 僱傭兵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東總管第十二章 龍洋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四十五章 人肉炸彈(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一百八十七章 崇禎帝不學小明王(求訂閱,1/3)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二百六十一章 鄭家的底氣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風得意阿濟格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構:老子真想多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三百三十三章 守不住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袍加身第三百一十一章 山海關外第三百三十三章 守不住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五百三十六章 高麗的歸二代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