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點賊兵算的了甚?(求訂閱)

通州城頭放起了煙花,再其東南五里外的張家灣碼頭上的一干人全都能看得到。或者說,整個張家灣城的軍民都能看得到。

張家灣是有一座小城的,修建於嘉靖年間。雖然用的磚瓦建材是七拼八湊來的,城磚印刻的有成化年制、嘉靖制、臨清造之類的字樣。可見建城確屬七拼八湊,不得不建之。

但落成後的張家灣周長約近六裡,四面闢有城門,門洞上均建有飛檐畫棟的樓閣,城牆高約一丈七八尺,厚約一丈,用大城磚包砌,東南城牆因緊靠河流,又建有水關三座,關閉閘門時可封鎖河道。城中建巨型糧倉多處,軍營若干,各類政府機構一應俱全,官府門前還立石碑一通,上刻禮部尚書徐階撰寫的張家灣城記碑文。

去往通州、北京城的大道,跨過運糧河後由南城門入,北城門出,穿城而過,這種佈局顯然是爲了便於控制管理往來車輛行人。城內駐再扎守軍500人,叫這兒成爲一集軍、民兩用於一體的關口要塞。

但如今時候,守軍是早就不在了。巨型糧倉也空空如野,甚至多有廢棄。

但這裡卻多出了洪旭率領的五千鄭軍,以及英國公張世澤和新樂侯劉文炳所帶領的五千人。

一萬軍兵不可能全縮在小小的張家灣,準確的說,張家灣城內的守軍連一千人都沒有,內裡還有近半的京兵。京兵可不是精兵,這些人的戰鬥素養比之鄭軍來差了老大一截。不是原先京營中的孬兵,就是勳貴重臣的家丁護院,再或是王承恩撒錢招攬的一些京城青壯。

大部分的軍隊都被撒到了城外,河道兩岸由張世澤和劉文炳各引兵防護,前方則是洪旭親帶的四千多鄭軍。

都不需要看到通州城頭亮起的煙花,洪旭就搶先命令軍兵們提高戒備了。

大順軍的馬蹄聲,在寂靜的夜色中傳出的很遠很遠。張家灣守軍全員戒備了來。

一堆堆篝火點亮,還有那一支支的火把。

шшш▪t tkan▪C 〇

四千餘鄭軍排成整齊的隊列出現在了本來的大順軍騎兵前方。

兩邊隔着兩三裡地列陣,鄭軍並沒有修築什麼工事,他們又不準備嚴防死守?天一亮,隊伍就跟着走人的。

鄭軍列隊整齊,對面夜色中奔來的大順軍騎兵,隊列紋絲不動。只這一條就不是羅虎、李來亨先前所遇到的明軍可比的。

二人並沒不管不顧的引兵直殺進來。而是在陣前停下了馬蹄。

“將軍,流賊似不打算主動進攻啊,和咱們隔着那麼遠就列陣了。難不成他們還有援軍會到?”洪旭身側,一名中官顫巍巍的對洪旭說着話。

“那又如何?羊羔子還能變老虎嗎?”在鄭軍序列中,上到將軍,下到小兵,對於明軍普遍看不上。因爲明軍被清兵一次次吊打,而他們對清軍卻屢有斬獲。縱然是兩邊硬磕,鄭軍也大佔便宜。

李自成的這些軍兵在郟縣一戰中卻又被倉促進軍的明軍打的大敗,錯非天公不作美,李自成都可能又跑回山上打游擊了。

這一條鄙視鏈下來,位居頂端的鄭軍自然瞧不上大順軍了。

四個營不足的兵力,一點不怯對面的大順軍。特別是當先的火槍兵們,一個個挺着上了刺刀的火槍,刀身雪亮,眼睛火辣辣的看着對面,直很不得招呼大順軍趕緊殺過來。

“報……”一騎探馬飛到羅虎、李來亨身前,“稟二位將軍,通州城內的明軍殺出來了。”

卻是鄭芝龍眼看順軍馬兵殺向了張家灣方向,立刻就率領軍隊殺了出來,順帶着叫其他人撲滅南關的明火,二者間就只有五里路,眼睛一眨人就已經趕到了。

羅李雙雙變色,羅虎更是胳膊一撐,人直接跳到了馬背上,站直了甚至向通州城方向打望,就看到城南確實涌出了一條火龍來。

“打通州?”羅虎、李來亨同時說道。

打通州,真能把通州的明軍給打殘了,天亮後崇禎帝也出不了城啊?等到大部隊趕來,那就是甕中捉鱉。何況通州被圍,張家灣的明軍也必然會北上來救,那鄭軍的火器再是犀利,隊伍行動時候總是要有影響的,正可以打他們一個立足未穩。

二人並不是心念相通,而是所見略同。也省去了扯撈的麻煩!

當下一人引主力北擊通州之敵,一人引少量兵馬殿後,同時看着對面的明軍。

“衝啊。趁明軍立足未穩,殺他們一個片甲不留。”李來亨舞刀高喊着。周遭的大順騎兵立刻發出了一陣歡呼,李來亨這話說的對,說的有道理啊。

二者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一眼力極好的親兵就震驚的對李來亨驚喜的叫道:“少將軍,明軍出來的好像都是火器兵?”

大晚上的出城作戰,打頭的竟然是大批的火槍兵,這不是自己找死麼?

“火器?”李來亨聞言就一樣大笑起來,“哈哈哈,竟然是火器?這不是趕着來送死嗎?”鄭芝龍軍的火器再是犀利也要站穩列成隊開槍不是?“去告訴弟兄們,額們這一仗贏定了!”

周遭的軍兵臉上全都喜氣洋洋,紛紛點頭附和:“明賊的官兒忒不會打仗,額們這仗贏定了。”

鄭芝龍親自領兵,當兩個營的隊伍開出城後,就直拉到城外南關(沒有關城)列陣,現在他的將旗也跟着一塊移動到了陣中。

成國公朱純臣緊張的滿頭都是汗水,“安南伯何以輕身犯險?”就算要減輕張家灣的壓力,鄭芝龍也沒必要親自上陣啊。

他就是站在城頭聽着外頭滾滾的馬蹄聲,都覺得害怕。

鄭芝龍哈哈大笑,“國公爺放心,這點賊兵算的了甚?待俺出城之後,國公直管緊閉城門就是。”

唯恐大順騎兵的將領謹慎,鄭芝龍還給他們又上了些‘佐料’,讓城外的鄭軍看起來更加的香噴噴。

這一變化立刻就引起了李來亨的注意力,興奮的直把手去拍自己大腿,“鄭芝龍竟然親自出陣,城門還給關了上,真是天助我也。”

“吩咐下去,大軍直搗鄭軍大旗,活捉鄭芝龍。”

後者乃是明廷的一大柱石,今晚要是能掘斷了他,那會比張家灣的金銀珠寶的意義更巨大。

“殺啊……”

一名都尉高呼吶喊着,直接引着隊伍就向前衝去。他並非是米脂人,但也是陝北人,還姓李,李來亨就把這個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給了他。

三四百步外的明軍似還依舊在排列着隊列,這點間距對於馬軍來說,是眨眼就到的。

這李姓都尉簡直要高興瘋了,“衝啊,衝啊……”只要大軍能殺到明軍跟前,就後者那亂糟糟的隊列完全不堪一擊啊。

要是自己真抓到了鄭芝龍……

他已經情不自禁的在想象着自己的日後的光彩榮耀了。

所有人都在努力的催動戰馬,衝向敵陣,耳邊全是隆隆的蹄聲和大順馬兵們發出的怪叫聲音。

前方的明軍陣列越來越近了,可是有點出乎這位李都尉預料的是,後者的隊列還在調整中,最前列的幾排士兵並沒有遠遠的就因恐懼打響火槍,更沒有要四散奔逃的意思,而是穩穩的站在那裡。

看來這鄭芝龍還是有點厲害的!

正在李姓都尉心生警惕的時候,就在大順軍的馬兵就衝到陣前百多步距離的時候,鄭軍內部響起了激烈的嗩吶聲,之前看似還有混亂的隊列,只眨眼中就恢復了秩序。

作爲鄭軍日常的訓練科目之一,在騎兵衝鋒的緊急情況下火槍兵迅速列隊,這是新軍的拿手好戲。

一股巨大的驚悸感涌上了李姓都尉的心頭,他知道不好了,敵人似乎在有意的誤導自己,引誘自己,而他和他的上司也真的就一頭紮了進來。

現在這個距離,勒馬掉頭都來不及了。

“開火——”

城頭上傳出了一聲嗩吶響。幾門小炮先就噴放出炙熱的火花來。

但對比城下火槍兵的齊射來卻是小菜一碟。

畢竟小炮打出的是鐵彈,不是霰彈,也不是開花彈,殺傷力真的不大。對比城下火槍營一千多杆火槍的整齊齊射,它們只算是錦上添花。

“嘭嘭嘭嘭……”

隨着爆豆般響成一片的火槍聲,衝在前方的那批順軍馬兵中最爲驍勇之士幾乎同時被送進了鬼門關。

幾乎每個人身上都同時爆出兩三點血花來——士兵們總是優先瞄準近處的敵人。

儘管作爲大順軍的精銳,他們當中有些人穿戴着鐵甲,或者是舉着有小皮盾,但這些都擋不住火槍的彈子,就連軍官們身上的鐵盔鐵甲也都被一擊而穿,根本起不到任何的遮護作用。

如果此時有一雙眼睛從高空向下俯視戰場,想必可以看到以下場景:已經完全散亂了陣形,宛如飛鳥一樣烏壓壓衝殺來的順軍馬兵,在距離對方大約有十三四丈元的位置上的時候,彷彿遭遇到一堵無形的牆壁,又或是被一支無形的大手給鎮壓了下,瞬間倒下了一大片。

數百騎兵的瞬間倒下讓身後的順軍馬兵人人驚恐不已,整體速度就不由的減慢了下來。

是被嚇的,還是因爲前方倒下了太多的人馬屍身,使得他們不得不減緩速度?

沒人知道。

大家只知道順軍馬兵的速度爲之一緩。

通州的東門已經被悄悄的打開,周毅帶領着手下的馬兵悄悄的出了城。

“嗶嗶——”

嗩吶響響亮,“所有人都有,上馬,跟我衝啊……”

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五百三十七章 趙官家的雄心壯志第九十四章 漢奸(求收藏)第五百零二章 西部驚變第十三章 此乃好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城費(求訂閱,3/10)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四百一十二章 相州韓氏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二百九十六章 揭開鄭芝龍的真面目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女不入中原?(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聰明人啊(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五百四十七章 鑄炮第一百八十八章 鄭家的板刀面沒人願意吃(求訂閱,2/3)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七十三章 丟盡老祖宗的顏面第三百三十八章 身後事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門無將,毒瘤垃圾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二百零五章 臨走前去一趟關外(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三章 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鄭芝龍的天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復中原一場空第一百一十三章 荷蘭人在行動第一百四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袍加身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年……第八十一章 硬骨頭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紙和奏疏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五十四章 崇禎帝:祖宗保佑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王觀戰,軍中可有勇士敢戰?第八十章 對壘(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六章 房地產很刺激吧(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麼敢?我怎麼不敢?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七十 八章 斬了鄭芝龍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三百六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八十九章 人生百態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四百六十九章 爲王前驅十五走親戚,第三更來不及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繳欠稅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四百三十九章 遺老遺少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東都護府,安東大都護府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九章 爲王前驅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五百一十四章 招女婿第十三章 此乃好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三百零八章 記吃不記打的韃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五百四十章 便宜兒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五百五十七章 陛下神射第七十一章 N姓家奴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火,火!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西班牙還需要理由嗎?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計劃第五百七十七章 返航第二百五十四章 崇禎帝:祖宗保佑第三百七十五章 燕王趙構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三百六十章 大戰來臨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七十六章 清軍南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韃子購炮(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三章 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三章 朝廷能容的下我等嗎?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峙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番外2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三百三十五章 豪格授首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十一章 去遼東打醬油嗎?第一百三十三章 歡呼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一百七十三章臣願效犬馬之勞(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五百三十六章 高麗的歸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