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回 五雷正法還是手雷

密雲湖,湖光盪漾。水波點點,倒映岸柳新芽。好一處清幽雅閒的聖地。

只不過,再好的湖光景色,有上幾十萬人的簇擁,殘踏,那也會找不到絲毫的雅緻了,只會剩下無比的喧鬧。不過,好在山海大師和張魯在昨日的超凡表現,圍觀等候的人羣,倒也沒有發出什麼不滿的聲音。只是在紛紛的討論今天山海大師和張真人會有什麼出衆的表現。而話題的蕉點,則集中在瞭如今密雲湖心之上,兩處漂浮的法壇之上。

昨天高壇辨法,那是飛上去的,如今湖心之處的兩座漂浮法壇,那兩位大師又要如何地展現神通呢?

好在也沒多等。日上三竿之時。山海大師和張魯就已經各就各位了。

別人且不說,那山海大師如今可是信心十足,鬥志昂揚。雖然山海大師和劉明早已有過約定,但山海大師可是不甘心徹底喪失尊嚴的。爲了自己的佛教今後能在中土又一個起死回生的餘地,能有獲得更好發展的機會。山海大師可是準備要好好的顯現一下本領。讓租明也知遣一下自己的真本領,從而能夠重視自己。尤其是昨天的比並當中,山海大師早已知道了張魯的內力遠遠的不及自己。這山海大師更有信心引領着張魯進行表演。那怕就是同樣的失敗,也要其他人知道自己的神通比張魯差不到那去。只是自己修煉不到家,而不是自己的佛教比道教差。

山海大師佛光寶相得來到自己的出場岸邊,高呼佛號:“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隨即從岸邊輕折一段柳枝,輕拋於水面之上。爾後,山海大師騰空而起,輕落於柳枝之上,那柳枝立刻好似離弦之箭,分開水波,彪射而去,不大的功夫,山海大師已經躍上湖心的佛壇之上。

山海大師的這番表現。當即震撼了全場。不管懂不懂地,那全都是叫好連天。懂得,如王越等人,自然知道這乃是山海大師絕頂的內功和絕頂輕功相融合的極致表現。見到如此的絕學,這些懂行的自然套發自肺腑的叫好。而不懂的。如普通的百姓,見此驚奇之舉。自然以爲是神通顯現。那也自然會叫好崇拜。

不過,叫好歸叫好。可所有觀衆,不管是懂行地,還是不懂行地,他們更加期盼的卻是昨天已經力挫山海大師一回的張魯,能夠有着更加出色的表現。

然而,山海大師卻是對張魯不以爲意地。山海大師只是聽着這如雷的叫好聲,心中暗暗地得對於山海大師來說,這回總算是扳回了一點面子。在山海大師的心目中,昨日高壇辨法,那個張真人也不知使得什麼功法,明明內力淺薄,竟然也一口氣地上來了。實在是出人意外。可今天蹬萍渡水。沒有悠長的內力支撐,那張魯也是絕對過不來的。可只要張魯是乘船過來的,那張魯沒動勁就先輸了一籌,哪怕自己就是遵照與那劉明的約定,快速的敗給他。那難自己佛教聲望的影響,也會減到極小。

山海大師打着如意的算盤,暗暗的得意。可對於張魯會不會真的有什麼神通,山海大師卻是從來都沒有考慮過的。如果說普通的教衆還難神通什麼的,深信不疑的話,到了山海大師這種宗師領袖地位的人,那可是一點都不信的。象山海大師這種宗師級的人物,畢生鑽研教義,有沒有神通,他們早就知遣一個透徹了。什麼神通,那都是他們憑薦自己的能力創出來的。而他們創造神通,也是爲了能把蘊涵在教義之中的善良和真理,傳遍世間的每一個角落,使之祥和。這也就是所謂的佛有法門三萬六,超脫世人度苦難。

有得意地,就同樣有擔心的,在如今的觀看臺上,一手策劃此事的劉明,此時就以爲擔心。

昨天山海大師暗中的不聽話,劉明那也是看出來了。只是礙於比並早己公佈了。無法更改了,這纔沒有別的辦法。雖然劉明已經暗中警告山海大師了,而那山海大師也已經完全答應了。

可對於這種宗教狂熱分子,劉明也是沒有絕對的把握。劉明可不想原本是爲了給張魯擡點,同時打擊佛教的表演,最後卻變成山海大師的表演秀。

只不過,願望是美好的,而現實是殘酷的。劉明也早就從昨天的比鬥當中覺得張魯有可能不如那個山海大師,畢竟那個山海大師是有真功夫的。而張魯卻是自己讓熊灞將其拋上去的。而高臺辨經,更只是兩個人幹坐一天,然後由着那山海和尚按着與自己的約定,直接認輸的。劉明難免對張魯有些信心不足。尤其是今天的比鬥,張魯更拒絕了自己準備幫其作弊的要求,這就更讓劉明感到心虛了。

劉明可是原準備在水裡面安排幾個水鬼託着張魯過去的。爾後再在必要的時候,弄沉山海大師的法壇,讓張魯取得絕對的勝利。可張魯卻全都拒絕了,只說自己的神通足可戰勝那個山海大師。這就讓劉明無可奈何了。一直堅信無神論的劉明,也只能期望張魯真的有些道道了。

不過,張魯愣還真的沒有讓劉明失望。就在山海大師得意洋洋的時候。張魯站在岸邊,從懷中掏出一物,隨手拋在了水面之上。那物件在張魯的手掌心中還只是小小的一團。可到了水面之上,立刻變爲了蒲團大小。而那形狀,無論怎麼看,那也就是一個蒲團。只此一舉,當即就令所有觀看者,無不愕然。這是個什麼東西?能自己變大的。

而就在衆人還沒有回過味來的時候,張魯已經躍上了那個蒲團。長袖一擺,那個蒲團已經悠悠然,飄飄蕩蕩的向湖心飄去。

這一回,別說是普通的百姓全都以爲這是法寶神通了。就連那些懂行的,這回也全都不懂了。輕功這門功夫。易學難精,速度極快和速度極慢,那都是不好達到的。就像山海大師地蹬萍渡水一樣,那蹬萍渡水的極致,就是踏波而行。不過,這卻全都是利用水面的張力,進行快速的移動。就像普通人打水漂似的,一個是平。一個是快。故此。山海大師藉助一條柳枝,憑仗着一口真氣,快速漂移,這才能到達湖心。可如今的張魯。卻完全顛覆了這一點。這漂行的悠閒啊。實在是讓人無法想象他爲什麼就是不掉下去?除非張魯真的有什麼神通,或者那個蒲團真是一個寶物。

不過。堅定地元神論者劉明,卻是一點也不相信世上真有什麼神通地。此時劉明已經在猜想是不是那個張魯在拒絕了自己幫助作弊之後。又自己我人扮水鬼在水下面託着了呢。

然而,就在劉明獵想的同時,腦子同樣轉得很快,同樣也不相信什麼神通得山誨大師,已經用行動來幫着劉明證實這一點了。

眼看着張魯即將飄移到山海大師的切近。山海大師悄然的拈下一顆佛珠,屈指就彈向張魯地蒲團水下。那佛珠不帶一點風聲,快若火石,在現場的衆人都在被張魯渡水所吸引地時刻,竟然沒有一個人察覺到。

而這一下,也看出張魯的功夫確實不如山海大師來了。對於山海大師針難自己地這一手,張魯本人竟然也沒來的及做出任何的反應。那顆佛珠順利的沒入張魯蒲團下的水面。張魯蒲團下的水面也當即炸出了一團水花。

可出乎山海大師意料之外的是,張魯蒲團之下的水中,竟然真的什麼也沒有,絕對沒有任何人託扶。山海大師的禪心一陣動搖,難道這世上真有神通不成?

而遠處正在觀看張魯的劉明,也隨之一愣,並陷入了不解。

可重新落入水面的張魯,雖然依舊逍遙的漂浮與水面之上,可張魯的內心卻很是不滿,這個小意外,絕對是那個老和尚搞得鬼。張魯加快了蒲團的前進速度,登上了法壇。並重新把那個普通收作一團,放回了懷中。然後對山海大師稽首道:“無量天尊。本尊有禮了。敢請大師賜教。”

禪心動盪的山海大師,此時己經不敢再輕視張魯了,雖然張魯的內力遠遠的不如他。山海大師高呼佛號回禮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老衲回禮了。蒙真人賜教,老衲可就要佔先說完,山海大師隨即從腰間解下一個硃紅色的大葫蘆。在手中輕輕的搖晃,口中高呼佛號: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大威天龍,護我法身。”隨着山海大師唸完,山海大師一掀葫蘆嘴,立刻有一道濃煙,直衝霄漢,隨即又化作一條蟠龍,圍繞在山海大師的周身。

呼啦一下子,所有觀看的百姓,立刻可就炸了營了。那可是龍啊!這得是多大的神通啊。這個山海大師,絕對是真有大法力的佛爺。而那些武藝高超,隱藏在人羣之中的高人,那也是全都搞不懂了。難道那個山海大師真的有大神通,能夠召喚天龍護體?

此時,甚至是連那無神論者的劉明,也對山海大師的這一招感到萬分的不解了。玩魔術也玩不成這樣的啊。

此時,只有那同樣身爲一代宗師的張魯對此暗中讚歎不止。都是搞神通得老手,張魯自然明白其中的門道。早在那個山海大師陶葫蘆的時侯,張魯就已經有所猜測。而那濃煙一出,更是張魯意料中的狼煙無疑。只不過,那山海大師隨後濃煙化龍的這一手,稍微有些出乎張魯的意料之外。可張魯也隨即恍然,畢竟張魯家學淵博,雖然張魯不會這一手,可張魯卻知道他那旁門師叔左總真人,卻極擅長‘縹緲仙境’的神通。那種神通,就是利用極其深厚的內力,以煙作畫的煙畫絕學。以煙聚行,人物山水。花鳥魚蟲,無不惟妙椎肯。讓觀者不無以爲壽到了仙境一般。

這山海大師的這一手,肯定與自己師叔左總的縹緲仙境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就無怪乎這個山海大師的內力要如此的高超了。以煙聚型,沒有高超的內力支撐,那可是不行的。

顯然,山海大師以煙聚型也不是能堅持根長時間的,那濃煙所化的蟠龍,稍傲在山海大師的周身一繞,隨着山海大師的一聲斷喝:“去!”

那煙龍已經張牙舞爪的向張魯撲來,而在半路上,整個煙龍更是化成了一隻巨大的龍爪。不知道的,都以爲這是山海大師的種通廣大,能轉換龍體。可張魯卻知道這乃是遠距離的化形,山海大師的內力不足以支撐繁雜的龍型了。

可是,就算是一個龍爪,張魯那也是不敢承受的,那可是山海大師的內力凝聚,礙上了,那還有一個好。張魯可也是深知自己的內力遠遠不如那個山海大師的。張魯側身躲過了這龍爪一擊。可一股難聞的狼煙臭味之外,一蕉夾雜的異味,讓張魯的心神一驚。張魯暗罵:這個禿驢實在是太卑鄙了。狼煙裡面竟然還夾雜着迷香。

張魯急忙吐氣開聲:“無量天尊。天地乾坤,五雷正法。”隨着張魯斷喝。張魯一揚手,一道火光,快似閃電一般,就從張魯的掌心砸向了山海大師法壇。

山海大師雖然不知道那是什麼門道,可也知道不能讓那東西落在自己的法壇上,弱了自己的威風。山海大師的那滾滾濃煙之中,當即有分化出一支龍爪,硬是在火光落地之前,將之抓住。

可山海大師這一抓,可壞了事了。猛聽一聲巨響,那火光就在濃煙裡面炸開了。當即就把山海大師炸得差點吐血。那濃煙所化的龍型,更是保不住了,重新化爲狼煙,直衝霄漢。

而這一聲巨響,更是把劉明給驚住了?這是什麼?五雷正法還是手雷?

第632回 神嘴劉明第460回 妙想第473回 玄學,癮君子第598回 劉明受皇位第300回 各懷鬼胎第504回 劉明土地論第226回 北海信使第246 虛實之間第368回 高手就是高手第413回 虎毒不食子第56回 義之所在第95回 和親第6回 土包子第541回 祁山失守第76回 張飛請客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528回 遍地開花敵後戰第232回 沒門第351回 草原一夜城第537回 二喬第567回 馬超反救魏文長第152回 輕絞之利第344回 看戲第474回 生存還是毀滅第256回 謠言第187回 冷戰之策第607回 首戰泰山第386回 奇襲第296回 雄圖壯志第245回 恐懼的反應第601回 劉明妙想,皇上得工資第550回 三氣諸葛亮第193 海軍的構想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469回 玄妙第339回 習俗第398回 修仙之人第406回 大事第39回 狠狠地打之鐵騎噩夢第419回 星火計劃第164回 內部危機第389回 橫掃司隸第578回 周瑜自立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571回 曹操使臣第415回 恩威第624回 張昭和呂蒙第114回 幽州整風第94回 人口的優勢第296回 雄圖壯志第201回 攻破渝關第313回 驚喜第16回 劉明的身世第47回 危局第346回 橫衝直撞第354回 吃一塹,長一智第53回 正名第614回 趙子龍日奪三城第425回 恐怖,曹操父親的真面目第541回 祁山失守第284回 笑第493回 開放市場第522回 神謀諸葛亮第134回 燕雀焉知鴻鵠志第602回 國有企業要佔主流第414回 趁勢第520回 根第484回 諸葛亮出世第217回 曹操的收穫第368回 高手就是高手第455回 聖戰第490回 張飛和呂布得功過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166回 天神力第598回 劉明受皇位第135回 不結盟政策第141回 張飛戰呂布第535回 巧進漢寧第3回 行賄的脫身第442回 天亡曹操第416回 火種第354回 吃一塹,長一智第54回 拉煉第577回 大有大的壞處第483回 殺手六人組第388回 參謀部的反應第128回 拐騙子龍第629回 劉明和諸葛亮第175回 小菜一碟第216回 連鎖反應第192回 錢第340回 五個打一個第469回 玄妙第546回 陽平關異主第82回 名繮利鎖第69回 高人第603回 瀛州試煉島第235回 千萬不能死第622回 程昱逼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