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回 圍城打援

大年初一,祝各位闔家團圓。

------

意外!意外!絕對的意外。

雖說朱靈心繫渤海城的安危,趕路,趕得急了一些。可朱靈畢竟還是在老老實實的趕路,他也沒招到誰,惹到誰。更沒有踩到什麼花花草草,嚇倒什麼小朋友什麼的。可是這老天爺也不知道發了什麼神經。這朱靈五萬的大軍,這支綿延開來有七八里長的隊列,剛剛轉過這個小山坡,朱靈隊列的後方就下起了一陣小偏雨。

其實,下點下雨也沒什麼的,都是精銳部隊,個個身體壯着呢。誰會乎這個?但是,也不知道是不是走在隊列後面的士兵的身體都比較虛。淋了這點小雨,竟然一個個的摔倒了。

萬幸。好在這場小雨是偏雨,只淋了朱靈隊列後面的部分兵馬。對其他地方的兵丁根本沒有影響,甚至於在隊列前頭的兵馬根本就不知道有這麼回事。

但是,朱靈隊列前面的兵丁雖然不知道隊列後面下怪雨這回事。可是,老天爺還是公平的,雖然老天爺沒給隊列前面的兵丁下怪雨,可老天爺卻賞賜了他們一陣石頭雨。人頭大小的石頭,鋪天蓋地的砸了過來,這可比後面的那場怪雨要聲勢浩大的多,也壯觀的多了。

措手不及的兵丁,被砸的那個慘呀。那些被砸中腦袋的士兵到簡單,一言不發的就死了。可是被砸到腰,或者其他什麼地方的那些兵丁,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那慘叫之聲,真是此起彼伏。

朱靈大軍的前後隊列當時就亂了起來,而朱靈也立馬就糊塗了。怎麼回事?有埋伏?不能呀。這條路,自己可前前後後走了不下十幾回了。過了這道山坡,那就是一馬平川的大道,根本就沒有可以埋伏的地方。就是剛纔那座小山坡,地勢也不險峻,道路也不崎嶇,而且山小、林少。也沒什麼可以埋藏大批伏兵的地方。自己不可能中埋伏呀。

但是,很快朱靈就不用因爲困惑而煩惱了。震耳的馬蹄聲從朱靈的左側響起,隨之,一股漫天的征塵也飄了起來。這熟悉的馬蹄聲,立馬就讓朱靈明白了過來。不好,中埋伏了。這是幽州的騎兵。

雖然朱靈此時還不知道對方到底是埋伏在了哪裡。可朱靈還是本能的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並快速的下令:結陣撤退。

朱靈想的是挺好,也不愧爲有幾分將才。可是,漫長的隊列,命令的傳達本來就不是那麼快捷的事情。何況此時朱靈大軍的前部和後部都亂成了一團。這個命令的傳達就更不好使了。

只見朱靈大軍的中部士兵在得到了命令之後,老老實實地遵從命令向後退,可隊列的前部和後部卻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到底是該前進還是後退。朱靈的大軍整個亂成了一團。

就在朱靈大軍混亂的時候,幽州的鐵騎殺到了。如此平坦的大地,快馬揚鞭,幾裡的道路,那還不是眨眼就到。到了切近,標準的幽州強騎兵的突擊方式。首先是在距敵八百步的時候,每個強騎兵都取出了蹶張弩進行首輪的遠程打擊。然後掛好蹶張弩,架好長槍,進行突擊。

可憐朱靈的部隊,此時正是一字長蛇的行軍隊列,柔軟的側翼哪禁得起幽州強騎兵的突擊。就彷彿紙片似的,被人隨手撕了一個粉碎。

而幽州強騎兵猶如滾滾的洪流,勢不可擋,衝過去了之後,毫不停留,一直過去了三裡開外,這才調轉了馬頭。此時,幽州的強騎兵已經藉助腰力和腳的蹬踏之力,上好了蹶張弩的弩箭。第二輪的打擊又開始了。

隨着朱靈帥旗的隕落,久經訓練的幽州強騎兵同時大聲喝道:“朱靈已死,跪地投降者免死!”

如雷的怒吼聲,震盪在整個戰場之上。殘餘的袁紹兵馬,紛紛的跪地請求投降。

戰役在短短的時間內結束了。遠處觀敵瞭陣的劉明,十分的滿意。

這些年來,劉明指揮的戰役無數。唯有當初得晉陽之戰,兵馬損失的最多。其後,劉明在做好的充分的準備,打造了大量的攻城利器之後,可攻城戰的人員傷亡,還是要遠遠的大於野戰當中的人員傷亡。爲此,劉明動了無數的腦筋。最後,經過了羣策羣力,這纔有了這個完善的圍城打援計劃。

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着計劃進行的。如今的這個圍城打援的計劃,已經初見成效了。看來只要肯動腦,損失還是能減小的。只要避免攻城戰,傷亡率就可以直線的下降。

賈詡看着眼前的戰果,心裡也是十分的欣慰。這個大膽的計劃,飽含着主公、自己和荀彧等人多少的心血呀。其中,心裡戰,引導戰等用法,更是讓人匪夷所思。而這一切,更是在出兵冀州之前就早已制訂好地。

原本楊軍他們最初的計劃是惦着引袁紹主動出擊,利用幽州的防禦優勢,配合幽州的羣衆戰爭,把袁紹出擊的人馬全部消滅在幽州地界。

可是,這樣一來,卻把戰爭的主動性交到了袁紹的手裡,而當袁紹聯合董卓同時出擊的時候,這其中就有太多的變故和不確定的因素了。最後,那個方案被主公否決了。

隨後,主公作出了主動出擊冀州地戰略方向。可如此一來,出征的兵馬數量就是一個問題所在了。由於留給呂布鎮守邊關的兵馬有十萬之衆,現在幽州現存的兵馬也就剩下二十多萬了。可是,大軍出征之後,幽州也不可能完全的一點兵馬也不留。除了那些維持日常治安的兵馬不能動之外,還需要留下一些正規軍作機動部隊,好應付一些突發事件。故此,出征的部隊,最多也就可動用十七萬得兵力。

在這個基礎上,攻城戰肯定是打不了了。沒有防備能力的,能主動獻城的那都好說。可是,像那些準備充足,防禦完善的堅城。一般的攻防損失都在五對一。就算是主公新近製造的攻城利器精良。可那也在三對一左右。但是,就算是一命換一命又如何?幽州的這十幾萬的人馬根本就不夠換的。而冀州算得上是堅城的則有渤海城、南皮城、平原城,信都城等等的好幾座。而袁紹的兵馬更有五十萬之多。

故而,在主動出擊的同時,主公又提出了儘量避免攻城戰的戰略構思。可是,就算是不作攻城戰,袁紹還有五十萬的大軍。雖說在決戰的時候,袁紹肯定不可能派出全部的兵馬,他必然也要留一部分的兵馬留守冀州各地。可是,那袁紹也最少能派出四十萬的大軍。雖然以幽州兵馬的強橫實力一樣可以贏得最後的勝利。可那也絕對是一個兩敗俱傷的局面。也就不可能在應付隨之而來的董卓兵馬了。

最後,大夥制定出了這個完善的計劃,動用了安排在袁紹內部的內線人員,使其影響袁紹謀士的思路和判斷。其中已經投靠主公的冀州當地豪族的功用,那也是功不可沒。這是一場引導中的戰鬥,袁紹的一舉一動,始終是按着自己這邊的意思在行動。

勝利的果實,總是使人高興的。劉明、賈詡都心滿意足的準備着招待袁紹第二波援兵的到來。

可袁紹的渤海城那裡,卻又一次的經受了考驗。

幽州大營修築好了之後,雖然從來沒有進行過攻城的行動。可是,勸降的喊話卻從來沒有停止過。而且每當夜晚來臨的時候,更是有大量的宣傳單,勸降書,隨着弩箭射入了城裡。弄得渤海城裡人心惶惶。而現在,朱靈的人頭更在幽州大營前面挑起來了。渤海城中的壓力更大了,騷亂也更大了,一場暴風雨在醞釀。

要知道,雖然劉明的兵馬全都不在這些營帳當中,可這綿延幾百裡的大營,那也絕不是空營一座。淳于瓊和周昂他們也不是傻子,當然不會看錯了。

可是,劉明的兵馬雖然沒在這裡,但是,幽州還有修路大軍呢,那可也是不少於二十萬的數目。劉明可從來都是要求部隊打到哪,這後續的道路就要修到哪的。此時的幽州大營正好給這些修路的工程隊用。而且,除了這些工程隊之外,還有隸屬於幽州商會的大量的奴隸商人也住在這裡,隨時等待着劉明軍隊抓到俘虜之後,就進行買賣。

這些人,熙熙攘攘的,再加上那些俘虜,當然就不下三十多萬了。而淳于瓊他們遠在渤海城裡當然也不可能分得清楚了。而且,在淳于瓊他們的觀念裡,小兵就是雜役,雜役就是小兵。二者是沒什麼區別的,都得聽自己的命令活着。誰知道幽州那裡,工程大隊是隸屬於後勤部的,從來都是和兵部是分開的,各自獨立覈算,互不統屬的。所以,淳于瓊他們也沒看錯。只是制度不同,導致的觀念也就不同。而此時的效果也就不同了。

渤海城在騷亂,而袁紹的第二路大軍也快到了劉明的伏擊地點了。

這第二路的大軍由張合、高覽率領。帶領了十萬的大軍。以許攸爲軍師。浩浩蕩蕩的前進着。

雖說朱靈的第一路大軍已經被劉明全殲了,沒有一個漏網之魚。可是,此時多謀得許攸已經感到有點不對了。三路大軍分頭出兵,要求是首尾呼應,這朱靈身爲第一路的大軍,那應該每天都給自己這第二路報告進程的。這都三天了。怎麼一點的消息都沒有呢?而且,按着路程推算,現在朱靈應該已經帶着大軍和淳于瓊他們會合了。那就更應該給自己這第二路的大軍報告一下戰況,以及幽州軍隊的動向了。難道這第一路的大軍已經遭到了什麼不測了?

許攸把自己的猜測告知了張合、高覽。

張合、高覽也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可是現在這一切都是猜測,也沒什麼真憑實據。一切只能以小心爲上。

張合、高覽的十萬大軍行進的更謹慎了,派出去的探馬也更多,更遠了。

付出總有回報。還是那道山坡,張合、高覽的探馬已經發現了山坡後面十餘里有敵軍兵馬的動向。

按着探馬的報告,以及朱靈當初的彙報,許攸推算:幽州十萬的兵馬,除去用於圍困渤海城的兵馬,此時用於攔截援兵的兵馬,最多也就在三萬到五萬之間。幽州主力不可能抽調出一半以上的人手在這裡堵截。否則的話,淳于瓊他們也不是一些庸才,肯定會對他們進行分而食之的。那樣的話,這支伏兵的後方就太不穩定了。孤軍深入,必然滅亡。至於朱靈也肯定是因爲大意,中了他們的埋伏,突襲,這才全軍覆沒,沒有了消息的。

可惜!許攸雖然多謀,可他哪裡想得到淳于瓊、周昂他們已經被劉明的修路隊給嚇住了。根本就不敢外出。而他得到的情報又以錯誤居多呢。

於是許攸分析完了之後。張合、高覽還是大爲認可的。認爲事實就應該是這樣。於是,針對這一點,許攸建議張合、高覽轉過這個小山坡之後,先不要忙於前進,整合好隊形。擺出攻擊陣勢,一舉擊潰敵軍。

計劃的挺好,執行的也不錯。敵軍也看見了。就在那兩個土坡之側。

可是,就是這兩個土坡的地形,就有點出乎張合、高覽他們的意料之外了。張合、高覽和朱靈一樣,也對這一塊的地形是比較熟悉的。轉過先前的那到小山之後,那就應該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大道。怎麼會突然出來兩個不大不小的土坡矗立在道路的兩側呢?

張合、高覽,百思不得其解。可現在不是考慮這個的時候,既然已經發現幽州的兵馬了。那就應該趕快把他們全殲了。立下這個首功一件。

由於張合、高覽估計自己的兵馬要遠遠的超過了對方的部隊。故而,張合、高覽也沒準備討敵叫陣,鼓舞士氣。吶喊一聲。就指揮兵馬全線衝上,準備一戰成功。

可是,突然間,異變發生了。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586回 徐元直舌戰江南第204回 一號計劃第241回 何去何從第99回 納妾第438回 行賄第260回 兇器第551回 揮淚斬劉磐第二百八十九 會傭兵中第481回 呂布歸來第156回 軍校第25回 回扣第260回 兇器第432回 諸葛亮的陰影第442回 天亡曹操第30回 草原之鷹第534回 膽大包天張翼德第386回 奇襲第541回 祁山失守第61回 玄德弟第199回 七大寇第50回 重整旗鼓第373回 財務部長要辭職第284回 笑第553回 賭約第135回 不結盟政策第624回 張昭和呂蒙第20回 夜談第17回 張飛買酒第600回 明目張膽偷懶的劉明第437回 轟轟烈烈的迎親第240回 圍城打援第610回 飛狼呂布第48回 險勝第219回 李儒奇謀第4回 一瓶茅臺值多錢第50回 重整旗鼓第438回 行賄第79回 猛漢典韋第319回 尋人啓事第439回 受賄第469回 玄妙第21回 象棋?兵法?第32回 突騎兵和強騎兵第71回 妙收郭嘉(上)第331回 無奈馬超第78回 ??vs張飛第456回 長安阻擊戰第390回 見解總是不同的第130回 廢立之策第269回 非人類第110回 歸屬第186回 我來晚了第278回 高第414回 趁勢第346回 橫衝直撞第377回 必死無疑第71回 妙收郭嘉(上)第631回 廢話與簡言第330回 屠龍手第59回 天不絕曹操第223回 添人進口第372回 一波又起第288回 傭兵(上)第261回 兩不虧第183回 詐降第447回 碰壁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85回 倖存者的指控第159回 神算第188回 又一個人口販子第200回 五路大軍第11回 腐敗地主的幸福生活第215回 世界變化快第216回 連鎖反應第75回 皇甫嵩哭窮第179回 傢伙長的好處第630回 劉明諸葛初交鋒第31回 空兵第45回 馳援幽州第510回 毒蛇第58回 名揚天下第66回 雨夜豔遇第423回 誰的機會第581回 又拿劉明說事第402回 鬼老精第397回 守口如瓶第28回 演武第450回 潼關城破第538回 龐統得對錯招第190回 想上調,進軍校第39回 狠狠地打之鐵騎噩夢第344回 看戲第353回 卻若奈何第344回 看戲第395回 沮喪的曹仁第549回 魯肅兵敗第80回 高人華佗第501回 魯肅良言第86回 陰險的郭嘉第587回 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