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回 勤快

楊軍聞聽劉明此言,當時就是一愣,這後宮,外戚也是能隨便說的嗎?可是,楊軍在錯過了初時的驚愣,隨即就是大喜,主公果然是心有雄圖大志之人,不枉自己一片赤誠,爲了主公的大業費盡了心血。主公真的沒拿自己當外人呀。這事都跟自己商談。看起來自己還真的是主公的絕對心腹呀。今後主公建國之後,那自己就是開國的元老功臣了。今後自己名垂青史,流芳千古。那也就不是做夢了。

劉明此時還沒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呢。只見楊軍在聽完自己的問話後,那是又驚又喜,那臉色叫好看。就跟變色球似的。劉明不由得暗暗擔心:別是自己真的把這個老傢伙嚇到了吧?按理說,這個老傢伙的心理承受力不低呀。不可能就這程度的水平呀。劉明關心的問道:“楊老,楊老。怎麼得了?想好了沒有?”

劉明這一喊,楊軍立馬就清醒了過來。楊軍心念間急閃:主公既然這樣問自己,這就說明了主公絕對的信任自己。可是,主公的這個問題,自己絕對不能回答。後宮和外戚絕對是每一個君主的忌諱之處。不管自己怎麼回答,都會在主公心中留下不好的陰影。而且主公既然這樣問了,那主公的心中肯定會有一定的成見和主意了。以主公神鬼難測的智慧,肯定能圓滿解決的。自己還是少出主意的好,多說多錯。現在自己可絕對要謹言慎行啊。

想到這裡,楊軍裝傻道:“主公聖明啊。老朽萬分榮幸的蒙主公錯愛,以後宮,外戚之事相詢。老朽感恩涕零。可奈何老朽愚鈍。此事老朽還是無能爲力的。老朽疏漏,願領其罪,以彌其過。萬幸,天見垂青。主公深謀遠慮,此時已經慮及此事,以主公的神機妙算,料事如神。恐怕此時主公已經是智珠在握了。有您這樣聖明的主公在此。老朽還怕那內宮坐大,外戚干政幹什麼?老朽只要把自己能想到的,能解決的,都完美的處理好了。爲主公的千秋霸業奉獻一點點的綿薄之力。那老朽已經就心滿意足了。至於主公您的這種家務事,老朽既是無力解決的,而且也用不着老朽解決的。只要老朽一心跟隨主公,事事按照主公的吩咐辦理。這等問題哪還用的到老朽過問。主公過譽了。”

劉明一聽楊軍提到後宮,外戚,千秋霸業。劉明立馬就意識到自己說走了嘴了。劉明恨不得給自己來一個嘴巴,光說楊軍這老傢伙鬼迷心竅,胡說八道了。自己怎麼也這麼不小心的得(dei)嘛說嘛呢?這後宮、外戚,那是能隨便亂說的嗎?別說自己現在只是一個皇親,一個國公。就是一個親王,他也不能說自己的家眷是什麼後宮、外戚的呀。都怪自己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而且來到這裡之後,也沒有一個真正能在言行上管教自己的人,這個階級意識就是不強呀。平常沒事的時候聽別人老說什麼後宮、外戚亂國,這一不小心,就隨便的引用了。真是不應該呀。

不過,劉明一看楊軍這神情,劉明更鬱悶了。這楊軍說得好聽,知罪呀。錯了呀。可這老傢伙哪有一點知錯的樣子。現在他那臉上,分明就是寫滿了興奮二字。看起來,這老傢伙是一門心思的想要自己挑旗,獨立的。

可是,劉明現在還真沒什麼話好說這個老傢伙的。楊軍這個老狐狸,一推二六五,推得到是乾乾淨淨。已經擺明了不管劉明的家事。讓劉明自己去解決。又把劉明吹得嗚丟嗚丟的。劉明還能說什麼?而且,劉明剛纔又說錯了話。生怕再說點什麼,越描越黑。況且劉明此次單獨留下楊軍談話的目的也已經達到了,楊軍也承諾不會再插手劉明的家事了。劉明又能說什麼好?

正在劉明鬱悶的同時,賈詡樂顛顛的回來了。

賈詡笑着向劉明稟報道:“主公。事情辦妥了。屬下按着每人每天食宿費的開銷,摺合米糧多少,演算了一萬人,一年要需要多少的米糧。然後又加上了五倍的醫藥費,算完之後,屬下把那些零頭,都給文丑抹去了。最後得出袁紹共需支付給咱們三百萬石的軍糧。當時那文丑還真的嚇了一跳。那場面真是精彩呀。尤其是屬下看到那文丑滿臉不情願的樣子,屬下好意叫那個文丑找主公您再商量商量。可那文丑愣是說什麼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在那裡死撐的樣子,那真是好笑呀。等後來,屬下爲了安撫文丑,問他知道三百萬石的軍糧是多少嗎?然後屬下告述他,三百萬石的軍糧,以咱們幽州的市價,不過才摺合黃金九千兩而已。當初主公賣一壺酒,還得了兩千兩黃金呢。當時這文丑就放心了,可又覺得咱們要的這點糧食也不算多,還認爲咱們要的少了,惦着讓屬下把那點零頭再加上。怎麼的也得給他湊個一萬兩的身價。屬下以主公不好錢財,又傳下了要厚待於他的命令,堅決的拒絕了。那文丑還讓屬下再謝謝主公,謝謝主公的仗義、豪爽呢。”

劉明一陣汗顏,這欺負老實人的感覺也不太好。不過劉明也放心了,看起來文丑的腦袋裡還真沒有三百萬石軍糧具體是多少的概念。

可劉明仔細一盤算,好像自己也沒三百萬石軍糧具體是多少的概念呀。劉明連忙追問賈詡道:“文和,咱們向袁紹索要如此數量的軍糧,對袁紹的影響如何,你可考慮過?”

賈詡苦笑道:“屬下考慮過了。這個數量,就是屬下摳着袁紹的承受能力計算的。當初按着主公您的說法,即使是咱們幽州最便宜客棧的大通鋪,不包吃住,那也是三文錢一宿,等屬下算完了,那真是一個可怕的巨大數字。別說是袁紹了,就是咱們加上袁紹,那也會拿不出來的。要是咱們用這個數量去袁紹那裡索要軍糧,交換文丑,恐怕直接就會被袁紹打發回來,袁紹手下的那些官員,也決不會怨恨袁紹的。只會認爲咱們幽州窮瘋了。所以,屬下擅自作主,替主公刪減了一些。如今這個軍糧數目,正好是袁紹大軍的半年消耗。根據咱們探子以及田豐等人的彙集的情報。應占劉宗正大人在冀州歷年來的存糧的半成左右。袁紹支付起來,絕對沒有任何問題。可是,這些糧食乃是散居在冀州各地的帳面上的東西。袁紹要想一下聚集起來。那也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且,如此衆多的軍糧搬運,以袁紹的運輸工具,不過是人背、馬拉。他的損耗數目,那也絕對不是一個小數。況且除了損耗外,既使是袁紹要想交換,可袁紹也只能在和咱們動手前與咱們交換。這樣一來,袁紹籌集軍糧的時間,就會延遲袁紹出兵的時機。就算是袁紹用他囤積出來出兵的軍糧先墊付上。可他大軍的軍糧沒有了,袁紹還是一樣出不了兵。故此,屬下分析袁紹不會贖回文丑的可能,要佔七成以上。可是,以袁紹存糧半成的軍糧交換文丑,也在袁紹的能力之內。只要他拒絕了,對袁紹威信的打擊,絕對不會小的。同時,屬下請求主公允許屬下啓用咱們安排的那些密探。大力的鼓吹這件事,屬下堅信,如此一來,可以使主公的計策發揮最大的效果。”

劉明點頭應允了。

五日後,袁紹的府衙。袁紹正在忙碌的批閱着一堆的公文。袁紹的旁邊,審配,逢紀等人,也不停的給袁紹解釋些什麼,或是講解些什麼,以及提一些建議。

袁紹和劉明比起來,顯然袁紹要勤快得太多了。尤其是袁紹滅了劉虞,佔領了冀州之後,袁紹那真是太忙了。袁紹每天一睜眼,那就是忙,忙的袁紹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麼。只覺得這事太多了,什麼都得管。什麼也放不下。一天當兩天用,那都不夠用的。

不過,就算是這樣,袁紹心裡還是愉悅的,還是充實的。尤其是袁紹安排整編那五十萬的大軍,以及處理那五十萬兵馬的糧食調派,再加上和董卓信使商談條約。袁紹就更愉悅,更充實了。

袁紹認爲,只有自己這樣事必親躬,自己這才能超過幽州的劉明。只有打敗了劉明之後,自己才能不用再擔心劉明報復自己滅掉劉虞德隱患了。而且也從此去掉了這個一直擋住自己光輝的可惡之人。以後,這天下就要是自己和董卓二人平分秋色的時代了。等自己再滅掉了董卓這個叛臣賊子,那天下也就真的太平了。自己也就是這千秋功業的第一人了。到時候,誰還會記得自己是庶出之子呢?背不住,天子感念自己的勞苦功高。念在自己把他從賊人手中救出的功勞上。從而禪讓自己。到那時,自己就是一代至尊,自己也可以好好的享享清福了。

隨着袁紹批閱速度的加快,一摞摞的文書,也以更快的速度擡了進來。良久,袁紹才舒展了一下自己已經快要麻木了的腰。

可是,就連這個時候,袁紹的思緒還在想着:董卓的信使是不是已經平安的回到董卓那裡去了?到時候,兩個月之後,自己就要和董卓同時起兵討伐劉明瞭。劉明不在幽州真好,自己不僅得着機會,擴大了實力。現在更有機會滅了他。恐怕他現在還在遼東和公孫度較量吧。就遼東的那個苦寒之地,到處都是窮山惡嶺的。那有那麼好就平定的?你劉明見識短淺,看不準時機,活該被我們消滅。

就在袁紹得意的時候,侍衛緊急來報,顏良求見。

袁紹一驚。顏良不是正在爲自己整編大軍了嗎?他怎麼有空來這裡?難道出了什麼大事不成?

袁紹慌忙說道:“快!快叫顏將軍進來。”

隨着一陣急衝衝的腳步聲,顏良大踏步的進入廳內,向袁紹施禮道:“末將顏良,見過主公。”

“免。顏將軍何事來此?難道你訓練的部隊有什麼變故不成?”袁紹急切的問道。

顏良撇着大嘴說道:“回主公。以末將的本領,訓練那些士兵怎麼會有什麼問題呢?末將……”

還不待顏良說完,袁紹又欣喜的搶話說:“哦。訓練沒有問題,那顏將軍你此次前來是爲了向本將報喜,你已經把那些兵丁全都訓練好了,可以隨時的出兵討伐幽州了不成?”討伐幽州,這都快成了袁紹的職業病了,此時袁紹就忍不住地向好的方面想了。

此時的顏良是哭笑不得。五十萬的軍兵,哪那麼好就訓練完的。而且這也不是自己今天來的目的呀。可是,既然袁紹問到了,顏良也只好無奈的回答道:“回主公。末將訓練的這五十萬大軍,除了咱們原先的兵馬之外。剩下的那些兵馬,即使是他們都是從劉虞降兵,以及韓大人的部隊那裡挑出來的精銳。可他們和咱們的那些士兵一比,他們都是垃圾!現在末將不過才訓練了短短的兩個月。怎麼可能成功?最少還需一個半月,這些士兵才能像點樣子。成爲可以和幽州部隊在戰場上一拼的部隊。”

袁紹一聽,當時就怒了。袁紹心說:好你個顏良。既然部隊沒什麼事,而且你也沒訓練好。那你上我這裡來行晃盪什麼?不知道我這裡都忙得快不可開交了。還上我這裡攪乎來。真真的可惱!而且你這傢伙擅離職守,不也是耽誤我大軍訓練的時機嘛。

不過,好歹袁紹還算沒真的完全忙糊塗了。還算是記得顏良是自己手下的頭號大將,自己依靠顏良的地方還多着呢。故而,袁紹強壓怒氣,沉着臉對顏良說道:“顏將軍,你這也無事,那也無事,哪你到本將軍這裡來幹什麼?難道你就不知道軍情緊急,你的責任重大嗎?”

第459回 大逆轉,熊灞顯神威第132回 庭變第411回 出兵挹婁第540回 張飛的價值第176回 隆中對第561回 魯子敬單身入漢寧第348回 誰圍獵誰第62回 馬屁精董卓第339回 習俗第557回 亂戰第280回 形勢嚴峻第148回 拜月第450回 潼關城破第209回 自大狂第542回 兵進陽平關第583回 上者爲何?第168回 吃主第512回 劉明巧問案第394回 劉明的微笑第470回 程昱薦諸葛第465回 釣魚戰第385回 大笑的曹操第282回 縱橫第297回 競爭上崗第45回 馳援幽州第405回 一串好事地二百四十八回 曲折第256回 謠言第368回 高手就是高手第483回 殺手六人組第570回 巧戲魯肅第408回 花海第588回 徐元直巧使連環計第504回 劉明土地論第313回 驚喜第121回 槍手第443回 曹操去死吧第556回 魏延請戰第19回 聚英樓衆豪傑歸心第300回 各懷鬼胎第54回 拉煉第132回 庭變第48回 險勝第110回 歸屬第75回 皇甫嵩哭窮第47回 危局第38回 狠狠地打之匣弩無雙第333回 無奈的變故第228回 價值幾何第393回 變第243回 袁紹覆滅第433回 雛也要第112回 奪寶風波第615回 陰陽五行八卦陣第111回 糜竺獻寶第583回 上者爲何?第95回 和親第72回 張秀兒的真面目第466回 斬首行動第45回 馳援幽州第44回 劉備的抉擇第502回 曹操的無奈第581回 又拿劉明說事第510回 毒蛇第397回 守口如瓶第428回 孫吳第619回 盤蛇吃百鳥第173回 上 晉陽之戰第134回 燕雀焉知鴻鵠志第130回 廢立之策第350回 大手筆第427回 病第279回 交警第19回 聚英樓衆豪傑歸心第35回 張飛怒喝第43回 紅十字會第385回 大笑的曹操第329回 忽悠,接着忽悠第470回 程昱薦諸葛第99回 納妾第29回 關羽戰張飛第632回 神嘴劉明第149回 叫屈第476回 徐庶南下第390回 見解總是不同的第344回 看戲第472回 小麻煩第589回 明白人周瑜第215回 世界變化快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73回 你可知罪第32回 突騎兵和強騎兵第615回 陰陽五行八卦陣第70回 禮節(下)第82回 名繮利鎖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428回 孫吳第471回 齊頭並進第162回 怕第512回 劉明巧問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