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君臣佐使

翌日。

肖月蓉一到醫院,迫不及待的就來到了藥房,先看看林逸飛的藥下了沒有。

她雖然自從到了安平醫院後,從來都是兢兢業業的,按時到班下班,可是像今天這麼急切的想要來上班還是頭一回。

換上了護士的白大褂,理了理馬尾辮,怎麼藥房還是空無一人,擡頭一看掛在牆上的時鐘,七點?

不是表壞了吧?肖月蓉又擡腕子看了一下手錶,哦,原來纔是六點六十,嘆了口氣,有些臉紅,無聊的翻了一下帶來的皮包,裡面有兩本書,一本是宋史,另外一本卻是漢英大詞典,昨天下班後直接到書店買了本宋史,又把妹妹的漢英大詞典帶在挎包裡面,這才安心上chuang睡覺。

都說現在的大學生英語學好是至關重要的,林逸飛不知道英語怎麼樣,可別拉下了,肖月蓉心中暗道,這也是她把漢英大詞典帶上的原因。

她這幾年除了給妹妹買過參考書,還從來沒有買過別的書,一直爲妹妹的上大學準備着學費,開學就是兩萬,雖然對某些人來講小事一樁,可是對於工薪階層的她而言,那要不吃不喝的攢上兩年!

一晚上感覺都沒有怎麼睡覺,迷迷糊糊的,好像自己也到了宋金戰場一樣。

牛皋,岳飛,金兀朮,不一而足。。。。。。

早上天還矇矇亮,肖月蓉無心再睡,給爸爸準備了早飯後,就直奔醫院,媽媽死的早,妹妹又剛開始大學生活,壓力一下大了許多,高中的時候,她們姐妹本來學習成績都不錯,可是她知道自己是姐姐,要爸爸一個人負擔實在是辛苦,就主動的退學出來找工作,等到爸爸知道的時候,只有嘆息。

爸爸身體一直不好,等到媽媽過世後更是含辛茹苦的帶着她們姐妹兩個,雖然纔是五十出頭,可是鬢角已有了斑斑的白髮。

心中有些酸澀,嘴角掛着一絲微笑,肖月蓉不認爲自己這個決定是錯誤的,安平醫院的待遇不錯,雖然是個護士,可是一個月的薪水也還算可以,兩個人供妹妹一個人還是略有剩餘的。

妹妹又懂事,暑假的時候接到浙清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就早早的出去做家教,積極的準備自己大學的學費,雖然那不過是杯水車薪,可是一家人能夠互相理解,那已經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無聊的翻翻妹妹的漢英大詞典,高中學的單詞還沒有完全還給老師,突然聽到腳步聲傳來,一個護士已經走了進來。

“小王,”撂下了詞典,肖月蓉忙問道:“特護房今天的藥下了沒有?”

有些奇怪的看了一眼肖護士,王護士擡頭看了一眼鐘點,“才七點多點,下藥要九點開始的。”

肖月蓉這才記得起這個規定,來了醫院兩年了,頭一回這樣六神無主的。

“你怎麼了?”王護士關心的問道:“身體不舒服,還是家中有事情?你今天怎麼來這麼早?”

“我妹妹眼看要上大學了,我這個做姐姐的不知道怎麼,竟然有點激動,”肖護士掩飾道:“你說好笑不好笑。”

“你說月如呀,”王護士顯然和肖月蓉很熟悉,“月如這丫頭是爭氣,考上的浙清大學,一般人還真的進不去呢。”

肖護士臉上洋溢着笑容,別人誇她妹妹,她心中也很高興。

“對了,好像你負責的特護病房那個也是浙清大學的?”王護士突然問道。

肖護士心中沒來由的一跳,不知道怎麼有點臉紅,“是呀,他好像才上大三,如今在病牀上,不知道會不會耽誤功課。”

“他能撿回小命已經是命大了。”王護士並沒有注意到肖月蓉的異樣,“聽秦醫生說他本來已經腦死亡了,可是不知道怎麼竟然活轉過來,可以說是奇蹟了,他好像是新聞系的,你妹妹什麼專業的了,小肖?”

肖月蓉聽到腦死亡的時候心中一顫,有些出神,並沒有留意王護士後面的問話。

“小肖?”王護士一旁叫道。

“什麼事?”肖護士慌忙應到。

“你想什麼呢?”王護士有些奇怪,“我問你妹妹是什麼專業?”

“哦,什麼專業?新聞,不是,她是學金融的。”肖月蓉終於回過神來,有些慌亂。

王護士忍不住問道:“小肖,你真的沒事嗎?”

“沒事,沒事,我能有什麼事情,”肖月蓉不知道爲什麼,好像生怕別人知道了什麼,“小王,特護房的藥準備好了沒有?”

“好早呀,”王護士訝然道:“現在還不到八點。”

“是呀,是呀,還不到八點。”肖護士喃喃自語道,有些失望的坐了下去,“我在再等等。”

好不容易等到送藥的時間,肖月蓉推起藥車就要向特護病房走去,突然想到了什麼,回來又把自己的挎包放到了藥車底下的隔欄裡面。

“你包裡裝了值錢的寶貝,”王護士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還要寸步不離的帶着,”又有些關心的提醒道:“病房人也雜,你小心丟了。”

“沒什麼,只是病人要看的兩本書。”肖護士答了一聲,快步向門外走去,留下了迷糊的王護士喃喃自語,“這個病人可真愛學習。”

還沒有走到病房門口,一股濃郁的中藥味道撲面而來,肖護士一笑,以爲自己來的早,看這藥都熬出來了,錢醫生不是來的更早?

推門進去,發現錢醫生果然坐在林逸飛的牀頭,林氏夫婦一臉詫異的站在那裡,想阻擋又不敢阻擋的樣子。

林逸飛竟然已經坐了起來,半倚半靠在牀頭,正端着藥碗仔細端量,彷彿能從藥中看出點什麼,錢醫生竟然一臉緊張的望着林逸飛,似乎期待着什麼。

“老先生,如果你加的升麻、大黃若分量相反,那就深得君、臣、佐、使的處方格律了。”蕭別離終於冒出一句。

錢醫生一愣,喃喃道:“把升麻和大黃分量互換一下?”沉思半晌,嘆息道:“你說的實在不錯,我輔,佐用藥還是不及你,我以爲自己浸淫中醫數十年,也算略入門道,沒有想到比起你這個半大的孩子,還是遠遠不如,只是你光憑一聞,就能嗅出我多加的兩味藥,這種本事我就不及。”

蕭別離一笑,“用藥之妙,存乎一心,老先生也不用太過妄自菲薄,藥用雖然霸道,藥性雖然弱一些,不過也能療傷了,如果老先生能把《桐君採藥錄》中的君臣佐使,陰陽調和,以及三品藥物好好鑽研一下,定能開出更好的濟世良方。”

肖護士幾乎氣樂了,心道錢醫生多年的老中醫,你這麼說他可太不給他面子了,這老頭自尊極強,說穿了就是剛愎自用,這下還不勃然大怒。

沒有想到老頭子低頭不語,似乎想着什麼,蕭別離見狀一笑,舉起藥碗,一飲而盡。

何姨在旁邊一直有些焦急,她和丈夫來的早,沒有想到這老頭來的更早,真懷疑他是昨晚就在這裡了,只是看他在醫院派頭不小,不敢得罪,這下拿些爛樹皮,破草根之類的東西熬給兒子喝,那是沒病也要喝出病來了。

輕輕走到肖護士身旁,低聲道:“肖護士,今天的藥不是那個吧?”說着一指兒子手中的藥碗。

肖護士搖搖頭,苦笑道:“應該是我手中的纔是,只是錢醫生不會對。。。。。。”又壓低了聲音,“何姨,你放心好了,錢醫生是多年的老中醫,下藥有分寸的。”

何秀蘭點點頭,內心還是放心不下,可是人家都這麼說了,自己又不會看病,只能幹看了。

“那什麼是君臣佐使呢?”看到錢醫生低個腦袋,不知道想着什麼,肖護士忍不住問道。

思考了一下如何措辭,經過這幾天的交流,蕭別離已經大致知道這個時代人說話的方法,知道一味的古文難免格格不入,“‘君’是指處方中對治療主症起主要作用的藥物,‘臣’則是協助主藥或加強主藥功效的藥物,‘佐’呢,則是指協助主藥治療兼症和抑制主要毒性,烈性或反佐藥物,而‘使’就是引導各種藥物直達病變部位或對各藥物起調和作用。”

他本來以爲這種解釋通俗易懂一些,不過對於肖護士而言還是有些對牛彈琴了,看着肖護士睜大了秀目,連連點頭,神情迷惘的樣子,蕭別離嘆息一聲,知道她多半還是不懂了。

“你說的不錯,”錢醫生終於擡起頭來,“君臣佐使就是當代的主輔佐引四藥,只是君臣佐使,陰陽調和說來簡單,要想真正用藥得當,談何容易!”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蕭別離淡淡道:“神農嘗百草,桐君試千藥,這才留下三品藥物,君、臣、佐、使的處方格律,以及後代的無盡財富,難倒到了如今竟然並無傳承?老先生已經是百尺竿頭,難倒不想再進一步?”

錢醫生苦笑道:“雖然你說的不錯,只是古書多已流失,今天記載下來的不足百分之一,你若讓現代人去一樣一樣的分別,他們哪有那個耐心,現在的大學生,學西醫的多,學中醫的少,但是爲數不多幾個學中醫的能夠照本宣科都已不錯,更有的書本知識都沒有學全,只憑着一知半解就開始行醫下藥,這樣的醫生怎能不讓人唾罵,如今的中醫早已經江河日下,一年不如一年了。”

蕭別離默然不語,他現在當然還不知道,他的那個時候抗金,但是金國沒有被南宋消滅,反倒被蒙古一個遊牧民族所滅,南宋不過多堅持了幾十年,最終還是淪陷在蒙古人的鐵騎之下。

本來宋代的時候,中國社會已經是中國幾千年封建史中最繁榮,發達,最有希望的一段,有資料可以證明。

宋朝年財政收入最高曾達到16000萬貫文,北宋中後期的一般年份也可達8000-9000萬貫文,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財政收入也高達10000萬貫文!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可以比較得知,明隆慶五年,也就是公元1571年,國家歲入白銀250萬兩。

名相張居正改革之後的萬曆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600年,歲入400萬兩,雖然張居正死後人亡政息,但相對在財政上的改革被破壞得較少,而且此時距張去世僅十幾年,估計這個數目比張居正當國時期的歲入也少不到哪裡去。

明末天下大亂,在後金和農民起義的兩面夾擊下,明政府先後增加了遼餉,剿餉和練餉的徵收,即著名的‘三餉加派’,結果弄得民怨沸騰,烽煙四起。那麼這種爲時人評爲‘飲鴆止渴’的做法爲國家帶來了的收入不過每年1000萬兩左右!

這也就是說此時明朝一年的財政總收入大約是1500萬兩白銀左右。如果我們認爲銀錢的一般兌換率爲一兩白銀等於一貫銅錢的話,那麼此時明朝的財政收入僅僅是北宋的不到十分之一,南宋的不到六分之一!

儘管這已經是南宋滅亡的三百多年之後!

儘管明朝的國土要遠遠大於宋朝!

而清朝的財政狀況比明朝要好一些,也有我們經常在電視中看到的康乾盛世,但是那多半是因爲那個時代離我們近一些而已。

因爲歷史是可以被篡改!

可以被那個時候的當權者篡改!

因爲有一種觀點認爲,‘康乾盛世’是騙人的,是中國部分歷史學者無視歷史、自欺欺人的說法!

在康熙年間,對俄作戰後簽訂的《尼布楚條約》就割讓領土,如果是盛世卻割讓領土真是匪夷所思,雖然很多人有多種說法,但是卻很難讓人信服,你見過日本盛世的時候割讓領土嗎?

無獨有偶,同樣處於‘康乾盛世’的雍正年間,也簽訂了割讓領土的《恰克圖條約》!

而且在康雍乾三個皇帝在位期間,他們做了什麼?製造了一波又一波的*慘案,康乾數次下江南奢靡遊玩,自雍正起又耗盡民脂民膏修建圓明園!

而同期的西方科技文化迅速發展,鴉片戰爭前夕,英國侵略者已是堅船利炮,而清朝軍隊卻仍然沿用明朝的火炮,盛世到了這個地步,真是無恥之尤!

康熙年間的平民思想家唐甄在他的著作《潛書》裡提到過,清興五十年來,四海之內,日益困窮,農空、工空、市空、仕空。他親眼看到山西婦女多無褲可穿,而“吳中之民多鬻子女於北方”。

而乾隆時期的英國使者馬嘎尼來華期間,記載北京街頭乞丐很多。許多百姓都是蓬頭拓面,衣杉襤褸,因此他形容滿清不過是一個泥足巨人,所謂的‘中國人’正在逐步退化到‘半野蠻人’時代,詳見馬嘎尼的中國行記。

怪不得如今流傳一個近似笑話的說法,滿清入關給當今帶來的唯一好處就是促進了一批奴化的連續劇的誕生,也帶動了中國影視事業的蓬勃發展!

清朝國家初定的順治七年,也就是公元1650年,歲入1485萬兩,咸豐年間,公元1850前後,歲入約爲3000-4000萬兩,這個數量仍然遠遠小於六百年年前的宋朝,而此時中國的人口已經超過三億!

人口足足超過爲宋朝人口的三倍以上,直到清朝末年,國家歲入才達到了宋朝的水平!

當然由於兌換率,折色率等方面原因,可能會對宋朝的歲入有所高估,但即使如此,宋朝的歲入遠遠大於其他任何一個封建王朝依然是一個無疑的事實!

宋朝的財政收入如此之巨大,是不是意味着人民的負擔也極其巨大呢?當然,從人均財政收入上來看肯定是這樣。

但是,要知道,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個沒有爆發過全國性的農民起義的大型王朝之一,僅有的幾次較大規模的起義,如李順王小波起義,宋江起義,方臘起義,鐘相楊幺起義等都不曾超過一省的範圍!

有這樣良好記錄的另一個朝代是西晉,而西晉之所以能夠如此,恐怕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它的壽命實在太短了,根本來不及爆發起義。

當然讓認爲宋朝居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一個很大來由就是水滸傳的緣故,姑且不提這裡面虛構的成分,其實就是從‘水滸傳’裡來看,那些被逼上梁山的好漢落草的主要原因或者是受人迫害,或者是犯了罪,或者是被擒被騙上梁山的,真正沒有飯吃,活不下去上梁山的極少。

但在‘水滸傳’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禁軍的中級軍官就可以拿出千貫錢去買一把刀,而在‘三言二拍’或者‘聊齋志異’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百金’在當時就已經是一戶中人之產了。

北宋大臣曾經抱怨過世風奢靡時說,現在的農夫走卒居然也穿上了絲制的鞋子,難怪有的西方學者說當時一位歐洲君主的生活水平還比不上東京汴梁一個看城門的士兵!

當來自當時西方最繁華的城市威尼斯的商人馬可波羅來到僅僅是吸收了很少一點宋人文明的元朝大都城時,竟然感到眼花繚亂,宛如身處人間天堂!

只是這種輝煌卻在鐵騎的踐踏下呷然而止,堅決不肯同化,試圖用治理草原大漠的方式來統治中國的蒙古貴族立刻就使宋朝社會向市場經濟資本主義邁進的步伐停滯甚至倒退回奴隸社會!

近百年後,雖然漢族起義者又奪回了國家政權,但朱元璋卻錯誤的吸取了王安石改革失敗的教訓,大開歷史的倒車,將中國社會重新送回到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之中去,這一情況一直持續到英國人的戰艦開進珠江口!

而正是因爲鐵騎的野蠻征服,踐踏和破壞,幾千年的積累所剩無幾!

而中醫的淪落只不過是中華瑰寶中被泯滅的一個,而不是唯一的一個!

蕭別離也不知道,他們抗擊金兵雖然是憑藉一番熱血,想要驅逐胡虜,還我中華,卻是爲着民族的再次興旺做着一件挽救的事情。

只是,那是一場註定沒有結果的戰爭。

希望,就和那輪血紅的殘陽一樣,已經隕落到崖山背後去了!

(這裡可能是有些偏題了,但是墨武還是寫上了一筆,儘管以上很多方面援引於資料,並非經過墨武考證,我只是整理一下,讀者們可信可不信,姑且當作墨武增加一下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罷了。)

第68節 迎風散第52節 用間第93節 真相大白第42節 青山依舊在第38節 活氣第67節 秘密第5節 名將第101章 蒼蠅第86節 交鋒第88節 追蹤第8章 夢想第14章 偶遇第56節 輪廓第25節 後人第65節 踏破鐵鞋第21節 容情莫動手第73章 掉包計第44節 變遷第13節 風生水起第60節 尸解第26節 對練第67節 勾心鬥角三十八節 還錢第89節 前因第77節 糞土之牆第36節 起因第79節 無事不登三寶殿第71節 七日第6節 自救第38節 活氣第58節 使氣別心十三節 嚴父第42節 失蹤第35章 貼身士衛第67節 決定第45章 陷阱第15節 烏鴉喝水第48節 野外第11節 下藥的貓膩第64節 暗殺第64節 春水無痕第17節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55節 黑白第80章 除夕夜第21節 分工第76章 日子第15節 烏鴉喝水第20節 追夢第76節 反覆第38節 飛花摘葉第44節 變遷第44節 變遷第四十節三十四節 月色如水第81章 肺金第21節 分工第60節 理由第63節 鸞鳳第94章 賭第15章 支持第29章 幫忙第64節 暗殺第34節 水簾洞第4節 神經病,精神病?二十二節 一箭三雕第54節 教訓第7節 殺意第34節 控制第22節 混戰第53節 玉中之迷第65節 動機第13節 庖丁十八節 尋仇三十七節 老橋段第63節 臥底第67節 請教第1節 一幅畫第78章 挑戰第68節 醉醒第58節 太極第11章 誰是幕後第31節 疑團第19節 日有所思第70節 搏殺第50節 點菜第62節 風塵三俠(下)第75章 遷徒第80章 除夕夜第84節 長夜漫漫第22節 言出法隨第55節 角度問題第106章 山雞第五十一章第72節 萬流歸宗第81節 天價第48節 布娃娃第44節 無路可退第40節 深夜造訪第53節 三足第15節 烏鴉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