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不滅轉輪,不出地獄!

在赤煉子話音落下,含笑望過來的瞬間,“呂信”的心神早已是瘋狂震動,雙眼瞪得老大不說,嘴巴也微微張開,呼吸變得甚爲急促了起來。

震驚,無比的震驚。此刻,“呂信”甚至連他自己都忘記了,眼中唯有那纔剛剛被赤煉子幻化而出的樹苗和腐木。

造化之力,“呂信”自然也有。想要幻化腐木也好,幻化樹苗也罷,他都可以做得到。所以,讓得他無比震驚的其實並不是赤煉子隻手化物的簡單神通,而是當赤煉子說出“此道,便是吾遺留之道”這句話以後,腐木與樹苗之間竟然開始隱隱有了相互契合與呼應的感覺。

而在這種感覺出現以後,兩棵樹苗與那根腐木最終是慢慢成爲了一個整體一般,漸漸散發出了一股強烈而讓得“呂信”極爲熟悉的氣息。

這種氣息,整個猛鬼林中無處不在,在赤煉子的遺體之上更是濃郁到了極致。而在這種氣息出現的瞬間,那種詭異的韻律也是隨之而出,完全展露。

到得現在,“呂信”終於明白自己一直捉摸不透的那股韻律到底是什麼了,那便是赤煉子所遺留之道的道蘊!

“這,也能是道麼?”有些癡癡的望着赤煉子身前那腐木和綠苗,他問出的話顯得有些幼稚。不過,看他的癡迷表情,卻顯然是已經相信了赤練子這簡單的一手幻化神通之內,其實暗藏着深邃的大道。

不過,赤煉子顯然是有意賣關子,好讓“呂信”好奇之下甘願承道,自然也算是答應了要幫他除掉轉輪王的大願。所以,此刻赤煉子是什麼也沒有再多說,也沒有再多做了。

而“呂信”就算悟性再高,只簡簡單單的看上一眼剛纔赤煉子所做的事情,又怎麼可能想得通赤煉子想要傳承的道到底是什麼呢?

眼前清晰的畫面開始逐漸變得模糊了起來,而隨着畫面的模糊,那種於莫名空間之中穿梭的感覺再次出現。不過這一次,距離不是被拉長,而是被拉近,這代表着“呂信”就要回到現實,這一點他自己也很清楚。

“發下道誓,不滅轉輪,不出地獄,方可承道!”蒼老的聲音帶着一股霸道,在“呂信”回到現實世界的前一息迴盪在了他的耳畔。

終於,模糊再次變得清晰,“呂信”略微迷茫了瞬間以後,便是看清了四周的一切。猛鬼林還是那個猛鬼林,現在的他依然處在猛鬼林的中心,站在那棵大樹的前面。

不過,那些追殺他的猛鬼早就已經不知道去了哪裡,四周有的只是一片寂靜,似林木也在靜靜等待“呂信”的選擇。

“呂信”望向了自己的面前,他發現赤煉子的遺體在這一刻也已經消失了,唯有一堆灰土落在了大樹樹根的旁邊,恐怕是赤煉子的遺體終於化爲了灰燼。

在那堆灰土的上方,一個綠葉印記靜靜漂浮,散發着奇異的氣息,帶着微微的光芒,一閃一閃,似在召喚“呂信”去觸碰。

神色變得有些陰晴不定,“呂信”不知道自己到底該不該去接受赤煉子的道。

“呂信”不是對道沒有興趣,而恰恰相反,其實他乃是一名真正的道癡,對於道的渴望比誰都要強烈。更何況,現在留下道的乃是一名四源地修,也恐怕是他在脫離十八層地獄以後遇到過的最強者。這種強者留下的道,怎麼可能弱?

只是,赤煉子的條件也着實開得太高了一些,不滅轉輪,不出地獄,若是“呂信”當真發下如此大誓願,那他的地獄道途恐怕又要艱難很多。

哪怕“呂信”本就與轉輪王之間有他尚還不明緣由的仇怨,哪怕“呂信”本就對轉輪王抱有殺心。可是,十殿閻羅代表的乃是地獄的巔峰層次,恐怕與人界紫胤宗的靈精子和廣成子等修士沒有多大區別。

所以,轉輪王修爲不但一定極恐怖,而且若是當真動了他,“呂信”恐怕也等同於是公然向整個地獄的權威發起了挑戰。如此一來,地獄可還能有他容身之處嗎?

“承還是不承?”眉宇之間出現了一個“川”字,“呂信”實在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在他看來,赤煉子身爲四源地修,傳下的道一定不會弱,不然又如何對得起他的身份呢?只是,這種道恐怕也不會太強,畢竟隕落之人能夠傳道的方式極爲有限,能夠傳承的力量也往往很少很少。

就拿無量尊者來說,饒是以他的強大,與“呂信”之間卻有不知道多少萬年的鴻溝相隔。所以,無量尊者能夠留給“呂信”的,頂多也就是一些功法還有不算太強的修爲之力罷了。當然,藉助無量五峰這樣的異寶,他或許還可以傳承一些法門和寶物,不過也就如此而已了。

赤煉子雖然與“呂信”相隔時間只有幾千年,但是他肯定要比無量尊者要弱了太多。所以,他能傳下什麼來呢?

“多半是一門術法吧,或許很強,畢竟其蘊含至理。若是以此法感悟的話,有可能還能探得更多大道。只是,那種感悟需得依靠自己的力量了。”“呂信”如此想着。

再次轉身看了一眼四周的世界,依然是連一個猛鬼都沒有。很顯然,現在“呂信”想要離開,恐怕會毫無阻礙。也就是說,他已經成爲了被赤煉子認可的修士,他想要離開這裡,就算不承道也沒有問題。

此刻的情況,與之前“呂信”險些喪命的情況是大大的不同。對他而言,現在已經可以算得是劫後餘生,他完全可以不用再給自己施加任何壓力,又何必非要把滅轉輪王跟自己的道途牽扯到一起呢?

只是,在又思索了好半晌以後,“呂信”卻最終長長的吸了一口氣,面露一抹狠色,喃喃到:“地獄我始終得脫離,因爲我的目標是天界,更是天界的阿修羅王羅睺!對於羅睺而言,區區轉輪王恐怕根本就如同螻蟻一般。既如此,我若連轉輪王都滅不掉,還談什麼找羅睺報仇?”

“更何況轉輪王本就針對於我,其中定有因由。這樣的因由,唯有我比他強的時候,纔有資格讓他說出來。我在地獄本無具體目標,無非是變強,然後衝出去而已。如此,不如今日就給自己定一個具體些的目標,便是殺了轉輪王,再出地獄!”

想到這裡,“呂信”再次將目光放到了那堆灰土之上,繼續喃喃到:“赤煉子前輩也是被轉輪王所冤,也是誤入這鬼域而被困死,痛苦不堪。他的經歷,與我何其相似?”

“赤煉子前輩就像是一個萬餘年前的我一樣,如此,我又有何理由拒絕他的道?倒不如也揹負上他的遺願,先出鬼域,再出地獄!”

說到這裡,“呂信”的臉色開始變得極爲鄭重了起來,對着那堆灰土深深的彎腰一拜,聲音清朗的說到:“晚輩桓因,於此猛鬼林中立誓,願承赤煉子前輩之道,也了赤煉子前輩之願,不滅轉輪,不出地獄!”

不滅轉輪,不出地獄!

在“呂信”極爲有力的將這八個字完全說出口以後,本不該產生任何迴音的猛鬼林之中,這八個字卻是驀然迴盪了開來,不斷往復,就像是所有的林木都在與“呂信”一同吟唱一般,久久不息。

而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呂信”感覺自己的靈魂之中突然莫名緊了一下,就像是有什麼枷鎖憑空出現,成爲了他靈魂的桎梏,讓得他從今日起再不是完全的自由身,而是有了束縛,道的束縛。

“呂信”知道,從現在這一刻起,他想要脫離地獄衝上天界的話,除了自己足夠強大,除了機緣足夠好以外,還需得滿足一個條件,那就是親手去滅了轉輪王。

不然,縱使他有天大的神通與本領,做不成與自己道念相符合的事情,又何以能得到真正的大自在呢?

終於,林間的吟唱開始越傳越遠,而“呂信”有些波盪的心神也再次緩緩平息了下來。

他輕輕的吐出了一口濁氣,目光灼灼的看向了面前那一片綠葉印記。然後,帶着一絲期待,帶着一絲緊張,“呂信”緩緩的將手伸向了那枚散發着微微光芒的印記。

四源地修赤煉子留下的道,到底是怎樣的道,只要“呂信”將手伸到那綠葉印記之上,一切都會揭曉!

第七百三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四十五章 傳道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蟒之威第四十三章 順利入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風!第三十九章 迴歸天界!第三百五十一章 枯的底蘊第二百六十六章 明悟!第一百五十章 戰無可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降龍(第二更)第二十六章 黃衣的請求第二十五章 輪空第二百八十六章 黑衣怪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作第七百零八章 那兩扇門第三百二十八章 登雲臺第二百一十章 第二分宗,滅!第二百五十五章 不滅轉輪,不出地獄!第四百五十八章 賞罰並用第一百六十七章 難纏第一百五十章 到小花園聊聊第三百四十五章 葉無憂戰曹均(三)第四十二章 臨柔軟天第八十九章 比下屬第三百五十章 三強鬥巨靈第四十三章 突破第三百三十五章 花海無盡第二百九十八章 姝姝遇險第三百七十章 罪帝第二百一十一章 險地修煉第四百一十八章 禁地第三百六十二章 詭異逆轉第八十九章小天第一百五十二章 劍名如雪,可堪修冶?第三百四十章 傳承軒轅劍!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嶽青鋒!(三)第五百一十二章 司徒雲天第一百三十九章 七萬第四百零五章 原來,你沒變第四百一十九章 呀,真的!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跪第三百七十四章 真道之威第三百四十三章 亂!第四百七十二章 肉身已死第二百七十三章 花園小敘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六百二十二章 窩囊的明王陣第二百七十七章 巫神橋第七百六十章 吞天第三百零一章 一字保一命!第二百九十一章 真源非土?第二百九十八章 德伐家族第一百五十五章 百花坊第一百三十章 初悟第六十七章 贏!第四百零一章 纓絡的所在第三百二十九章 內島三長老第一百二十章 庇護第三百七十一章 定魂開眼!第一百零三章 實戰訓練第二百一十四章 鬼侯江請罪第四百四十八章 出手第四百零三章 一舉成三源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動第三百五十八章 城北第六百一十九章 十代明王陣第三十三章 鬼蓮第二百六十一章 異變陡生!第十五章 師妹……第三百七十三章 血帝第二百五十三章 神秘異人的身份!第五百六十一章 毗索迦的邀請第三百五十九章 無罪第五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二百三十四章 龍的力量!第二百九十一章 來自極北大地的思念第四百三十三章 纓絡留給桓大哥第二百八十六章 修煉開始第一百五十九章 孤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殺!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要忘了修行!第二百零八章 臨第二分宗第二百三十二章 攀登第七百一十三章 界門開,故人來第六百二十四章 黃明的決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服了嗎?第三百六十七章 最適合的身軀!第三百一十九章 期限到來第四百零四章 飛昇後的調整第七百一十章 門之雛形第三百六十章 竹林殺機第七百六十三章 末日來臨第二百六十七章 石室決戰第六百九十章 終戰(七)第一百一十八章 門戶第七百一十九章 那個少年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道仙玉就不賣了嗎?第六百八十五章 終戰(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反噬?第五十五章 桓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