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要分紅

吳良說的上班自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上班。

年底了,他還有更爲重要的事情未處理,那就是洛城幾家公司的分紅。

收購的這幾家公司,總得拿出點乾貨,吊着大家的胃口,以待來年更好的爲公司賣命。

至於效果好還是不好,反正前幾天和大漲超市的老闆於東來吃飯時,一起作陪的胖東來的老闆於東來說過的那句話很在理,“我一直堅持從公司的淨利潤中拿出一半對員工進行財富再分配,多賺多分,少賺少分。”

他成功的模式不具備複製性,但是基本的道理吳良還是明白的,一堆大老爺們都是需要養家餬口的,辛辛苦苦一年回去,連個年貨都備不齊,然後被家裡的悍婦一頓臭罵,再上班還能提起精神麼?

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另外一個因素是,洛柴的另外一個大股東,農機廠要求上交利潤。

十年前,洛柴盈利的時候,也上交過利潤,這是農機廠拿回利潤重新再分配的主要措施,畢竟,兄弟單位也有不少虧損的,講求個平衡。

零三年電荒,洛柴算是補上了以前的欠賬,零四年上半年,電荒趨穩,洛柴的效益又回落,想上交利潤又沒的交。

之後改制,趕上國佳農機補貼政策的出臺,洛柴又搶佔了一部分農機市場,拖拉機、收割機的配套也是一家一家的談,加上吳良給出的那些品質提升的項目,發動機的質量越來越好,也得到了市場上的認可,銷量逐步攀升,零四年底的時候,總量已經達到四萬臺。

按照機械行業5%的平均利潤水平,發動機行業略高8%,大致算算,洛柴銷售額6個億,也有近五千萬的利潤水平,農機廠持股20%,也能分到一千萬。

利潤貢獻的主要來源,外資入股,良錚基金隨便運作一下,禾兌收上有很大的優惠。

吳良倒是想給企業申報一下高新技術企業,結果發現國佳政策還沒出臺也只能作罷。

這一千萬說多不多,說少,起碼也能填個窟窿啥的。

農機廠提出這件事,作爲控股方的吳良也得慎重考慮,想來想去,吳良還是尊重對方的意見,該分錢的還是得分。

員工持股公司,集資了六千萬,拿到十個點的股份,也能分五百萬,雖然不多,總歸是能見到活錢了,8%的收益,談不上多高,但是,這是第一年,既然入了股,自然是看好洛柴今後的發展。

倘若第二年,洛柴掙兩個億呢?

春節前,也是各大主機廠備貨鋪貨的時間。

很多外出打工者掙了點錢,回來到市場上去看看,也有選擇買個拖拉機或者收割機的,第二年不去打工了,將農機當成生產資料來賺錢。

有人算過一筆賬,收割一畝小麥六十塊錢,撇開油耗,一畝地能掙四十五,一個夏天,僱個機手,車也不停的幹,工作二十天,下來毛利能有個十來萬,去除燃油人工這些,淨賺一臺車。

比外出打工強,而且並不耽誤外出打工的時間——農忙的時候回來收麥就行。

洛城周邊的很多小廠,農忙的時候也會放假——不放假不行,都回家收麥去了,誰給你幹活啊。

所以,農機補貼政策的出臺,真正瞄準這部分商機的人真的不在少數,這也是從零四年開始,農機市場的黃金十年。

吳良的切入點就在這上面。

如果產品不出問題的話,洛柴曾經作爲農用發動機第一品牌,遲早也會佔領國一國二階段的市場,有吳良這個bug的存在,他所做的就是將這一進程向前推了一把。

印象中,洛柴的這個企業其實也挺有意思,打下一個市場,往往幹兩年就丟掉了,先發優勢喪失的主要原因,其實還是產品不行,不,應該是搞產品的這些人不行。

發動機的升功率提到20馬力都困難,更別提20千瓦了。

而眼下,有了吳良這個“發動機專家”的出現,這一切似乎都變了樣,原本佔領小麥收割機大半市場的魔都柴油機廠,居然被洛柴一舉擊潰,在二零零四年的配套比例由原先的80%直接降到20%。

丟失的市場,就是被洛柴搶去的。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銷售的火暴,帶來的是整個公司全體員工的精氣神的全面扭轉,夢想着銷售額突破十萬臺,工資收入翻倍。

兩億的利潤似乎也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

當然分紅只是一方面,最終還是得上市,隨便一個十倍的市盈率,這部分股份十倍的上漲,這都是上市所帶來的紅利。

吳良到洛柴的時候,先是參加了一個經理辦公會,會上將近期發生的諸多事項的進度做了一個展示,另外,討論的最多的就是質量問題的改進這方面。

吳良原本不想發言,李斌總結完之後還是請示吳良,問問他有什麼補充的,說到這份上,他也沒有避諱,該畫大餅的時候還得畫,“往年,公司一年招聘的大學生只有十來個,也留不住人,隨着企業的發展,年齡斷層現象越來越明顯,今年開始,每年至少得招50個以上,新大學生的工資待遇也得跟上,像國內同行靠齊。

我也知道,咱這邊的銷售團隊很給力,能打江山,不過卻守不住,包括30裝載機的市場,歸根結底的原因是什麼,大家也得反思反思。”

關於30裝載機的市場問題,反饋的最多的還是燒機油,這個問題之前和李斌詳細的討論過,原因自然是很多,最主要的是兩點,其一是發動機的缸體強度問題。

缸體就類似於人的軀幹,胳膊腿這些都是長在軀幹上,同樣,發動機的其餘零部件也是安裝在缸體上。

它的強度直接決定了發動機是否耐艹,自然也屬於發動機強化的一項內容。

原有的毛坯供方,是農機廠下屬的鑄造公司,鑄造能力很強,只是工藝保證能力相對較弱,毛坯的硬度,抗拉強度這些都不過關,吳良當時的做法是要求在材料上下功夫,保證灰鐵275材質的抗拉水平。

其二,就是發動機的進氣系統,洛柴原來的供方,實際上也就是配件市場的水平,以價格取勝,質量真的不咋樣。

空濾最重要的是濾紙,比如棒子國和米國的濾紙,至於國產的,真心的達不到要求,一致性太差。

用來在後市場的產品用在主機上,真心不靠譜,由此帶來的是濾紙過濾不乾淨空氣中的雜質,然後造成發動機的早磨等惡性故障,燒機油必不可免。

另外,工機的作業環境,幹一天活下來,人在駕駛室內也被搞的灰頭土臉的,更別提發動機直接暴露在灰塵當中,對於空濾的要求更高。

吳良同樣給出的方案是聯合國內最大的空濾廠,設計專用的沙漠空濾——旋流管設計可以將85%的灰塵從空濾帽處過濾掉,一方面大大的減少濾紙的使用壽命,然後通過高效的濾紙保證進到發動機內的空氣過濾效率達到99.95%的水平。

李斌借這個機會專門彙報了這方面的情況,“因爲發動機型號多,這兩項措施,率先在工機上使用,和各家主機廠也談過了,由我們帶空濾,再出現燒機油的故障我們免費更換髮動機。”

吳良點點頭問,“如此一來,市場佔有率能回升到多少?”

李斌思索片刻,又徵詢了一下銷售副總的意見,簡單回答,“回到八成的水平應該還是可以的,畢竟咱們發動機省油、有勁的特點用戶還是非常認可的,價格相比玉柴也低上兩千,主機廠也有利可圖,解決燒機油的短板,搶回來部分市場還是可以的。”

吳良對此持謹慎樂觀的態度,“這只是解決了燒機油的問題,不過,機油耗偏高的問題也是一個持續優化的過程,不能掉以輕心。”

機油耗偏高,這是對於國佳標準而言的,1.63g/kw.h的水平,和油耗相比,大概是1/130的水平,換算成實際使用的數據,發動機燒130升的柴油,需要消耗1升的機油。

對於30裝載機來說,300升的油箱燒完,發動機得加兩升多機油,雖然符合國標,但是用戶肯定是無法接受的。

因此上,國內做的好的企業,或者說用戶感覺不到機油有消耗的一般原則是,在一個保養週期內,機油夠用。

吳良知道李斌聽的懂,繼續補充,“最基本的要求,0.2的水平,達不到,我不會怪銷售賣不出去車,我只會找技術口的麻煩。”

李斌點點頭,“這一點,我們有信心。”

說完這一條,吳良根據剛纔質量彙報的情況又說了說自己的想法,“剛纔聽到三包費用的彙報,我這裡明確一個責任界定。

誰生產誰是質量的主體,誰設計誰是質量的主體,剛纔看到的情況,很多供應商不願意供貨,嫌棄咱們的三包費用過高,其中不乏國內頂尖的供應商,大家考慮過問題出在哪裡麼?”

前文也有過介紹,發動機有售後服務,在全國各地建的都有服務站,而零部件企業則是採取委託發動機企業代爲服務的模式。

發動機廠家產生的費用是要追給零部件企業的。

正常情況下,正是零部件的質量問題,這些廠家也會認,回去繼續改進,加強質量管控即可,但是,在零部件合格的情況下還出現三包費用,零部件也會反過來找發動機企業的問題。

“明明符合圖紙要求,爲什麼讓我們賠償。”

這屬於老生常談的問題,符合圖紙要求,實際上就是符合性質量,但是符合圖紙要求的零部件真的滿足使用要求麼?

不一定,設計上有問題怎麼辦?

洛柴最早的圖紙是來源於裡卡多的4100發動機,隨着產品要求的不斷提升,功率要求也明顯,洛柴也是做了一些改進,比如擴缸,100毫米的缸孔擴成108毫米,110毫米,甚至115毫米。

這就像在一塊鋼板上打孔,原先孔小,整塊鋼板的強度尚可,孔大之後,強度自然變差,需要做的就是發動機的強化。

這就是吳良之前提到的升功率的要求了,是一系列的改進。

以洛柴這些人員的水平,有改成功的地方,也有改失敗的地方,將失敗的後果轉嫁到供應商頭上,這顯然不符合供應商的訴求——辛苦供貨一年,最後賠了幾百萬,誰會和你合作?

所以,吳良直接定性,質量是設計出來的。

強化責任的主體,這對設計人員的要求更高,以洛柴現有技術部總共才40個人不到,真正搞產品的也就是十來個人,再加上研究院那裡面的幾十號人,指望這些人能給發動機上所有的零部件都搞明白,累死這些人也辦不到。

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加人,讓技術人員專精於一個或少數零部件。

吳良主動要求加人的目的,自然就是堵上他們的嘴,免得將板子打到技術頭上引起他們的反彈。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做企業,其實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思路得正確,尤其是總經理,否則真的容易給企業帶到溝裡去,這也是吳良非常敬重董明朱、張玉普、徐坪這樣一些人,因爲他們的任何一項決策都關乎着企業的生死。

吳良作爲董事長,在企業走偏的時候適當的糾正一下即可,畢竟,他可是有着近二十年超前經驗。

“意識決定了企業的發展,華威的任老先生,在2000年企業盈利20億的時候尚寫了一篇《華威的冬天》這樣的文章來警醒所有的華威人,今天在這個會上,我也這樣要求,質量是設計出來的,公司所有人都得圍繞這一點去開展工作。”吳良說的鏗鏘有力,環視四周,又補充道,“對於質量問題由誰來牽頭,公司這邊可以詳細的分解一下,比如,燒機油就是產品部門的責任,符合性質量就是供應單位的事情,SQE的作用要發揮好。”

李斌補充一句,“SQE現在劃歸質量部。”

吳良想了想也點頭同意,“可以,供應部門留不住技術人員可以理解,交給質量管理,對供應部門也是一個約束。”

最後,李斌說到營銷團隊的改進上,吳良指明,“加大服務團隊的建設,從車間抽調人員,和原有的服務團隊合併,主要目的對全國各地的經銷商進行密集走訪,一是和經銷商拉關係,二是對市場反饋的問題,要求不過夜,家裡立即改進。”

李斌提到車的問題,吳良大筆一揮,“提倡私車公用,每公里補貼三毛,這樣效率高一些,同樣,公司車隊的轎車一個不留,算是公車改.革。”

一個經理辦公會,有吳良的參與,足足開了一個上午,當然,在會上,吳良在提完要求之後,將分紅的事情也說了說,“農機廠那邊要求分紅,我考慮了一下,第一年,給大家鼓鼓勁,利潤全部拿來分紅也說的過去,財務這邊整理一下,我籤批,讓大家過個好年。”

所有人鼓掌歡迎,中午,吳良設宴款待參加經理辦公會的人員,算是熟悉的一個過程。

喝酒的時候,吳良又零零散散的說了許多,至於大家認可還是不認可,吳良並不在意。

人的名,樹的影,在收購洛柴的時候,或許有些人會認爲吳良無非就是一個有了幾個臭錢的商人而已,但是經過半年多的時間,有了接觸自然也會慢慢的接受和認可。

在技術上,很多解釋不清楚的問題,被吳良輕飄飄的指出解決的思路,在商業上,吳良又盯着天朝十大經濟人物的桂冠,在大家最重要的錢袋子問題上,吳良第一年就分紅,喝了酒之後,又將年終獎的臺階往高的拔了拔。

吳良是大股東,他佔大頭,這也相當於從自己的腰包裡掏錢補貼大家,雖然分紅少了,畢竟他們是經理層,年終獎只會更高。

皆大歡喜。

只是下午睡醒了之後,吳良苦惱的開始吐槽,“喝酒誤事啊,稍微不留神,幾百萬就花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 悸動的曾明發第三百零三章 地鐵廣告第七百三十七章 突然紅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眼紅第四十五章 標題dang第五百一十九章 癥結所在第一百八十四章 撞破?第九百四十七章 魚塘第一百零九章 著書第九百四十四章 借力第九十六章 又是三個選擇(第三更)第一百六十六章 吳良無良起來連自己都坑第八百九十一章 在這兒等着呢第五百五十七章 肚兜?第三百八十七章 座談會第八百六十五章 良機第一百七十五章 師傅,弄他!第一百五十四章 深南大道一萬號第三百一十三章 師傅,改口費呢?第三百零六章 雅克,呃,臭豆腐?第八百零四章 合久必分第五百六十七章 能不能幹點正經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799?第三百八十章 吳良敲竹槓第七百三十八章 朱小靜第三章 變藥方第六百七十三章 酒會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街網絡作家的夢想第八百六十七章 套路第四百一十章 安咔咔的心思第七十一章 三張海報第八百八十九章 投票權第二百九十七章 白吳蘇三組合第三百二十九章 壞事變好事第八百章 變化第三百零九章 有感而發第九百五十四章 老婆嘴第七百七十六章 下套?第七百三十章 小型天網第一百三十章 斬獲頗豐(2/3)第七百九十章 2.6億第三百八十五章 解惑第六百九十章 王卓的目的第五百六十八章 買還是不買?第六百五十二章 牛刀小試第一百九十八章 幫客戶賣產品第四百一十六章 收網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七百三十三章 股東大會前夕第七百六十五章 拒絕何不忍心第八百三十三章 通車典禮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看就叫real吧第十六章 最後的一點編譯值第二百三十六章 事情始末第八百五十二章 蹭飯第五百零二章 納頭就拜第一百七十章 灌迷魂湯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地休息五分鐘?第八百三十六章 顯神威第八百三十八章 經濟人物第七十四章 我就是個配鑰匙的第十七、十八章 網絡營銷?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13第三百一十五章 週期來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算是同行?第九百一十六章 品牌再造第二百二十四章 接受採訪第七百六十五章 拒絕何不忍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是不是太無良了?第八百五十三章 蹭個廣告出來第十九章 會議結束第五十一章 答謝宴第九百五十九章 謊言成真第五百四十二章 找錢第八百九十八章 曲終人散第四百四十二章 不尊重前輩?第六百六十章 老闆代言第八百三十章 魯啦?第三章 變藥方第八百九十四章 賣掉第六百七十三章 酒會第五百八十五章 小插曲第八百七十八章 慣壞第四百一十九章 給你講個故事第九百六十一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八百九十八章 曲終人散第八百四十二章 剝開迷霧第四十章 紅燒肉料包第一百七十章 灌迷魂湯第一百二十三章 星星之火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董,大事不好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會務組第六百二十八章 工作模式第六百三十六章 是誰給你的勇氣?第八百一十七章 隱蔽的角落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二百四十五章 來曰方長第八百八十二章 華妃第三百零八章 合作第七百八十四章 終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