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近衛前嗣來訪

吉良義時和克勞迪婭都是成年人,又分屬兩個截然不同的貴族圈子,接受的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教育使得兩人的交流總是能找到共同點,最大的相似之處就是彼此都很聰明,聰明人之間交流起來總是那麼方便,往往只需要提出幾個點子就能迅速被對方領悟。

克勞迪婭也能察覺到吉良義時的心思,或許沒有這層親密關係就沒有他對自己設身處地的着相,黑三角貿易的驚人計劃還有更驚人的私掠計劃顯示出這個男人的非凡之處,從她的角度再觀察這個認真而自信的男人總是充滿一種讓人着迷的魅力。

相比之下他提出的過分要求再回頭看來也不算太過分,私掠五成利益比起龐大的黑三角貿易計劃不算問題,克勞迪婭只是思考片刻便爽快的答應下來,對兩人來說這隻算個口頭協議,不可見諸紙上的邪惡協議,兩人很清楚一旦被傳出去將會引起驚濤駭浪,口頭承諾的履行效用是建立在她肚子里正在生根發芽的那棵種子上,沒有那個還未生成的孩子這一切都是虛妄的。

兩人還有一個相似之處就是他們都十分現實,吉良義時這個腥風血雨中廝殺十年的男人撇開不談,克勞迪婭這個小姑娘敢在十歲大的時候就跑到日本,更敢捨棄自由進入倫敦塔陪伴現在的女王,這份膽量和見識就遠超那些理想主義者,最重要的是能忍分的清現實與理想的區別。

她此來本就沒期望這個男人能給自己多少幫助,要的只是想借着這個唯一認識不算討厭的男孩子的身體,生一個孩子繼承她將來的部分基業。哪怕沒有約克公爵也還有阿歌特商會。還有北海上經營的航線。或許在她的拼搏下還會擁有幾個加勒比海的小島。

如果沒有吉良義時的一番交心相談,這個女人會在某個時刻被倫敦的貴族徹底放逐早美洲的某個小島上,帶着他和她的孩子經營自己的私掠生意,或許還可以憑藉約翰霍金斯與弗朗西斯德雷克的良好關係爲孩子謀得一份海軍的差事。

但是吉良義時不打算讓這個狀似瘋狂的女人受盡苦楚,世俗加諸在她身上的枷鎖與負擔是個巨大的錯誤,倫敦的貴族可以放逐她卻不能剝奪她與未來孩子的爵位,既然要報復那些傲慢而保守的貴族,就一定要讓他們明白自己得罪的是什麼樣的一個龐然大物。爲此,吉良義時將不惜一切代價。

克勞迪婭告訴他這次準備不充分,沒辦法爲他提供所需要的火炮和船隻,她會在啓程返回英國以後就着手準備私掠,一定會爲他搶來幾艘西班牙蓋倫大帆船,船工在英格蘭的幾大港口都可以找到到不太麻煩,唯一的問題是鑄炮工匠被王室緊緊掌握着不太好搞。

吉良義時告訴她不用着急,優秀的鑄炮工匠本就是稀缺資源,他也很清楚這個要求的難度非常大根本沒指望一下就把人家弄到手裡,西方社會對技術工匠的重視程度遠超東方社會。別說鑄造火炮的工匠找不到,就是炮術教官都別想請過來。

短暫的幽會在臘月將盡的爆竹聲中結束。再回到春日山城已經是永祿三年最後一天除夕,吉良義時和家中的諸位夫人們坐在一起吃上一頓團圓飯,又宿在虎姬的房間裡好生撫慰夫人的小性子,花費好大力氣才把她給哄的眉開眼笑。

揹着夫人要孩子這件事談不上光明正大也實在不宜在她面前提及,在虎姬看來這個南蠻女人就是吉良義時養在着的外室,她的姐姐綾公主也勸她看開些,還常說男人沒有不愛偷嘴的,就是綾公主的模範丈夫長尾政景,這些年也時常出入鯨屋與同僚一起喝喝花酒。

饞嘴偷腥養個女人不算事,但在外邊留下個孩子可就是她這個正室夫人的過錯,若被虎姬知道還有這一茬事說不定要跑到直江津鬧着把克勞迪婭扣下來,逼着她嫁入吉良家裡安心生孩子待產,吉良家的血脈沒有遺留在外才算對得起他這個正室夫人的職責。

在不知不覺中,永祿四年悄然到來。

第二天起個大早,趕上正旦朝會應付着來自各地的國人領主,許多關東武家的使者獻上一份罕見的厚禮,然後旁敲側擊着吉良家這次派出四萬五千大軍南下平井城的具體細節,這是在場所有武士都十分關心的話題。

往年吉良家總是要趕在初冬時停止軍事行動撤回越後過年,今年卻出乎意料的派出上杉輝虎帶着四萬五千軍勢在平井城過年,瞎子也能看出這是明擺着要在初春對關東動手,目標到底是關東的哪路武家還是個問題。

有些武家認爲在平井城而不是廄橋城也有很深的講究,平井城是山內上杉家的世代居城又是南下關東的重要關隘,上杉輝虎在平井城坐鎮多半是要對北條家發起進攻,而另一些武家則認爲北條家與吉良家已經達成不戰和睦約定,沒有正當的理由應該不會這麼輕易動手。

吉良家的譜代衆有一多半都在平井城,使得許多外交使者打探情報的渠道變的十分狹窄,只有在春日山城和吉良家的奉行衆打交道,企圖從奉行衆說出的那堆毫無意義的廢話里弄清吉良義時對此次南下關東的真實企圖。

吉良義時只是在正旦朝會的頭幾天露面,後面的各種小型宴會根本沒有參加的意思,他把心思全放在彌補這些日子不在春日山城對夫人們的虧欠,整日裡不是抱着孩子在雪地裡玩耍,就是摟着夫人在房間裡說悄悄話,沒有赤膊相見也沒有激烈的纏綿,有的只有彼此依偎着享受平靜而溫馨的日子。

當他沉浸在個人的小家庭生活中的時候,來自京都的一位特殊客人來到春日山城,讓吉良義時不得不從溫馨的小日子裡暫時走出來。他就是當朝最頂級的顯貴従一位關白左大臣內覽。藤氏長者。吉良義時的義兄近衛前嗣。

兩人多年不見也是十分高興,在天守閣裡見過禮就熱情的攀談起來,近衛前嗣這些年的日子過的不錯,才二十六歲身體就已經略顯發福,很高興的說道:“義時啊!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的小外甥馬上就要出生了!這次就連曲直瀨道三先生也十分肯定的說,這將是我近衛家的嫡長子,你這個舅舅是不是應該給未來的近衛家家督送上一份見面啊!”

“噢?勝姬又要生了嗎?這可真是件值得慶賀的大事啊!餘就給他準備一隻長命金鎖如何?請比叡山延歷寺的高僧爲他祈福。”吉良義時很高興。自己的妹妹終於要爲近衛家生下嫡子,這意味着吉良家與近衛家的聯繫將變的更加緊密。

這些年他能在越後發展的順風順水,離不開朝廷裡始終有人爲他說話,每次吉良家有大的動作都需要外交使者與朝廷幕府做溝通,這一點沒有人比兼任武家傳奏的近衛前嗣更加合適,他是足利義輝的大舅哥兼表兄弟,憑藉着近衛家兩代聯姻足利將軍家的顯赫背景,足以對朝廷幕府施加巨大的影響。

三好長慶這些年沒能在京都站穩腳跟,就和朝廷幕府的雙重厭惡有直接關係,這裡既有足利義輝的主導作用也離不開近衛前嗣忙前忙後的上下溝通。可以說每一場戰爭每一個變化的背後都少不得充當外交使者的公卿們在忙碌着,朝廷裡對吉良義時的友善態度也不僅僅是看在錢的份上。更多的還是吉良義時這些年苦心經營的關係網在發揮作用。

近衛前嗣笑着說道:“這些到是其次的,餘的意思是不如兩家再定下一門姻親如何?”

“再定下姻親?兄長的意思是……”吉良義時遲疑道:“讓餘那未來的外甥和餘的女兒結下姻緣嗎?這樣會讓朝中的公卿們感到不滿的吧!”

近衛前久笑着點點頭:“有什麼問題比的上親上加親更重要?聽說你剛誕下一位嫡長女啊?有沒有許人呢?”

吉良義時滿懷歉意的說道:“這個還真得說聲抱歉,餘這個嫡長女林檎姬已經許給中院家的嫡子,餘另一位義兄中院通実的嫡長子夜叉麿,中院家的這位嫡子已經兩歲了,餘這位義兄就爲等着餘的嫡長女誕生再結爲姻親,實在不好意思啊!”

“那真是太可惜了,只有等你的下一位嫡女誕生了呀!”近衛前嗣遺憾的說道,他也不好怪罪中院家搶先的舉動,畢竟中院通爲還是吉良義時的親舅舅,有這層關係在也不怪中院通実想着親上加親,有吉良義時這棵大樹再不傍上絕對是傻子。

兩人閒聊一會兒就說到吉良義時最新的軍事動作上,近衛前嗣說道:“這些年你我兄弟多年不見,本該好好敘敘舊談些逸聞趣事,只是餘這次下向越後還揹負着幾項使命,第一是看看我那位小女婿珍王丸,第二來和你討論兩加再聯姻來個親上加親,第三件也是幾件事裡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想弄清楚義時的想法到底是什麼?”

“餘的想法是什麼?不知兄長這個問題是從何問起呢?”吉良義時笑着攤開手說道:“這幾年裡,餘可是一直沒閒着東征西討,足跡遍佈東山道、北陸道和出羽國,要要說想法可真是多的不可勝數呀!”

近衛前嗣知道這個義弟又在和他馬虎眼,皺眉思索一會兒就說道:“餘這次過來就暫時不打算回去了,在關東瞧瞧看看順便也跟隨你的大軍南下關東,看看上総足利家到底在做些什麼事情?如果義時不願意在餘的面前說實話,那麼餘可就不方便進一步幫你了。”

“呵呵……兄長別生氣,餘隻是開個玩笑而已!”吉良義時着侍女送來酥餅茶湯,而後說道:“說起來如果兄長不走的話到是個好消息,餘可以帶着兄長去看看關東的風物,還有鎌倉拜謁八幡大菩薩爲我那義兄上杉輝虎主持關東管領就任典禮。”

近衛前嗣沒有聽他的敷衍,繼續質疑道:“只是爲主持個關東管領就任典禮嗎?餘怎麼覺得你這麼興師動衆的行動一定另有所圖?”

“確實有所圖……但是在說這個圖謀之前,餘還需要搞清楚兄長下向越後的深層次原因。不是這三條而是更深的因由是什麼?”吉良義時意有所指的點到近衛前嗣隱藏的後手上。迫使這位當朝關白不得不露出自己的底牌。

近衛前久無奈的笑了笑。明白自己這麼詭異的下向越後實在太突兀,想隱藏自己下向的背後因素有點困難,言道:“你說的不錯,餘確實有更深的因由下向越後,餘希望義時能儘快結束關東的戰事派兵上洛匡扶幕府,無論是爲朝廷還是爲幕府如今的畿內都少不了義時的鼎利扶持啊!”

“兄長不會忘記公方殿下對餘下的命令了吧?無公方殿下的親筆御教書不得上洛入京,這可是天下羣雄人所共知的事情,兄長這個時候卻讓我結束關東的征伐上洛扶持朝廷幕府?餘覺得這有些不可思議。這個問題還是不談了吧!”

吉良義時的鮮明態度讓近衛前嗣有些難堪,臉色一會兒青一會兒白,許久才嘆息道:“自從義時離開京都以後,這些年裡公方殿下過的順風順水,性子也越發的剛愎自佑不聽諫言,餘曾多次勸說公方殿下戒急用忍,切不可忙不自信壞了幕府好不容易支撐起來的中興之勢,只可惜忠言逆耳實在難入公方殿下的耳畔啊!”

“呵呵……這個問題餘就不用多說了吧!”吉良義時微微一笑,眼神裡流露着淡淡的不屑還是被近衛前嗣捕捉到。

近衛前嗣也知道足利義輝這些年幹出許多損傷君臣之間兄弟之間感情的事蹟,最讓人感到失望的還是這位年輕的幕府公方不認爲自己有錯。他永遠的正確的幕府是在他手裡振興的思想始終貫穿這十年裡,起初幕府裡還有吉良義時能進言相勸。吉良義時捱了花瓶一砸遠走越後便再也沒人敢對他多嘴。

即便是近衛前嗣這個非幕府體系的關白左大臣,偶有一句不中聽的話說到足利義輝的臉面上,這位強情公方都要滿面不快的對這個義兄弟施以顏色,這個幕府將軍越當越獨是令人十分憂慮的不利現象,近衛前嗣會出此下策來勸吉良義時返回畿內也是不得已之舉,無非是巴望着他能回去再影響足利義輝的決策,只是從目前看來是絕無可能的。

近衛前嗣勉力勸道:“餘知道這麼要求你有些過分,但餘還是想說畿內如今的亂局沒有根本性的轉變,就是因爲缺少義時這樣有勇有謀的武士出來一身挑起幕府的萬鈞重擔,當今天下只有義時纔有希望挽救這天下紛亂的大局呀!”

吉良義時對這位一心爲公的兄長十分敬佩,論及始終對室町幕府這棟破爛不堪的大廈盡力扶持者,遍數整個天下大概不會超過一百人,其中地位最尊崇者就是當朝關白近衛前嗣,他是足利義輝的表兄弟兼大舅哥,又迎娶足利義輝的義妹足利勝姬,於情於理都是堅定站在幕府方的支持者,他也是對室町幕府最用心扶持的人。、

相比之下,此刻的吉良義時對幕府的心思就顯得更富有功利色彩,隨着時光的流逝以及足利義輝的傲慢和愚蠢,使得他對幕府的忠誠更多的是帶着功利色彩的圖謀,而不再打算繼續做昔日那個純良的忠臣。

就好比當日他被龍興寺隨風指責的那般,照此進行下去吉良義時多半會選擇做司馬昭想做而沒有做成的事情,暗藏多年的野心也終究會有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那一刻,無論怎麼遮掩也無法掩蓋他已經從畿內的那個苦心經營幕府爛攤子的忠勇驍將,逐漸蛻變成一個野心勃勃的梟雄。

“承蒙兄長誇獎讓我義時感到不勝欣喜,只是餘和幕府公方的關係如兄長所見般尷尬冷淡,餘無論做多少事說多少話都無法改變幕府公方對餘的看法……餘曾在石清水八幡宮發過誓言,忠於公方殿下其嫡流子嗣,有公方殿下的手書詔令要求,這畿內餘是絕對不會回去的。”

近衛前嗣長嘆道:“這真是太讓人遺憾了呀!本是同出一脈何必兄弟鬩牆呢?”

“公方殿下的兄弟不是兄長與我,而是寺院裡的那兩個和尚!”吉良義時不打算繼續進行這個話題,轉而說道:“聽說賢御臺也懷上身孕了?大概這次會是個嫡子吧!”

近衛前嗣捏着摺扇輕輕一嘆:“是啊!賢子這些年身子骨越來越虛弱,曲直瀨道三先生診斷過幾次,說是體內有寒邪入體不宜懷胎生子,應當多花些時間調理好身體再行生育,但因爲公方殿下堅決不同意而作罷,這胎孩子尚不清楚會如何。”(

第351章 水尾山合戰第450章 宿命之會第499章 信長的盤算第489章 近衛前嗣來訪第287章 上杉憲政的悲劇第27章 艱難的評定第293章 上州戰爭第473章 勘助出陣第518章 誰是庶族?第548章 盛衰之寂第222章 絕對不行!第547章 不相信眼淚第45章 自作聰明的人第284章 今川家的使者第535章 賜你一字第34章 拜訪中條家第169章 大津的危機第244章 頭疼的國人衆第133章 所謂謀略第430章 出羽第一美人第455章 代而行之?第188章 國友善兵衛第554章 天命所歸第86章 意外的衝突第561章 一死一生第526章 天命的昭示?第508章 信長的援軍第154章 精明的尼德蘭人第302章 不祥的預感第11章 三河一向宗第575章 信長欲上洛第470章 長女小蘋果第381章 你有張良計第438章 折戟沉沙第307章 轉封宇佐美第477章 暗流悄然動第416章 搶親與被搶親第223章 婚約突變第4章 每天的修煉第388章 今川上洛第293章 上州戰爭第588章 火燒比叡山第457章 柳暗花明第237章 鍾馗與狛犬第52章 小蘿莉的日常第336章 試探與懊悔第542章 復興惣領制第565章 永祿大逆(二)第488章 妖女真大膽第69章 筒井與宇陀第391章 驚聞身死第386章 兵出越中第214章 沼田家的檀香第30章 家督的決意第244章 頭疼的國人衆第372章 心有慼慼第30章 家督的決意第172章 翻鑄永樂錢第590章 豈有長生不滅第31章 家老的條件第456章 阿犬與阿市第510章 悄然的背叛第435章 岡谷阪之戰第324章 鎮撫的手段第337章 見不得人的勾當第517章 關東始俯首第330章 陰影中的陰謀第43章 上洛的前夜第105章 計謀與焙烙玉第549章 梟雄最期第77章 訓斥與練兵第69章 筒井與宇陀第495章 病急亂投醫第462章 本色演出第74章 小軍略推演第374章 義元的野望第75章 畠山的笑話第325章 新年新氣象第564章 永祿大逆(一)第56章 參見將軍第66章 平羣的左內第249章 宴會上的策略第351章 水尾山合戰第119章 澱川上的麻煩第160章 古代貨幣戰爭第217章 長尾景虎的決意第597章 信長歸天第153章 尼德蘭商會第229章 揚帆起航第528章 駿河的陰影第389章 梟雄末路第551章 時不我待第506章 關東的變軌第120章 吉良水軍的對策第425章 加賀侵攻第520章 識時務者第287章 上杉憲政的悲劇第537章 永祿十年夏第561章 一死一生第104章 對峙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