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京都的僧人

九月二十日,越後直江津港,半年多來這座越後第一大港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吉良家奉公衆的努力下,從四月初開始陸續擴建的港町碼頭設施全部竣工,與此同時陸續開建的關川堤壩加固工程,關川疏浚工程也正熱火朝天的建設中。

從畿內、羽奧過往的客商驚奇的發現這座越後著名港口不知從何時變成一座大工地,四處開建的大小工程數不勝數,町內幾乎看不到無所事事的町民,老人們聚集在一起不是搓麻繩,就是編織竹筐草蓆,婦女們則搖着紡車紡出一股股麻線。

上越附近的小孩子則被吉良家的武士組織起來接受基礎教育,這是非強制的教育,主要是簡單的識字和德行培養,讓他們從小就知道遵守國主諭令是領民的義務,同時還會進行一些集體運動,比如孩子們喜歡的老鷹抓小雞,摔跤等體育運動,只要願意接受這些教育的孩子都能享受中午加餐的特殊待遇。

時至今日,在越後已經沒有人懷疑吉良家的財力,從年初大量糧食兌換大豆、茶葉籽開始,一直到震災、水災中都表現出極強的經濟實力,而吉良家的食物也是出名的好吃,每一百個孩子可以分享一大桶用美味的魚湯,還有一指厚三掌寬熱乎乎的湯餅吃,常年忍飢挨餓的小孩子們再也經不住食物的誘惑,紛紛投入吉良家的懷抱中。

在整個春日山、關川、直江津地區,包含難民在內共有九千多名12歲以下的兒童,另有三千多名12至15歲以下未成年人,除了12歲以下的孩子接受簡單教育之外,這些12至15歲的少年將接受準軍事化訓練。根據年紀不同每週三天至六天時間在吉良家的軍營裡接受列隊,端槍,突刺等各種訓練,在訓練期間提供日常三餐。

雖然農民與町民不太願意讓自家的孩子去做那麼危險的事情,但實在拗不過孩子們渴望吃飽飯、吃好飯的衝動。只能不太痛快的放行,這個時代農民家庭的生活很困難,養孩子也十分困難,類似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事情也不算新鮮,十幾歲正該長身體的時候,整日捱餓別說長個子。就是身體也不會好。

從直江津沿河向南一路都是新式町並矗立兩岸,居住在新町中的人們不再計較原本的出身如何,無論是來自關東哪國,無論你以前是農民還是手工藝者都將一視同仁的接受僱傭任務,河道疏浚是一項重要工作,需要大船依靠人工用鐵耙裝在絞盤上通過長長的鐵桿探入河水中疏通河道。

鐵耙在河水裡攪動把淤泥帶起再被河水沖走。爲了保證疏浚的效果,就需要反覆駕船在河道之間來回疏浚,這個過程大概需要持續一個月以上,相對於疏浚河道使用的人工有限,加築堤壩就要全民參與,上萬人丁登上堤岸,挖土推車培土都要一步到位。

河底的淤泥是一種非常好的肥料。在奉行衆的大力宣傳下,許多農民也半信半疑的跟着挖河泥做肥料,才用沒多久就發覺追上河泥的新田土質變的十分鬆軟肥沃,莊稼的長勢也格外好,搶着挖河泥的農民越來越多,甚至有許多宿老地侍帶着一個莊子的人劃下一大塊河道預定這裡的河泥,並聲明誰都不能搶。

河泥並不是只有河道里纔有,比起水流湍急不宜打撈的河道中心,那些池塘湖泊更受農民的喜愛,尤其以前渺無人煙的河道灘塗都被搶挖一空。最後還是奉行衆看不過去,組織他們有組織的挖取河泥。

河道附近的灘塗如果要挖也可以,但必須挖土回填挖走的大坑,否則奉行衆就要下令處罰,這個措施還是起到不錯的效果。知道規矩的村民推着平板車和麻袋去土坡上挖來泥土去河岸邊用泥土換河泥取得不錯的效果。

光靠挖河泥當肥料是不夠的,高溫堆肥法的推廣還在深入,好在越後海岸線很長又有適宜候鳥的沼澤溼地,夏季來此避暑的候鳥也很多,不知多少年來堆積的魚骨、鳥糞堆積成鳥糞土有很多,從下越到上越都有普遍分部,尤其以下越、中越以及佐渡島上儲量最多,這都是非常優質的肥料。

高溫堆肥法的一個核心就是養殖牲畜,每一片新田附近就要建立一個大型飼養區,養殖牛羊雞鴨等牲畜,最簡單的辦法是在附近的山地丘陵圈起一塊山林,然後在四周豎起籬笆防護網阻擋牲畜逃脫,其次是用牧羊犬看護在山上放養的牲畜。

第一種的投資比較大,好在吉良家不缺錢,越後也不缺乏勞動力以及閒置在家的農村婦女,只要給他們手工錢,這些農民可以用半個月把整個山頭用籬笆全部圈起來,牛糞、羊糞等各類牲畜糞便將被第一時間送到附近的田地裡做高溫堆肥的原料,配合隨處可見的鳥糞土以及越後密集的河溝裡捕撈上來的死魚死蝦,水草河泥,到不怎麼缺乏肥料原材料的問題。

另外根據細川藤孝設定的計劃,明年春播後雨季來臨前還需要在堤壩下扶植大量樹苗,依靠樹木的根系支撐大壩的穩固,這個做法雖然收效緩慢,但也總比什麼都不做強許多,只有期望幾年後堅固的提拔可以抵擋氾濫的洪水吧。

在直江津町以南,靠近春日山城下町的一處新町內,一名年輕僧人坐在精舍前的廊下參禪,這是一處安靜的竹林精舍,清涼的秋風吹的廊下的風鈴叮咚作響,這名閉目參禪的年輕僧人隨即泛起淡淡的笑容。

“檀越且住!貧僧一見檀越面相忍不住要說幾句,檀越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眉宇俊朗,骨骼清奇讓貧僧一見之下驚爲天人……檀越且看!這是伝教大師最澄臨過的字帖,貧僧與檀越有緣,只要五十貫……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二十貫!只要二十貫伝教大師最澄字帖就可以拿回家,要不要考慮一下?”

“誒!原來檀越沒有這麼多錢財奉納啊!那這樣吧!貧僧這裡還有一件佛門重寶,檀越且看!此乃弘法大師空海所使用的木魚,經過歷代真言宗大師所用以通靈性,只要十……只需要五貫就是檀越的了!”

一名五大三粗的莽漢僧人。正拿着一堆東西攔住路人四處兜售,此人生得一副濃眉大眼,高鼻闊口,國字臉長相也卻有不凡之氣,只是一身匪氣不消總有些兇悍吊樣子,尤其一臉絡腮鬍子配上大個子。油光鋥亮的大光頭油光鋥亮,頗有點花和尚魯智深的意思。

兜售完一圈,莽漢僧人掂着幾串銅錢風風火火的走入竹林精舍,見這年輕僧人兀自坐在廊下參禪打坐,就把幾貫銅錢丟在廊上,走入精舍裡不打會兒就端着兩杯茶走出來。對那青年僧人說道:“宗乙禪師禪坐半日了吧!腹中空空如何打坐?且喝些茶水我等出去轉轉如何?”

這年輕僧人就是快川紹喜的高徒虎哉宗乙,如今纔來越後不過七八天,而那名莽漢僧人便是在滋賀郡內招搖撞騙的朝山日乘,此僧俗名朝山左衛門、諱善茂,本是出雲國朝山郷領主,尼子家臣朝山慶綱之子。

年輕時因爲貧窮而和妻子離婚,後來因爲與同僚就職位生起爭執。一怒之下殺了人,事後害怕尼子家追索就連夜潛逃,爲此還剃髮易服改變生活習慣,披着羊皮衣扮作山伏僧人周遊各國,不知什麼時候轉悠到畿內比叡山修行。

曾經在大內家的山口館公然拿着一堆明朝衣衫叫賣“天皇御用的衣衫”,而且賣的還非常不錯,後來在堺町四處招搖撞騙引起堺町合會衆的不滿,告到三好家說他是別家間諜,於是鬆永久秀就名人將他抓起來,用鐵鏈鎖在木柱子上就關在堺町的交通要道旁邊。

三好家的本意是爲了震懾宵小。同時彰顯三好家對堺町的威權,換做普通人被鎖鏈捆縛在木柱子上,任由來往堺町的客商參觀恐怕早就受不住了,但朝山日乘與別人不同,他一點都不害怕反而日子越過越滋潤。沒事就與各路圍觀的行人舌辯而名聲大噪。

慢慢的越來越多的人駐足觀看,許多人會拿出食物和水餵給他吃,就這樣鎖了一百天,朝山日乘的大名傳遍堺町大街小巷,鬆永久秀一看不行就把他給放了,還賠禮道歉送上一封儀程禮送出境,堺町的町民風聞大師得赦還贈予衣衫、吃食、盤纏以及法華經8卷,從此這朝山日乘就成了日蓮法華宗的僧人。

“也好,日乘法師欲往何處去?”虎哉宗乙取出一隻銅鉢盂,在日本的臨濟宗依然保留在外修行時乞討的習慣,這也是一種修行體驗。

“好!那我們就去附近的村落轉轉吧!”兩人都是行動派,拿起禪杖鉢盂就走。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說的就是深秋九月,時值季秋剛過豐收的時節,一處處村落前聚集着老幼婦女張羅着晾曬糧食,他們低聲談笑着今年的糧食又增產許多,這些常年在地裡剖視的莊稼人看着滿目金黃色的穀子穗穗穗飽滿,也露出歡快的笑容,整整一個月就像過節似的,四處飄蕩着豐收的喜悅。

朝山日乘好奇的走到一處曬穀場,看到一羣老人在掰一種奇怪的作物,於是上前一躬身道:“這位檀越有禮了!不知這是何等作物?”

“這位大師是在問小老兒?”老頭兒雞皮鶴髮,看起來年紀得往七十歲上走,連忙站起來手足無措道:“這是國主大人讓我們種的莊稼,名字叫玉米,這可是好東西啊!說出來您可能不信,這玉米可精貴的狠吶,一反地能產八石玉米!”

“原來一反地八石玉米啊……”朝山日乘一愣神,急忙問道:“等等!剛纔檀越說是一反地?”

“是啊!小老兒絕不敢欺騙大師的!不信您問問大夥是不是啊?”老頭兒怕這五大三粗的大和尚不信他,萬一這魯僧人舉起砂鉢大的拳頭敲他一下,那可就得不償失了,還好都是自家村子的人,當即就有幾名老人爲這老頭做證明。

“大師!您可能不信,這打穀場裡晾曬的玉米只是五町步土地的量產,五十反土地產四百石糧食,您能相信嗎?當初我們也不敢相信吶!”

“當初京都來的武士老爺們親自下田收割糧食,這些沒幹過活的貴人老爺拿着鐮刀一點點收割,還有國主大人家的武士也下田收割,最後秤出一反地產糧十石五斗,這些武士老爺們和俺們這些鄉下人一樣又是蹦又是叫,大家還都哭了呢!”

朝山日乘還是不信,死死盯着這些老人的表情,逐字逼問:“每一反地都能產八石糧食?還是隻有一反土地的?又或者是幾反地的糧產?”

“每反地都能產八石以上的糧食!而且還不止這個數!最高一反產糧九石八斗,據奉行老爺們的估算,我們村平均產糧八石五斗上下,絕對不會有錯!”老頭兒十分肯定的說道:“請相信小老兒,當時一位京都來的奉行老爺拿着奇怪的東西劈哩啪啦的計算好半天,報出的就是這個數,小老兒正好就在邊山聽的可清楚哩!”。)

第519章 此生已了第584章 源義時舉兵第379章 真田降服第178章 今川家的一元化第351章 水尾山合戰第104章 對峙的局勢第520章 識時務者第193章 今川家的盤算第183章 大火燒山第341章 高山合戰第173章 三河的來人第220章 騎行的女武神第493章 奇襲田波目第408章 夤夜臨酒田第17章 狩獵的季節第167章 翻砂與檢地第237章 鍾馗與狛犬第515章 結城合戰第276章 不急啊不急!第536章 新時代的序幕第586章 羣兇圍阪本第387章 一石二鳥第291章 大婚第9章 暗藏的危機第1章 吉良萬鬆丸第241章 極限逃生第457章 柳暗花明第425章 加賀侵攻第502章 三州大亂第176章 關東煙塵起第470章 長女小蘋果第170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第285章 兩位側室第38章 三河奉公衆第378章 海野棟綱第9章 暗藏的危機第438章 折戟沉沙第119章 澱川上的麻煩第507章 三河菊一揆第190章 島左近的較量第169章 大津的危機第248章 喧鬧的洗塵宴第336章 試探與懊悔第218章 豐收與詩歌第304章 生死一線第237章 鍾馗與狛犬第457章 柳暗花明第5章 阿菊的願望第437章 三好再上洛第123章 收穫和功績第42章 源氏的重寶第77章 訓斥與練兵第567章 永祿大逆(四)第576章 橫掃畿內第444章 拿錢不辦事第156章 金雀花?第38章 三河奉公衆第407章 宿命對手第277章 夜戰的節奏第498章 三河悲歌第398章 雙喜臨門第172章 翻鑄永樂錢第337章 見不得人的勾當第157章 兩個人的秘密協議第480章 戰爭的威脅第512章 心驚肉跳第544章 晴季撿便宜第559章 三好決裂第525章 明智十兵衛第8章 三河的變化第161章 琵琶屋的建立第346章 危局難改第327章 深仇大恨第83章 正旦新朝會第323章 佐渡金山第296章 越後的新氣象第477章 暗流悄然動第178章 今川家的一元化第20章 關東大地震第280章 氣極而昏第421章 夜襲願成寺第294章 長野家的爭論第340章 利己主義第326章 越中一向宗第575章 信長欲上洛第317章 激戰利根川第20章 關東大地震第253章 出陣北條城第207章 赤備的突擊第244章 頭疼的國人衆第82章 冬末的局勢第569章 永祿大逆(完)第301章 少年們的發現第424章 桐木合戰第287章 上杉憲政的悲劇第173章 三河的來人第437章 三好再上洛第575章 信長欲上洛第356章 武田先動第254章 暴力的攻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