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 朝廷的獎賞

隨着幕府與三好家的和睦達成,朝廷作出對有功着的獎賞,首先是主持合議之功的近衛晴嗣轉任正二位左大臣,關白宣下,並且已經確定將在年底晉升爲従一位,這可是朝廷對近衛晴嗣的極大認可。

某種意義上來說,近衛晴嗣纔是這場戰爭中的最大贏家,因爲他的兩位義兄弟足利義藤和吉良義時的表現出色,他們倆所代表的幕府取得史詩般的勝利,憑藉近衛家與足利義藤的姻親關係,還有吉良義時與近衛家的女兒訂下的婚約,朝廷投桃報李的提升近衛家的影響力也不足爲怪。

接着是足利義藤,這位幕府公方終於晉升官階,擔任多年的參議左中將晉升従三位権大納言,兼右近衛大將,幕府的權威和地位得到朝廷全面認可,起碼他已經能和死去的父親足利義晴在世時的官階相同,這也是幕府威權提高的一個標誌。

然後接下來獎賞的就是合議的最大功臣吉良義時,晉升従四位下左兵衛督,以他不過十二歲的幼齡晉升従四位下,都已經能趕得上大臣家嫡脈的晉升速度,當然這也引起許多人的羨慕和嫉妒,不但在幕府的聲望如日中天,在朝廷的聲望也在節節攀升,成爲海內知名的武家。

幕府這邊到是想拿出東西酬謝吉良義時,但是無奈他們囊中羞澀,有點錢還一直想着組建直屬的軍勢,足利義藤當即表示,等過幾年就讓吉良義時擔任名譽性質的副將軍。或許是這種空口白話似得許諾讓他有些過意不去,隨後又允許他使用足利將軍家本格相同的足利二引兩家紋旗印。等於由幕府全面承認上総足利家的特殊地位。

戰後的吉良家上下一片忙亂,超量的傷兵把京都的醫館全部塞滿,吉良家又緊急從阪本調來醫師協助治療傷患士卒,除去三好長慶給予的三萬貫鐚錢,吉良軍還從這三場合戰的亂捕中獲得,完整齊備的鎧甲武具五千兩百副,做工精良的長柄三千八百餘把,奧州戰馬五百三十三匹。摺合四萬五千貫左右。

爲獎勵有功之臣,吉良家乾脆拿出三好家的全部贖金拿出來犒賞三軍,三萬貫鐚錢平均分給或者的六千三百人手裡,平均每人還不到5貫,如果刨除武士們多得的那一份,每個足輕也就能能分到3貫錢,即使錢很少也足夠讓他們感到滿足的。

獲得的鎧甲武器。挑出最好的兩千套封存起來,這樣一來吉良家庫存的成套武器裝備就有七千套之巨,這些武備只需要拿出來晾曬一下,重新修補刷上配套的漆色就能夠繼續使用,武備的多寡也是測量一個武家軍事實力的標杆,吉良家就屬於無須足輕自帶武器裝備的強力大名

只要有足夠的精銳士兵。隨之可以拉起一支可怕的軍隊,而其他的裝備則交給琵琶屋出售,這一大批裝備普通商人和大名是無力吃下的,畿內的大名如六角家也沒有迫切的擴軍需求,購買者顯然只有元氣大傷的三好家。

這批裝備剛一推出。就被三好家的御用商人打包全部吃下,爲此還不惜支付三萬兩千貫的高價。這樣一來撫卹金就有了,三萬兩千貫一分不留的全部留給兩千七百多名戰歿者的遺孀分享,平均每位死難者的遺孀可以獲得十貫錢,戰死的武士還能多分二十貫到三十貫不等的撫卹金。

這麼高比例的撫卹金,甚至比活着的人賞錢還要高,整個吉良家內卻沒有一絲反對的聲音,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爲領主當兵作戰也不容易,如果不明不白的死在戰場上,家裡的妻兒子女沒有着落,最好的結果是改嫁他人,差一些的自力更生掙扎在貧困線以下,更差的就只有家破人亡。

但無論怎麼算都是虧的,這也是爲什麼戰國時代現有高討死合戰的原因,足輕無法做到心無旁騖,作戰時第一條想着如何保命活下來,人是自私的他們害怕自己一死整個家就沒了,所以衝鋒的時候跑慢一點,戰鬥的時候靠後一點,遇到逆風轉身就跑,最後成爲千里堤壩毀於蟻穴的罪魁禍首。

高額的撫卹金最大的作用,就是讓這些人勇敢的衝鋒,不用害怕死後妻兒沒有着落,即使妻子改嫁別人,你們的兒子長大後還會傳承你的血脈,武士的兒子可以獲准恢復家名,農民沒有姓氏苗字也就無所謂的了。

這些滿懷悲痛遺孀們很快會迎來他們新的丈夫,新招募的武士、浪人來自畿內、近江和三河國,只要經過吉良家物見奉行的嚴格審覈,再編入備隊內接受三個月的訓練,他們就有資格率先娶妻,可以娶妻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要知道戰國時代普通人鮮有26歲前結婚的可能,能娶到一個妻子就成爲農民們爲之奮鬥的動力。

這些遺孀不但滿足他們娶妻的願望,還有遺孀們的養子也可以解決這些光棍的繼承人問題,武家還有個家業繼承的爭奪,農民之間就無所謂的,有現成的老婆孩子,總比孑然一身要強出許多。

戰歿者遺孀改嫁被新武士接收也成爲吉良家內的一個規矩,這個規矩的本意就是照顧死難者的家屬,謹防被鄉間遊蕩的野伏、盜匪掠奪欺凌,這個政策被畿內視之爲一大善政,包括六角家在內的許多大名紛紛效仿,當然始作俑者吉良家的名聲最好,畢竟只有他願意支付高昂的撫卹金。

幕府和三好家都消停下來,唯有六角義賢嚷嚷着要繼續報仇,跑到幕府找足利義藤商量復仇的事情,打倒三築最好,即使不行也要奪回幽閉的細川晴元,但是足利義藤能答應嗎?名義上細川晴元是和談的條件之一。

實際上卻是足利義藤一腳給踢出去的,爲的就是讓六角義賢繼續找三好家的麻煩。給幕府分擔多餘壓力,所以面對六角義賢的提議。足利義藤就不停的訴苦,沒有兵沒有糧,剛打完合戰人心思定不好貿然開戰雲雲,得不到想要的答覆,六角義賢也只能氣哼哼的離開。

他又找到河內畠山家的畠山高政,想說服他一起幹反抗三好家的偉大事業,卻被當場拒絕,之下六角義賢就不能理解。追問道:“高屋殿爲什麼要拒絕?三好長慶與幕府和睦,勢必要對畿內其他各國進行攻略,丹波必定是第一個,河內也勢必會排在其中,更何況高屋殿曾在去年與三好長慶開戰,早已經被他切齒痛恨,如果高屋殿不能早做準備。以後再後悔可就晚了……”

“不要和我說這個!我被人欺騙,現在很難過,什麼都不要和我說!”畠山高政捂着腦袋不理他的說辭,差點讓六角義賢發飆。

“……高屋殿剛纔說被人欺騙?這是怎麼一回事?”

“因爲公方殿下欺騙我啊!這還是三好家的鬆永彈正殿告訴我的……”畠山高政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訴苦對象,然後巴拉巴拉把鬆永久秀的勸說和一堆訴苦給噴出來。

“什麼?鬆永久秀的話高屋殿就相信了?”

“怎麼?他說的很對,我爲什麼不相信他?”畠山高政狐疑的看向他。心說你不會傻了吧。

“你這個馬鹿!看我做什麼!自己犯蠢還懷疑別人也跟你一樣蠢?”六角義賢很像噴這傢伙一臉口水,好在他的涵養不錯忍了下來,乍一聽還覺得不可思議,首先連三好長慶的親信重臣所說的話他也敢信,不管這話有幾分真實都只能說這傢伙夠蠢。

他沒想到幕府公方竟然如此聰明。給出管領的許諾也確實挺誘人的,如果不是他妹夫和外甥的原因。就連六角義賢也要考慮考慮,是不是可以幫這個傢伙一把。

看起來這個畠山高政挺好騙的樣子,六角義賢就又想到怎麼把他給騙回來,於是昧着良心說道:“細川晴元那個傢伙被關起來了,現在幕府新的管領是你畠山家曾經的門下走狗細川氏綱,如果你打敗了三好長慶那管領的位置可就真的是你的了。”

六角義賢作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道:“所以公方殿下也沒有騙高屋殿啊!確實是高屋殿誤上鬆永久秀的惡當!要知道那鬆永久秀乃是三好長慶的親信重臣,他說的話一定是別有用心的!用意就是要離間畠山家與幕府的關係,高屋殿被三好家的人騙了!”

“什麼?我被鬆永久秀那廝給騙了?難道我誤會公方殿下了?”畠山高政一聽說足利義藤沒騙他,一下就無法淡定了,在幕府和公方殿下最需要他的時候,他卻選擇作壁上觀,錯過匡扶幕府的最佳時機,他的心裡是多麼的自責和懊悔,進而更加憎恨欺騙他的鬆永久秀。

“該死的三好長慶,可惡的鬆永久秀!我高政記住你們了!”畠山高政發泄完鬱積多日的憤怒,又立刻招來家臣說要派出使者去京都給幕府道歉,一通瞎忙活過了半天,纔想起六角義賢還在耐心等待,急忙問道:“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不用急!三好長慶是個很不容易對付的敵人,高屋殿要做的是先說服家臣全部支持你。”六角義賢繼續忽悠道:“三築一旦打下丹波,就會掉過頭入侵昔日仇敵河內國,想必河內國人還記得舍利寺合戰吧?說起來河內的國人就與三好家有生死大仇,以三好長慶睚眥必報的性格,是一定會報復回來的!”

畠山高政一下激動起來,揮舞着手臂大聲說道:“對!簡直太對了!三好長慶不會放過我們!不打三好家是絕對不行的!”

“而且畠山家的譜代們也一定不甘心失去權柄吧?三築一來即便降服保有安堵,也不可避免被塞入三好家的家臣插手國內諸事處斷權,哪裡比的上世代承襲的譜代家老地位穩固?這一點請務必要與安見美作守,丹下備中守還有遊佐河內守說清楚,只要這麼說他們就一定會支持高屋殿的決斷!”

畠山高政拍着胸口保證道:“唔!我高政明白了!請京兆殿放心,我畠山家上下一心,一定會要打倒三好,匡扶幕府!”

“哼!現在才喊這口號不是有點晚了嗎?”六角義賢一邊腹誹着,一邊笑眯眯的繼續說道:“接下來就是要找一個強力盟友,比如我義賢所在的六角家,家父定賴公身爲幕府管領代,爲故萬鬆院立下汗馬功勞,誰知三好長慶竟於今日奪走管領代,實在是不能忍!所以我義賢願與高屋殿結尾盟友擊敗三築,日後管領歸高屋殿,我義賢擔任管領代,你我平分三築領地豈不是皆大歡喜?”

“是啊!平分三築的領地,攝津,和泉還有丹波……對了!還有淡路、阿波、讚岐!只要瓜分這幾國,我畠山家就能恢復先祖的榮光啦!哈哈哈……”畠山高政被他描繪的美好圖景所吸引,不禁開始意淫起來。

“……咳咳!”六角義賢險些一口老血噴出去,打三好家還是沒譜的事情,他畠山高政就敢盤算起四國的領地,於是連忙打岔道:“總之去年高屋殿剛打完一場合戰,需要休養生息,而且三築也躲在攝津堅守不出,今年不是出兵的好機會,一切就等到明年再說,在之前我等要做的是休養生息,修築城池,訓練軍勢,爲來年的出陣做好準備!”

“嗯!我高政明白啦!請京兆殿放心,我畠山家一定可以做到!”畠山高政覺得很有理,就帶着這些策略急匆匆的離去。

六角義賢笑容滿面的起身離開高屋城,心裡卻冷笑道:“還好這畠山高政夠草包,纔給我施展謀略的機會!世人皆說我暗愚,我義賢一代英傑人物,哪裡是淺井久政、波多野晴通之輩所能比的?哼!三好長慶你就等着吧!”

還別說他的腦袋雖然不好使喚,但是執行力真心強大,纔不過半個月就搞定河內國人的問題,爲此丹下備中守盛知還跑到北紀伊去做當地國人的工作,還有去年合作的大和國的筒井家也被拉進來,畠山家與筒井家結爲盟友相互守望,以後出陣可以動員大和國的國人衆,也不清楚畠山家爲此付出什麼代價。

吉良義時回到阪本城,在他打合戰的時候滋賀、高島兩郡已經豐收,由於施肥除草做的很及時,今年的糧食產量比往年平均提高三成有餘,吉良義時的直領基本都是平原豐產地區,所以秋收的收益也格外的多。。)

第274章 什麼叫用間第34章 拜訪中條家第309章 熊熊的烈火第470章 長女小蘋果第150章 王五峰的手下第328章 檀香受罰第538章 東海風雲動第272章 以其人之道第283章 氏康的謀略第33章 中秋月見節第556章 有趣的女人第195章 擴無可擴的尷尬第27章 艱難的評定第188章 國友善兵衛第547章 不相信眼淚第597章 信長歸天第557章 暗潮涌動第154章 精明的尼德蘭人第36章 武田的消息第559章 三好決裂第33章 中秋月見節第548章 盛衰之寂第402章 旗本領第174章 服部保長歸來第257章 厲聲喝問第566章 永祿大逆(三)第472章 野良田之戰第11章 三河一向宗第251章 哀傷與憤怒第291章 大婚第156章 金雀花?第453章 雙娶亦如何?第22章 譜代的驕傲第134章 景虎的回信第28章 狷狂的國人第224章 阿歌特的到來第593章 三路開花第266章 京都的僧人第15章 非主流思想第180章 猖狂的延歷寺第298章 高僧解惑第579章 禁中之變第328章 檀香受罰第530章 鶴岡八幡宮第356章 武田先動第218章 豐收與詩歌第289章 上杉憲政的求助第350章 毒計將出第450章 宿命之會第191章 鐵炮改良第51章 瀧川家故事第156章 金雀花?第262章 本莊城合戰第523章 京都紅葉紅第173章 三河的來人第227章 尊山秀性第262章 本莊城合戰第585章 白旗對白旗第440章 冰山一角第316章 上野的動作第483章 南蠻再臨第280章 氣極而昏第302章 不祥的預感第455章 代而行之?第207章 赤備的突擊第139章 二千人的婚禮第387章 一石二鳥第443章 遲來的洞房第395章 羽黑山合戰第107章 人心的力量第155章 討價還價第163章 新式訓練法第96章 海鹽的計劃第124章 京都特殊影響第477章 暗流悄然動第105章 計謀與焙烙玉第181章 激烈的報復第264章 浪岡家的青年第282章 血火一退第203章 天瀨浦水戰第159章 與舅舅的談話第292章 不知死活第267章 驚人的產量第445章 三國同盟?第524章 將軍雄心減第157章 兩個人的秘密協議第100章 局勢的變化第145章 撰錢令第246章 罕見的大洪水第1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72章 以其人之道第419章 神保的動搖第104章 對峙的局勢第261章 困獸的怒吼第558章 獨自戰鬥第498章 三河悲歌第469章 又是兩個孩子?第590章 豈有長生不滅第134章 景虎的回信第286章 軍神的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