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9.第949章 一意孤行

昨晚安營紮寨時,因爲準備不足,近半的將士沒有帳篷,只能在野外露宿,甚至連吃的都沒有,同時還要忍受蚊蟲的叮咬。

不過餓着肚子在野外露營的將士並不是最慘的,最慘是最後趕到的通州衛,這一衛將士來到龍虎臺最晚,而且也沒有帶帳篷和乾糧,所以只能在大營的最外圍休息。

但更讓人沒想到的是,大營裡不但沒住的沒吃的,甚至連飲用的水都不夠,人可以幾天不吃飯,但卻不能一天不喝水。

特別是出征的將士走了一天的路,就算隨身攜帶着一點水,也早就喝光了,現在一個個都是渴的嗓子冒煙,如果再不喝水的話,說不定就要渴死了。

龍虎臺這裡雖然有水源,但出征的大軍數量太多,導致水源也十分緊張,連飲用都不夠,特別是通州衛來的太晚了,最後的一點水也被其它營分光了。

通州衛的將士渴的要死,卻找不到水喝,最後終於鬧將起來,剛開始他們倒還很有理智,只是要求上頭給他們分一部分水,至少能捱過今晚再說。

這件事被王振得知後,他派自己的心腹馬順前來處置,結果這個馬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面對鬧事的將士,他非但不安撫,反而將幾個帶頭的將士抓起來要問罪。

這下終於捅了馬蜂窩,飢渴難忍的將士們抄起武器,就要把馬順給剁成肉泥,結果這個馬順一看情況不對,扔下身邊的護衛,自己一個人騎馬跑了。

但隨馬順一塊來的護衛可就倒了大黴,被憤怒的通州衛當成出氣桶,除了少數幾個逃出生天外,剩下的全都被打死。

而且通州衛這邊發生的動亂,也影響到周圍的駐紮的軍隊,他們聽到喊殺聲,以爲是敵軍前來襲擊,於是紛紛跳起來準備防禦,但因爲無人指揮,導致軍中發生了踩踏,其中死亡上百人,數千人受傷。

“國公,事情就是這樣,就因爲缺水一事,導致通州衛鬧事,最終影響到其它的將士,引發騷亂才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

鄺埜最後苦笑着向張輔講述道。

做爲兵部尚書,他本應該負責大軍的後勤,可這次朱祁鎮只給兩天的時間,說句難聽的話,兩天時間連給牲口準備草料都不夠,更別說給幾十萬大軍準備糧草了。

“那些鬧事的將士怎麼處理?”

張輔沉默了片刻,這才向鄺埜問道。

“唉,這件事已經驚動了陛下,陛下親自下旨,將鬧事的將士全都抓起來問罪,並且還讓我們封鎖消息,今天依然還要繼續趕路。”

鄺埜嘆了口氣回答道。

本來發生這麼大的事情,大軍應該停下來休整一下,最少把飲水和食物的事情解決了再出發,可朱祁鎮卻根本不管這些事情,固執的要求大軍繼續趕路,估計他真以爲瓦剌人見到他立刻就會望風而逃,所以他纔想早點抵達大同。

“那飲水和食物怎麼解決?第一天就出了這麼大的亂子,如果再這麼走下去,恐怕不出三天,軍隊都要譁變了。” 張輔說到最後時,也露出痛心疾首的表情,他打了這麼多年仗,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帶兵的。

“國公,我與王佐王尚書商量了一下,決定從周邊的州縣徵調一批糧草過來,應該可以暫時緩解一下軍中的缺糧之危。”

鄺埜猶豫了一下這纔開口道。

從周邊州縣調糧,這只是權宜之計,畢竟越是往北,靠近邊境的州縣越窮,有些州縣一年產的糧食,連自己都不夠吃,需要從南方調糧救濟,現在把他們存儲的糧食抽調走了,如果不及時補充,恐怕這些州縣也會餓死人的。

“也只能如此了,另外還有飲水的事,寧可走的慢一點,也要尋找有水源的地方紮營,這次還只是通州衛,下次就可能是整個大營的將士一起鬧事!”

張輔說到最後也是連連搖頭,他昨晚已經給朱祁鎮上書,但到現在都沒有任何迴應,顯然對方根本沒有理會他的建議。

不過說來好笑,張輔對飲水的擔心竟然是多餘的,因爲接下來的幾天,忽然天降大雨,而且一連幾天不停,飲水的問題一下子解決了,但道路卻變得泥濘不堪,大軍前行變得十分困難。

另外大雨的到來,也讓七月份的氣候驟降,再加上帳篷不足,晚上大軍安營紮寨休息時,只能讓將士們儘量擠到帳篷裡,結果一個帳篷塞滿了人,別說躺了,連坐着的地方都沒有。

就算是這麼硬擠,還是有不少將士沒有帳篷,只能鑽到車馬的身下躲雨,但降溫再加上雨水,導致這些將士出現了凍傷,再加上飢餓和勞累等因素,竟然導致不少將士死在了路上。

同時還有不少將士染上了風寒等病症,以營中的條件,這些疾病傳染極快,甚至開始向疫病的方向發展。

面對這種情況,張輔和鄺埜、王佐等大臣也終於忍不住了,多次上書請求撤軍,畢竟以現在大軍的情況,就算到了大同,也根本沒有打勝仗的可能。

甚至就連王振的一些心腹,也紛紛勸說王振,認爲現在天降大雨,大軍不適合前行,理應撤軍休整。

奈何王振卻一意孤行,非但不同意撤軍,反而罰鄺埜和王佐跪到外面的草地上,以此來警示百官,要不是張輔年紀太大,再加上在軍中的威望過高,說不定也會被一同罰跪。

鄺埜和王佐一直跪到天黑,才被人攙扶進帳篷,其中鄺埜身體弱一些,跪的時間太長,再加上淋雨,導致受了風寒,一下子臥牀不起,但王振卻讓人把鄺埜放到車上,繼續拉着他隨軍前行,對外還宣稱鄺埜是失足落馬受傷,把自己的責任撇一乾二淨。

對於王振的作法,朱祁鎮知道的很清楚,但他和王振好到同穿一條褲子,甚至王振的一些做法,就是經過朱祁鎮默許的。

就這樣大軍冒着大雨,踏着泥濘、忍着飢餓和寒冷,一路走一路有將士倒斃在路邊,最終在十幾天後,到達了之前明軍戰敗的陽和。

第249章 琉璃瓦與銅瓦(上)第151章 又忽悠一個第275章 壽宴(上)324.第324章 對馬島(下)441.第441章 流放天竺975.第975章 大漢的援軍327.第327章 對馬宗氏(上)第137章 上元佳節(上)433.第433章 又見唐賽兒381.第381章 成婚(下)第138章 上元佳節(下)647.第647章 官與吏(下)337.第337章 背後的人728.第728章 試乘蒸汽船950.第950章 撤軍530.第530章 將計就計(下)666.第666章 鐵關城第82章 小人物的復仇893.第893章 胡濙的謀劃331.第331章 愚蠢第125章 中山王之子619.第619章 趙王不見了(上)第102章 效仿蒙古人644.第644章 大漢銀行898.第898章 戰後571.第571章 朱高燧回來了第224章 齊先生(上)321.第321章 禁止販賣武器408.第408章 驛站367.第367章 彌留之際(下)764.第764章 遇事不決找大哥734.第734章 憋屈的朱瞻基第200章 一張紙條733.第733章 大發雷霆509.第509章 夏元吉的投稿(下)第245章 寶鈔的惡果652.第652章 教育改革660.第660章 探索美洲的船隊第93章 朱瞻壑來“奪權”了605.第605章 朱高煦的變化685.第685章 鏡子(上)502.第502章 朱棣的處罰612.第612章 朱瞻基逃了425.第425章 朱棣的懷疑749.第749章 開羅之戰(上)第179章 蜀王家的狗血劇311.第311章 聯合朝鮮第46章 殺一人而利天下566.第566章 榆木川(上)第135章 內閣成立第116章 什麼叫東廠?892.第892章 修鐵路第211章 下落不明793.第793章 偶遇舊識434.第434章 招安295.第295章 因噎廢食808.第808章 清剿沙盜第181章 打消懷疑677.第677章 兀魯伯遊記(上)482.第482章 搞平衡?第238章 又見賣地(上)第255章 “忠臣”宋禮715.第715章 帶你看樣東西566.第566章 榆木川(上)931.第931章 使團到來940.第940章 強硬的大明第100章 聞風而動482.第482章 搞平衡?第16章 好弟弟(上)第123章 紀綱死了968.第968章 土木堡之敗(上)965.第965章 進攻開始808.第808章 清剿沙盜329.第329章 缺人659.第659章 夜校(下)第75章 似無實有的內閣815.第815章 威尼斯總督(下)703.第703章 掌控交趾的經濟命脈793.第793章 偶遇舊識391.第391章 懸山島736.第736章 內奸(上)629.第629章 荒島面談(上)891.第891章 搭配着賣第39章 中計了432.第432章 賑濟災民413.第413章 好喝的粥549.第549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中)第244章 開銀行397.第397章 海上囚犯(上)第113章 東廠的誕生(上)第48章 翻盤648.第648章 吳家寨第57章 連鎖反應第223章 劉家港679.第679章 多國使團(上)683.第683章 談判陷入僵局879.第879章 物資540.第540章 喇嘛巴普880.第880章 朱瞻基病了375.第375章 消息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