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3.第933章 瓦剌動向

“嗚~”

北征港中,幾艘蒸汽戰艦拉響汽笛,然後緩緩的駛出港口。

楊善與使團的衆人站在甲板上,感受着戰艦越來越快的速度,身邊就是大漢先進的火炮,想像着它們在海上萬炮齊鳴的場景,一時間所有人都露出神往之色。

戰艦在外海轉了一圈,並且還在海上進行了試射,楊善他們甚至還親自參觀了一下動力室,以及火炮的發射,確保這些戰艦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最後到了傍晚時分,他們纔回到港口,然後在大漢官員的安排下,暫時住到港口的海軍大營中,這裡的條件雖然差一點,卻可以就近的觀察大漢的海軍。

“楊公,我們真的要買這些老舊的戰艦嗎?”

晚飯過後,何爲文找到楊善好奇的問道。

“這些戰艦雖然老舊了一點,但都保養的相當好,大漢的海軍使用這麼多年,也足以證明它們的性能相當不錯,最關鍵的是,相比新戰艦,它們的價格更加合理,朝廷那邊也更容易接受。”

楊善一邊品着茶,一邊微笑着說道。

經過試乘這些退役的蒸汽戰艦,他發現這些戰艦的性能比他想像的還要好一些,所以對於這些戰艦他也十分滿意,準備這幾天確定要買的戰艦後,就回西京與朱瞻壑安排的人談價格。

“這些戰艦都有些破舊,買回去會不會被人詬病?”

何爲文還是有些不放心的問道。

“這個好辦,到時我們談價格時,可以要求大漢把船身翻新一下,最好是刷上新油漆,這樣從外面看起來幾乎和新船沒什麼兩樣。”

楊善卻信心十足的說道。

這就是楊善的狡猾之處,他深知朝堂上下,最看重的就是“面子”二字,特別是朱祁鎮和王振,都是好大喜功的人,他們若是看到破舊的二手戰艦,肯定會不高興,但如果把表面翻新一下,只要看起來足夠威武,就能讓所有人滿意。

“這……”

何爲文聽後卻感覺有點彆扭,卻又說不出來哪裡彆扭,畢竟他太年輕了,與楊善這種老狐狸相比,簡直差太多了。

與此同時,西京皇城的武英殿中,朱瞻壑也終於等來了一個期盼已久的消息。

“陛下,瓦剌送來的最新情報,也先正在動員各個部落,很可能會擇日南下!”

劉苛一臉興奮的向朱瞻壑稟報道。

一般來說,草原人南下,要麼是在開春,要麼是在秋末,秋末是爲了過冬儲存糧食,開春則是因爲冬天的消耗太大,所以急需搶掠一批糧食度過糧荒。

但這次開春都已經過去了,按說瓦剌不應該再南下才對,可也先卻忽然傳令各部,讓他們調集兵馬與糧草,看樣子隨時都可能舉兵南下。

“大明那邊呢,有沒有收到這個消息,對此可有什麼應變?”

朱瞻壑聞言先是一喜,隨即又冷靜的追問道。

“大明的東廠和錦衣衛現在都把力量集中在國內,現在並沒有發現瓦剌的異動,因爲也先這次調兵比較機密,估計大明要晚幾個月纔會察覺!”

劉苛立刻回答道,他們在大明的廠衛中都安插有探子,因此對廠衛的情況也一清二楚。

現在的大明錦衣衛和東廠,完全被王振等人把持,成爲他們打擊異己的工具,這也導致東廠和錦衣衛的主要精力,全都放在大明國內,對瓦剌等境外的情報刺探,自然會變得遲鈍。“果然如此,中原王朝若不內鬥,又怎麼會被外族有機可趁?”

朱瞻壑聞言也嘆了口氣,歷朝歷代,只要中原內部不出問題,外族就不可能入侵成功,但很可惜,王朝的更迭規律無法改變,每到王朝末期,中原內部的矛盾就會引發各種激烈的內鬥,從而給外族提供了入侵的機會。

“陛下,也先這次召集兵力,行事十分機密,甚至可能會成幾路大軍,到時大舉南下,這是不是意味着,我們的機會來了?”

劉苛這時也十分大膽的猜測道,畢竟做爲朱瞻壑最信任的心腹,他還是很清楚朱瞻壑的一些安排的。

“鄂國公到滿剌加了嗎?”

朱瞻壑沒有回答,而是再次向劉苛問道。

鄂國公也就是常威,朱瞻壑的大舅哥,自從朱高煦去世後,張興在前兩年也去世了,於是常威和朱勇就成大漢陸軍中的兩大支柱。

“鄂國公已經抵達滿剌加,並且接手操練軍隊了!”

劉苛立刻回答道。

幾個月前,本來鎮守在北疆的常威,被朱瞻壑忽然調回京城,然後兩人密議了一天,第二天常威就乘船去了滿剌加,朱瞻壑已經將一批陸軍精銳,以及一支海軍艦隊派往那裡駐紮,等候着朱瞻壑下一步的命令。

“很好,你立刻準備一下,七天之後,我會親自啓程趕往滿剌加!”

朱瞻壑再次對劉苛吩咐道。

“陛下您要親自去?”

劉苛聞言也嚇了一跳,因爲據他所知,朱瞻壑很少會親臨戰場,畢竟他的安全關係重大,萬一有個閃失,可能會動搖大漢的根基。

“這件事必須由我親自去辦,到時我會讓太子監國,有李齊他們盡心輔佐,肯定不會出問題的!”

朱瞻壑神情嚴肅的再次道。

“是,屬下這就去辦!”

劉苛說着轉身就要走,不過剛走兩步,他忽然又停了下來,再次向朱瞻壑稟報道:“陛下,屬下還有一件事要稟報!”

“何事?”

朱瞻壑一皺眉,但還是開口問道。

“是關於麓川的,之前蔣貴、王驥等人率兵平定麓川的思機發,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平定了思機發的反叛,但戰事剛結束,蔣貴就因爲年事太高,病死在路上,只剩下王驥領兵,結果在路上也出事了!”

劉苛急忙稟報道,朱瞻壑一直讓他關注着南邊的麓川之戰,現在麓川那邊出現了新的情報,所以他也不得不如實稟報。

“哦?王驥出了什麼事?”

朱瞻壑聞言也好奇的追問道,據他所知,王驥雖然是個文官,但卻頗能帶兵,麓川之戰他立下戰功無數,因此被封爲靖元伯,是少數以軍功封爵的文官。

682.第682章 買人質第597章 對質朱高燧(下)406.第406章 佛母(上)335.第335章 對馬島之戰(上)第40章 打個招呼381.第381章 成婚(下)731.第731章 錦衣衛的交鋒564.第564章 最後一次北征(下)538.第538章 餘百戶的毒計(下)第276章 壽宴(下)360.第360章 僵持的局面309.第309章 從源頭上解決倭寇507.第507章 預訂和約稿850.第850章 依弗港之戰(上)589.第589章 重啓海禁?第280章 恢復自由(上)685.第685章 鏡子(上)603.第603章 朱高煦歸來(上)第233章 糧船北上825.第825章 面談?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927.第927章 殉葬?第73章 詔獄304.第304章 交換人質(上)第92章 打草的棍子第217章 朱文奎被抓(中)937.第937章 救人(下)499.第499章 石見叛亂549.第549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中)934.第934章 兀魯伯來信第167章 絕處逢生558.第558章 漢王妃去天竺583.第583章 朱瞻基來告別第5章 相士387.第387章 共同調查721.第721章 又見常威732.第732章 交趾事了第200章 一張紙條第165章 谷王與建文帝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第70章 悲喜交加的日子986.第986章 二十年787.第787章 硝酸390.第390章 來歷不明的和尚363.第363章 一休和尚(下)第77章 朱高煦中毒(上)972.第972章 身陷絕地第216章 朱文奎被抓(上)457.第457章 雙向刺殺895.第895章 民間參股479.第479章 治標不治本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835.第835章 火車上的談話489.第489章 興和之戰(下)第91章 暢談海外諸國852.第852章 趕出地中海630.第630章 荒島面談(下)第77章 朱高煦中毒(上)437.第437章 移民(中)第177章 谷王落下帷幕772.第772章 朱瞻坦(上)第32章 朱瞻基回來了711.第711章 打工掙路費882.第882章 乾清宮(下)825.第825章 面談?451.第451章 父子對質352.第352章 擔憂的朱棣798.第798章 海倫懷孕了第157章 朱高煦在交趾(下)第241章 京官(上)938.第938章 阿伊麗的請求第133章 母子間的一場大戲526.第526章 再次北征903.第903章 張太后駕崩938.第938章 阿伊麗的請求第159章 進京告御狀617.第617章 轉移人質937.第937章 救人(下)第114章 東廠的誕生(下)442.第442章 “封侯拜相”郭成志463.第463章 輸送人才(上)770.第770章 遠赴日本426.第426章 堆滿火藥的倉庫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847.第847章 移民安置(下)第78章 朱高煦中毒(下)554.第554章 喇嘛在草原(下)431.第431章 橄欖枝578.第578章 朱高熾病了(上)834.第834章 海軍的任務第95章 謹慎多疑的紀綱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樣614.第614章 消息傳來433.第433章 又見唐賽兒第271章 銀行384.第384章 騙子781.第781章 王爺成親866.第866章 一場舞會(上)第188章 狀告朱高煦(上)799.第799章 大漢與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