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2.第892章 修鐵路

“殿下,如果我們想蒸汽船或火車的話,大漢真的肯賣嗎?”

詹事府中,胡濙一臉激動的向朱瞻壑問道。

本來他對這件事抱的希望不大,卻沒想到峰迴路轉,朱瞻壑竟然答應了,所以當他從李齊口中得知這個消息後,也激動的再次進宮求見朱瞻壑,因爲他想從朱瞻壑這裡親自求證。

“不錯,大明與我大漢是兄弟之邦,蒸汽機對別國保密,但對大明卻可以破例!”

朱瞻壑笑呵呵的說着場面話,要不是大明那邊快要仿製成功了,他纔不會把蒸汽機拿出來銷售!

另外直接把蒸汽機的成品賣到大明,也能打擊大明仿製蒸汽機的熱情,畢竟有現成的蒸汽機可用,又有誰願意付出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仿製?而且就算仿製成功,恐怕蒸汽機的效率也要比大漢差得多,要知道大漢的蒸汽機早就經過無數代的改良了。

“太好了!多謝殿下!”

得到朱瞻壑肯定的回答,胡濙也激動的大叫一聲,連禮儀都顧不得了。

“你也不要太激動,只要是帶蒸汽機的東西,價錢可都不便宜,比如蒸汽船已經出現多年了,但現在大漢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風帆船還是佔據着主流,就是因爲蒸汽船太貴,哪怕我們大漢朝廷也造不了太多。”

朱瞻壑先給胡濙打預防針道,當然他說的也是實情,無論是蒸汽船還是火車,價格都是極其昂貴,比如大漢的海軍,到現在也只有二十多艘蒸汽戰艦,剩下的輔助戰船還是以風帆船爲主。

“殿下,火車貴嗎,如果我們要買火車的話,您能賣給我們多少?”

胡濙這時也冷靜下來,當即向朱瞻壑問道。

相比蒸汽船,胡濙更看重火車,之前他們從北征港乘坐火車,僅僅幾個時辰就抵達了西京,這也使得西京雖然不臨海,但其實和臨海也沒什麼太大的差別。

大明那邊的北京和天津,情況和西京與北征港類似,如果在北京與天津之間用上火車,將大大的拉近北京與港口之間的距離,這對北京來說十分重要,因此胡濙纔會問起火車。

“相比於蒸汽船,火車的價格算是便宜的,但火車最貴的不在車子,而在於鐵路!”

朱瞻壑笑着解釋道。

“鐵路?”

胡濙聞言先是一愣,隨後這才猛然想起來,火車是在兩條長長的鐵軌上行駛的,一段鐵軌可能不貴,但如果鋪幾十裡,甚至是幾百裡的鐵軌,那花費的可就是個天文數字了。

“殿下,如果在北京與天津之間修建一條鐵路,再加上運行的火車的話,您覺得需要多少錢?”

胡濙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再次開口問道。

“這個不太好說,天津和北京的距離雖然不算遠,但鐵路的修建卻需要勘探地形,規劃出路線後,才能計劃出工程量,不過以大明的國力,修建這麼一條比較短的鐵路,應該不成問題。”

朱瞻壑笑着回答道。

幫助大明修建鐵路,不但可以狠賺一筆,而且還能將大明的鐵路交通掌握在手中,這也是後世列強爭着想給大清修建鐵路的原因之一。

“這麼說大漢真的願意幫我們建造鐵路了?”胡濙聞言再次興奮的問道,想到北京與天津之間也能用火車通行,那可太方便了。

“當然可以,不過這麼大的事情,胡尚書你一個人就能做主嗎?”

朱瞻壑卻有些懷疑的看了胡濙一眼道。

胡濙雖然管着戶部,而且又是內閣大臣,但不要忘了,內閣裡還有楊榮和楊溥,而且現在張太后主政,像修建鐵路這麼大的事情,必須要有張太后點頭才行。

“只要大漢願意幫我們,我就有信心說服太皇太后和內閣!”

胡濙卻十分自信的說道。

隨着海貿的發展,天津做爲北方第一大港口,地位也越發的重要,而北京與天津之間的道路,更是常年爆滿,甚至經常發生擁堵,這也嚴重影響到京城與天津之間的交流。

但如果有了鐵路,將極大的緩解北京與天津之間的交通緊張,因此胡濙纔敢說有把握說服張太后和內閣,畢竟鐵路的事無論是於公還是於私,都是意義重大。

“好,我可以向你承諾,只要大明那邊同意,我們大漢就能承建伱們的鐵路!”

朱瞻壑當即也拍板道,修鐵路這種穩賺不賠的買賣,他可沒有理由拒絕。

得到了朱瞻壑的承諾,胡濙也再次興奮的道謝,想到日後天津與北京之間火車來往的畫面,他也禁不住心中激動。

不過胡濙畢竟不是一般人,很快就冷靜下來再次道:“殿下,除了鐵路和火車外,還有大漢的蒸汽船,我們也急需這種船隻,只是不知道大漢能賣給我們多少?”

“這個……”

朱瞻壑聞言也暗自盤算了一下,之前蒸汽船的建造,只有北征港的造船廠,受限於蒸汽機的產量,蒸汽船的產量也不大。

不過後來朱瞻壑讓人在西海岸的幾個港口,也分別建造了造船廠,並且開始陸續出產蒸汽船,但就算如此,蒸汽船的建造只能說勉強滿足大漢國內的需求,想要擠出來銷售給大明,數量上肯定不會太多。

想到這裡,朱瞻壑終於回答道:“蒸汽船在我們大漢也十分搶手,不但朝廷需要,民間也需要,至於能賣給大明多少,我需要找人詢問一下,不過你放心,我會盡量給你們擠出一些的!”

“那就有勞太子殿下操心了,我這就回去,和使團商議一下具體的購買事宜!”

胡濙聞言也再次高興的道,今天他來見朱瞻壑,收穫實在不小,他也需要和使團的人通一下氣,好讓他們做好接下來的商談準備。

幾天之後,大漢與大明正式達成一份關於關於修建鐵路和購買蒸汽船的協議,這兩樣是大明現在最需要的東西,至於其它用到蒸汽機的機械,可以放到以後再談。

當然大漢也藉着這份協議,換取了大明在一些利益上的讓步,可以說雙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第54章 新的財路第262章 金銀財寶419.第419章 被動的局面515.第515章 海外冒險故事第65章 大驚喜853.第853章 兩個選擇第138章 上元佳節(下)796.第796章 晴晴588.第588章 倒行逆施744.第744章 興國公府的家事759.第759章 好大喜功291.第291章 擴建港口507.第507章 預訂和約稿655.第655章 私塾關門第77章 朱高煦中毒(上)819.第819章 開平衛內遷(下)666.第666章 鐵關城第213章 意外的線索738.第738章 女校(上)第277章 朱高熾進宮615.第615章 朱瞻基的兒子375.第375章 消息傳出841.第841章 逃難(下)466.第466章 目光短淺的倭人641.第641章 白銀運輸857.第857章 合作的資格513.第513章 朱棣也看報467.第467章 山根城之戰482.第482章 搞平衡?282.第282章 第一筆銀行貸款291.第291章 擴建港口517.第517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下)第275章 壽宴(上)第89章 “世子勇擒女飛賊”603.第603章 朱高煦歸來(上)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687.第687章 兀魯伯不想走第176章 胡濙的懷疑478.第478章 又要北征第43章 變故突起730.第730章 錦衣衛謝鋒(下)721.第721章 又見常威528.第528章 夾龍谷760.第760章 羅娑斯洲481.第481章 遺漏的事(下)459.第459章 報仇(中)773.第773章 朱瞻坦(下)第27章 朱祁鎮他娘326.第326章 張輔的最後一次出征466.第466章 目光短淺的倭人615.第615章 朱瞻基的兒子第140章 天閹308.第308章 逃脫647.第647章 官與吏(下)696.第696章 蒸汽機(中)484.第484章 大明情報網(中)521.第521章 向外擴張(下)第24章 寧津促織第186章 賣地747.第747章 蘇伊士港(上)325.第325章 遼東總兵820.第820章 敗家子522.第522章 團聚535.第535章 束手無策985.第985章 草原之變598.第598章 瞞不住第191章 “謠言”第107章 長史的人選747.第747章 蘇伊士港(上)761.第761章 齊東港803.第803章 夏元吉病重第156章 朱高煦在交趾(上)715.第715章 帶你看樣東西309.第309章 從源頭上解決倭寇第231章 舊港之戰(中)第100章 聞風而動944.第944章 大同危急454.第454章 張忠來了342.第342章 九州大名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564.第564章 最後一次北征(下)359.第359章 風雲突變603.第603章 朱高煦歸來(上)853.第853章 兩個選擇第65章 大驚喜827.第827章 穆法斯的求助第141章 討公道(上)第215章 朱元璋留下的秘道773.第773章 朱瞻坦(下)335.第335章 對馬島之戰(上)805.第805章 黃色火藥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533.第533章 脫歡逃了793.第793章 偶遇舊識第258章 交權449.第449章 安置新移民(上)408.第408章 驛站950.第950章 撤軍第181章 打消懷疑第164章 一對苦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