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7.第887章 宦官王振(上)

第887章 宦官王振(上)

北京皇城武英殿,十歲的朱祁鎮坐在寬大的龍椅上,時不時扭動一下身子,顯然他還不太適應現在的位置。

而在朱祁鎮身旁,張太后則一臉嚴肅的端坐在那裡,一雙有些蒼老的眼睛掃視了一下殿中的幾位內閣大臣。

“啓稟太皇太后,自從之前的禁令解除後,各個港口都是漢商雲集,連京城這邊也出現了不少大漢來的商人,市面上也多了許多海外的商品,各地海關的稅收也是增加了數成……”

胡濙這時向張太后稟報着各項針對大漢的禁令解除後,大明各個港口,甚至是內陸城市的一些變化,這也是張太后今天特意召他們前來的原因。

說起來在朱瞻基駕崩後,大臣們本來是想請張太后垂簾聽政的,但張太后卻沒有同意,因爲當初朱元璋曾經下過兩條禁令,一是禁止宦官干政,甚至還在把這條刻在鐵牌上,並且立在宮中警告後人,第二就是禁止後宮的婦人干政。

因此張太后以祖宗之法不可廢爲由,並沒有答應垂簾聽政,但朝中一些重要的政務,其實還是需要交由張太后處理,然後由內閣去執行。

張太后聽完胡濙的稟報後,沉思了片刻這才向胡濙問道:“除了國內的這些變化外,大漢那邊可有什麼動靜?”

“這個……好像並沒有。”

胡濙猶豫了一下這纔回答道。

這些針對大漢的禁令,本來就是因爲朱瞻基的私心而頒佈的,現在禁令解除,大漢那邊也是一切如常,至少胡濙並沒有接到什麼消息,除非是有什麼他不知道的情況,但這就要找錦衣衛去問了。

“大漢與我大明是兄弟之邦,先帝去世之前,特意叮囑我,讓我收回他以前頒佈的一些禁令,改善兩國的邦交,因此本宮決定,組織一支使團,由一位重臣親自帶隊,出使大漢!”

張太后當着內閣衆臣的面直接宣佈了這個重大的決定道。

“這……”

胡濙與楊榮、楊溥等人聞言也都是面面相覷,雖然張太后改善大明與大漢的關係他們都十分支持,可現在忽然要主動向大漢派出使團,這可就有點太突然了。

“太皇太后,大漢並沒有向我們派出過使節,現在我們貿然向對方派出使團,這是不是有點不合禮儀?”

沉默良久,楊溥忽然上前開口道。

做爲華夏正統,又是世界上一等一的強國,大明一向都十分驕傲,一般都是別國主動向他們派出使團,而且只有實力強大的國家,才配讓大明派出使團。

比如帖木兒帝國,在帖木兒死後,帖木兒帝國因內亂實力衰弱,於是主動派使團與大明交好,甚至連兀魯伯都親自出使過大明,而大明後來纔派出使團回訪。

所以都是別人主動派使團來大明,從來沒有大明主動派使團出使別國,當然鄭和那種不算,與其說鄭和是使節,還不如說他是武裝遊行,但凡他們走過的地方,敢反抗的國家都被滅了。

“沒什麼不合禮儀的,大漢與我大明同出一源,都是太宗皇帝的子孫,以前雖然有些誤會,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做爲太宗皇帝這一支的長房,主動派人與二房聯絡一下感情,也是應該的。”

張太后卻大手一揮再次道,她可是朱高煦的嫂子,雖然朱高熾不在了,但正所謂長嫂如母,聯絡一下兄弟也是應該的。

聽到張太后這麼說,楊榮等人彼此對視一眼,最後都點頭答應,使團的人選需要他們回去後好好的商量一下,到時會把名單送到張太后手中審閱。

對於內閣的贊同,張太后也十分滿意,隨後又商議了一下其它的政務,她這才讓內閣大臣們退了下去。等到楊榮等人離開後,張太后這才向旁邊的小皇帝朱祁鎮和顏悅色的問道:“陛下你能聽懂我們商議的事情嗎?”

“啓稟太皇太后,孫兒聽不懂!”

朱祁鎮十分乖巧的回答道。

“你年紀還小,聽不懂很正常,日後努力讀書,慢慢的就能聽懂了!”

張太后勉勵道。

“是,孫兒明白,日後一定努力,絕不會辜負太皇太后的期望!”

朱祁鎮板着一張小臉,十分認真的回答道。

看到孫子乖巧懂事的模樣,張太后也不禁十分欣慰,隨後又誇讚了對方几句後,這才站起身離開了武英殿。

朱祁鎮目送着張太后離開了大殿,這時他小臉上的笑容才慢慢的收斂起來,過了一會他忽然開口道:“王先生,我有個問題想不明白?”

“陛下有何不解?”

只見旁邊竟然有一箇中年宦官邁步上前,一臉笑容的向朱祁鎮問道。

這個宦官正是大名鼎鼎的王振,他本是個落第秀才,因生活不如意,一狠心自閹入宮,相比於大部分連字都不認識的宦官,王振這個秀才出身的宦官很快引起了朱瞻基的注意,後來指派他服侍皇太子朱祁鎮。

可以說朱祁鎮從小就是跟着王振長大的,而且朱瞻基在宮中設立書堂,教授宦官讀書,王振就是其中的先生之一,宮中的許多宦官都出身於他門下,因此宮中人都稱他爲王先生,甚至連朱祁鎮也習慣稱對方爲先生,許多不懂的事情都要向王振請教。

“我記得當初父皇在世時,好像很討厭那個大漢,可爲何父皇剛去世,太皇太后就急着和大漢交好?”

朱祁鎮這時小臉皺起來向王振問道。

他已經十歲了,張太后和大臣們商議的事情,有一些他也能聽出個一二來。

“這個……”

只見王振猶豫了一下,最後忽然擡頭問道:“那陛下您對大漢的印象如何?”

“不好,我聽父皇說過,我剛出生就被大漢的軍隊擄走,是父皇好不容易纔將我救出來的,所以我一直覺得大漢是我們的敵人,太皇太后爲何要與我們的敵人交好?”

朱祁鎮說到最後時,一張小臉皺的更緊了,對於他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想要理解這個問題顯然還是太困難了。

 

733.第733章 大發雷霆899.第899章 王振的作用665.第665章 進軍中亞799.第799章 大漢與威尼斯853.第853章 兩個選擇869.第869章 發瘋954.第954章 追兵將至734.第734章 憋屈的朱瞻基412.第412章 官兵是你小子惹來的347.第347章 平戶爭奪戰(下)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504.第504章 新聞報(上)827.第827章 穆法斯的求助第97章 把名額全都給我568.第568章 榆木川(下)313.第313章 永平公主(上)第228章 滿剌加港614.第614章 消息傳來563.第563章 最後一次北征(上)第22章 促織389.第389章 反對開海的人393.第393章 林立志356.第356章 犒賞三軍851.第851章 依弗港之戰(下)984.第984章 兩國合併?934.第934章 兀魯伯來信第210章 真的是朱文奎807.第807章 大漢第一兵工廠839.第839章 逃難(上)第258章 交權320.第320章 大烏龍328.第328章 對馬宗氏(下)第148章 鑽進牛角尖的陶穹第257章 朱高熾涉案第152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上)700.第700章 交趾完了434.第434章 招安445.第445章 新老移民(上)307.第307章 破寨第101章 邪惡的想法910.第910章 兒子(下)第166章 長江上的截殺639.第639章 夏元吉的煩惱687.第687章 兀魯伯不想走第232章 舊港之戰(下)492.第492章 分配俘虜859.第859章 兄弟見面第161章 又見鄭和第18章 “沒安好心”朱高燧324.第324章 對馬島(下)312.第312章 費盡心思出海第72章 蹲監獄就不用幹活了?第64章 朱棣有召925.第925章 麓川之戰768.第768章 兄弟密談(下)940.第940章 強硬的大明860.第860章 穿過運河611.第611章 張氏兄弟893.第893章 胡濙的謀劃第239章 又見賣地(下)336.第336章 對馬島之戰(下)517.第517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下)第26章 過勞肥第162章 珠釵會的信物667.第667章 清水河之戰451.第451章 父子對質336.第336章 對馬島之戰(下)298.第298章 海上遭遇(下)第63章 老三想出頭625.第625章 嫌疑人朱瞻基第103章 天賜之地天竺722.第722章 王通的困境(上)847.第847章 移民安置(下)861.第861章 偶遇362.第362章 一休和尚(上)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767.第767章 兄弟密談(上)第70章 悲喜交加的日子第219章 朱允炆不是大BOSS第20章 以毒攻毒(新書求推薦收藏)676.第676章 邀請987.第987章 朱祁鎮死了902.第902章 七年(下)第261章 朱瞻基的疑惑952.第952章 太監喜寧第245章 寶鈔的惡果第153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中)594.第594章 宮中查案(上)404.第404章 遭遇風暴812.第812章 白鯨366.第366章 彌留之際(上)650.第650章 報紙的問題639.第639章 夏元吉的煩惱776.第776章 朱瞻圻帶的好頭559.第559章 回大明探親685.第685章 鏡子(上)第244章 開銀行344.第344章 壹岐海戰(下)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891.第891章 搭配着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