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第780章 奔赴大漢

自從朱瞻壑創立第一份報紙開始,大明各地的報紙就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幾乎每天都有新的報紙出現,只是這些報紙良莠不齊,而且絕大多數都撐不到一年。

報紙一多,價格自然降了下來,有些報社甚至虧本經營,以廣告費用彌補報紙的虧空,如此一來,報紙變得更加廉價,特別是過期的報紙,更是論斤賣,所以許多商販都拿報紙包裹商品。

虛月帶回的豬下水,就是用報紙包着,而在這張不知道哪天的報紙上,赫然寫着大漢招募奇人異士的廣告。

篤竹拿起這份殘報,神情凝重的看個不停,旁邊的虛月則抓緊時間,把剩下的菜一掃而光,直到把嘴裡的東西都嚥下去後,他這纔打了個飽嗝問道:“師父,大漢那麼遠,這事靠譜嗎?”

“大漢雖然遠,但我的確聽說他們那邊一直招募人手,這次又點名需要一些精通丹砂鉛汞之術的人,說不定是大漢的某位大人物也對煉丹感興趣,這絕對是一個天大的機會啊!”

篤竹說到最後時,也興奮的直搓手。

在他看來北京城那邊的競爭太激烈了,不但佛道兩家相爭,甚至還有境外的神棍跑來搶地盤,當初篤竹的師父之所以逃跑,除了煉出的丹藥出了問題,同時也是受到了對頭的排擠,所以纔不得不逃到五龍觀這裡。

相比於競爭激烈的北京,大漢那邊才立國不久,土人的宗教大漢高層肯定看不上,如此一來,正是他篤竹大展宏圖的機會。

“師父你不會是喝酒喝昏頭了吧,大漢那麼遠,你真打算去那裡?”

虛月看到篤竹興奮的模樣,也不禁神色大變的問道,他太瞭解自己這位師父了,有時候想一出是一出,而且只要他決定的事情,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爲什麼不去?這頓飯已經花光了爲師身上最後一文錢了,除了這座道觀外,咱們師徒二人也是一無所有,與其呆在這裡捱餓,還不如去大漢闖一闖!”

篤竹說到最後一拍巴掌,越想越覺得自己的決定十分正確。

“可是……可是去大漢肯定要坐船啊,咱們身上一文錢都沒有,哪有錢去付船資?”

虛月倒是十分機靈,立刻想到一個勸阻的藉口道。

“無妨,我聽人說過,大漢那邊對移民的百姓十分優厚,只要咱們願意去,船家就會提供住宿把咱們運過去,到時他們向大漢要錢就行了,當然這錢算是大漢借給咱們的,日後咱們有錢了,再還給大漢的官府就行了。”

篤竹卻對移民大漢的事知道的十分門清,畢竟像他這樣的人,總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可是……可是咱們走了,道觀怎麼辦,這可是師爺留給您的啊!”

虛月再次不甘心的問道,他膽子小,並不願意跟着師父冒險出海。

“區區身外之物,對咱們出家之人來說算得了什麼?”

篤竹卻十分灑脫的一揮手道。這讓虛月也不禁大爲震驚,看向師父的目光中也多了幾分敬仰。

不過只見篤竹接着繼續道:“山頂的凝光觀不是一直覬覦咱們五龍觀嗎,之前就想買咱們的道觀,我一直沒有答應,這次剛好可以狠狠的敲他們一筆,到時咱們師徒二人的路費都有了!”

“果然不愧是師父!”

虛月當即有一種幻滅之感,賣祖產賣的如此理直氣壯,這種事也只有自己這位師父才能幹得出來。

篤竹說做就做,吃完飯後,立刻就上山來到山頂的凝光觀,對方的確想買他們的道觀,於是雙方很快談妥,最後篤竹以五十貫的價錢,賣掉了師父留給他的道觀。

“走,咱們出發去大漢!”

這天早上,篤竹和徒弟虛月打好包袱,一身輕鬆的離開了五龍觀,虛月雖然十分不捨這座自己從小長大的道觀,但木已成舟,他也沒有辦法。

於是師徒二人揹着包裹,沿着山路下了山,山下是座不大的鎮子,以前師徒二人的衣食幾乎都是從鎮子上買,因此鎮子上的人大都認識他們。

篤竹倒不是個賴賬的人,走之前把自己之前賒欠的賬全都還上了,又去了賣酒的胡四那裡打了壺摻水的酒,隨後這才離開了鎮子。

師徒二人先去了附近了縣城,這座縣城位於江西南部,距離廣東和福建都不遠,經常有商隊從縣城經過,師徒二人就在縣城找了個路過的商隊,花點錢搭上他們的隊伍,一路趕往廣州。

經過一個多月的行程,篤竹師徒二人終於來到了廣州,這裡是南方有名的大港口,而且廣東周邊多山,百姓生活困苦,早就有出海闖生活的傳統,比如當初施進卿手下的數萬百姓,絕大部分都是從廣東一帶遷移過去的。

自從大漢開始招募移民,廣州港這裡也有專門的人做移民的生意,只要招滿了一船移民,並且將人送到大漢,他們就能從大漢官府手中領到佣金。

剛開始的時候,因爲移民的生意火爆,也催生出不少的黑幕,比如有人抓捕普通人強制送到大漢,或是在船上虐待移民等,一度讓許多人對移民之事聞之色變。

後來經過大漢的管束,總算規範了這個移民的行業門檻,現在有資格做移民生意的人並不多,每個大港口都有專門的幾個商家把持,別人想要插手都不可能。

篤竹師徒二人來到廣州後,倒也沒有急着上船,而是在廣州找了個道觀掛單,然後在城中游玩了幾天,又打聽清楚哪個移民商家提供的條件最好,這才終於來到港口報名移民,並且最終十分順利的登上了船。

等到湊夠一船人後,船隻終於離開了廣州港,一路南下穿過瓊州海峽,抵達交趾的一座港口,並且停留了一段時間,期間不斷有大明的船隻趕來,船上也都是大明的移民,等到這些船隻湊成一支十幾條船的船隊後,這才一同啓程,正式開啓了奔赴大漢的旅程。

第184章 時運不濟930.第930章 大明第一嘴炮961.第961章 大軍出發506.第506章 新聞報(下)520.第520章 向外擴張(上)561.第561章 吳家寨(下)849.第849章 奧斯曼船隊805.第805章 黃色火藥469.第469章 自爆(上)503.第503章 報紙735.第735章 海倫的提議第115章 分化錦衣衛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907.第907章 官印又丟了494.第494章 問罪837.第837章 技術擴散第165章 谷王與建文帝第16章 好弟弟(上)第214章 溥洽保守的秘密952.第952章 太監喜寧第192章 鄭和抵達交趾825.第825章 面談?420.第420章 三天549.第549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中)第40章 打個招呼第148章 鑽進牛角尖的陶穹866.第866章 一場舞會(上)386.第386章 全面開海325.第325章 遼東總兵350.第350章 談崩了第26章 過勞肥484.第484章 大明情報網(中)326.第326章 張輔的最後一次出征第116章 什麼叫東廠?558.第558章 漢王妃去天竺649.第649章 科舉與吏轉官第219章 朱允炆不是大BOSS582.第582章 兩京制(下)654.第654章 算學教材第6章 臉長之人比較長壽?438.第438章 移民(下)385.第385章 信息不透明563.第563章 最後一次北征(上)第51章 好人沒好報633.第633章 天竺利益衝突627.第627章 夏元吉可抵百條戰船436.第436章 移民(上)826.第826章 北上621.第621章 朱高燧父子現身416.第416章 朱瞻壑接手693.第693章 紡織業(下)561.第561章 吳家寨(下)818.第818章 開平衛內遷(上)687.第687章 兀魯伯不想走845.第845章 種地和經商666.第666章 鐵關城930.第930章 大明第一嘴炮773.第773章 朱瞻坦(下)867.第867章 一場舞會(下)第595章 宮中查案(下)745.第745章 寧安公主第222章 百萬倉第139章 命苦的張忠816.第816章 新星號503.第503章 報紙347.第347章 平戶爭奪戰(下)800.第800章 威尼斯商人的信譽第89章 “世子勇擒女飛賊”第104章 大忽悠朱瞻壑(上)955.第955章 楊善的質問327.第327章 對馬宗氏(上)第63章 老三想出頭第256章 一封信866.第866章 一場舞會(上)319.第319章 朱高燧喊冤419.第419章 被動的局面332.第332章 德里蘇丹國469.第469章 自爆(上)635.第635章 刁鑽的問題第19章 張輔有不軌之心?841.第841章 逃難(下)第90章 古代審美的變遷477.第477章 眼線406.第406章 佛母(上)488.第488章 興和之戰(上)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第19章 張輔有不軌之心?445.第445章 新老移民(上)第264章 財要露白987.第987章 朱祁鎮死了454.第454章 張忠來了354.第354章 大內氏(上)812.第812章 白鯨420.第420章 三天760.第760章 羅娑斯洲第84章 紀綱有問題(下)第253章 工匠提供的線索825.第825章 面談?643.第643章 掃平日本的開端560.第560章 吳家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