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5.第755章 王朝的興衰

“經過就是這樣,現在我們佔據了蘇伊士港,奧斯曼佔據了開羅,雙方共同開鑿運河,日後也會平分運河的利益。”

朱瞻壑耐心的向海倫講解了一下埃及現在的局勢。

“沒想到曾經兇名赫赫的馬木魯克王朝,就這麼輕易的被你們滅亡了!”

海倫聽完之後,也是愣了好一會兒這才喃喃自語道。

“這世上哪有長盛不衰的王朝,你們那邊的羅馬帝國,不也曾經強盛無比嗎,可是後來照樣經歷了戰亂和分裂,現在也只剩下一個分裂出來的拜占庭帝國在苟延殘喘,以我的估計,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亡於奧斯曼之手!”

朱瞻壑聽到海倫的話,也是心中有感,於是嘆了口氣道。

“可你們華夏不是一直強盛嗎,就算偶有異族入侵,但伱們依然可以再起崛起,建立一個強盛之極的大帝國!”

海倫卻不等同朱瞻壑的話,她這段時間在研究華夏的歷史,從上古神話傳說,到歷朝歷代的興衰,特別是那些浩瀚的史書,更讓她感到震驚,她還是第一次見到一個民族如此執着於記錄歷史。

“是啊,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華夏的確一直很強盛,主要是我們祖先四處擴張,將周圍能夠打下來,並且能佔據的地方全都納入帝國的版圖,除了北方的草原,周圍幾乎沒有能夠威脅我們的力量。”

朱瞻壑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接着忽然又嘆了口氣道:“但帝國的威脅不在於外部,而在於國內,歷朝歷代,只要我們內部不出問題,外部的威脅就不足爲懼,可每個王朝建立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強盛,總免不了走向衰落,最終我們華夏陷入到一個王朝興替的怪圈之中,基本沒有一個王朝能夠撐過三百年。”

“殿下這麼說,難道覺得大漢和大明也不行嗎?”

海倫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問出了心中的想法道。

“大明做爲華夏王朝之一,最終依然逃不過王朝輪迴的命運,至於我們大漢……”

朱瞻壑說到這裡忽然停了下來,臉上也露出思索之色。

“大漢怎麼了?”

海倫好奇的追問道。

“對於大漢日後的命運,我也說不準,現在我做的這一切,也都是在大漢的將來做準備,至於大漢日後能發展到什麼程度,我也無法預知!”

朱瞻壑最終搖了搖頭道。

自從朱高煦率兵出海,並且在天竺建立大漢之後,他們父子的命運,就已經走向了未知,至少朱瞻壑無法從原來的歷史上,預知他們父子的命運,而且大漢在他的治理下,註定會成爲一個與衆不同的帝國,因此對於大漢日後的命運,朱瞻壑也完全無法預料。

看着心事重重的朱瞻壑,海倫也感覺十分疑惑,在她看來,大漢已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了,能和他們相比的,也只有朱瞻壑的母國大明。

朱瞻壑做爲如此強大帝國的繼承人,本應無所畏懼,可在海倫看來,朱瞻壑卻經常露出憂慮的表情,考慮的事情也太過長遠,偏偏對方又極爲博學,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知,這讓海倫一直覺得朱瞻壑身上有太多的謎團。

其實海倫的看法並沒有錯,朱瞻壑有時候的確想得太多,但做爲一個穿越者,太清楚後世的歷史,他又太想改變歷史的走向,可歷史的慣性實在太大,所以有時候朱瞻壑的一些看法也會比較悲觀。

與此同時,大明北京皇城內,朱瞻基坐在武英殿中,一張臉陰沉似水,下面的一些大臣也都不敢發出任何聲響。過了好一會兒,朱瞻基終於擡頭掃視了一下衆臣,這纔開口問道:“你們覺得這些人該如何處置?”

面對朱瞻基的詢問,下面的楊榮、楊溥等人也全都低頭不語,誰都不願意做這個惡人。

原來就在前幾天,交趾新王李齊,正式得到朱瞻基的冊封,隨後就將一些原來被俘虜的大明官員交還給大明。

這些官員大都是在交趾戰亂時,被各路叛軍抓獲的,其中黎善抓到的人最多,後來黎善死於李齊之手,於是這些俘虜就落到李齊手中。

不過這些官員之所以能夠活命,並不是各種叛軍心善,事實上在交趾之前的叛亂中,有不少寧死不降的大明官員,最後都死於叛軍之手,而這些活下來的官員,卻是向叛軍投降,甚至有人還主動把城市獻給叛軍,只爲換取活命。

這批李齊交還的官員共有一百五十多人,其中以交趾都督蔡福、都指揮朱廣、薛聚、於瓚、指揮魯貴、千戶李忠等人的官職最高。

特別是都督蔡福,他不但主動投降,而且在投降之後,還教給交趾叛軍制作攻城的器具,甚至還爲他們提供交趾各地駐軍的情報等等,給大明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怎麼都不說話了?蔡福等人到底該怎麼處置?”

朱瞻基看到衆人全都低頭不語,當即冷哼一聲再次質問道。

“陛下,交趾之敗,非是一人之罪,但蔡福等人身受皇恩,卻不思爲國盡忠,反而投敵賣國,臣以爲應該嚴懲!”

楊榮這時終於站出來表態道,今天內閣是他當值,所以他必須站出來表態。

“這麼說來,楊愛卿是希望朕將所有人全都處死了?”

朱瞻基擡眼看了楊榮一眼,這才冷冷的問道。

“陛下誤會了,臣覺得大部分人罪不致死,只需革除官職即可,至於蔡福、朱廣等人,其罪難免,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楊榮猶豫了一下終於再次說道。

他其實早就出來了,以朱瞻基的態度,今天不殺幾個肯定難以平息對方心中的怒火,但一百多人肯定不能都殺,因此只能挑幾個帶頭的殺了。

“你們覺得呢?”

朱瞻基不置可否,而是再次向其它大臣問道。

“臣附議!”

吏部尚書蹇義、兵部侍郎王驥等人也紛紛站出來贊同道。

其實所有人都知道,這些投降的人,除了蔡福等少數人,其它絕大部分人都是被逼無奈,如果都殺了,肯定會讓朝中官員會有兔死狐悲之感,因此挑幾個罪無可赦的殺了,讓朱瞻基出出氣就足夠了。

713.第713章 實力的差距403.第403章 稱帝與爵位第82章 小人物的復仇563.第563章 最後一次北征(上)884.第884章 朱瞻圻要人534.第534章 還要北征?823.第823章 修建中的鐵路358.第358章 足利義嗣771.第771章 商談(上)第124章 真兇浮出水面674.第674章 聯姻第47章 計劃順利420.第420章 三天第182章 睡不着的黎利763.第763章 美洲圖志598.第598章 瞞不住335.第335章 對馬島之戰(上)843.第843章 種族問題363.第363章 一休和尚(下)544.第544章 晚了一步306.第306章 倭寇的老巢883.第883章 朱瞻基駕崩第221章 航海侯不能用653.第653章 城東小學第189章 狀告朱高煦(下)540.第540章 喇嘛巴普862.第862章 要離開了779.第779章 師徒第244章 開銀行530.第530章 將計就計(下)349.第349章 立足九州303.第303章 定海衛659.第659章 夜校(下)第36章 有反賊680.第680章 多國使團(下)859.第859章 兄弟見面第45章 錦衣衛接手787.第787章 硝酸843.第843章 種族問題838.第838章 安置災民863.第863章 東正教聖人321.第321章 禁止販賣武器386.第386章 全面開海344.第344章 壹岐海戰(下)358.第358章 足利義嗣第280章 恢復自由(上)第178章 只差三歲672.第672章 兀魯伯被俘575.第575章 名利雙收895.第895章 民間參股903.第903章 張太后駕崩525.第525章 空置的流民營869.第869章 發瘋345.第345章 大名的爭執970.第970章 土木堡之敗(下)881.第881章 乾清宮(上)425.第425章 朱棣的懷疑第1章 千古奇冤徐野驢第184章 時運不濟289.第289章 別羅裡之戰(下)460.第460章 報仇(下)953.第953章 攔截第144章 張忠的道路第177章 谷王落下帷幕808.第808章 清剿沙盜862.第862章 要離開了899.第899章 王振的作用929.第929章 正統十四年910.第910章 兒子(下)765.第765章 自行車(上)579.第579章 朱高熾病了(下)814.第814章 威尼斯總督(上)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樣558.第558章 漢王妃去天竺365.第365章 又見張忠820.第820章 敗家子第132章 婚姻的自主權331.第331章 愚蠢508.第508章 夏元吉的投稿(上)854.第854章 風險與收益662.第662章 朱瞻基的顧忌796.第796章 晴晴844.第844章 廣州港424.第424章 泄壓口第231章 舊港之戰(中)835.第835章 火車上的談話971.第971章 崩潰527.第527章 是忠是奸?871.第871章 夢中情人576.第576章 又見朱高熾(上)第136章 珠釵會461.第461章 內鬥的錦衣衛第130章 朱高燧的後手第45章 錦衣衛接手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523.第523章 朱勇回來了第230章 舊港之戰(上)646.第646章 官與吏(上)564.第564章 最後一次北征(下)966.第966章 盡人事,聽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