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第680章 多國使團(下)

兩國使團陸續抵達西京,爲了表示重視,朱瞻壑也親自前去迎接。

說來也巧了,黑羊王朝和奧斯曼帝國的統治者都比較年輕,對這次出使大漢也十分重視,竟然不約而同的都派出了自己的弟弟擔任使節。

比如黑羊王朝的使節名叫賈汗沙,他是黑羊王朝的蘇丹伊斯坎達爾的弟弟。奧斯曼帝國派來的使節名叫穆法斯,他是奧斯曼蘇丹穆拉德二世的弟弟。

這兩個使節都十分年輕,和朱瞻壑年紀差不多,見到他這位大漢太子時,也都表現的十分熱情,不過這兩人也都十分謹慎,剛見面時只是試探了幾句,並沒有直接表明他們的來意,估計也是想親眼看一看大漢的虛實才會做決定。

於是朱瞻壑就將兩國的使團安排到西京的驛館中居住,任由他們在西京自由活動,相信用不了太長時間,他們就會主動找上自己。

除了這兩國的使團外,還有另外一個使團也終於抵達西京,也就是沙哈魯派來的談判使團,兀魯伯能否順利迴歸,就要看他們談判的成果了。

“太子,帖木兒使團到了,咱們不去迎接嗎?”

李齊看着低頭批閱奏本的朱瞻壑,終於忍不住問道。

前兩個使團朱瞻壑都是親自迎接,結果這次帖木兒的使團到了,但朱瞻壑卻連動都沒動。

“不是已經讓禮部的官員去迎接了嗎,由他們看着辦就是了。”

朱瞻壑頭也不擡的回答道。

“殿下您這是要晾一晾帖木兒使團嗎,要不要我將他們也安排到驛館,到時三方見面,肯定十分精彩。”

李齊也立刻猜到了朱瞻壑的用意,於是開口提議道。

“這個辦法不錯,你去安排吧,但也要注意分寸,不要讓他們打起來了。”

朱瞻壑終於擡頭微笑道。

李齊已經將銀行的事交由戶部的人主持,畢竟銀行已經走上正軌,上頭有朱瞻壑把持大方向,一般也不會出錯,而李齊現在擔任着詹事府的詹事,相當於王府的長史,負責協助朱瞻壑處理各種政務,只要不出意外,他日後肯定能接楊士奇的班。

“是,屬下這就去辦!”

看到自己的建議得到採納,李齊也欣喜的道。

跟着朱瞻壑辦事,其實並不容易,因爲朱瞻壑的想法太多,有時又會犯懶,許多事情都交給手下人去做,因此李齊幾乎是從年頭忙到年尾,而且還必須儘量的表現自己,不能讓人認爲自己只是個沒有想法的辦事機器。

李齊剛走,就見朱高煦和楊士奇邁步走了進來,這讓朱瞻壑立刻站起來道:“父親您怎麼來了?”

“我和楊尚書商量了一下,關於割讓喀布爾的具體細節,等下你和他們談判的時候,有些地方也要注意一下。”

朱高煦說話之時,旁邊的楊士奇也拿出一份地圖,上面有不少的標註,顯然都是朱高煦和他商量出來的結果。

談判的事朱高煦已經全都交給朱瞻壑處理了,一方面是他懶得在這種事上費口舌,另一方面也是想鍛鍊一下朱瞻壑這方面的能力。

當然朱高煦也並不是完全放手,比如在割讓喀布爾這件事上,他還是很上心的,之前在白沙瓦時,他就對喀布爾的地形做了詳細的研究,現在剛好用得上。“喀布爾的地形複雜,除了主城外,還有幾座堡壘,這些區域也都必須劃給我們……”

朱高煦指着地圖上的標註,給朱瞻壑詳細的講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朱瞻壑也聽得十分認真,喀布爾的位置十分關鍵,只要控制了這裡,就能與白沙瓦互相響應,它們就像是大漢的兩根觸角,使得大漢將勢力延伸到中亞地區。

等到朱高煦講完自己的想法後,這才笑着向朱瞻壑問道:“現在三國的使團都已經到了,瞻壑你接下來打算怎麼做,是不是馬上就和帖木兒的使團展開談判?”

“我打算先晾一晾帖木兒使團的人,順便讓他們和另外兩國的使團碰一下面,說不定會有意外的驚喜。”

朱瞻壑嘿嘿一笑道。

“殿下伱這麼一搞,簡直把三個使團放在火堆上烤啊,我看最遲明天,他們就會爭搶着來見您!”

楊士奇聽到朱瞻壑的話也不由得笑道。

“這個辦法可不是我想出來的,而是李齊提出來的。”

朱瞻壑笑着解釋道,這可不是他的功勞。

“李齊這個人不錯,好好培養一下,日後肯定是個棟樑之材!”

楊士奇難得誇讚一個人,顯然他對李齊真的很滿意。

與此同時,帖木兒使團也終於進到西京城,然後在禮部官員的安排下,入住進接待外賓的驛館。

這次的使團由貝孫忽擔任使節,他認爲兀魯伯之所以被俘虜,全都怪自己,所以他有責任把大哥接回國,這才強烈要求擔任使節。

沙哈魯理解兒子的心情,但他卻深知貝孫忽性格暴躁,並不適合與大漢談判,所以又派了一個名叫火者的官員擔任副使,這個火者是沙哈魯身邊的重臣,性格十分沉穩,有他主持談判,沙哈魯也十分放心。

貝孫忽與火者來到驛館,剛進大門,一眼就看到了兩面旗幟,一面是黑羊王朝的黑羊旗,一面是奧斯曼帝國的新月旗。

除此之外,還能看到一些黑羊王朝和奧斯曼帝國的人在驛館裡走動,這些人看到進來的帖木兒使團時,也並不意外,反而露出幾分意味深長的微笑,顯然他們早就知道沙哈魯會派人來。

“他們怎麼在這裡?”

貝孫忽看到這兩國的人也是眉頭一皺,他雖然鎮守在撒馬爾罕一帶,但也知道黑羊王朝和奧斯曼都是本國的敵人,他父親沙哈魯之所以遷都赫拉特,主要就是爲了應對這兩國的威脅。

“糟糕,他們肯定知道我們敗給大漢的事,這是要來與大漢結盟!”

火者一下子猜到了這兩國的意圖,甚至他還預感到,這兩國使團的到來,很可能會讓他們與大漢的談判更加困難。

521.第521章 向外擴張(下)669.第669章 疲敵之計第64章 朱棣有召571.第571章 朱高燧回來了763.第763章 美洲圖志569.第569章 朱棣駕崩(上)第195章 彭城伯張昶第177章 谷王落下帷幕524.第524章 安遠侯柳升561.第561章 吳家寨(下)931.第931章 使團到來314.第314章 永平公主(中)940.第940章 強硬的大明530.第530章 將計就計(下)916.第916章 救人339.第339章 假與真382.第382章 天津開海(上)868.第868章 迎接494.第494章 問罪689.第689章 扶植代理人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樣324.第324章 對馬島(下)381.第381章 成婚(下)907.第907章 官印又丟了406.第406章 佛母(上)798.第798章 海倫懷孕了第240章 宋禮327.第327章 對馬宗氏(上)第281章 恢復自由(下)958.第958章 于謙的質問531.第531章 反轉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第177章 谷王落下帷幕423.第423章 表明身份第38章 木秀於林406.第406章 佛母(上)955.第955章 楊善的質問796.第796章 晴晴第167章 絕處逢生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873.第873章 攻陷羅德島909.第909章 兒子(上)544.第544章 晚了一步491.第491章 一戰震草原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樣375.第375章 消息傳出515.第515章 海外冒險故事775.第775章 有野心的朱瞻垐第191章 “謠言”第99章 老孃出馬415.第415章 贖金加倍第46章 殺一人而利天下438.第438章 移民(下)第39章 中計了312.第312章 費盡心思出海656.第656章 招生啓示第70章 悲喜交加的日子第243章 房貸802.第802章 海軍的絕配第66章 兄弟齊心530.第530章 將計就計(下)第149章 滿城皆知第93章 朱瞻壑來“奪權”了第114章 東廠的誕生(下)第95章 謹慎多疑的紀綱633.第633章 天竺利益衝突第197章 遷都之議(下)967.第967章 挖掘水井518.第518章 永樂日報第78章 朱高煦中毒(下)947.第947章 瞞天過海326.第326章 張輔的最後一次出征493.第493章 勾心鬥角884.第884章 朱瞻圻要人467.第467章 山根城之戰377.第377章 利益衝突第118章 朱瞻基扮演的角色?829.第829章 邊市商人第171章 這世上最缺的是機會289.第289章 別羅裡之戰(下)第99章 老孃出馬第226章 穹隆山普渡寺376.第376章 放榜291.第291章 擴建港口889.第889章 大明使團(上)第160章 胡濙670.第670章 兀魯伯要撤軍691.第691章 兀魯伯要走了第26章 過勞肥708.第708章 海倫(下)第183章 朱允炆的活動範圍471.第471章 一個教訓(上)497.第497章 戰俘的分配664.第664章 作坊(下)868.第868章 迎接第37章 全軍覆沒的五虎上將545.第545章 銀礦反擊戰(上)310.第310章 兩個好處385.第385章 信息不透明第98章 毀滅你,與你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