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第632章 滿剌加港

“餛飩!薄皮大餡的肉餛飩咧~”

“桂花糕、糯米糕,各式糕點來看一看嘍~”

“炸油鬼,一文一根,便宜實惠~”

碼頭上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雖然說的都是大明官話,但卻夾雜着各地的口音,各個商販都是明人打扮,甚至連碼頭上來往的行人,也以明人爲主,如果不知道的話,還以爲自己來到大明的一座海港。

但事實上這裡卻是滿剌加港,距離大明有數千裡之遙,本來屬於滿剌加國掌管,但自從鄭和打敗滿剌加的叛軍後,明人就控制了這裡的海港。

“瞻壑你看,這座港口幾乎大半都是咱們漢人,有些是從舊港遷過來的,有些則是直接從大明各地遷過來的,還有一些土人,但大都有漢人的血統……”

張忠一邊走一邊給朱瞻壑介紹滿剌加港的情況,畢竟他是第一次出海,雖然以前經常聽說南洋一帶的形勢,但遠不如親眼看到來的真切。

“整個港口共有多少漢人?”

朱瞻壑一邊興致勃勃的打量着四周,一邊向張忠問道。

“據去年的統計,整個港口常住的人口已經超過三萬人,如果再加上港口流動的人口,甚至可以達到五萬人。”

張忠想也不想的就回答道,對這裡他簡直太熟悉了,甚至以前經常在這裡駐紮。

“這麼多!”

朱瞻壑聽到整個港口竟然有三到五萬人,也不禁驚訝的叫道,要知道這個時代人口本就稀少,大明那邊的許多港口,也不過才幾萬人,就算是泉州、廣州或蘇州這些有名的大港口,撐死也就十幾萬或幾十萬人。

相比之下,滿剌加不過是南洋的一座港口,竟然有這麼多漢人居住,實在是出乎朱瞻壑的預料。

“最初滿剌加是沒有這麼多人的,但後來從舊港遷來上萬人,開海之後,不少商人來這裡經商,許多人爲了便利,也紛紛在這裡定居,再加上南方沿海的許多人也冒險出海謀求生路,所以在滿剌加這裡定居的人才會越來越多。”

張忠笑呵呵的解釋道。

滿剌加可是南洋最重要的港口,比舊港的位置還要好,因此纔會吸引那麼多人前來做生意,毫不誇張的說,滿剌加是整個南洋的經濟、交通中心,也是各國貨物的交換集散地,所以港口的發展也是一日千里。

“那現在港口歸誰管?”

朱瞻壑再次好奇的問道,這麼多漢人居住在這座港口,總不會歸當地的土人管吧?

“自從當初鄭內宮打敗了滿剌軍的叛軍後,這座港口實際上就由大明管理,但後來王爺去天竺,同時扶持舊港的施家,甚至把舊港的漢人也遷到滿剌加,所以這座港口後來就交由施家管理,至於施家背後的人,嘿嘿~”

張忠說到最後得意的一笑,顯然施家背後的人就是朱高煦。

換句話說,這座港口名義上歸施家管理,而施家是大明特封的宣慰使,因此這裡也應該歸屬於大明管理。

但施家同時也是朱高煦冊封的總督,而且朱高煦還在舊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連這裡的官員,許多都是漢王府指派的,所以整個滿剌加真正的主人,其實就是朱高煦。

“原來如此,這恐怕是楊長史的手筆吧!” 朱瞻壑滿意的點頭笑道。

朱高煦雖然變化很大,但他肯定沒有這麼長遠的目光,這更像是楊士奇的手筆。

“瞻壑你還真猜對了,這的確是楊長史在背後策劃的,當初王爺剛去天竺時,楊長史就看到了滿剌加的重要性,因此這些年一直苦心經營,慢慢的將這裡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張忠也笑着點頭道。

滿剌加在名義上即屬於大明又屬於漢王府,但實際上大明對這裡鞭長莫及,所以才讓朱高煦鑽了空子。

兩人邊走邊聊,轉完了碼頭這裡,還去了後面的城市轉了轉,只見這裡的街道上也是商鋪林立,各色人等叫賣聲不絕於耳,波斯人、大食人、天竺人等都操着一口彆扭的漢話招攬生意。

“怎麼很少見到當地的土人?”

朱瞻壑打量着街道上的各色人等,發現各國商人的身影都很常見,但唯獨當地土人卻很少見,偶爾見到幾個,也大都是跟着漢人身邊做小廝打扮,一看就知道是僕人。

“各國的商人是外來的,對港口的統治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土人可就不一定了。”

張忠沒有明說,但言語間卻頗有深意。

朱瞻壑一聽就明白了,看來漢人對滿剌加港口的統治過程,也並不和平,肯定和當地的土人發生過不少衝突。

其實這也正常,畢竟滿剌加本來就是南洋的一個大國,結果漢人來了搶佔他們的城市,他們肯定不願意,不過很顯然,這個世界是拳頭大的說了算,而當地土人的拳頭顯然比不上漢人的拳頭。

“土人被趕出去,他們恐怕不會甘心吧?”

朱瞻壑想了想再次問道。

他要接管天竺各方面的各種事務,因此必須要對漢王府名下的各處屬地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不甘心是肯定的,前兩年那個滿剌加的國王,還曾經發動過叛亂,結果被我們打的大敗,自己也死於亂軍之中,後來我們又在他們內部扶持了幾個勢力,挑撥他們自相殘殺,現在他們的主要勢力在滿剌加港以北的一片區域,估計用不了多久,就能徹底的解決掉他們的威脅。”

張忠語氣平淡的回答道。

其實這也是南洋和天竺等地的常態,漢人的到來,肯定會擠佔土人的生存空間,於是戰爭就爆發了,面對這些落後的土人,大明的軍隊幾乎處於碾壓狀態,於是土人消失了,漢人的生存空間拓展了。

“天竺那邊的土人怎麼樣,有沒有與遷移過去的漢人發生矛盾?”

朱瞻壑忽然想到了天竺,相比滿剌加,天竺纔是朱高煦統治的核心,遷移過去的漢人也更多,如果與當地的土人矛盾重重,肯定會影響到他們日後的統治。

第270章 漢王妃來了720.第720章 七絃琴與荷馬史詩878.第878章 海峽對岸327.第327章 對馬宗氏(上)445.第445章 新老移民(上)356.第356章 犒賞三軍第10章 多好的孩子432.第432章 賑濟災民第10章 多好的孩子第266章 皇帝也得交稅934.第934章 兀魯伯來信977.第977章 騎兵的末日702.第702章 亂成一鍋粥的交趾460.第460章 報仇(下)924.第924章 夜見張輔288.第288章 別羅裡之戰(中)第222章 百萬倉563.第563章 最後一次北征(上)516.第516章 報紙引發的風波(上)969.第969章 土木堡之敗(中)627.第627章 夏元吉可抵百條戰船532.第532章 阿岱汗之死785.第785章 奇人院(下)第61章 死奸商495.第495章 瓦剌崛起(上)727.第727章 婚事905.第905章 胡濙與王振913.第913章 漢人議員第101章 邪惡的想法506.第506章 新聞報(下)663.第663章 作坊(上)第126章 輸給了自己的野心713.第713章 實力的差距508.第508章 夏元吉的投稿(上)799.第799章 大漢與威尼斯931.第931章 使團到來470.第470章 自爆(下)634.第634章 稱帝?835.第835章 火車上的談話402.第402章 移民的問題403.第403章 稱帝與爵位715.第715章 帶你看樣東西569.第569章 朱棣駕崩(上)581.第581章 兩京制(上)642.第642章 兩頭下注329.第329章 缺人333.第333章 信德之戰(上)第244章 開銀行711.第711章 打工掙路費467.第467章 山根城之戰806.第806章 封賞第210章 真的是朱文奎758.第758章 朱瞻基巡邊(下)925.第925章 麓川之戰692.第692章 紡織業(上)872.第872章 朱祁鎧的人生規劃第214章 溥洽保守的秘密366.第366章 彌留之際(上)第248章 三大殿被毀第263章 官船商用第145章 什麼事這麼好笑?645.第645章 足利滅亡612.第612章 朱瞻基逃了697.第697章 蒸汽機(下)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295.第295章 因噎廢食977.第977章 騎兵的末日941.第941章 脫脫不花(上)728.第728章 試乘蒸汽船547.第547章 朱勇的心思第274章 香水是我的了777.第777章 簡單粗暴600.第600章 大哥你懷疑錯人了768.第768章 兄弟密談(下)630.第630章 荒島面談(下)第107章 長史的人選672.第672章 兀魯伯被俘326.第326章 張輔的最後一次出征第169章 三方合作496.第496章 瓦剌崛起(下)第43章 變故突起577.第577章 又見朱高熾(下)498.第498章 朱棣的苦衷第59章 重錄永樂大典548.第548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上)632.第632章 滿剌加港796.第796章 晴晴第65章 大驚喜875.第875章 黑海海峽之戰(中)第23章 常家兄妹941.第941章 脫脫不花(上)第253章 工匠提供的線索475.第475章 父與子(下)913.第913章 漢人議員442.第442章 “封侯拜相”郭成志第173章 都督張興(上)436.第436章 移民(上)第76章 武臣入閣636.第636章 抵達獅子港288.第288章 別羅裡之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