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第382章 天津開海(上)

第382章 天津開海(上)

按理說九州被朱瞻壑拿下,成爲大明的日本行省,倭寇之亂也算是徹底平息了,只要九州還在大明手中,倭人就不可能再南下。

當初朱瞻壑從日本行省回到大明,也第一時間找到朱棣,表明自己希望可以廢除海禁的想法。

不過對於這件事,朱棣卻顯得十分謹慎,說要考慮一下,結果一等這麼多天,朱棣還沒有任何迴應。

其實朱瞻壑知道,像海禁這種影響巨大的國策,哪怕它是錯誤的,但一旦實行起來,肯定會因此形成巨大的慣性,甚至衍生出一條巨大的利益鏈。

其實不光是大明,就算是在後世,有不少被人痛罵的政策,甚至犯了衆怒,可就是無法廢除,就是因爲它們關係到太多人的利益。

海禁也是如此,比如海禁取消後,沿海設立的那麼多衛所怎麼辦?之前遷到內地的百姓,要不要還遷回去?各大封禁的海港,又該如何解禁?

可以說上面的每一條,都涉及到無數人的利益,一個搞不好,就可能引發地方上的動盪,所以想要廢除海禁,絕不是一道聖旨就能解決的。

但廢除海禁的事,已經不能再等下去了,因此朱瞻壑送走了張忠他們之後,也立刻回到京城,然後再次入宮面見朱棣。

“皇爺爺,日本行省已經安定下來,日後再無倭寇南下作亂,如此一來,海禁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也是時候廢除了!”

朱瞻壑見到朱棣,十分直接的開口道。

“我就知道你小子會忍不住。”

沒想到朱棣聞言卻是哈哈一笑,隨後這纔再次道。

“放心吧,朕已經和內閣商議過了,海禁的確是時候廢除了,但卻不能一下子廢除,畢竟這件事關係到整個沿海地區的穩定,因此要循序漸進。”

“皇爺爺英明,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循序漸進?”

朱瞻壑聞言眼睛一亮,當即追問道。

看來朱棣當初也聽進了自己的話,只是海禁關係到利益太大,所以他纔等了這麼久都沒有動靜。

“我準備先解禁一個港口,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沒有問題的話,再解禁其它的港口,這樣一點點的過渡,如果出什麼問題,也能及時補救。”

朱棣解釋道。

其實在解除海禁這件事上,之前內閣也發生了分歧,雖然倭寇沒有了,但海禁實行了這麼多年,早就形成了牢固的利益鏈,如果打破海禁,就必須面臨地方上的動盪。

所以有些人覺得,與其冒險打破海禁,不如保持原狀。

但也有人覺得海禁本就是爲了防止倭寇而立,現在倭寇沒了,海禁的基礎也沒有了,再維持海禁根本就是勞民傷財,因此還不如早點廢除。

面對內閣的爭吵,最後還是朱棣拍板,先放開一個港口試試,也算是折中的辦法。

“皇爺爺英明,您打算放開哪個港口?我覺得蘇州就不錯。”

朱瞻壑立刻建議道,蘇州是下西洋的起點,也是海運的起點,而且還是長江的出海口,蘇州的劉家港更是有着“天下第一港”的稱號,因此如果放開蘇州港,肯定能產生更大的影響。

“蘇州的確不錯,若沒有遷都時,放開蘇州肯定是首選,但現在距離有點遠,政令傳達不便,所以我覺得還是先放開天津港吧。”

朱棣卻搖了搖頭,選擇了北京旁邊的天津港。

“天津?”

朱瞻壑有些不滿意,雖然天津是北方第一大港口,但其實歷史很短,從朱棣起兵靖難,天津才正式有了名字,後來雖然建立了港口,但主要是用於軍事,直到遷都之後,天津港才正式得到了發展。

可以說天津港的底蘊太淺,南方一些歷史悠久的大港口,比如廣州、泉州等,都比天津要強得多,更別說蘇州的劉家港了。

“別太貪心了,天津雖然不如南方的大港口,但也不錯,而且天津港新立,沒有太多的利益糾葛,離京城又近,更容易把控。”

朱棣似乎知道朱瞻壑在想什麼,於是再次開口道。

“是,那就選在天津!”

朱瞻壑聞言也醒悟過來,當即點頭道,能夠打破海禁就已經是個很大的進步了,其它的可以慢慢來。

“天津要開海禁,肯定需要有人主持。”

朱棣說着看向朱瞻壑,直接吩咐道。

“剛好你從日本回來後,也沒其它的事情了,不如就去天津主持這件事吧。”

“孫兒遵命!”

朱瞻壑當即答應道,開海禁這麼重要的事情,他一定要參與,交給別人他也不放心。

“很好,開海既然是你提出來的,我相信你也能把這件事處理好。”

朱棣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他似乎又想到了什麼事,於是拿起桌案上的一份奏本,笑着遞給朱瞻壑道。

“這是日本行省剛送來的捷報,本來正要召你進宮,沒想到你自己就來了。”

“捷報?”

朱瞻壑一愣,日本行省什麼時候又打仗了?

帶着心中的疑惑,朱瞻壑接過這份捷報,打開看了一下這才知道,原來上次楊允上書,說足利幕府在鎌倉一帶操練水師,並且仿照大明的戰船,打造新式的戰船。

當時朱瞻壑還在擔心,足利幕府會對日本行省發動進攻。

卻沒想到楊允與朱勇等武將商議過後,覺得不能坐視日本的水師變強,於是決定主動出擊,畢竟現在大明的水師在海上基本沒有對手。

於是就在前段時間,張芾率領水師,突襲鎌倉,將足利幕府操練中的水師殺得大敗,特別是港口一帶的造船作坊,更是被他們付之一炬。

看完了這份捷報,朱瞻壑也讚歎的說道:“楊允等人的確夠果斷,經此一戰,倭國的水師精銳盡喪,至少可以保證日本行省數年的安全!”

“朕也覺得楊允他們做得不錯,甚至我在考慮,要不要讓張芾每隔一段時間就出兵日本沿海,將他們的水師清理一遍?”

朱棣笑呵呵的再次道。

嚐到大明水師強大的甜頭,他當然也想充分利用水師的作用,這畢竟海戰可比陸戰有把握多了。

(本章完)

386.第386章 全面開海732.第732章 交趾事了650.第650章 報紙的問題第199章 明東陵953.第953章 攔截414.第414章 盤問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第132章 婚姻的自主權426.第426章 堆滿火藥的倉庫320.第320章 大烏龍656.第656章 招生啓示第171章 這世上最缺的是機會590.第590章 得罪所有人727.第727章 婚事585.第585章 不要命的李時勉969.第969章 土木堡之敗(中)第146章 飛天561.第561章 吳家寨(下)第181章 打消懷疑639.第639章 夏元吉的煩惱811.第811章 歸途769.第769章 商談(下)953.第953章 攔截739.第739章 女校(下)409.第409章 綁架544.第544章 晚了一步439.第439章 朱瞻圻出海435.第435章 白蓮教徒第155章 陶大仙人第139章 命苦的張忠第255章 “忠臣”宋禮705.第705章 大漢商品的代銷權893.第893章 胡濙的謀劃666.第666章 鐵關城742.第742章 女校的招生第32章 朱瞻基回來了538.第538章 餘百戶的毒計(下)682.第682章 買人質926.第926章 朱高煦病重284.第284章 存錢(下)801.第801章 西紅柿和辣椒913.第913章 漢人議員372.第372章 局勢變化425.第425章 朱棣的懷疑326.第326章 張輔的最後一次出征909.第909章 兒子(上)第96章 打開一道口子458.第458章 報仇(上)293.第293章 香皂第7章 大蒜加酒(上)第171章 這世上最缺的是機會第160章 胡濙920.第920章 三重領土770.第770章 遠赴日本333.第333章 信德之戰(上)582.第582章 兩京制(下)第88章 相依爲命的兄妹第247章 雷電386.第386章 全面開海300.第300章 葛成二郎第11章 陰溝裡翻了船982.第982章 一身兩帝307.第307章 破寨第142章 討公道(中)548.第548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上)383.第383章 天津開海(下)861.第861章 偶遇417.第417章 朱瞻壑的條件861.第861章 偶遇432.第432章 賑濟災民837.第837章 技術擴散540.第540章 喇嘛巴普857.第857章 合作的資格683.第683章 談判陷入僵局361.第361章 姚廣孝病重757.第757章 朱瞻基巡邊(上)943.第943章 聯手292.第292章 銀行保險櫃675.第675章 初見兀魯伯664.第664章 作坊(下)340.第340章 師出有名第237章 不一樣的養廉銀第52章 你想要什麼?841.第841章 逃難(下)925.第925章 麓川之戰509.第509章 夏元吉的投稿(下)737.第737章 內奸(下)第102章 效仿蒙古人298.第298章 海上遭遇(下)376.第376章 放榜694.第694章 一個玩具429.第429章 風險和機遇783.第783章 待遇284.第284章 存錢(下)679.第679章 多國使團(上)第9章 相逢即是有緣519.第519章 文爭467.第467章 山根城之戰903.第903章 張太后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