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狗屁不通支運法

第235章 狗屁不通支運法

朱瞻壑在天津等了一個多月,終於等來了朱棣。

他們幾乎同時出發,只是朱瞻壑走海路,花費了半個月時間。朱棣卻是走水路,經大運河北上,卻花費了將近兩個月。

這還是朱棣出行,運河上其它的船隻被清空,所以他們的速度比較快,如果換做漕運的糧船,恐怕會更慢。

朱瞻壑來到天津三岔河口迎接朱棣的到來,這裡也是運河與海河的交匯點,不光漕運要經過這裡,連海運的糧食,也需要通過海河進入運河,然後送到北京。

當初朱棣起兵南下時,曾經還在三岔河口駐紮過,後來就在這裡設立天津衛,天津也從這時開始正式立城。

現在朱棣北上遷都,也同樣經過三岔河口。

朱瞻壑在河口等到朱棣的船隊後,這才登上龍船拜見朱棣。

“行啊,你動身比我還晚兩天,竟然還走到我們前面去了!”

朱棣見到朱瞻壑時,也頗爲驚訝的道。

他是在南京動身時,纔派人通知的朱瞻壑,算上消息傳遞花費的時間,所以朱瞻壑肯定比他晚一點動身。

“啓稟皇爺爺,我這次親自跑了一趟海運,發現海運不但運輸量大,而且速度還快,我們從蘇州太倉啓航,不過半個月就抵達了天津,我已經在這裡等了皇爺爺一個多月了!”

朱瞻壑如實回答道。

不過就在朱瞻壑的話音剛落,就見朱棣旁邊的一個大臣立刻站出來道:“世子所言差矣,海運雖然量大,速度也的確快,但風險也更大,若是遇到風暴,恐怕整個船隊都可能全軍覆沒!”

說話之人正是工部尚書宋禮,去年正是他治河有功,上書建議廢除了海運,改用漕運,因此現在朱瞻壑說海運比漕運強,他當然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誰說我沒有遇到風暴?”

朱瞻壑早就憋着一股氣,對於宋禮這個建議廢除海運的罪魁禍首,他也十分惱火。

“這次我們出海,一路上遇到三次風暴,其中一次的風暴還頗爲猛烈,雖然海運的糧船比較老舊,許多船員也是第一次出海,但在指揮使張芾的鎮定指揮下,糧船還是很順利的穿過風暴,糧食的損耗也並不多!”

“那是世子你吉人天相,沒有遇到海上最可怕的風暴,要知道當初蒙元東征倭國時,遇到巨大的風暴,導致無數戰船傾覆,軍隊也幾乎全軍覆沒,有此教訓在前,可知海運的風險之大!”

宋禮依然嘴硬道。

“哼,既然海上的風暴如此可怕,那爲何下西洋的船隊四下西洋,每次都能安全歸來?難道他們一路上就沒有遇到風暴嗎?”

朱瞻壑惱火的盯着宋禮再次質問道。

他並不否認出海的風險很大,但也絕不像宋禮說的那麼可怕,甚至他感覺對方好像在有意誇大海上的風險,用心十分險惡!

“下西洋的船隻巨大,對風浪的抵抗自然也更強……”

宋禮還要強詞奪理,但這時朱棣卻一拍桌子怒道:“好了,朕來這裡是聽你們吵架的嗎?”

看到朱棣發怒,朱瞻壑和宋禮立刻閉上了嘴,不敢再說什麼。

朱棣狠狠的瞪了朱瞻壑和宋禮一眼,隨後又訓斥了兩人幾句,這才氣呼呼的讓兩人退下。

朱瞻壑這時卻感覺莫名其妙,明明自己說的挺在理的,怎麼朱棣連自己也一塊罵?

不過朱瞻壑很快又被朱棣叫了回去,這次是在船艙裡單獨召見他。

“是不是很委屈?”

朱棣看到朱瞻壑進來,立刻笑呵呵的反問道,看他的樣子,絲毫沒有半點剛纔的憤怒。

“委屈倒沒有,就是有點想不明白,皇爺爺您明知道是我有理,爲何連我也一塊罵?”

朱瞻壑如實回答道。

“朝堂上的事,有時候並沒有什麼是非對錯。”

沒想到朱棣竟然嘆了口氣,接着再次道:“去年宋禮請求廢除海運,可能是完全出於公心,也可能有他的私心,不過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漕運開始後,挾裹了太多人的利益,絕不是說廢就廢的!”

“可是海運才停了一年而已,漕運現在就已經尾大不掉了嗎?”

朱瞻壑聽懂了朱棣的意思,之前他訓斥自己,估計就是不想讓朱瞻壑再說下去,免得到時證明了海運有優勢,但又無法廢除漕運,使得他下不來臺。

“漕運又不是從去年纔開始的,事實上漕運的時間比海運更早,只是以前運河淤積,導致有些河段不通,所以才以海運爲主,但漕運其實也一直沒有停過。”

朱棣說到這裡,忽然向朱瞻壑問道:“伱可聽說過支運法?”

“支運法?”

朱瞻壑一愣,隨即搖了搖頭,他雖然研究過漕運,但並不瞭解什麼叫支運法?

“你不知道也正常,因爲支運法是從去年纔開始實施的……”

朱棣說着,簡單把支運法講解了一遍。

所謂支運法,其實就是把從南到北的漕運,分成四段,比如江西、浙江等地的糧食運到淮安,再由淮安運到徐州,由徐州再運到德州等,而且每一段都由不同的軍民負責。

這種做法的好處是可以發動各地的民力,只要參與運輸的百姓,就可以免除掉當年的稅收,這樣即減輕了朝廷的負擔,又減輕了百姓的負擔,看起來是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這誰給出的主意?簡直狗屁不通!”

朱瞻壑聽後卻氣的一拍桌子怒道。

支運法看起來似乎發動了民力,又減輕了百姓的稅收壓力,但卻把整段的運輸分成四份,每份由不同的軍民負責,相當於一批糧食要過手四次。

在這個時代,糧食就是最大的財富,哪怕沒有條件,許多人都會想辦法創造條件去貪污,可現在漕運一批糧食過四次手,簡直就是把貪污的機會白送給別人。

朱瞻壑終於知道歷史上的漕運爲什麼那麼受人詬病了,這些奇葩的規定,簡直就是爲了讓人貪污而制定的。

朱棣這時老臉一紅,在漕運這件事上,他有很大的責任,之前他太意了,或者說光往好處想,卻忽略了漕運的種種弊端,所以才輕易的停了海運。

(本章完)

465.第465章 曹雷的勸說928.第928章 廢除殉葬397.第397章 海上囚犯(上)329.第329章 缺人第134章 用謊言維持的臉面第56章 差點被毀的永樂大典674.第674章 聯姻970.第970章 土木堡之敗(下)837.第837章 技術擴散373.第373章 同病相憐455.第455章 劉勉的處境第281章 恢復自由(下)323.第323章 對馬島(上)344.第344章 壹岐海戰(下)766.第766章 自行車(下)第114章 東廠的誕生(下)第28章 狐朋狗友809.第809章 新火器647.第647章 官與吏(下)334.第334章 信德之戰(下)331.第331章 愚蠢515.第515章 海外冒險故事710.第710章 你想回威尼斯嗎?第42章 秋興大賽963.第963章 張輔的苦勸810.第810章 神槍手889.第889章 大明使團(上)第48章 翻盤684.第684章 雕像和白駱駝494.第494章 問罪562.第562章 漢王妃賜刀840.第840章 逃難(中)第197章 遷都之議(下)452.第452章 真相第110章 威與恩854.第854章 風險與收益661.第661章 吃空餉816.第816章 新星號第237章 不一樣的養廉銀415.第415章 贖金加倍852.第852章 趕出地中海798.第798章 海倫懷孕了339.第339章 假與真971.第971章 崩潰496.第496章 瓦剌崛起(下)第210章 真的是朱文奎第252章 做票大的871.第871章 夢中情人第134章 用謊言維持的臉面315.第315章 永平公主(下)第86章 鄭和回來了第259章 大型打臉現場900.第900章 七年(上)918.第918章 探索美洲的船隊第227章 程濟464.第464章 輸送人才(下)第30章 一車促織742.第742章 女校的招生第84章 紀綱有問題(下)第196章 遷都之議(上)765.第765章 自行車(上)第225章 齊先生(下)304.第304章 交換人質(上)339.第339章 假與真第22章 促織768.第768章 兄弟密談(下)第268章 朝廷逼出來的漕運第22章 促織第120章 朱棣的決斷(下)768.第768章 兄弟密談(下)第70章 悲喜交加的日子432.第432章 賑濟災民371.第371章 一休進宮852.第852章 趕出地中海631.第631章 皇子朱祁鎮908.第908章 不是時候511.第511章 儒報(中)第141章 討公道(上)726.第726章 交趾國書第142章 討公道(中)792.第792章 土包子579.第579章 朱高熾病了(下)841.第841章 逃難(下)第233章 糧船北上474.第474章 父與子(上)957.第957章 兵臨城下第105章 大忽悠朱瞻壑(下)第280章 恢復自由(上)738.第738章 女校(上)第166章 長江上的截殺844.第844章 廣州港349.第349章 立足九州976.第976章 漢軍vs瓦剌319.第319章 朱高燧喊冤987.第987章 朱祁鎮死了309.第309章 從源頭上解決倭寇767.第767章 兄弟密談(上)第271章 銀行530.第530章 將計就計(下)937.第937章 救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