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時運不濟

第184章 時運不濟

十里樓的雅間之中,張興對朱瞻壑的到來,也感到十分驚喜,兩人寒暄了幾句後,這才分賓主落座。

“世子,後天我就要啓程去南陽赴任,多謝您能前來赴宴,我敬您一杯!”

張興這時舉起酒杯向朱瞻壑敬酒道。

雖然他將功抵過,並沒有受谷王謀反牽連,但也前途盡毀,日後只能窩在南陽那邊養老了。

“張將軍客氣了!”

朱瞻壑也舉起酒杯,遙敬對方之後,兩人也一飲而盡。

張興接着又敬了胡濙,雙方在長沙配合默契,路上胡濙也對他頗爲照料。

最後張興又向劉勉舉杯道:“劉兄,當年宣府一別,沒想到會在京城再遇到你,承蒙你這段時間的照顧,我敬你!”

“張將軍客氣了,當初在宣府時,也多虧了您的照顧!”

劉勉也鄭重的站起來說道,然後兩人將酒也是一飲而盡。

“咦,張將軍和劉指揮伱們以前就認識?”

朱瞻壑聽到兩人對話,也頓感好奇的問道。

“不瞞世子,當初我本在宣府任百戶,歸張將軍管轄,後來才投靠陛下參加靖難!”

劉勉笑着解釋道。

當初朱棣起兵時,因爲手下兵力不夠,不但奪了兄弟寧王的兵權,連鎮守宣府的谷王,也被他奪了軍隊,劉勉就是在那時起,才投靠到朱棣手下效力。

“那可真是巧了,沒想到你和張將軍竟然還有這樣的淵源,那咱們可得再喝一杯!”

朱瞻壑說着哈哈一笑,然後再次舉杯。

張興和劉勉也都笑着舉杯痛飲,順便還講了一些當初鎮守宣府的趣事。

宣府古稱上谷郡,這也是谷王封號的由來,當初谷王到宣府時,才十二歲,府中的軍情事務,幾乎都依靠張興處理。

據劉勉說,張興十五歲從軍,在軍中屢立戰功,十八承襲父職,短短几年就在軍中展露頭角,成爲軍中最耀眼的年輕將領。

有一次朱棣與谷王聯合出兵,共同擊退了來犯的蒙古大軍,其中以張興和朱棣手下的張玉表現最爲出色,因此張興與張玉才被人合稱爲“二張”。

提到過去的輝煌,張興驕傲中又帶了幾分落寞,畢竟當初與他齊名的張玉,號稱靖難第一功臣,死後追封國公,連他的兒子張輔,也都已經位列國公。

甚至劉勉這個當初不起眼的百戶,現在竟然也執掌錦衣衛,無論官職還是權力,都遠在張興之上。

想到上面這些,張興也不免心中鬱悶,男人只要不高興,就容易喝悶酒,張興在不知不覺之中,也不免多喝了幾杯,很快就醉的一塌糊塗。

朱瞻壑也看出張興的心情不好,他又醉的這麼厲害,於是只好讓人扶他回去休息。

不過走的時候,張興藉着醉意還在嘟囔着:“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張將軍時運不濟,當初他若是沒有護着谷王離開宣府,肯定能成爲一代名將!”

劉勉看着被人攙扶走的張興,也是十分惋惜的道。

當初朱棣殺到宣府,谷王是個滑頭,不想與朱棣硬扛,索性就帶人逃到了京城,把手下的大軍都扔給朱棣,但卻唯獨讓張興率兵護送自己,結果讓張興錯失了投靠明主的時機。

“時也、命也,張將軍就是太重情義,所以才錯失了良機,哪怕這次他舉報谷王,其實也是希望谷王不要錯的太多,從而連累整個王府都給他陪葬!”

胡濙這時也嘆息一聲道。

張興舉報谷王,雖有自保的想法,但也是爲了救谷王一命,畢竟真要讓谷王造反了,到時絕對是死路一條。

“不光是谷王,張將軍對手下也極爲寬厚,這次谷王府被抓的人中,有幾個是他的老部下,哪怕明知道他們犯了死罪,張將軍也請我幫忙代爲照顧一下,免得他們死前受太多的折磨。”

劉勉說到最後也嘆了口氣,當初他只是個小的百戶,也承蒙張興的照顧,那份恩情一直到現在他都沒有忘記。

“一個對上忠誠,對下仁義的好將軍,可卻因時運不濟落到現在這種地步,也實在太可惜了!”

朱瞻壑聽後沉思片刻,這才若有所思的自語道。

第二天一早,張興在家中醒來,宿醉讓他的頭疼欲裂,禁不住捂着腦袋呻吟了幾聲。

“老爺你都快五十了,以後就別老是喝酒了!”

正在這時,只見張興的妻子李氏走了過來,一邊嘮叨着一邊扶起張興,讓他把自己親手做的醒酒湯喝下。

一碗熱乎乎的醒酒湯下肚,張興這才感覺好受多了。

“有勞夫人了!”

張興這纔有些歉意的看了看妻子李氏,這時他忽然發現,李氏本來青黑的髮絲間,竟然多了幾根白髮,光潔的臉龐也多了數條細紋。

“夫人,這些年你辛苦了!”

張興看着已經顯得蒼老的妻子,忽然十分愧疚的說道。

“老爺的酒還沒醒嗎,怎麼說出這種醉話?”

李氏聞言也不禁笑道,畢竟都是老夫老妻了,丈夫忽然說出這麼客氣的話,她也有些不適應。

“唉~,想當初咱們成婚時,我曾經答應過你,要給你掙一個侯夫人的封號,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卻……”

張興說到最後,也因愧疚再也說不下去了。

李氏出身顯貴,當初嫁給他也是下嫁,他本以爲憑自己的本事,至少也能憑軍功封侯,可是蹉跎這麼多年,也沒能完成當年許下的諾言。

“老爺好端端的說這些幹嘛,咱們夫妻這麼多年,現在兒女雙全,感情和睦,我現在已經很滿足了,只求老爺您少喝點酒,保重好自己的身體就足夠了!”

李夫人坐到張興身邊,輕輕握住他的手說道。

“好!我聽夫人的,從今日起,戒酒!”

張興一拍牀鋪決定道,反正他都要去南陽養老了,平常只需要操練一下軍隊,也沒什麼迎來送往,索性就把酒戒了,免得妻子再擔心。

不過就在張興的話音剛落,忽然只見一個管事匆匆忙忙的跑進來稟報道:“啓稟老爺,漢王世子前來拜訪!”

(本章完)

871.第871章 夢中情人第190章 背後插一刀第159章 進京告御狀第213章 意外的線索第273章 把花香蒸出來710.第710章 你想回威尼斯嗎?789.第789章 朱瞻坦在埃及735.第735章 海倫的提議657.第657章 十一歲的孩子第138章 上元佳節(下)284.第284章 存錢(下)902.第902章 七年(下)第49章 還有沒有一點契約精神了?第117章 朱高燧的後宮路線653.第653章 城東小學940.第940章 強硬的大明第10章 多好的孩子730.第730章 錦衣衛謝鋒(下)917.第917章 英雄771.第771章 商談(上)第62章 初版三國641.第641章 白銀運輸611.第611章 張氏兄弟748.第748章 蘇伊士港(下)759.第759章 好大喜功822.第822章 奇蹟之船第230章 舊港之戰(上)862.第862章 要離開了584.第584章 離京327.第327章 對馬宗氏(上)633.第633章 天竺利益衝突第272章 準備禮物661.第661章 吃空餉559.第559章 回大明探親617.第617章 轉移人質第54章 新的財路第199章 明東陵761.第761章 齊東港942.第942章 脫脫不花(下)613.第613章 接管五軍營955.第955章 楊善的質問554.第554章 喇嘛在草原(下)604.第604章 朱高煦歸來(下)667.第667章 清水河之戰622.第622章 美洲是個圈套?第154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下)第275章 壽宴(上)第21章 世子上街581.第581章 兩京制(上)第243章 房貸986.第986章 二十年753.第753章 王通的安排800.第800章 威尼斯商人的信譽757.第757章 朱瞻基巡邊(上)第173章 都督張興(上)680.第680章 多國使團(下)第163章 合歡樹第228章 滿剌加港第129章 漆器625.第625章 嫌疑人朱瞻基550.第550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下)842.第842章 一起登船636.第636章 抵達獅子港825.第825章 面談?第165章 谷王與建文帝297.第297章 海上遭遇(上)759.第759章 好大喜功808.第808章 清剿沙盜497.第497章 戰俘的分配704.第704章 蒸汽機船第228章 滿剌加港465.第465章 曹雷的勸說第171章 這世上最缺的是機會948.第948章 不詳之兆第69章 朱高煦的圓夢之旅555.第555章 吐蕃與草原355.第355章 大內氏(下)368.第368章 姚廣孝去世750.第750章 開羅之戰(中)635.第635章 刁鑽的問題824.第824章 接見使團290.第290章 生與死的距離403.第403章 稱帝與爵位788.第788章 海倫公主歷險記406.第406章 佛母(上)908.第908章 不是時候394.第394章 涉案官員521.第521章 向外擴張(下)738.第738章 女校(上)第110章 威與恩500.第500章 權力之爭322.第322章 朝鮮使節的報信第82章 小人物的復仇689.第689章 扶植代理人743.第743章 皇家小學804.第804章 胡濙841.第841章 逃難(下)第260章 漲價的契機713.第713章 實力的差距第266章 皇帝也得交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