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京城風聲

高順嘆了一口氣,語氣不改凝重的說道:“大人您是在三天前遞交辭職信,當天新華門裡面就傳出許多消息。其實早在大總統下達對大人您的調任命令那會兒,中央裡面已經有很多人在議論。而這次大人您公然提出辭職,擺明了就是對這項命令的不服。許多不禁愈發擔心北洋內部會出現一條新的裂痕。”

一年前袁世凱不滿段祺瑞聲勢越來越大,又不肯支持帝制,於是開始着手建立中央軍來削弱陸軍部的兵權,這件事至今都還沒有一個了結。現如今袁世凱又沒有任何正面的理由,可謂是無緣無故的就把剛剛榮獲戰功的袁肅奪取兵權,怎能不叫人多有遐想?

從最簡單的一點來考慮,袁世凱這接二連三的動作,拿北洋集團中的高層下手,難免不會讓其他人感到岌岌可危,生怕會像歷朝歷代的“開國之君”那樣來一個大清洗。而正是因爲普遍存在這樣一種心理,只會讓北洋集團團部越來越亂。

袁肅心中暗忖道:看來,袁世凱還是老了,很多事只講究迫不及待,而不講究深思熟慮。

或許這也是爲什麼,直至十多年後北洋政權徹底被國民革命軍推翻爲止,北洋內部從始至終就沒有完全凝聚起來的原因之一。歸根結底還是因爲袁世凱一己私慾,埋下了一個長久的禍根,最終導致了北洋的徹底覆滅。

事實上,袁肅之所以公然提交辭呈,其目的也就是希望能將他的這件事,與段祺瑞遭到排擠一事合在一起,引發一個“共振”的效應,在北洋內部形成一些影響。雖然這麼做對北洋凝聚會有極大的影響,但如果不經歷這一步,所謂的凝聚北洋各派、促成中央集權也都只是一個形式工程罷了。

略微停頓了片刻,高順接着又說道:“據說,總統府還特別下了命令,暫時不對外公佈大人您的辭職申請。前天下午時,在下還專程與陳副官吃了一頓飯,據陳副官說,總統府辦公室的意思是,無論如何都要說服大人放棄辭職,還說最起碼也應該先讓大人您北上進京,有什麼其他事再另外安排商議。”

關於辭職影響這一點,袁肅心裡還是有幾分把握,豈不說之前還有排擠段祺瑞的先例擺在那裡,再者單憑他日益增長的社會地位和個人聲望,這件事就足以顯得非同小可。袁世凱在操作輿論的手段上纔剛剛起步,而他對輿論的掌控顯然要更加敏銳和到位。

從在河南鎮壓民亂開始,再到他主張收復青島主權,並且在遼東與日軍一戰,這幾個重大事件之中自然少不了有自己的身影攙和其中。他甚至還吩咐麾下宣傳機構,對外強調是自己說服大總統改變主意收復青島。而這一點顯然也不難傳播,畢竟袁世凱起初是宣佈劃分青島中立戰區,後來才又臨時改變決定。

北洋政府和袁世凱被國民推崇起來,那還是在遼東戰爭結束之後才逐步發生的事情。

“紙是包不住火的,既然我意已決,外界遲早會知道我辭職的消息。如若大總統真有意改變現狀,當初就應該料到這一點纔是。怕就怕,這一切都只不過大總統虛情客套罷了。不管無妨,不管怎麼說,既然大總統有所猜忌,我自然不能不去避這個嫌。”袁肅唏噓的說道。

“大人,雖然大總統之前曾下令暫時不對外公佈這件事,可天下始終沒有不透風的牆。新華門裡面討論的實在太兇了,外界多多少少也捕風捉影。而且大人搬到這裡來的消息,天津這邊的報紙都已經報道出來了,相信很快人們就會有更多的猜測。”高順繼續說道。

“實在不行,之後我會找機會出面澄清的。”袁肅似是而非的說道。不過他心理面卻很清楚,這件事根本輪不到自己去澄清什麼,自己也完全沒必要去澄清。

“再者,這件事不單單大總統有幾分着急,據說就連段總長同樣有幾分震怒。”猶豫一番之後,高順進一步的說道。

袁肅倒是煞有其事的打量了高順一眼,既然是“震怒”,又怎麼可能是“幾分”?

“是嗎?我不去任職,這對於段總長來說理應是好事纔是,他怎麼會生氣呢?”他問道。

“具體是什麼原因,尚且也沒有一個論定的說法。不過,就在下對段總長爲人的瞭解,再加上傅大人昨天還專門與在下見過面,段總長生氣應該是對袁大人任性而爲感到很不滿意。陸軍部掌管國家軍事,其部是爲國防要害,軍人理當盡忠職守,不應該因爲個人得失而置大局於不顧。”高順解釋的說道。

“這倒很像是段大人的爲人。只可惜段大人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一些……不,他並非是把事情想的太簡單,而是很多事情他寧願不去想。人啊,一旦想多了,難免都會有一些歪心思。看來,段大人是深知這個道理。”袁肅深沉的說道。

“北京那邊眼前也只有這些消息,不過在下之所以專程來一趟,是因爲覺得這件事才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肯定還會有更多並且更嚴重的下文。希望袁大人這邊能早做準備。”高順語重心長的說道。

“建陽,此次我之所以遞交辭呈,並且遷入天津來寓居,並非是因爲賭氣什麼的,當真是覺得現在北洋內部越來越亂,對於大總統一直在暗箱操作的帝制一事也有諸多躊躇疑惑的地方。所以纔想着先清靜一陣,作壁上觀來看看這些事究竟會發展到什麼樣子。所以,不官北京那邊會有什麼動作,我現在是局外人,也不是很在乎這其中門道如何。”袁肅用一種悠長的口吻說道。

他這番話當然說的很是冠冕堂皇,其目的無非也就是找一個體面的藉口。

不過對於高順來說,他現在算是明白了袁肅“真實”的心意。確實,自從青島和遼東事件相繼塵埃落定後,國內的氣氛就漸漸變得妖里妖氣起來。

雖然之前他是有聽聞袁肅會支持帝制,可這畢竟只是傳聞。再者袁肅之前也做過一些鋪墊,之所以支持帝制是希望能儘快促成中央集權。顯而易見,此時此刻袁肅對帝制突然有所彷徨,無法就這一件事做出準確判斷,所以才選擇退居幕後。這也不算是逃避,只不過是換一個角度來看待這件事罷了。

【多謝多謝各位老讀者繼續支持,感激不盡啊!】

第44章 ,事在北京第12章 ,籌碼在手第63章 ,北京夜談第85章 ,初露野心第67章 ,撮合婚事第7章 ,初步探討第2章 ,進攻丹東第70章 ,梟雄末路第47章 ,南下上海第89章 ,步步落實第98章 ,登陸作戰第58章 ,背後殺出第28章 ,兩頭態度第18章 ,大學拜訪第54章 ,購置軍火第58章 ,似是而非第94章 ,入股開灤第24章 ,無心無意第65章 ,聯誼會上第110章 ,妥善善後第24章 ,別有用心第60章 ,訓練方案第91章 ,別有陰謀第7章 ,起義前夕第65章 ,轄內發展第16章 ,兩頭行動第11章 ,起事前夕第90章 ,擬兩部分第42章 ,分配防區第1章 ,另有心計第79章 ,先禮後兵第49章 ,南北劇勢第100章 ,豺狼在側第47章 ,軍政會議第15章 ,戰後狂熱第35章 ,制訂政策第69章 ,實業之想第115章 ,長遠打算第63章 ,北京夜談第36章 ,趁勢而爲第54章 ,見宋教仁第9章 ,世事難料第24章 ,別有用心第53章 ,豫南對策第97章 ,日軍困境第8章 ,會見蔡鍔第97章 ,開始進攻第100章 ,豺狼在側第62章 ,神秘女子第78章 ,淮安部署第5章 ,意在古物第55章 ,車站送行第31章 ,任大都督第84章 ,長江之西第37章 ,京城春節第13章 ,深夜變故第84章 ,趁勢發展第114章 ,北方南方第76章 ,慈善宴會第63章 ,制式產業第4章 ,別有圖謀第51章 ,英人扶持第63章 ,制式產業第97章 ,日軍困境第14章 ,總鎮反應第87章 ,着手解決第81章 ,行營佈置第49章 ,別開生面第41章 ,當衆翻臉第8章 ,似有變故第90章 ,第一回合第30章 ,雙面處理第70章 ,南下籌備第56章 ,道聽途說第98章 ,培植政府第81章 ,行營佈置第90章 ,拉攏進退第38章 ,戰後善後第96章 ,新式步槍第76章 ,慈善宴會第37章 ,京城春節第77章 ,彼此利用第51章 ,英人扶持第102章 ,麻城摩擦第21章 ,中央命令第56章 ,見林伯深第47章 ,護國帷幕第67章 ,推心置腹第1章 ,灤州郊外第2章 ,安山張府第66章 ,帝制進言第81章 ,大轉折點第46章 ,北洋暗流第100章 ,連夜突進第32章 ,新官上任第46章 ,輿論攻勢第112章 ,突破孝感第66章 ,突來冷言第35章 ,羣策羣力第68章 ,局勢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