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何豐林不屑一顧的“哼”了一聲,沒好氣的說道:“說的倒好聽,既然如此,袁都督此行爲何不把本部人馬帶來,如此,這豐功偉績袁都督一人獨領,豈不是更好。”

袁肅改變語氣,十分鄭重的說道:“何大人,你如果實在不想出兵,我自是不能爲難你如何如何。不過醜話我說在前頭,若是我一人之力解決了官雲正、葛行宇,到時候報到上面去的文文本本里,只怕是沒有何大人的一席之地。不僅如此,如若此行失敗了,何大人這邊倒是可以做做文章。”

聽完袁肅這番話,何豐林臉色大變,怒不可遏的拍案而起,衝着袁肅斥道:“袁大人,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在場所有人都知道袁肅剛纔那番話的用意,擺明了就是在逼何豐林。這是典型的官僚做派,一旦事先拿住口實,事後便有得餘地來做文章。袁肅今天把作戰計劃說的好好的,可唯獨何豐林不願意出兵,這便是一個口實。不管袁肅是最後成功還是不成功,何豐林一概是不可能有好果子吃。

儘管蔣百里和第三旅的衆人多少認爲這事有些不道義,可從始至終何豐林擺出那樣討人厭的態度,實在也是讓人不痛快。要怪也只能怪何豐林自己咎由自取。

“何大人,不要說我袁肅不給你面子,你又何嘗給我袁肅面子。今日袁肅是奉了張都督之令南下南陽主持招安一事,你何時曾給予我便利?如今與你商談的是大事,此事只要辦下來,今後河南便能高枕無憂。”袁肅進一步說道。

“哼,又不是讓你的兄弟去送死,你當然是站着說話不腰疼。”何豐林依然很是氣憤,說話時都不願意正眼去看袁肅一眼。

“身爲軍人,戰死沙場理所當然。如果何大人你真是體恤手下的兄弟,那就應該明白長痛不如短痛的道理。與其讓你們的兄弟們常年累月駐守此間,不僅要忍受高層的壓力,也要提防山中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的變故,還不如一鼓作氣,索性將眼前的問題徹底解決。”袁肅在情在理的說道。

“你滿嘴仁義,說的那麼好聽,就算我聽你的命令派兵入山,萬一結果還是鎩羽而歸,那又該如何解釋?”何豐林沒好氣的說道。

“何大人,首先我們現在還沒有確定下一步的行動計劃,所以你毋須太過着急。如果真的萬不得以必須採取軍事行動,我們也會進行一系列周密的部署。正所謂戰前的部署就是爲了評估戰場上的風險,如果風險過大,我們又何必還要冒這個險?等到有一定把握之後,我們再展開行動,你看這樣如何?”蔣百里很平靜的向何豐林開勸的說道。

何豐林畢竟是粗人,文縐縐的道理是說不過這些人,只是心中還是老大的不願意。

微微嘆了一口氣,這時袁肅緊接着又說道:“這樣,如果屆時真的要勞煩何大人出兵,由袁某來懸賞激烈兄弟們出征。不僅如此,此次作戰所有開銷乃至善後安撫的費用,都由袁某人一力承擔。你看如何?”

何豐林思索了一陣,他不想出兵的原因很多,其中自然是包含不想花費過多的開銷。他身爲一軍首長,衝鋒陷陣自然輪不到自己去做,如今擺在眼前的大功勞不無心動,如果袁肅既願意承擔出兵的費用,又不會把戰敗的責任推卸到自己身上,再加上還有一定獲勝的把握,自己還是很願意做這個順水人情。

一念及此,他故意擺譜的說道:“袁大人,這可是你一而再再而三要求出兵的,別說我部現在經費缺乏,萬一此次出兵有什麼三長兩短,那可是袁大人你一意孤行的結果。何某把話說到這個地步上,還望袁大人好自爲之。”

聽到這裡,袁肅自然知道何豐林是答應了,他隨即說道:“何大人放心,正如百里兄所說的那樣,若沒有把握,我是絕不會鋌而走險。有何大人的支持,此役必定十拿九穩,到時候頭功便是何大人的。”

何豐林訕笑兩聲,似是而非的說道:“此事事後再議吧。”

到了清晨七點鐘時,南陽司令部這邊又陸續收到了兩份電文,其中一份還是陽集發來的,另外一份則是來自浦村。南陽下面的村鎮大多是偏僻的小村鎮,能配備郵電局的地方並不多,陽集早上發來的電文還是幫鄰近另外的一支駐部發送過來的。

正如袁肅所預料的那樣,這兩份電文全部是彙報李祖庭其他殘部投降的消息。浦村的一支民軍隊伍損失慘重,本來是打算往東邊潛逃,遇到了官軍巡邏隊。巡邏隊僅僅只有十來人,本來也嚇得要死,經過兩邊交火不到五分鐘,民軍率先棄械投降。

彙總的統計起來,前後已經有四支隊伍主動或被迫向官軍投降,合計差不多已經有了五百餘人。袁肅立刻下令,將所有民軍隊伍全部聚集到陽集看管,只把各隊領隊的頭目押送到南陽城來問話。同時他還要求陽集方面做好善後安撫工作,必須向俘虜提供食物和水,重傷者也需採取必要的救助措施。

陽集方面所需要的善後安撫物資,儘快列成清單發到南陽,由南陽統一配送補充下去。

傍晚時,以李典爲首的幾個民軍頭領分批次被押解到了南陽城。袁肅、周寶林、何豐林等人親自前往拘押所對這些人進行審訊,見面後這些頭領一聽說是袁肅和何豐林,連忙爭先恐後的表示願意投誠,只求能有一條活路。

袁肅先對衆人做出承諾,只要是真心實意投誠,官府一定會寬大處理。等到這些人的情緒稍微穩定下來,心中也各自有了幾分安定之後,袁肅隨即便開始正式問話。根據衆人的口供,可以斷定李祖庭與官雲正、葛行宇早已矛盾重重,之前便已經有許多摩擦。後來因爲官軍散播謠言,稱李祖庭已經接受官府招安,於是官雲正、葛行宇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在昨天傍晚集合兵力偷襲了位於禾西山的李祖庭部。

當時的場面一片混亂,許多人都走散了。至於李祖庭本人目前的下落,有人說看到他往南邊深山逃竄,似乎是要越過山界前往湖北,也有人說被官雲正的人俘獲,還有人說隱隱約約看到被葛行宇親手打死。

“這麼說,李祖庭失蹤,你們的二司令也不知去向,眼下在你們當中地位最高的便是李典,對嗎?”一一聽完供述之後,袁肅不冷不熱的問道。

“是,是,李司官雖然年輕,但一直大司令智囊,咱們兄弟幾個當中現在就數李司官最有資歷。”一個小頭領生怕袁肅會拿帶頭的殺一儆百,連忙推崇的說道。

“對,對,沒錯,就是李司官。”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起來。

李典臉色倒是一時難堪起來,他深知民軍的編制根本入不了官軍的法眼,自己被大夥推出來無非是想當一個出頭鳥。可偏偏他又不好說什麼,難不成大夥都說自己是,偏偏自己矢口否認說不是,這不是自討笑話嗎?

袁肅打量了李典一眼,對方給自己的印象還真像是一個讀書人,這年頭讀書人都是寶,尤其是行伍中的讀書人,就像蔣百里這樣的知識分子軍職,向來是炙手可熱。他同樣看得出來李典的窘態,隨即安撫的說道:“你毋須擔心。既然大家都說你現在最有資歷,那麼從現在開始,直到李祖庭出現並且投誠爲止,你們的隊伍都歸你來帶。”

聽到這裡,李典重重的鬆了一口氣,連忙感激的說了一陣好話。

袁肅擡手打斷,繼續說道:“我必須重申一點,你們現在是投誠,是接受我們官府的招安,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你們的隊伍就隸屬於官軍指揮。如果你們只是走投無路而不得以才投誠,心裡面卻根本不想爲官軍所用,那就趁早說出來。”

衆人皆忙道:“不不不,其實小的們老早就想投誠了,就是大司令說還要思慮一陣。”

“是啊是啊,陳二狗上次回來帶了官爺的口信,從那會兒開始我們就在盤算着儘快投誠得了。只可惜大司令一直優柔寡斷。”

袁肅不動聲色的說道:“你們毋須說這樣的話。如果你們是真心實意的投誠,那自然是好的。不過若你們只是想痛改前非,做回普通的老百姓,這事也不難辦,只要你們現在開口說出來,我立刻便能安排下去。但是過了今天之後,我就視你爲的的確確是投誠,到時候所有規章都要嚴格按照官方的制度來辦,容不得再有任何反悔。你們可聽明白了嗎?”

幾個頭領面面相覷,各自都有幾分不同程度的遲疑。雖然他們心裡面是有投誠的念想,可是也不知道官軍到底會怎麼對待自己。

更何況聽袁肅的口氣,似乎今後是不會有什麼好日子過。如果能做回普通老百姓,與過往徹底一刀兩斷,倒是一個保全性命又能過活日子的好辦法。然則話又說回來,他們這些跟了李祖庭小半輩子的頭領,從來都是靠打家劫舍過日子,一下子變回老百姓,什麼都不會,又能靠什麼來活計呢?

橫想豎想,投誠就是爲了換一身皮,有了這身新的官皮多少要比普通人強的多。

於是在一個小頭領的先行表態之下,其他人也都斬金截鐵的表示自己是接受招安,今後願意改邪歸正,爲官爺們效犬馬之力。

聽得這些人的回答,袁肅露出一個笑容,說道:“很好。今日你們且好好休息,明天一早我會安排你們第一個任務,出席一個新聞發佈會,正式對外公佈你們這支民軍已然接受官軍的招安。過幾日我會再安排對你們改編的細節,今後你們可要好好明確自己的身份。”

“那是,那是,一起以大人馬首是瞻。”

“兄弟們今後一定鞍前馬後爲官爺效力。”

從拘留所出來後,袁肅召集戴鳳翔、周寶林等人進行一次簡短的會議。他決定將李典的這支人馬收編到周寶林的獨立團麾下,不過這也只是暫時的收編。畢竟他不希望周寶林這個團自上而下都不是正經人,就算周寶林治軍有力,但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證這些人上下一心。

他計劃在河南這邊的事情忙完之後,正式擴編甲級戰鬥旅時,把獨立團與新籌建的部隊相互拆散,避免會有之前小團體、小勢力從中作梗,徹底分化這些民軍的影響。

當務之急只是爲了臨時應付,一方面避免讓何豐林搶先收編,另外一方面也是儘快給這些民軍一個名份,所以才歸置在周寶林團的名義下。

周寶林自然是沒有意義,他甚至說哪怕今後不會拆分,自己也一定有辦法練麾下的這支人馬,讓他們今後再也見不到哪怕一丁點的匪樣痞氣。

討論完這件事,衆人又立刻開始商議關於明天的新聞發佈會,以及收編李典這支民軍之後下一步針對山區的行動。

第58章 ,分開進貨第52章 ,各有意外第37章 ,京城春節第45章 ,以退爲進第67章 ,撮合婚事第24章 ,其人之道第34章 ,着手收網第7章 ,收受利益第60章 ,推波山雨第62章 ,灤州隱士第19章 ,最終試探第83章 ,親去隆莊第27章 ,京城風聲第89章 ,壬子新年第63章 ,制式產業第91章 ,堅守陣線第99章 ,北上議事第113章 ,逐步事變第57章 ,遇袁克端第22章 ,謀取出路第29章 ,軍紀之亂第91章 ,成立典禮第90章 ,擬兩部分第43章 ,返回灤州第27章 ,驗證關係第24章 ,另有一手第8章 ,畢業策論第12章 ,故設伏擊第14章 ,總鎮反應第113章 ,逐步事變第22章 ,謀取出路第90章 ,發展工商第55章 ,前往保定第7章 ,起義前夕第60章 ,車站槍擊第53章 ,一戰陰影第29章 ,軍紀之亂第68章 ,行將開戰第50章 ,上海晚會第1章 ,擴大戰場第98章 ,登陸作戰第70章 ,堂上之爭第13章 ,會蔣百里第77章 ,新的內情第80章 ,緊急行動第40章 ,新的編制第74章 ,先聲奪人第43章 ,交心之談第89章 ,先入鋪墊第55章第65章 ,說趙山河第29章 ,五月六月第41章 ,再訪張府第70章 ,擴編軍隊第47章 ,會衆豪紳第6章 ,日本妥協第65章 ,聯誼會上第9章 ,世事難料第57章 ,誘敵之策第21章 ,公所典禮第10章 ,小年宴會第108章 ,信陽之亂第39章 ,過河拆橋第47章 ,軍政會議第46章 ,輿論攻勢第57章 ,軍火清單第98章 ,登陸作戰第23章 ,臨行安排第45章 ,北京覆電第47章 ,會衆豪紳第41章 ,瀛臺大會第65章 ,轄內發展第87章 ,着手解決第45章 ,一念之間第43章 ,新春正月第79章 ,決心一博第99章 ,隨縣之戰第89章 ,前線準備第46章 ,榮升護軍第92章 ,先發制人第64章 ,笑裡藏刀第74章 ,張家送別第40章 ,鴻門宴間第31章 ,安山善後第118章 ,臨別之談第100章 ,大公子言第9章 ,緊鑼密鼓第6章 ,暗藏勢力第14章 ,最終談和第72章 ,整軍欲動第36章 ,官辦銀行第38章 ,加緊提防第18章 ,大學拜訪第99章 ,北上議事第25章 ,天津寓居第50章 ,遇段祺瑞第75章 ,三兩天內第51章 ,謀將加盟第85章 ,雙重密謀第24章 ,人滿爲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