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3 強人所難

修煉出一門本源規則?

萬季安的話真是讓管良嚇了一跳,自己連命天教那許許多多神奇的功法都還沒修煉到家,又談何靠自己去領悟一門本源規則呢?

而且,在和萬季安不多的幾次交流中管良得知,想要修煉本源規則,不僅僅需要有極爲非凡的悟性,同時還要將已經修煉出的規則力全部捨棄,回到最初的原點,但如今自己身處險地,又要護得璇兒周全,又如何能夠做到呢?

然而,當管良想着想着的時候,卻發現璇兒一直安寧的坐在自己的身旁,用小手在一下又一下的有節奏的拍擊着自己的手掌,原本是非常容易被注意到的感覺,卻因爲焦慮的思維而被忽略,此時一經察覺到,不僅讓管良的心中有了一絲異樣的感覺。

璇兒並未擡頭,所以不知道管良在注視着自己,她雖然能夠聽到管良的心聲,卻也僅僅限於她所能理解的那部分內容,那些陰謀詭計、因果輪迴、天道常理之類的東西她一概不知,因此她唯一能夠讀懂的就是管良的感情變化,也是她自從一個完美的意識體誕生於這個世界上之後所迫切想要學會的東西。

管良的焦慮被璇兒看在眼裡,這樣的感覺她曾經產生過很多次,而在越接近這間閣樓的時候這樣的感覺就變得越發的強烈,而那時她用以緩解的法子就是循着有節奏的拍子慢慢的尋獲自己心中原本的聲音,但是當她將這樣的法子用在管良身上的時候卻發現好似失去了作用一般。

不過璇兒不急,一次不行,那就多來幾次,雖然她沒有生過孩子更沒有帶過小孩子,不知道母親該如何來呵護自己的孩子入睡,但憑藉着一種天生的母性本能,卻也讓這種能夠扣入心絃的節拍一點點的撫平了管良心中的焦慮,讓他逐漸安寧了下來。

“謝謝你。”

然而,當管良說出這三個字後就後悔了,他實在不應該去破壞這種親和的美感的,任何言語的描述都只是在刻意的刻畫,而非宛若最初的那份美好。

不過看起來,璇兒並不懂得這種與人相處的意境,所以她似乎並沒有被管良的聲音給驚動,這讓管良靜下了心來,終於是在焦慮過後,第一次開始思索,什麼是本源規則,而屬於他的本源規則又是什麼。

不過,想要憑藉腦袋來思考這個問題,無疑是一項重大的難題,畢竟人隨着年齡的增長,就更容易把原本簡單的事情搞的很複雜,畢竟只有複雜化才能把事情方方面面都搞的周到,雖然的確有很多簡單的法子,但這種簡單粗暴的法子所留下的弊病卻是最多的。

如今,要讓他將原本就非常複雜的法子簡單化就已經很難了,再讓他將已經凝練和融合了多種規則後的“規則體”再精純到某個極端形成本源,這就更加困難了。

那麼,該從哪個方面起手呢?

頭一個,管良就想到了自己最拿手的尋路規則,如果想要修煉一本本源規則的“路之規則”或者“尋之規則”又該如何做呢?

不過很快,管良就放棄了這個方面的打算,正因爲這是最擅長的一門規則,所以管良要比起其他釋道者都更加清楚,想要將“路”當做本源規則該是何其困難。

路就是人腳下行走的這條路,隨着人走的多了,路也逐漸變得多了,但倘若想要讓這條路回到最初的原點,那便是兩點之間的一條距離,但是這條距離可不僅僅是用來繪製兩點之間到底有多遠的,畢竟那就不是路了,而是真的變成距離或者長度了,而路並沒有說明一定要是筆直的,還是彎曲的,又或者是平坦的,還是陡峭的,路就是路,這條路不在於人的眼裡,而在於人的心裡。

對於管良來說,他心中記得最清楚的一條路就是從悲嘆城的朝聖大橋通往命天教的那條路,每年的教內大典他都會走一次這條路,雖然這條路並非他走的最多的,卻也是他心目中最爲神聖的一條路,他早已經可以閉上眼睛,甚至是關閉外在的五感,單憑心中的聲音來走完全程,畢竟在這條路上,每個人都是聖潔而虔誠的,哪怕是賓客也都是規規矩矩的,所以不可能會出現有人擋路或者走錯路的情形發生。

雖然管良並不知道萬季安是如何修煉成動之規則的,但是想要修煉出路之規則那絕對是難於登天,這不是個人毅力的問題,而是單純的個人悟性的問題,管良很清楚,自己連人生路都悟不出個所以然來,談何去領悟最純粹最接近本源的“路”呢?

那麼,既然路不可行,那麼又該從哪個方面着手呢,是“尋”嗎,還是別的什麼?

管良在思索,璇兒在打着拍子,兩人逐漸的融爲了一體,在這種奇妙的感覺當中,管良在放下一端的同時,再拾起另外一端的時候,不再會感到任何焦慮了。

當管良想到這個字的時候,他的心中本能的有了一絲的不自然,但究竟是如何的不自然,連管良自己也很難說清楚,他只知道,自己不該這樣想的,甚至於在他清醒過來之後,也不該再度試着討論這個話題,但是在一種宛如空靈的由璇兒所創造出來的心境當中,卻又不由自主的讓管良回想到了那個字。

“恨。”

或者說,是曾經的管良對羅天的仇恨。

這樣的恨,說出口確實是讓人感到很尷尬的,尤其是在解開了恩怨之後,再回憶起那真是很不舒服的一件事,畢竟那是屬於自己的一段記憶,一段人生,怎能說放棄就放棄了呢?

但是理智告訴他,這樣的恨是不對的,這樣去看待一個曾經對自己有過幫助的人也是性格扭曲的,管良不是這樣的人,他一直都是一個好人,一個好人又怎能因此而嫉恨另外一個人呢?

如果說,悲嘆城和命天教是管良心中的家,那麼這段有其原由的仇恨的因果恐怕就是管良迄今爲止最深刻的一段記憶了,這樣的深刻甚至要比當年的造化之門一役還要刻骨銘心。

自己爲何會如此的仇恨羅天,卻又偏偏對堯天恨不起來呢?

當管良嘗試着去思考這個其實原本早已選擇放下的問題的時候,心中不由得劃過了一個他從未深思過的問題,羅天究竟做了什麼,會遭來自己如此的仇恨呢?

事實上,管良還真沒有認真仔細的想過這個問題,他總是本能的反感、本能的討厭,最後漸漸的就變成本能的仇恨了,但是這樣的本能卻和本源有着一絲的差別,那就是他從來不曾去試圖理解過自己當初這樣的心情的由來到底爲何。

而如今,當他認真去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突然間發現,原來自己恨羅天,並不是什麼讓自己感到尷尬的舉動,因爲他的確應該恨。

就說在妖界的時候,羅天說的那些話,做的那些事,難道不應該讓人恨嗎,你可以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說羅天思慮周詳,看問題嚴謹深刻,或者說他做事同樣恩怨分明,一碼歸一碼,從不拖泥帶水,乃至於無論做出了什麼結論,他都會義無反顧的去執行,加上一點點運氣的成分,一件事最終總能達成他最初的願望。

但是,管良不是旁觀者,萬季安、堯天也都不是旁觀者,別人他不知道,但管良自己卻是絕對難以容忍得了羅天這種人的,說到底他和羅天從一開始就不是志同道合的兄弟朋友,也不是患難與共的生死之交,他只是一個被人莫名其妙拉入到夢裡,又莫名其妙被陷入圈套,一夢南柯之後發現原本自己深愛的女人竟然和陰謀者合夥算計自己,這種事換做是誰,能夠站在局外人的立場上平等對待呢?

只是誰也不曾想到,管良會將這樣的恨“強加”在羅天的身上,但事實上作爲管良來說,在堯天、巴海、萬季安、羅天這幾個人當中,他唯一會去恨的也就只有羅天了。

爲何會這樣說呢?

畢竟這是管良從小就被灌輸的一種思想,同時也是他知人待物所養成的一種價值觀,對巴海,他雖然心中厭惡,卻絕不會浮於表面,那是他的長輩,是和師童同樣身份之人,對於這樣的人,管良從小就被灌輸過他們是英雄云云之類的話,無論他們做了什麼,這個世界都要由他們也只能由他們來守護。

而對於堯天,管良始終沒有生出那種因背叛而出現的滔天恨意,爲何呢,是因爲他這“初戀”難以恨的起來嗎,亦或是他顧慮堯天的身份而擔心有所影響嗎?

都不是,管良對堯天始終都有恨,但這種恨當然所包含的卻並不是單純對某一個人的恨,而是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相加在一起的共同的恨,比如說堯天和巴海,比如說堯天和羅天,或者說是堯天和管良自己,而這樣的一種糾結更是沖淡了管良對於堯天個體的恨意。

而萬季安,那是管良的敵人,這種敵人的身份從來都沒有變過,同樣也是一種如同好人對壞人一般,天生就具有的大義凜然,這種大義凜然當中不存在任何仇恨,只有對立的關係。

而唯一剩下來的羅天,該如何來理清管良和羅天之間的關係呢?

從最初管良帶着昏迷的羅天前往歲月城,再來後來兩人之間所發生的一系列的經歷,直到今天,這種宛如宿命糾纏一般的感覺也始終沒有消失,但究竟是爲何呢,如果說他們兩人之間真有什麼關係,無論是敵人也好,是朋友也好,對管良而言,只要有了身份那立場也就有了,然後根據不同的立場來要麼設立要麼自設一種態度,最終達成和對方相互的一種方式即可。

但遺憾的是,管良始終沒有找尋到和羅天之間相互的這種方式、態度、身份乃至立場。

羅天是一個什麼人,管良一清二楚,但是這樣的一個人所做的事卻並不是他所理解的那種感覺,這種感覺真要描繪出來非常的複雜,同樣又因爲羅天始終不願意告訴其他人自己的想法,以至於當一件事在進行過程當中其他人始終被瞞在雲裡霧裡,而當他們最終發現端倪的時候,再來回味最初的想法時,就會發現原來羅天打一開始就壓根沒和他們走在一條道上。

這樣的一個人,一旦經歷的次數多了,有誰願意成爲他的朋友呢?

管良討厭羅天,因爲只要在羅天的身旁,就會顯示出自己的卑微,沒人願意自己在某個人的跟前變得如此卑微,但倘若說在他人跟前表現的違背就可以收穫莫大的好處,比如說利益的話,那麼這個人或許也就甘願卑微了。

但遺憾的是,同樣沒有,和羅天一起的人,並沒有收穫這樣的好處,或許也是因爲他們本身就已經有着強悍的身份背景,根本就不需要羅天爲他們奪取任何的好處,而關於那些被羅天所思考的,如天道,如釋道者,如絕對規則之類的東西,也壓根不是管良這樣的人所需要去理解的東西。

所以,到頭來,和羅天一道的管良,除了進一步加深內心對這個人的排斥外,別的任何一項具有正面意義的好感都沒有,久而久之,那種無形的恨也越發的明朗了起來。

而這樣的恨直到管良深陷這個記憶世界的時候終於是徹底的爆發了,而爆發的原因說來也是讓人啼笑皆非的,那就是這一次,他的身旁沒有了羅天。

一直以來,管良都不知道這些事情該如何處理,同時他也不想處理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如果說羅天願意做並且知道該怎麼做,那就交給羅天好了,雖然說管良會對這種別人懂自己不懂的事情感到有些難堪,但終究她會隱藏在心底,不會說出來。

但如今,當他獨自一人又像是那一次被拉入到夢境之中的經歷時,他才發現,原來自己始終都逃脫不了那種因他人強加給自己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