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言出法隨

朱佑樘的話一說,重臣全都爲之一靜,顯然大家都在考慮朱佑樘的態度。

剛剛戶部尚書佀鍾的事情,看起來是皇帝安撫,佀鍾借坡下驢,與之前好像沒什麼分別,可是在場的大臣也不是傻子,陛下顯然是被佀鍾的威脅給激怒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建昌候張延齡提出來的問題,那就是戚尤接替佀鍾成爲戶部尚書的問題。

原本建昌候張延齡沒說,大家還沒覺得,畢竟佀鍾還在這個位置上,可是建昌候這麼一說,大家就明白了。

戶部的確很危險,一旦佀鍾被拿下,那麼戶部就真的成了壽寧侯他們的了,戚尤做的事情大家都看在眼裡,這錢可沒少賺。戶部尚書可以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能賺到錢就是好事情,這個大家都知道,誰知道陛下動心沒動心。

朝廷這些年缺錢,可是站在朝堂上的這些人自己的生活受到影響了嗎?完全沒有啊!

家族該摟錢摟錢,自己該收錢收錢,唯一受到影響的就是皇帝了,整日裡節衣縮食,陛下會沒有怨氣?現在有一個能賺錢的,陛下難道會不意動?一個個小小的戚尤,到了今日終於成了心腹大患了,這裡面的事情不深思都不成了。

衆人在看向建昌候的時候眼神都非常的不善,全都是這個傢伙搞得事情。

這麼一鬧騰,大家對武院的事情反而提不起興趣了,不過現在想在反對也不太好辦了。

壽寧侯那邊說的明白,武院是要以武爲主,文武並重纔是興國之道,這話你還沒法反駁,打壓武將這事可以做,但是不能說。如果在宋可以說,但是大明絕對不行,錢財上卡一卡,人家說自己拿錢,如果還在錢上糾纏,最終還是會被打回到戶不來。

所以臣子們沉默了,反正勳貴勳戚那邊鬧騰,他們自己花錢,那就讓他們自己鬧騰,自己搞。

見到沒人說話,朱佑樘沉吟了片刻,然後開口說道:“既然沒人反對,那此事就定下來吧!”說着轉頭看向了朱厚照:“太子,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來辦了。”

“是,父皇!”朱厚照答應了一聲,臉上倒是沒什麼表情,心裡面卻是鬆了一口氣,終於還是成了,雖然中間出現了一些波折,不過成了就好。

下了早朝,朱厚照看着各懷心思的文官,又看了看魚貫而出的勳貴,心裡面若有所思,不過還是趕快轉過身追上了自己的老爹。此時的朱佑樘黑着臉,表情非常的難看,看着兒子來了,朱佑樘忍不住開口說道:“你想掀起黨爭嗎?”

“你可知道黨爭何其嚴重?黨爭禍國,這不是說說而已,而且文武失和,是多嚴重的事情,你知道嗎?”

朱厚照看着有些激動的老爹,心裡面輕輕的嘆了一口氣,不過他也知道老爹如此生氣的原因,黨爭,自古以來便代表着內耗,可以說是內耗之中規模最大的,一旦黨爭開始,那便是曠日持久,很難結束。尤其是像這一次,看起來是勳貴和文官,可是說白了就是文武失和,一旦文武失和,外戚爭權,這種黨爭會把一個國家拖向深淵。

“父皇,以往不爭,不是因爲矛盾不在,而是因爲一方不想爭,不能爭,不敢爭。”朱厚照輕聲的說道,語氣卻很淡漠。

“自土木堡之後,大明的勳貴就像被打折了腰,于謙救了大明,彷彿文官就成了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的英雄一樣,于謙如此,所有文官都如此嗎?他們削減京營,削減騰驤四衛,從人數到規模,從兵器鎧甲到軍餉,全都在削減。”

“說簡單一些,這是因爲朝廷用錢的地方多,所以委屈一下士卒們,畢竟現在也無戰事。”

朱厚照前面的話朱佑樘還想反對,可是現在這些話朱佑樘卻默然了,因爲這的確是文官常說的話。這還是現在,到了崇禎年間,當官的最愛說的話就是“在委屈百姓幾年”,結果就是交不完的遼餉,給不完的加徵,這些官員家裡面在做什麼?

走私,開礦,販鹽,壟斷暴力行業,抽這個國家的血,扒這個國家的皮。

“去年,鹽商乞鹽課的事情父皇還記得嗎?”朱厚照知道光說是說服不了老爹的,需要舉例子:“鹽商是沒錢嗎?是做不下去生意了嗎?揚州兒臣抄了多少錢?那是全部,不是,兒臣根本沒敢往後挖,爲什麼?因爲後面站着的都是這些冠冕堂皇的爲國盡忠的大臣們。”

“在看看今年的食鹽准入資格拍賣,拍了多少錢?內閣遞上來的名單,多少背後站着的都是這些大臣?”

“大明缺錢嗎?大明不缺,缺錢的只是父皇你罷了。爲什麼缺錢?因爲這些人將屬於父皇的錢全都拿到了自己的家裡面。”

朱佑樘轉頭看向了兒子,臉上的表情緩和了不少,不過態度還是很堅決,沉吟了片刻說道:“你說的都是對的,可是父皇也知道,黨爭禍國,可以想別的辦法,可是一旦掀起了黨爭,那麼朝堂上下將永無寧日,革新,那也是需要一個平穩的環境的。”

老爹的這句話朱厚照贊成,革新的確是一個平穩的環境的,一旦將革新陷入黨爭,那麼革新就不要想了,先想着怎麼黨爭吧!

“父皇,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威勢驚天,口含天憲,言出法隨,父皇可知道爲什麼?”朱厚照沒有回答老爹的話,而是開口轉移話題了。

朱佑樘沒想到朱厚照會轉移到這個上面來,伸手在朱厚照身上抽了一巴掌:“還學會賣關子了,我是你爹!”

朱厚照無奈的搖了搖頭,天下的爹都一樣,不過朱厚照也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便繼續說道:“太祖皇帝起於微末,南征北戰,擁有無數能征善戰的將士,因爲有他們的忠誠,太祖皇帝才能夠口含天憲,言出法隨,一句話,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縱觀歷朝歷代,當皇帝握有絕對武力的時候,他的話纔是聖旨,纔沒有人敢陰奉陽違。”

第一百四十五章 鄭和出使水程第八十三章 私鹽第五十五章 早朝第一百六十八章 差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致命的溫柔第五十六章 漣漪第四十八章 一起納稅吧第十章 皇帝的身體第九十七章 不服氣?憋着!第十六章 言志第三十二章 相互攻訐第一百零九章 駕臨第八十九章 動手第一百零五章 皇家晚宴第一百零五章 皇家晚宴第七十四章 楊廷和第二十九章 巡閱第二百零二章 棋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神隱第一百九十三章 新線索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戰起第一百六十六章 喜歡第一百八十三章 上門第一百一十二章 公生明廉生威第六十二章 科舉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了心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動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和而不同第一百四十一章 父與子 (五更保底求首訂)第一百一十七章 父子情深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京第一百八十二章 合作和對抗第二章 課業第一百八十七章 我們能忍第五十九章 八局第二十二章 有那個味道了第六十五章 命硬之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回京第一百一十六章 神隱第八十四章 拉下水第一百九十二章 家父東廠廠公第四十四章 本宮豈是愛錢之人?第二十八章 參謀部第九十二章 除了陛下,沒人能讓我跪!第一百零四章 黑了心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神隱第一百三十五章 自帶背鍋屬性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京第一百五十五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第十七章 打拳第一百九十九章 重賞之下第四十三章 朱佑樘的想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被殃及的勳貴第九十九章 官員的心思第一百六十章 河套 下第二十四章 京城小霸王第一百五十一章 皇權的喪失第一百二十七章 葉家第一百八十六章 安排第一百零八章 豪情壯志唐伯虎第二百一十三章 送女人給太子第四十章 行動第二百零九章 不敢置信第七章 頌聖第二百五十三章 剛到底第一百六十七章 去固原第三十八章 全都亂了第三十五章 指鹿爲馬第一百八十八章 行動第三十四章 指桑罵槐第四十一章 幕後黑手就是太子殿下第九十九章 官員的心思第七十六章 廣寧第一百八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四十六章 徽商第一百五十六章 價格感動人心的好產品第一百五十章 人才啊第十五章 隨朝聽政第四十六章 徽商第三十二章 相互攻訐第四十四章 吃是關鍵第六十三章 劉琦入京第一百五十三章 人心不能涼第一百八十一章 朝廷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第一百六十七章 謹慎第二百二十九章 腹黑甩鍋第一百八十九章 言出法隨第一百五十九章 河套 上第二十五章 你有個好兒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六十章 官校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因後果第一百八十四章 逼問第五十三章 忽悠第五十八章 劉琦是個好官第一百九十三章 爲太子殿下辦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合作和對抗第二百三十五章 敲定第六十一章 鐵心 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七章 敲竹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