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蠻族八部

大離二年年初。

武信帶着翟讓等瓦崗羣雄,共約八千餘人,已經返回江都多日。

離國又多了賈雄、王儒信等數位文臣,翟讓、翟摩侯、單雄信、程咬金等數位沙場猛將,還有六七千百戰精兵。

武信並未爲翟讓封侯封公,只是在江都城賜了座府邸,封爲正三品鎮東將軍,賈雄和王儒信封爲四品左右曹參軍事,單雄信、程咬金和翟摩侯爲四品領軍將軍,令其獨掌一軍。

當然,除了他們從瓦崗帶來的近七千精兵,其餘軍卒,需要他們自行招募訓練。

同月,剛剛立國的大魔國,宣告瓦解,由魏公李密繼位,更改國號爲……魏。

李密爲魏王,延續三公九卿制,李文相爲太尉,徐世績爲丞相,祖君彥爲御史大夫,王伯當爲武威大將軍,重整旗鼓,威懾四方。

至此,曾經讓人津津樂道的大魔國之大魔王程咬金,只當了一個多月國主,便逃離大魔國,投入南方離國帳下,引爲一時戲談。

離王武信率衆返回離都後,並未勤政練軍,再次宣佈閉關,讓離國文武百官頗爲無語。

特別是程咬金,經常裝模作樣地長吁短嘆,都是當********,爲什麼離國上下一心,他的大魔國卻亂成一團。

當然,兩者看似都是甩手掌櫃,意義卻完全不同,離國文武百官,基本是武信親自招攬,武信本人又掌握幾大精銳主力軍,自然遠非程咬金可比。

……

離國南方,東陽郡。

離國最南部之宣城郡,往南是新安郡,再往南是遂安郡,再往南便是東陽郡了。而東陽郡往南是永嘉郡,是毗鄰汪洋的最南部區域。

只要離國能攻陷東陽郡和永嘉郡,便能佔據大陸東南方,到時毗鄰汪洋,便可安心西征或北伐了!

因爲這個世界地域遼闊無垠,海上貿易並不發達,導致沿海區域並不繁榮昌盛。所以南方開發不大,較爲偏僻荒蕪,又多山林水地,可謂窮山惡水,基本被南蠻或各個古怪部落所佔據。

臥龍公兼宣城郡郡守,帝龍,不負衆人所望,率領蠻族在宣城郡安家後不久,便率軍南下開疆拓土。

短短兩個多月時間,便先後拿下新安郡、遂安郡和部分佘杭郡疆域,打到東陽郡中部的龍丘山山脈,兵臨東陽郡城城下。

一路南下,征伐大軍基本是蠻族戰士,說不上兵不血刃攻城略地,卻也沒爆發二十萬規模以上的戰爭,只是零星的小戰事,主要是古蠻帝族的外交作用。

自古以來,帝族便是蠻族主脈,如今帝族率軍南下,基本是所向臣服,特別是那些中小部落,即便有些寧死不降,卻也擋不住蠻族大軍。

這就是名義的重要性。

可惜,世事易變,人心難測。

南蠻諸部在南方雄霸多年,雖然在大隋帝國時期,承認爲大隋臣子,卻只是每年上貢而已,聽調不聽宣,可謂一方土皇帝。

如今大隋孱弱,天下大亂,南蠻諸部也有所野心,沒北伐就不錯了,豈會臣服?!

遍佈南方的蠻族部落,數以百計,又以七大部落最爲強大,共有一位蠻皇,六位蠻王。

七大部落分別爲:風部、雷部、火部、水部、蠱部、獸部、羽部,都是源遠流長的古老勢力,每個部落的子民都超過千萬,擁兵過百萬,基本各佔一郡,這也是臣服大隋帝國的一種標誌,承認大隋帝國對他們疆域的命名和冊封。

每代蠻皇都是從七大部落中誕生,其餘六部則爲蠻王,共尊蠻皇。

東陽郡便是火部的地盤,由祝融氏執掌,此代火部蠻王又稱火王。

帝族南下時,南蠻諸部爲了是否臣服帝族的問題,爭論無數次,直到帝龍率軍抵達東陽郡城,依舊沒個結果,這也是帝龍大軍之前能如此順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包括南蠻七大部之火部,依舊有近半人贊成迴歸古蠻,承認帝族,抵擋之心就不強烈了!

不過,火王祝炎焱當慣了土皇帝,自然不想爲人臣子,是主戰一派,雙方就在東陽郡城對峙起來了。

此外,火王還向水部和蠱部等大部落求援,共得援軍約爲三百萬,氣勢沖霄,軍馬連山。

南蠻七大部落,只有水部和蠱部來援,可想而知南蠻內部之激烈矛盾。

南方諸郡,以建安郡和義安郡疆域最大,分別掌握在水部和蠱部手中,此代南蠻皇便是出自蠱部。他們會支援東陽郡城,也是建安郡、義安郡和東陽郡毗鄰的主要緣故。

脣亡齒寒,東陽郡若是淪陷,就該輪到他們了!

遠眺東陽郡城,旌旗如林,煞氣沖霄。

南征蠻軍抵達城下後,迅速安營紮寨,並未發起攻城,雙方就此對峙起來。

“少主!火王得到了水部和蠱部的支援,按照吾王所願,不可強攻,否則我軍必會傷亡慘重,特別是蠱部,不得不防!”

臥龍公帝龍抵達時,充當南征蠻軍先鋒統帥的帝真長老,頗爲頭疼向帝龍提醒道。

值得一提的是,若是以最古老的古蠻說法,帝族原本和南蠻七部是並列的超級部落,名爲“戰部”,驍勇善戰,直至執掌古蠻多年,再加上所尊蠻神(帝江古神)的名字,以帝爲姓,更名帝族!

所以,蠻族諸部,具體該稱之爲蠻族八部。

不過,蠻族八部中最驍勇善戰、最強大昌盛的是戰部,最神秘的卻是蠱部。

蠱部人口不多,此次來援戰士也才幾十萬,遠不如火部和水部。但是,戰爭不是隻看數量多少,蠱部手段又讓人防不勝防。按照正常標準,十萬蠱部戰士至少可抵百萬正規軍,甚至是數百萬、上千萬。

如果東陽郡城死守的話,南征蠻軍強攻,肯定會損失慘重。

“他們拒不迴歸嗎?”帝龍臉色頗爲難看問道。

南征以來,頗爲順利,要不是窮山惡水,行軍困難。以帝龍預期,二個多月足以打到無盡之海海畔了。

“他們承認我族,但是,只尊我族,不認離國!”

帝真長老觀察了下週圍人羣,壓低聲音應道。頓了下,改爲傳音接道:

“火王傳訊,若是我族願意脫離離國,他們願意迴歸,不但讓出地盤讓我族安居,而且全力助我族北上,奪回我古蠻江山!”

第七百四十六章 太平王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鳳蕭吟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 悲劇殺神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誅心第八百零四章 衆女之能第兩千兩百六十八章 稀世至寶第二十四章 練軍之難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高武沙場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黑雲壓城第兩千零五十一章 詭秘大桓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古老底蘊第兩千六百五十四章 五大地皇第兩千七百三十五章 極烈九陽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八陣圖出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離間計(中)第二更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 仙國之劫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驚世轉折第一百九十三章 癡情可憐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底蘊對決第八百三十一章 強強對決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 偷樑換柱第六百六十八章 決戰前夕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道之惑(第三更)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天鎖風波亭第兩千零三十八章 蕭鎮全場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遠交近盟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杞人憂天(拜求月票)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四美助道第一百九十七章 魔星之說第兩千零四十一章 一飛沖天第兩千五百零一章 愛民如子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 漢主劉邦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 清遼圍攻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 攻防易位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 人心豪賭(拜求雙倍月票)第兩千零七十九章 梁州風暴之戰第六百七十六章 離唐決戰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孰輕孰重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武與巫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岳飛弟子第兩百二十六章 東都首戰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初次僱傭第八百八十六章 琅琊之鋒第五百五十五章 機不可失第兩千五百零八章 鐵血揚威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 風暴降臨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 西楚浩劫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真正的戰神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團雛形第八百八十五章 鯤鵬VS魔熊第五百三十四章 驚世之戰(二)第八百九十章 初涉古路第六百五十二章 圍追堵截第三百六十八章 南方首賊第五百六十章 武氏到來第九百五十六章 以血備戰(第一更)第兩千零七十七章 梁州風暴之皇臨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 幻妖褒姒第三百七十五章 小忽悠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陷陣奇將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死豪賭(爲龍哥飄紅加更)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裂天猿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初戰散仙第兩百九十五章帝鼓初動第八百二十章 離隋之議第兩千零一章 走馬上任第兩千七百三十六章 此消彼長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貂蟬VS孫堅第兩百九十五章帝鼓初動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末日三響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劍妖燕十三(拜謝元老惡魔飄紅支持)第八百七十二章 計劃和變化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詭異賭局第九章 四大妖孽第四百七十九章 域外蹤跡第兩千七百三十三章 生死末戰第七百九十五章 房謀杜斷第一百七十三章 帝皇抉擇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丹陽吳旅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孰輕孰重第三十八章 彼岸花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巔峰圍殺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 天都大決戰(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羣星爭輝(拜求月票)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 根本所在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極端手段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 妖清之威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宮門對峙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巔峰圍殺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帝皇法相第八百八十四章 葬神山林第三百六十六章 暗中交易第兩千兩百三十三章 業餘大軍第七百八十四章 開國和治國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 元皇之殤第九十九章 廉頗老矣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伽羅掌權(六一歡樂)第兩千兩百零五章 先天輔助器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武道大乘第三百九十七章 南陽侯伍雲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