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楊逍的過往,武當明教結盟

出乎意料。

又在情理之中。

楊逍待在光明頂這麼多年,不就是爲了當教主,解決明教困境。

可惜以一人之力,孤掌難鳴。

不論五散人,還是四護教法王都不簡單。

楊逍猶豫片刻,搖頭道:“還是算了,陽教主對我有大恩,我卻對不起他,早該發覺去搜索密道,卻讓他沉寂了二十多年。”

“若不是我賢弟發現的早,明教的下場估計會更慘,楊左使你也不必如此。”

殷天正嘆了口氣。

也不強求。

畢竟楊逍在光明頂經營多年,他就算當這個正教主,也是無礙,他有這個資格。

“觀楊兄輕功,陸恆心有疑惑,不知楊左使是否出自古墓派,或桃花島一脈?”

就在衆人爲明教誕生新教主高興時。

陸恆突然問了一句。

讓人摸不着頭腦的話。

楊逍聞言,不解其意,愣了好一會。

“陸宗師,你這是從何說起。”

剛剛就在楊逍從教主寶座飛身跳下的一瞬間。

陸恆腦海中就出現了新的領悟。

【你認真觀看楊逍施展古墓輕功,激發滿級悟性,領悟夭矯空碧輕功,自動推演圓滿!】

之所以這麼認爲。

那是陸恆知道,楊逍也同樣會彈指神通,這可謂是桃花島弟子學習的高深暗器手法。

而當年黃老邪,也曾傳給楊過。

兩人都姓楊,說不定真有什麼特殊關係。

本來陸恆對這件事,就有懷疑。

今天一見楊逍,又看他用出如此輕功,這才發問。

但很明顯,楊逍自己也說不清。

“尊師可是姓程?”

明教衆高手不由看向楊逍。

作爲明教有名的大高手,也不是誰都知道楊左使的過去,除了陽頂天或許知曉一些外,外人對此都是一知半解。

楊逍愣了愣,突然笑了道:“陸宗師,難道是聽張真人所講?”

“我師傅的確姓程,我是她收下的遺孤,只是在下也不知師傅來歷。”

陸恆點點頭道:“那就說得清了,程英乃東邪黃藥師關門弟子,乃桃花島正宗,更是丐幫幫主黃蓉的師妹,在江湖上地位尊崇。”

“同樣你這門輕功,出自當年和全真教齊名的古墓派,終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

“難得,楊左使也算是名門之後,失禮了。”

陸恆的話,讓殷天正他們也是傻眼,吃驚的看着兩人。

倒不是說,他們對百年之前的前輩不懂,五絕失蹤與四十年前,就算在當年也是一大憾事。

而楊逍的師承,是桃花島弟子,那也說的過去。

“是這樣?我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當年給我起名的師伯,是一個獨臂男子,難不成?”

“神鵰俠,楊過!”

陸恆拍手笑道。

對號入座,在場哪一個不是人精,神鵰俠侶在江湖上也是享譽非凡的絕頂人物,更有傳說,新五絕之一的西狂,早已踏入先天,更是武學大宗之一。

誰也沒想到,楊逍的背景也是這麼正宗。

世事變遷,當年名門桃花島,也逐漸落寞,退出歷史舞臺。

陸恆想了想,突然用出落英神劍掌,在楊逍面前演練幾招,對方眼睛瞪大,道:“落英神劍掌?”

“陸宗師,怎麼會家師獨門武學?”

“此乃桃花島武學之一,

陸某祖上,也層算是程英師叔的師兄,太湖歸雲莊陸家。”

陸恆拱了拱手。

他這身份半真半假,但武學卻不會騙人。

一時間,楊逍不由對陸恆另眼相看,親近許多。

雖說他破壞了楊逍和紀曉芙之間的姻緣,但有些事陸恆必須去做,而不是眼睜睜看着事情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殷天正看在眼裡,立刻開口說道:“陽教主但年拒絕總教降元,我們作爲明教弟子,也不能忘卻我明教的宗旨,救人於水火,驅逐元蒙讓漢人重新回到掌管中原的大義之上。”

“衆明教弟子聽命,我殷天正以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下達第一條命令,收攏在各地分壇的明教兄弟,招兵買馬,儲備糧草,以對抗殘暴元蒙,他日反攻,推翻元朝,行善去惡,衆生平等!”

光明左右使者,青翼蝠王,五散人,天地風雷四門主,五行旗主皆躬身。

“謹遵教主令!”

“諸位,武當派陸恆與老夫爲八拜之交,現如今武當提議舉辦英雄會的目的,也和明教一樣,是爲了推翻元蒙統治,日後若在江湖上,遇到武當派受難,明教弟子必須竭力互助。”

陸恆拱了拱手,道:“武當也是一樣,若明教弟子在江湖上受困,武當也會竭力援手。”

“正所謂志同道合,武當可與明教結盟,摒棄正邪身份,共同面對大敵。”

殷天正親自走下來,與陸恆握住手,而後衆人也不由笑了。

有武當派出面調解明教與其餘四派之間的關係,必然會讓人信服。

起義軍這種大事。

武林同樣需要一個領頭羊。

世人很難想象,天鷹教重歸明教,殷天正奪下明教教主,從一盤散沙變得齊心時,會產生多大的能量。

明面上,有武當派在主持江湖大義。

暗處也有天尊殿,在護持江湖穩定。

兩者若能合二爲一,必然會讓朝廷震驚,甚至膽寒。

明教教衆,十數萬,哪怕高手不多,但就算是粗略精通拳腳功夫,若能排兵佈陣,產生的威力,卻遠非尋常軍隊能比擬。

這是明教的優勢。

吸納平民百姓,天生就很親近。

短時間內,若是可以擺正武林態度,只要摘掉了魔教的帽子,哪怕少林寺也不敢與其發生衝突。

如今六大門派,峨眉已經退場。

其他四派,更難齊心合力。

шωш ✿тт kán ✿¢○

門人哪怕有高手,也不會成爲前路上的絆腳石。

除了少林。

而自天尊殿玄武堂主假扮圓真,混入少林後,目的很明確,就是分化少林寺權利主事。

陸恆很清楚。

三大神僧中,空智對方丈職位一直都有覬覦之心。

而且支持空智的也不在少數。

若是能得空智相助,空聞下臺也對江湖比較有益。

而華山派沒什麼存在感,崆峒派和崑崙也都只能算是一代不如一代,打醬油都嫌他礙事。

若是不識像。

陸恆也不會手下留情,江湖未來必然需要只有一個聲音。

“楊左使,教主,範遙我還需要繼續潛在汝陽王身邊,打探情報,這些都是這些年來,我從元庭獲得的各地軍備力量情報圖,希望能夠對本教有用!”

範遙從懷裡取出一大疊情報秘錄,交給殷天正,然後對衆人拱了拱手,頭也不回走出光明頂。

陸恆思索半晌,突然追了上去。

“範右使,此乃武當培元丹,此物能耐不輸於少林大還丹,相識一場,保命爲主,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此物贈與範右使!求仁得仁!保重!”

(未完待續)

第417章 事了拂衣去第269章 戲耍觀音第116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135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去巫山不是雲第313章 亂世修身之路第28章 上藥前再斷骨,俞岱巖的噩夢第356章 突擊喪屍大軍的準備第321章 狂傲炸街,目標醫院第5章 宋遠橋想代師收徒?第331章 夏雪的來頭不小哇第13章 天鷹教作亂,委任下山歷練第62章 羣雄齊聚武當,張三丰歲壽辰第251章 融合小世界,域主第220章 挖大坑,管殺不管埋第296章 大鬧鬼門關,殺日夜遊神第412章 機甲小隊催枯立朽的表演第280章 分道揚鑣第262章 要空手套白狼,你想多了!第477章 重樓的震驚,一觸即發第17章 教授門徒武技,兌換凌波微步!第77章 少林寺年底蘊,天價競拍屠龍刀都359章 畫一張大餅,延續武道神話第123章 劍湖宮左子穆,逍遙密辛第127章 情種的天花板第485章 得雷靈珠,助雨舒還陽第59章 爲武當派操碎了心!第336章 吸納人才,各種算計第466章 嚇唬紫萱,尾隨抵達女媧廟第89章 羣戰殺手鐗,意要焚糧草第500章 武道先驅第423章 馴服變異動物的辦法第38章 亡羊補牢爲時不晚!第405章 不是朋友,那就是敵人第33章 煉製大還丹,踏足先天之境第101章 或是一見鍾情,稍動心轉瞬即逝第23章 黑玉斷續膏到手第418章 美人魚聖女卡西,外星人入侵藍星?第195章 運河偶遇單美仙,寒山劍掌滅魔隱第204章 開啓佛道之爭,先將你一軍第366章 雄鹿可不僅只有一個配偶第189章 再踏征途伊始,初臨蘇州第231章 邪王露怯,大隋班師回朝第58章 刀在我手,誰贊成,誰反對?第375章 引爆蘑菇雲第443章 魔尊重樓現,鎖妖塔前對峙第151章 拆穿慕容世家的小把戲第322章 驚魂尖叫豬隊友,我不是救世主第227章 啓動滅國大戰第476章 提點女媧,收徒景天第239章 收婠婠當侍妾,祝玉妍被氣吐血第135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去巫山不是雲第111章 美人在側,紅塵逍遙第475章 邪劍仙的誕生第297章 釜底抽薪第467章 三世情緣詛咒,伏羲的陰謀,女媧的無言第103章 突如其來的背刺,少林寺三渡瘋了?第469章 毒蛟三娘,進入毒瘴泉再見女媧第393章 八面玲瓏夏將軍,首次交鋒第64章 張翠山入天尊殿,外三堂首秀第48章 擊飛西華子,蠢笨張翠山第324章 安撫人心,找到小雪第102章 紅顏禍水的楊蕭琴第276章 遇燕赤霞第71章 普渡山東桃花島,此物與我有緣第373章 無法修補的裂痕第377章 噩夢降臨,南翔的困境第87章 癩蛤蟆打哈欠第78章 滅絕死,六大派峨眉除名第223章 傳授仙武入門篇,蕭峰突破第183章 既然爲敵,那就再來些更刺激的第22章 歸途金剛番僧現,陸恆的決心第195章 運河偶遇單美仙,寒山劍掌滅魔隱第358章 隕石輻射區變異,喪屍界的清道夫第352章 無巧不成書,幫田青送信第395章 東南二大區的儲備力量第47章 張翠山迴歸中土,大戲開幕!第280章 分道揚鑣第474章 對神界宣戰第387章 武道中堅力量,返回黑省新城第383章 廣撒網捕撈魚,津門域大宗交易第227章 啓動滅國大戰第166章 曼陀山莊聽舊聞,少林寺風聲鶴唳第77章 少林寺年底蘊,天價競拍屠龍刀第257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第404章 既然是熟人,那就好辦了第126章 牙尖嘴利木婉清,楊蕭琴收徒第253章 域主的本事,仙道的根基第42章 碧海潮生按玉簫第185章 籌謀登基爲帝,從佔據西夏開始第85章 萬人敵屠戮元兵,威震江湖第265章 算計仙神佛道,利益的犧牲品第296章 大鬧鬼門關,殺日夜遊神第402章 收服徐楓,津門戰區的敲門磚第201章 入洛陽宮,這隋帝藏得夠深第232章 石之軒入道門,散功轉修長生訣第182章 引爆佈局,昔日帝王今日俘虜第469章 毒蛟三娘,進入毒瘴泉再見女媧第322章 驚魂尖叫豬隊友,我不是救世主第30章 夜探少室山,意外獲取聖火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