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養馬之術

原本,王全斌受命訓練大楚騎兵的時候,他是異常高興。說實話,在大楚的一線將領裡面,他是位居末列的。不要說和朱元、馬光猛、林仁肇、丁思瑾、曹芸這些統兵大帥,和周行逢、張文表、申屠從堅這些勇武之將相比,就連小字輩一些的曹彬、潘美,他都比不過。如果不是汴京之戰,他表現不錯,再加上邊境之戰錢清等人喪命,也輪不到他躋身一線。

可是,上述這些將領沒有訓練騎兵的經驗,就是身居重任,脫不開身,比如曹彬,他一直以來都是負責騎兵訓練的,可是,他現在身居徐海防禦使,實際上負責東線,淮河以北四州的防禦,根本是脫不開身。當然了,馬雲現在對曹彬頗爲欣賞,有培養他爲方面大員的意思,單純的訓練騎兵,對於曹彬來說有點大材小用了。

大楚的高級將領們都清楚,馬雲統一天下的心思,從來都沒有斷絕過,要想升官發財、光宗耀祖,就一定要參與北伐,在北伐中建功立業。組建騎兵的消息一傳開,防禦使一級的將領們紛紛活動起來,有沒有私下找門路,馬雲不清楚,可馬雲清楚的是,一封封請纓書雪片一樣的飛到自己的御桌上,內容都是一樣的,請求訓練騎兵。這其中競爭的激烈,讓任何一個人都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當任命詔書到了王全斌的手裡,就連他自己一時之間也是難以置信。

可是,王全斌高高興興的跑到房州去接受馬匹的時候,心裡頓時就涼了半截。王全斌是北方人,騎兵的高頭大馬見得多了,突然看到大楚的迷你馬,心裡面甭提多泄氣了。可是,一來王命在身,不容他回頭退讓;二來,他深知大楚目前的困難,能有這幾萬匹馬,或者“騾子”,已經是實屬不易了;三來,陪同他一起來接受馬匹的是中線統帥丁思瑾,從這個細節上面,王全斌心裡也明白大楚對這幾萬匹馬的重視,讓他不能不硬着頭皮上,爭取化被動爲主動。

王全斌一方面接受了馬匹,另一方面樞密院也秉承皇帝的聖旨,在中線、東線二十多萬大軍中,挑選了一些會騎射的軍士,共8000人交給了王全斌,算是大楚第一支師級騎兵部隊誕生了。

作爲統帥,王全斌不可能只騎着自己的北地馬,還是要騎一騎楚國的土著雜交馬。不騎不知道,這騎了之後,讓王全斌心裡多多少少有點數了。爲什麼這麼說呢?這楚國馬矮卻是矮了點,可是耐力不錯,跑起長途來,似乎比高高大大的北地馬還擅長,可缺點也非常的明顯,最重要的就是負重能力不行。要是軍士帶的兵器多了,這楚國馬就跑不起來,而且衝鋒起來的爆發力也不夠。最重要的,讓王全斌頭疼不止的是,這些楚國馬都沒有見過大世面,戰鼓聲,或者說噪聲一大,這些馬匹就有點受驚的意思。

再加上這8000軍士,都是騎過馬的人,就算是沒騎過名貴的北地馬,也總算是見識過北方馬的高大,一看自己手上這些“小騾子”,一下子都泄氣不說。這些日子來,王全斌不是抓緊時間來訓練他們,而是費了好大的心血,來教育這些兵蛋子們“愛自己的馬匹勝過愛自己的生命”。總之,這段時間裡,王全斌是費勁心思,才使這騎兵部隊有了點樣子。

馬雲率兵打仗多年,閱兵也搞過很多次。這次掃了幾眼前面這羣大楚未來的遊騎兵們,臉上的笑容漸漸僵硬了起來。**他老人家說的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朝堂上討論幾天,自己覺得對騎兵組建充滿信心的馬雲,看到這些騎兵們,看到將來可能在戰場上大放異彩的“騾子”們的時候,心裡有點沉甸甸的。

馬匹是由兵部負責徵收的,軍士卻是由樞密院派員挑選的。這兩個朝廷軍事部門之間,顯然溝通不夠。至少,樞密院的人並不太清楚這馬匹的實際情況,他本着好兵用在刀刃上的心思,選的人除了會騎馬之外,就是要求個頭高。可惜,高個頭的人,到了這支“騾馬隊”之後,變得有點不太適合,有點畫虎不成反類犬,騎馬不想騎馬,像騎狗。

見馬雲的臉色陰沉了下來,王全斌趕緊訴苦。就算馬雲不說,王全斌自己也要上奏章解釋解釋了。

“陛下,這些軍士們在過去的部隊裡面,多曾經騎過馬,多多少少有些馬術,射箭的本領也不差。但是。。。”王全斌心裡在組織着言語。他是軍隊系統裡面的,他知道這肯定是兩方面事先沒有協商好,弄得有點不太配套,這8000人裡面,至少有幾百人都不適合。可這個問題不能明着說,不然一張口就得罪人。

馬雲卻好像沒有聽明白王全斌的意思,見他說話吞吞吐吐的,大手一揮說道:“朕這次來,就是要聽聽你的意見,看看你有什麼要求。你有要求,朕舉傾國之力,也要滿足你,可是,你要練不好軍隊,達不到朕的要求,那。。。可就是你的責任了。”

皇帝的話柔裡帶鋼,讓王全斌心神一震,再也不敢隱瞞什麼,開口說道:“陛下,臣。。。臣認爲這馬匹已經不少了,組建一支8000人的部隊夠用了。可是,這軍士卻不太合格。咱們大楚地處南方,軍士接觸馬匹的機會畢竟太少,想短時間成軍,很快就出來戰果,這難度還是很大的。”

馬雲點了點頭,道:“軍士不會騎馬,卻是是一大難敵。王愛卿,”馬雲用手一指騎兵部隊說道:“王愛卿,這麼短的時間內,你居然能將部隊訓練成這個樣子,實屬不易啊!”

王全斌心中有些感動,他說道:“陛下。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臣接手軍隊不過半月,能有這樣的成果,丁大帥、朱大帥乃是首功啊。”

馬雲呵呵一笑,遙指着那幾個身材高大的“騎狗者”說道:“王愛卿,那幾個軍士如此騎乘恐怕和我們的要求不相符合吧。我聽說這房州馬耐力好,可是負重能力一般。你對這些軍士有什麼訓練計劃嗎?”

王全斌心中暗贊馬雲知兵,他拱手說道:“陛下真是知兵之人,一下子就指出了問題的關鍵。這些軍士都是久經沙場、能征慣戰之輩,而且馬術純熟,按理說,乃是騎兵的好坯子。可是,卻與咱們眼下這支騎兵部隊不相符合。”

“哦?這是爲什麼呀?”一旁的樞密使李驤問道。李驤長於戰略戰術,對着細枝末節反倒也不太在行,只是覺得高人騎矮馬有點彆扭罷了,見王全斌如此慎重,不禁好奇的問道。

“李大人,這些軍事可不是身材高一點的問題。他身材一高,體重就重,盔甲也重,整個負重比一般人就重得多,而且飯量卻大,一旦長途跋涉,馬力不濟就有可能就會掉隊。咱們這支騎兵的任務在於靈活輕便,目的是騷擾敵人的後方,而不是作爲先頭部隊,衝鋒大戰用的。對軍士來說,能不能打仗、善不善打仗,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是,騎術熟不熟,能不能跑、善不善跑。所以,下官覺得這些軍事,在咱們這支騎兵隊伍中用處不大啊。”王全斌解說道。

李驤點了點頭,道:“原來如此。陛下,微臣向陛下請罪。這事情實屬我樞密院選人不當,給王將軍帶來了麻煩。”

李驤光明磊落的這麼一說,王全斌大大的鬆了口氣。一旁的馬雲也笑道:“這件事樞密院卻是是考慮不周。不過,咱們組建騎兵是剛剛起步,組建這麼一支具有特殊用途的騎兵,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有些差池也是難免的。李愛卿不必介意。王愛卿,除了這幾百軍士之外,還有什麼困難嗎?”

“陛下,臣請陛下多派遣一些馬伕。咱們這8000軍士大都只會騎馬,對養馬、治馬之術,都不太清楚。更何況咱們的馬匹和北方馬還是有一些區別的。臣以爲不僅僅要訓練軍士們的馬術,這養馬之道也是很重要的!”王全斌說道。

馬雲笑眯眯的點了點頭:“王愛卿言之有理啊,咱們大楚的馬可是得之不易啊,一個個都是金元寶一般,要懂得珍惜啊。恩,李愛卿,等會你替朕草擬一封詔書,讓兵部儘快選派懂馬之人來蘄州,給軍士們講解養馬之術。”

馬雲一行人就這樣一邊商討,一邊觀看了騎兵的訓練。然後,纔到臨時搭建的軍營裡面,召集騎兵各營指揮使以上的將領。這主要的事情已經商議完畢,召集將領,無非是讓皇帝陛下見見他們,然後讓馬雲說一些鼓勵的話,犒勞一下軍隊。這些都是有程序可以依序的,在這裡就不細說了。不過,馬雲在蘄州閱兵的時候,卻聽到了一個壞消息:蔡州節度使王殷被郭榮給拿下了。

第111章 決策第13章 突襲楚軍第171章 設伏第57章 波瀾再起第138章 隱士,不是那麼好當的第30章 攻克江陵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22章 借兵第63章 皇帝樓上坐第204章 芙蓉花第29章 往事如煙(上)第43章 再戰石守信第13章 轉戰歸州(上)第102章 溫存一下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98章 論戰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24章 名臣第117章 造反第189章 高勳議和第87章 戲弄第18章 殺**個頭第28章 打劫第86章 南下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19章 援軍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76章 吳越變亂第29章 詐門第208章 咱也出兵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135章 潑髒水2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2章 丫就一空城第122章 攻陷河中第102章 溫存一下第90章 聯合契丹第103章 會戰(2)第187章 講和第54章 使者不斷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38章 夜襲(下)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209章 半個月時間第211章 隴州第192章 真議和第55章 連番用計第19章 援軍第68章 來了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151章 來了新消息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103章 會戰(2)28第48章 江湖節度使第107章 明詔第71章 單挑第18章 殺**個頭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115章 西征第88章 親征河東第61章 迷惑第100章 戰高平2第26章 謠言第85章 援兵1第6章 投石問路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55章 失蹤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200章 混戰第153章 趙季札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15章 下杭州(3)第68章 結義第106章 會戰(5)第210章 聊天第81章 豫章行(四)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101章 聽春宮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72章 斬立決第75章 廣東內務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74章 兵進泉州第13章 周宗犯錯第170章 益津關第64章 祭孔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17章 謀臣(2)第27章 物價暴跌第120章 我看行第12章 新妃(3)第19章 血戰(二)第65章 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