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明詔

等全國範圍的學習運動步入尾聲的時候,馬雲才離開揚州,坐船順着大運河南下。進入長江之後,然後逆水而上。到了金陵附近,他並沒有立刻入金陵,反而先進入了金陵附近的石頭鎮禁衛軍大營裡。在大營裡,馬雲設立祭臺,親念悼文,向着北方祭奠戰死沙場的軍士。這一舉動,自然博得了軍士們的極大好感,卻讓準備郊迎大禮的官員們有點無可是從。

“臣等叩見陛下!”皇帝陛下留在軍營裡不出去,政事堂的徐仲雅、範質、拓跋恆、石文德、王贇五位大臣在金陵裡也坐不住了。且不說君臣一別數月,皇帝回來了,於情於理他們這些高官們都必須要參見皇帝的,再說了,這五個人雖然各有所長,性格不一;可是能擔任這麼高的官位,對皇帝的心理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瞭解的。皇帝爲什麼會突然滯留揚州,是真的像詔書上說的那樣,和淮南人民同生死、共命運嗎?爲什麼皇帝陛下要等到全國官員統一思想之後,方纔返回金陵?爲什麼他回到金陵,不先入城,反而先進到了禁衛軍的軍營之中。禁衛軍一共3萬人馬,人馬雖然不多,卻是皇帝的私兵,軍餉有皇帝自己掏腰包,不受戶部制約,指揮權更是緊緊握在皇帝手裡,樞密院都沒有資格調動的。在諸位大臣看來,祭祀陣亡將士,不過是一個原因罷了。恐怕皇帝心裡面,對金陵的情況還是有顧慮的。當然,這並不代表皇帝對金陵百官心中生疑,或者心中不滿,這是皇帝在給百官們表達忠心的一個機會。所以,五個大臣齊刷刷的來了。

馬雲笑呵呵的說道:“諸位愛卿平身。咱們君臣也有兩個月沒見了。孟勇,把忻州的特產拿些過來,給諸位大臣嚐嚐。這可是正宗的京西水果,在咱們南方不容易吃到啊。”

五人心中一暖,他們都沒有想到馬雲第一句竟然如此的平淡。汴京之敗,不管是從三年前馬雲登基稱帝開始算起,還是四五十年前馬殷被封爲楚王開始算起,都稱得上是開國以來第一敗仗。可這敗仗偏偏還是皇帝陛下親自指揮的,他們不怕皇帝陛下惱羞成怒,像宋文帝那樣吃了敗仗之後,第二年立刻就要報復,結果再吃一次敗仗,因爲馬雲已經說了“楚周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並存”,這個“相當長”就有很彈性,政策上解釋起來很方便,五年也好,十年也好,都屬於“相當長”的範疇;可五人怕皇帝陛下被打懵了,不敢再出兵了,雖然皇帝還在強調“統一全國”,可奮鬥綱領和實際行動,完全是兩碼事。

但是,馬雲平淡無奇的一句話,無疑讓他們吃了定心丸,皇帝這平靜的心情,讓他們登時也安下心來。皇帝並沒有喪失鬥志!

“臣等謝陛下賞賜!”五人再一次跪倒謝道。

馬雲又一次將他們扶了起來,在他們五人的臉上掃視了一遍,突然笑道:“咱們君臣在一起將近十年了,十年來大楚能夠橫掃江南,全賴諸位愛卿鼎力相助。今日咱們雖然敗了,只要人在,他日未必就沒有翻身的機會。前些日子,朕在揚州也說了一些話,不過呢,因爲地點不一樣,那些話最多隻能算是給大家提提醒,吹吹風。現在朕回到金陵,回到了皇宮。就需要有明詔,宣示天下,對天下人解說一些北伐的事情。哎。。。這次北伐咱們敗了,而且敗得極慘,這責任嗎,主要在朕。先有朱愛卿提議圖謀京東道,吞噬河南道,逐步蠶食僞周;後有趙愛卿勸朕謹守汴河,長期對峙,拖垮僞周。朕都沒有采用,反而一意孤行,想一戰而克汴京,沒想到卻中了僞周的奸計,以疲憊之師對迅猛之軍,大敗而歸。就連朕也差點一命歸天。國家積蓄數年的優勢,蕩然無存,真是讓朕汗顏啊!”

楚國實行“三省六部一院一臺”制,這五人都是其中的首腦。汴京之敗,他們自然知道大楚敗的極慘,陣亡了兩個副提督,兩個防禦使,團練使、指揮使陣亡數十人。可是,汴京之敗的實情,他們卻是第一次聽說,過去的聽說的也都是捕風房的那個“雖敗猶榮”版本。可現在聽馬雲這麼一說,他們自然不會去追究誰應該爲戰敗負責,而是在想如何去寫這個明詔。馬雲話裡的意思,是要把戰敗的責任全部由自己擔任,有點要下罪己詔的意思。

石文德第一個跳了出來反對道:“‘兵者,國之大事也’,孫子雖說過:‘’可他也所過‘無形無常勝,四時無常位,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我軍以順討逆,深入敵境,嚮導、斥候都不適應,因此沒能及時察覺敵人的陰謀,所以,陛下也不必過於自責。現今坊間皆以爲陛下雖敗猶榮,臣認爲是否就按坊間的議論,來下達明詔呢?”

什麼坊間議論,老百姓的議論都是馬雲和趙普商量好的,通過捕風房傳達天下的。石文德作爲吏部尚書,事實上就是名義的尚書省尚書令,在朝廷上是可以和中書省的徐仲雅、門下省的範質相抗衡的。他怎麼可能不知道坊間議論是怎麼來的呢?只不過,讓皇帝爲戰敗負責任,這在石文德看來簡直不可想象。

馬雲笑了:“諸位愛卿,今天只有你我君臣,沒有一個外人。坊間議論,呵呵呵,明人不說暗話,那都是朕和趙愛卿派人放出去的。朕要負擔戰敗責任,不是爲了別的,是讓軍士們安心,讓軍士們放心,免得他們好不容易從戰場上退回來,又時刻擔心着成了替罪羊。可更重要的是,朕想通過這件事,給大楚製造一個勇於任事的氛圍!大楚的興盛,不是靠我一個人的,是靠官員、士紳、百姓。國家興盛,就要有人出來做實事。要鼓勵大家做實事,就不擔心大家做錯事,畢竟只有做事,纔有可能做錯事。整天裡誇誇其談,紙上談兵,那根本就沒有犯錯的機會。評論家、批評家是好當的,但朕卻不取,朕要的是實幹家。朕想通過這麼一件事,來放開大家的手腳,讓大家勇於做實事幹實事。”

五個人對視一眼,皇帝說的話在理,可是,皇帝爲戰敗負責任,可不等同於天災的時候下罪己詔,這個事是有傷皇帝清明之譽的!

徐仲雅斟酌着說道:“陛下聖明。此招一出必將拉開太和盛世的大幕。不過,臣以爲汴京一戰,我軍雖敗,可是,並非一無所獲的。臣以爲可以講這些收穫也寫入明詔之中。”

第40章 找點事幹(下)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93章 到後方去要啥有啥第80章 豫章行(三)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206章 鳳翔第9章 典軍使第33章 入蜀(2)第112章 只能打楚國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17章 伏擊(三)第14章 下杭州(2)50第62章 匍匐臥倒第67章 疑兵第25章 小兵傳奇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185章 追擊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105章 後宮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68章 老婆闖大牢第146章 奇怪的案件1第116章 含元殿第22章 摸底第39章 決策(2)第29章 詐門第39章 茅山道長第126章 兩派第98章 觀畫(下)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69章 側翼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58章 龍虎風雲會(一)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32章 封州之戰(上)第55章 連番用計第191章 被欺騙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31章 定策(上)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64章 交州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102章 坦胸相見第7章 暖煙閣第15章 首富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31章 定策(上)第38章 夜襲(上)第12章 被打斷了!第57章 波瀾再起第95章 內鬥連連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54章 使者不斷第74章 兵進泉州第47章 五代諸葛第93章 到後方去要啥有啥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204章 芙蓉花第47章 賞賜第38章 夜襲(中)第28章 黎陽大戰第7章 大火熊熊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73章 半渡而擊第142章 改朝換代(3)第3章 嶽州現狀第55章 失蹤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55章 連番用計第1章 你說不行,我說行第26章 限制党項(5)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15章 案發第168章 戰事再起第23章 設宴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93章 到後方去要啥有啥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25章 約四事29第43章 激戰第75章 置之死地第23章 曹氏父子第80章 議徵安南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91章 陪太子讀書第115章 西征第189章 高勳議和50第52章 脫身之策第97章 拼了第26章 算盤啪啪響第45章 空去空來第29章 詐門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