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後宮

原本要儘快南返金陵的大皇帝馬雲,爲了鞏固淮南安全,檢查淮南官員的工作情況,在淮南重鎮揚州,停了下來。他一面召集官員,聽取他們的工作彙報,一面督促兵部派員在淮南招募軍隊,重組淮南軍團。直到全國各地轟轟烈烈的開展學習“皇帝陛下揚州談話”的活動之後,馬雲才決定繼續南返。

“巧兒,又有什麼事情了嗎?”皇后趙紫英笑盈盈的問道。

“娘娘,皇上要回來了,您知道嗎?”巧娘不但不回答,反而反問道。

“知道啊,怎麼?莫非陛下又有什麼別的想法了嗎?”趙紫英滿臉疑惑的說道。

聽說馬雲有可能在汴河被俘、甚至被殺,最着急上火的,就屬這位皇后娘娘了。當時,趙紫英得到消息之後,第一個反應就是要騎馬去找自己老公,可是巧娘硬生生把她給勸了下來:上面有太上皇,旁邊是皇室宗親,下面的羣臣有何太上皇合不來,如果皇后娘娘您走了,留下8歲的大皇子該怎麼辦呢?萬一有個閃失,這。。。這皇帝陛下一生的心血不就白白損失了嗎?

老公自然重要,可兒子也不能不管啊。猶豫了一下,趙紫英趕緊命人招來了政事堂衆位大臣,同時,趙紫英還拿出來馬雲臨走的時候,留下的“如朕親臨”的金雕令箭,控制住了申屠從堅指揮的近衛軍,並且調令近衛軍進金陵戒嚴,穩住了局勢。

這個時候皇后突然召見政事堂諸大臣,徐仲雅、範質、拓跋恆、王贇、石文德五個人心裡都明白,皇后娘娘是什麼意思。石文德第一個表態,支持大皇子暫時監國攝政,範質接着就附和了石文德的意見。徐仲雅、王贇、拓跋恆也都同意了。

可是這事不算完,大皇子太小了,這國家大政最後由誰拍板啊?是政事堂諸大臣作爲輔政大臣代皇子處理呢?還是恭請皇子的長輩處理呢?由於幾個重臣,尤其是樞密副使李驤、刑部尚書趙普不在金陵,政事堂諸大臣做輔政大臣,李驤他們同意了倒也罷了,萬一不同意,這事兒就麻煩了。

所以,就算他們心裡有這個想法,他們也不敢說。而且,從古到今,除了權臣之外,國家大權從來都不會在大臣的手裡。因此,就只能恭請皇子的長輩來垂簾聽政。可楚國情況比較特別,如果馬雲掛了,楚國面臨的最大難題則是:到底是皇后趙紫英也就是未來的皇太后攝政呢,還是太上皇也就是未來的太上太皇攝政呢?

徐仲雅第一個站出來,恭請道:“大皇子年幼,臣請娘娘暫時攝政。直到得到大皇帝陛下的具體消息。”長沙政變,徐仲雅將老馬家得罪到了極點,如果太上皇出來攝政,第一個倒黴的就是他了。

石文德是被馬雲慧眼識珠,在馬雲手下才達到了人生的最高點,在馬希範的手下,他只是一個被貶謫的臣子而已,不管是投桃報李也好,還是心有餘悸也好,他也站出來表示贊同。

範質對那位太上皇沒什麼好感,他當然也在皇后在一邊。

拓跋恆這個人法統性很強,皇后娘娘執政,這是先例歷史上可是舉不勝舉的,而且皇后政治,皇位肯定是傳給馬雲的兒子,可要是太上皇執政,這事兒可就不好說了。再者不管是朝堂這些大員們,還是地方的封疆大吏們,不是在政變中發家的,就是馬雲提拔的,特別是軍隊體系,對馬希範是沒什麼好感的。如果,馬希範執政,不管他會不會反攻倒算,下面的羣臣都會不安心的。這可就埋下了禍根了。所以,他也支持皇后垂簾聽政。

王贇還沒有表態,5個大臣裡面,就有四個同意了,他想反對都沒用。再者說,他雖然是樞密使,可樞密院和兵部、戶部相互制約,再加上另外一個大佬李驤,毫無疑問也是站在皇后這一邊的,他就是想讓太上皇執政也辦不到。再說了,在這個敏感時候,他支持太上皇,不僅會害了自己,還有可能造成楚國的動亂。馬雲執掌大權已經八九年了,老馬的親信早就被清洗了,大臣們對老馬都是敬而遠之的,讓老馬聽政,可就是開歷史倒車了。

於是,五個人一致通過。鑑於金陵和全國各地流言四起,五個人又同時恭請皇后娘娘迅速召開大朝會,從名義上、法理上,確定自己的地位,昭告天下,與僞周勢不兩立的立場,同時,穩住局勢。在大朝會上,鑑於淮南兵力空虛,紫英才聽取樞密院的建議,下詔抽調大楚名將馬光猛爲揚州留守,率兵防禦淮南。同時在江南地區,緊急擴充軍隊8萬人。

沒過幾天,趙普就從徐州傳出了消息:皇帝陛下昏迷,生命垂危。趙紫英雖然着急、擔心卻又不能親自跑去,畢竟自己是在替老公、兒子守家業。於是,她就派了張倩去徐州看望馬雲。楚國知道了馬雲的消息,自然安定了下來,再也沒有人勸大皇子登基了,這馬雲、趙紫英伉儷情深,自己這個時候上表,無疑是在暗指馬雲要掛了。就算是好意,這位皇后娘娘心裡也不會樂意的。更可況,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皇帝陛下康復了呢?

當皇帝馬雲病重的時候,很多人都是希望他能昨日康復的,可是,當馬雲真的康復之後,有些人心裡反而又惴惴不安起來。這裡面就最典型的要數巧娘了。這些日子,巧娘也算得上是汴京的風雲人物了,一會兒皇宮,一會兒家裡,兩頭不斷的跑,一會兒把金陵的情況、皇后娘娘的想法給趙普傳遞過去,一會兒又把遠在徐州的趙普寫的信件,又拿給了皇后。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巧娘倒也不覺得怎樣,畢竟論感情,自己是皇后的丫鬟,從小就在皇后的身邊長大;論親疏,皇后娘娘待自己猶如親妹妹一樣;論關係,自己的女兒是大皇子的未來媳婦;論長遠發展,如果大皇子登基,自己的女兒可不就是皇后了嗎?可是,皇帝好了,要回來了,巧娘突然覺得不妥了。皇帝威權日重,可不是當年那個被她指着鼻子罵的愣小子了。自古天家最無情,自己這些日子來,上躥下跳的,可是想當犯忌諱的。這萬一。。。

巧娘越想越害怕,越想她就越關注皇帝的行蹤。皇帝陛下南返,走到揚州突然不走了,反而遙控政事堂,開展了一次全國大學習。大學習裡面有一條,“高舉儒家思想的偉大旗幟,緊密團結在以皇帝爲核心的中央官府周圍,爲了實現全國統一而奮鬥!”巧娘越琢磨越覺得不對勁,這是不是皇帝陛下變相的對前一陣子皇后陛下監國表示不滿啊。天啊,這不會影響皇后陛下的後位吧?

巧娘趕緊跑到皇宮裡面,卻見皇后笑盈盈混沒有當做一回事兒。她張嘴就想勸諫皇后了。

第85章 潞州第16章 應對第63章 堅守第139章 想享受文人待遇嗎?第3章 敲詐勒索(1)第48章 江湖節度使第69章 進攻潼關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55章 新的變化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74章 兵進泉州第181章 生意經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84章 喜憂參半第52章 蕭縣大捷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43章 激戰第10章 茅山道士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41章 三使南唐(2)第23章 曹氏父子第63章 天生麗質第13章 下杭州(1)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92章 試探第54章 商討第33章 發行國債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182章 對峙第45章 神棍第2章 整風運動第12章 驅除契丹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155章 藏獒第23章 設宴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9章 讓涇州第40章 三使南唐(1)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98章 罪狀第10章 茅山道士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98章 罪狀第4章 敲詐勒索(2)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51章 漫天要價第17章 變換的時局第117章 造反第3章 墜馬的疑問第80章 豫章行(三)第138章 隱士,不是那麼好當的第15章 伏擊(一)第40章 三使南唐(1)第22章 限制党項(1)第85章 潞州第40章 找點事幹(上)第22章 覆手爲雨第31章 定策(上)第43章 繼續出使第21章 江湖傳聞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28章 黎陽大戰第20章 西遷(2)第69章 往事第12章 新妃(3)第135章 詩賊(2)第119章 公主大婚(上)第19章 血戰(二)第117章 救人(下)第95章 軍事互動第72章 狂暴衝擊第8章 盛典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46章 撞車第13章 出使第69章 一鍋燴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十二章第117章 李唐猝亡(1)第112章 夜宴(三)第59章 出降(上)第12章 岳陽樓(下)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80章 豫章行(三)第15章 案發第81章 分兵第144章第55章 失蹤第44章 黃土鎮第9章 典軍使第168章 戰事再起第87章 援兵3第3章 嶽州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