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

趙普心驚膽戰的跪在地上,心裡已經準備好迎接馬雲狂風暴雨般的怒罵。在朝廷內外,誰都知道,自己是站在皇后那邊的。可自己站在皇后那邊,不僅僅是因爲巧孃的關係,宗族親戚總要講究一個長幼有序、倫常有道吧。皇后的兒子馬允文既是長子,又是嫡子,這。。。這怎麼說都應該是太子的不二人選吧。從小派系來說,以範質、李驤、朱元、韓熙載等人爲首的北方南遷到江南的官員,由於趙紫英也是北方人的關係,自然而然就站在了趙紫英這邊。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對老家有感情,都希望打回北方去。這羣人在朝廷內外的影響可是極大的。

這就不僅僅是他趙普在支持馬允文,在馬雲昏迷、徐州被困的時候,朝廷流言四起,“掛了、被俘”的言論到處都是。朝廷上下爲了安定人心,同時示意天下和僞周勢不兩立、決不妥協的立場,大部分人都同意速立新主,而新主也只有一個人選,就是馬允文。馬允文今年8歲了,性子溫和,深受思齊殿各位師傅們的讚賞,被認爲是有“仁君”風範(雖然只是個小屁孩)。有這樣的一個人當皇帝,大臣們也安心。只有皇后不同意,這事才拖延了下去。現在看來,幸好皇后沒同意,不然的話,金陵朝堂上的諸位大臣們,可就裡外不是人了。

趙匡胤圍了徐州三天就撤軍了,消息傳到金陵。朝廷的風聲立刻就掉轉了,都主張等等看,皇帝真是駕崩了,那再立新帝也不遲。可就是這個時候,趙普自己陷了進去,萬一新帝登基,總要做些個安排吧,所以,他就寫了奏章呈給趙紫英,希望她能夠不動聲色的未雨綢繆。如果這些事讓馬雲知道了,那。。。那可就難辦了。、而且馬雲建立了密摺,允許軍中都統、封疆大吏們,寫那種不經過六部、通政司,直達上聽的奏章。這麼一來,金陵的擁立是絕對瞞不過馬雲的。

只是,馬雲不可能追究那些人的,畢竟人家是從大楚的全局出發。而朝廷內外真正有着後黨、太子黨名聲的,也就是他趙普一個人,別的不說,誰讓他的女兒是馬允文未過門的媳婦呢?如果馬允文登基,他就是國丈,以後他外孫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任的皇帝。搞了半天,他這個遠在徐州、時刻伺候在皇帝身邊的刑部尚書反倒站在了風口處。比他品級大的那些相爺、樞密使們,反倒沒有什麼。如果馬雲想敲打敲打着大臣,那麼自己無疑就是“殺雞儆猴”的那隻雞了。而且,自己做的那些事情,確實有些是見不得光的。

趙普跪在地上,心懷忐忑的等待着馬雲的責罵。不料,馬雲呵呵一笑,扶起他說道:“趙愛卿,皇后做的是對的。淮南空虛,朱元回兵不及,朝廷上下,也只有朕的兄弟,才能掛帥出征,穩住江山社稷。走,咱們下去見見!”

馬雲二話不說,跳下龍輦,快步穿過前面的儀仗隊伍,遠遠就看到馬光猛、潘美、揚州刺史柳文玉等揚州大小官員站在那裡,翹首以待。尊卑有別,這接駕活動,向來都是官員們跪在道路兩側,讓皇帝陛下的隊伍從中間穿過,如果皇帝陛下心情好,或許,還能找幾個人上龍輦上聊會天,這就是天下的榮幸了。可沒想到馬雲竟然親自走到了前面。

馬光猛一愣,趕緊跪下見禮。馬雲笑呵呵的一把扶起馬光猛,然後大聲說道:“諸位愛卿,都平身吧!朕已經知道了,淮南空虛,白衣軍鐵騎侵入淮南,橫行無忌,如果淮南、特別是揚州的諸位愛卿,忠於國事、臨危不懼,我大楚就岌岌可危了!朕要感謝你們呢!”

“嘩啦”剛剛平身的這羣人,又跪了下來,謙遜的,表忠心的,什麼都用。場面亂的一沓糊塗,雖然官員們都練過怎麼回話,可是,馬雲說話不可常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臣子們爲國盡忠,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怎麼能接受皇帝陛下的感謝呢。一點都不像郭榮麾下那羣官員表態時的整齊劃一。畢竟兩國國情不同嘛,江南這塊,從忠心角度來看,叛變的機會比較少,而中原亂成一團糟,大家夥兒都是見過大世面的,皇帝們爲了收攬人心,什麼奇談怪論沒有說過?他們自然知道什麼場合該說什麼,讓皇帝陛下得到最大的滿足,讓自己恰如其分的表示出忠心耿耿。

“起來,起來,都起來吧。你們都是朕的肱骨,是朝廷的耳目手腳。在地方辛苦,朕心裡都是明白的。特別是前些日子,朕的大軍在汴京慘敗,張永德這羣賊子,兵進淮南,擾動天下,讓淮河兩岸百姓受苦了,朕心裡又是難受,又是不安。你們的作爲,使朕對百姓的愧疚之情,稍稍減輕。你們的表現,朕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馬雲大手一揮,振奮的說道:“白衣軍強悍,沒有關係,一次打不贏,咱們就打第二次,只要有你們這些忠勇之士,有百姓的極力支持。朕就不怕失敗。中原百姓身受僞周荼毒,飢寒交迫、餓殍遍野,時刻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朕心裡更是難受,同是華夏子民,朕和你們絕對不能坐視不理。朕絕對不會放棄中原的子民,希望諸君和朕同心協力,統一華夏,共治太平。”

“臣等緊尊聖諭!”一聲倒是整整齊齊的。馬雲這段話比較正常,大傢伙都知道該怎麼回答。就像閱兵一樣,主席說“同志們辛苦了”,大傢伙就得回“爲人民服務”。這叫套路,這是規矩,是不能亂的。

像這樣的場合,最高領導人的話,都是需要再三琢磨的。大家夥兒嘴裡回答着,心裡都在暗自揣摩、領會皇帝陛下的談話精神。毫無疑問,皇帝陛下並沒有因爲這次戰敗,從而改變了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這安了官員們的心,畢竟這些人都是在“統一天下”的觀念中,被提拔起來的。如果皇帝陛下突然改了這個說法,對他們有點難以接受。就像赫魯曉夫一樣,斯大林一死就翻臉不認人了,這一方面造成了蘇聯黨的混亂,另一方面也造成人民對黨的不信任。一個“人渣、儈子手、法西斯、暴君、混蛋”竟然能當20多年的領導人,這讓人還怎麼繼續信任呢?因此,造成了蘇聯思想上的動盪,埋下了分裂的隱患。

只要“統一天下”的中心思想沒有改變,那麼自己過去的、現在的所作所爲都是被肯定的,都是有功勞的,對於將來他們也知道該怎麼做。官員們的心,安定了。

第81章 巨型炮仗第15章 殺人第22章 摸底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117章 救人(下)第17章 調軍第26章 離間第36章 稱王荊湖(下)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42章 趁火打劫第48章第7章 火藥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17章 伏擊(三)第92章 試探第112章 夜宴(三)第34章 兵圍封州(下)第112章 只能打楚國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63章 天生麗質第142章 展示實力2第32章 入蜀(1)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13章 下杭州(1)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50章 戰象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21章 捕風房第89章 援兵5第63章 皇帝樓上坐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14章 威逼第91章 遇刺第52章 韶州鏖戰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131章 使者第30章 攻克江陵第25章 小兵傳奇第70章 一錯再錯(上)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203章 謀蜀第90章 兄壯侄大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95章 新軍情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47章 五代諸葛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165章 條件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191章 被欺騙第87章 戰潞州第5章 敲詐勒索(3)第16章 伏擊(二)第43章 繼續出使第35章 稱王荊湖(中)第45章 神棍第49章 巧取雄州第3章 嶽州現狀第39章 決策(2)第86章 南下第37章 瘋狂的想法第26章 謠言第178章 糧草第69章 進攻潼關第2章 整風運動第17章 伏擊(三)第175章 御駕親征第9章 長沙朝議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106章 會戰(5)第60章 三成機會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26章 離間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65章 攻城第84章 喜憂參半第135章 詩賊(2)第94章 再見陳傳第182章 對峙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46章 撞車第22章 摸底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14章 下杭州(2)25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97章 向東!第25章 小兵傳奇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120章 歸程(上)第7章 火藥第116章 備受爭議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