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堅守

像震天雷這種新式武器在楚軍中裝備的並不多,關鍵的問題有兩點,第一,它威力不大,比起楚軍常用的燃燒彈來說,簡直就是天壤之別;第二,技術還不夠成熟,在運送的過程中,特別是在乾燥的天氣下,它極容易自爆。綜合這兩點因素,震天雷在楚軍中的主要作用就是爲了打亂敵人的陣型,造成敵人的恐慌擾亂。

真正的攻城戰,靠的還是拋石機還有燃燒彈。可是,汴京攻城戰,楚軍卻沒有帶什麼多少大型的拋石機,打宋州也好,打汴京也好。都沒有見到往日那種萬石齊發,遮天蔽日,震動天地的巨大場面,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拋石機確實好,一塊石頭下來,能把城樓摔個大窟窿,可是,它的侷限性也很大,它不適合在平原地區使用。爲什麼呢?

沒石頭啊!

中國有句戲文是這麼說的: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從古至今,見過軍隊行軍打仗攜帶乾糧、攜帶弓箭、攜帶其他攻城作戰用具的,可是從來見過那支軍隊攜帶大批石頭上戰場的。帶石頭上路的,那不叫軍隊,應該叫建築隊!

拋石機可以隨軍攜帶,可是大石頭只能是就地取材、靠山挖山,靠水摸河。如果碰到了大平原,那就沒辦法了。汴京還就是處在華北大平原上,附近別說大山了,就連個小山包都沒有。最近的山,應該是嵩山了。從嵩山走到汴京,那自然很方便了,可是要幾個人擡塊大石頭,走到嵩山,那可不是什麼好差事。估計也沒有幾個人願意幹。畢竟拋石機拋出去的石頭,最小的也有現在大門外樹立的石獅子那麼大(它主要主用是破壞城牆的,砸人只是一個附屬作用,類似於順手牽羊)。

所以,要攻城,除了破着人上,用人命來換城池之外,就只能依靠着燃燒彈了。可是,楚軍用燃燒彈着實打了幾場名震天下的打勝仗,這一下子想瞞都瞞不住,燃燒彈的秘密已經是天下皆知。作爲大楚的主要對手,大周早就派人以此立項,建了科研項目,研究出來好幾種對付燃燒彈的方法。而對於汴京來說,他們在楚軍還沒有到來之前,就事先將城中的民宅和城牆之間,人爲的做了一個隔離帶。燃燒彈最厲害的是什麼呢?不是它到處都能燃燒,而是它燃燒時釋放了大量的熱能,讓挨着易燃物品比如木頭等,很容易就點燃了起來。製造了隔離帶之後,燃燒彈碰不到可以燃燒的東西,它的威力就大大降低了。

在震天雷對着汴京南城門展開一次攻擊之後,錢清就傳令使用燃燒彈,準備火燒汴京城。可是,過了一陣子之後,這燃燒彈拋出去不少,可是預想之中的大規模燃燒卻沒有出現過。錢清無奈之下,只好吹響了衝鋒的號角。

“嗚嗚嗚。。。”低沉的號角聲吹響。

盔甲明亮的軍士們或者手持大刀盾牌,或者手持強弓硬弩,排成一排排整齊的整列,在獵獵作響的錦旗飄舞聲中,在催人奮進的號角聲中,向着汴京城行進了過去。

天空中飛舞着如簧的弓箭,那是楚軍爲了壓制城頭上的周兵,用弩車弩牀激射而出的,可是,周兵畢竟是出於守城方,城頭上的周兵,或許會被楚軍的弩箭所壓制,可兩側高聳的箭樓上、瞭口處,卻又大批周兵正偷偷摸摸的想楚軍發射着弓箭。

“哈!!!”在進入弓箭的攻擊範圍後,楚軍軍士們齊聲高喝着,將盾牌高高的舉起,遮掩着身子,冒着爆射而來的弓箭,向着狼煙滾滾的城頭髮起了衝鋒。整齊的陣型頓時分成了三部分,兩翼的弓弩手在數量刀頓手的護衛下,逐點掃描般的向着城頭,絞殺着周軍的性命。而正中間的長槍手、刀頓手則排着隊伍,在“咚咚咚”戰鼓的催促下,向着汴京城發起了衝鋒。與兩翼的弓箭手逐步前進的方法不同,他們蜂擁而上,擡雲梯的擡雲梯,推衝車的推衝車,腳下快上一步,就多了一線活命的機會,也多了一線立功的機會。

“陛下,您怎麼來了?城頭太危險了,剛纔楚軍發射震天雷,那震天雷裡面竟然暗藏鋼針,對我軍的士兵造成了極大的麻煩,您。。。這裡不安全,您還是早些點會回去吧。由臣在這裡死守。”新任的汴京都指揮使李谷見大皇帝郭威居然御駕親臨戰場,連忙慌不迭的請求道。李谷本來是宰相,可是王竣被殺之後,郭威心腹的樞密使向訓被派到河北,都督河北諸路人馬,嚴密防範河東劉崇還有契丹人。這麼一來,汴京城就少了一個足以震懾軍隊的將領,於是,郭威就任命李谷做了汴京都指揮使,都督汴京所有的人馬。這李谷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這傢伙可以說是一個難得文武全才。

郭威哈哈大笑:“李愛卿,莫非你忘了朕的出身嗎?昔年在漢太祖麾下,朕就是太原第一將,區區震天雷,豈能嚇唬得了朕嗎?士兵們不顧性命,保家衛國,使勁了他們的本分,朕來城頭視察,鼓舞軍心就是在盡朕的本分。李愛卿,你莫要再勸了,隨朕去箭樓看看,這楚軍到底強在那裡。”郭威精神矍鑠,完全不像兩天前病怏怏的樣子,李谷心下大安。對郭威也沒有再勸,因爲他也知道郭威是赫赫有名的大將,這種情況下,讓他看一看,對整個戰局有個全面的把握,說不定也是一件好事。

望着城外如潮的攻勢,郭威一臉淡定的神色,似乎並不將這攻城之事放在心上。李谷瞄了郭威兩眼後,說道:“陛下,您覺得楚軍如何啊?”

“進退有據,訓練有素啊。如此軍隊,郭崇的碭山之敗,便可以理解了。擺在這種軍隊手上,不算冤啊。你。。。”郭威看了眼站立在一旁的親軍侍衛,擺了擺手,讓他們退下。然後才長嘆一聲:“愛卿,現在沒有外人了,你老實說,對這樣的軍隊,如果十萬人齊至,你能堅守多久啊?”

“臣。。。臣可以守到援軍到來,只不過,尚請陛下下一道聖諭。”

第38章 夜襲(上)第29章 營救五王爺第203章 謀蜀第45章 神棍第35章 拉攏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117章 救人(下)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144章第48章第21章 翻手爲雲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91章 契丹楊袞第12章 被打斷了!第1章 馬邑之戰第84章 喜憂參半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22章 借兵第19章 援軍第149章 奢侈品第99章 戰高平第56章 碰壁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16章 滅蜀第11章 典軍的麻煩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16章 謀臣(1)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03章 會戰(2)第78章 蒙汗藥第5章 誰去出征?第46章 撞車第211章 隴州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60章 龍虎風雲會(三)第44章 黃土鎮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191章 被欺騙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70章 一錯再錯(上)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191章 被欺騙第17章 調軍第49章 爲你做主第19章 圈套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110章 夜宴(一)第19章 圈套第31章 定策(上)第22章 借兵第45章 空去空來第33章 入蜀(2)第53章 奇謀第97章 拼了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37章 牢頭居然是王樸第90章 兄壯侄大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95章 新軍情第116章 板上釘釘第53章 覲見皇帝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148章 奇怪的案件3第134章 潑髒水第106章 樊若水第35章 大戰略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54章 如此舉薦第66章 迎親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84章 驛站春風第28章 請君入甕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167章 中間人第68章 結義第78章 蒙汗藥第4章 晚宴第13章 轉戰歸州(上)第116章 含元殿第102章 溫存一下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65章 二合一第107章 明詔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14章 兵圍南陽第102章 溫存一下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79章 兵發明州第9章 讓涇州第83章 豫章行(六)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56章 專權第99章 請人喝花酒第22章 吊睛白額虎29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