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樸顯然是知道郭榮是什麼意思的,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要練兵是一定要將領的,而趙匡胤、王彥超這些白衣軍出身的將領,一來相互之間熟悉,關係密切,二來他們能力也強,用他們爲將練兵,那自然是萬無一失的。不過,他們倆現在都在河南爲官,而且都是頗有權力的節度使,讓他們留在河南,對郭榮來說也是一種助力。如果河南有變,這兩股子人馬就可以作爲伏兵來使用了。
就是基於這種考慮,郭榮心裡猶豫,方纔出言徵求王樸的意見。魚和熊掌難以兼得,王樸想了想,說道:“王爺既然要練精兵,沒有強將,那自然是不行的,在下也覺得最好將趙匡胤、王彥超等人抽調回來。不過,趙匡胤、王彥超等人現在也是官居節度使之職,王爺您上奏陛下,請求調任趙匡胤、王彥超,可否請陛下讓他們保留原來的節度使官職,而到軍前效力呢?”
看着王樸笑呵呵的樣子,郭榮自然明白王樸的意思,王樸是主張用強將練精兵的,這事實上也符合郭榮的想法,亂世之中,軍權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要是沒有了這個根本,那是什麼事情也辦不好的。即然練兵爲主,那就把他們都調來好了。郭榮想着,忽的心中一動,有節度使的頭銜,卻不留在管轄之地,那麼當地的政權、軍權、財權就必然分開,相互制約之下,不就可以重新歸於中央了嗎?
郭榮想着,心中不僅暗暗打定了主意,日後可以利用這樣的法子,不僅要減少節度使的數量,而且還要那些節度使不上任,讓節度使變成名譽頭銜,這樣子,朝廷才能真正的安定下來,沒有了內患,才能抽出手來對付江南、冀北之地。
郭榮說道:“王先生說得很對,寡人等會兒就上書父皇,請求父皇將趙匡胤等人調回關中,以作整頓軍隊只用。“薄稅養民”的全力原本在朝廷,不過父皇既然讓我們在關中實行,想必是爲專門讓我們應付移民的。這些移民到了關中,又要蓋房,又要種田,還要納稅,服徭役,特別是第一年,莊稼沒有收成,百姓沒有房屋、家用,這……這事情要是處理的不好,恐怕百姓會有激變啊。”
“王爺,只要有朝廷的支持,這些事情都好辦。說白了,充塞關中和薄稅養民事實上是一樣的,咱們只要抓住一點:讓老百姓能活下去。就可以了。”
“讓老百姓活下去?”郭榮重複道,讓老百姓活下去的辦法很多,只不過這都要朝廷的支持才行,可是,現在朝廷也不富裕啊。
“王爺,以臣下看,天下可能會有兩三年時間的平靜期,南方的楚國剛剛攻佔李唐、吳越,它需要時間來消化這些地方,而且楚國連年征戰,想必國庫充裕不到哪裡去,所以,如果北方沒有大變,楚國是不會輕易出兵的,雖然,楚國天天都在叫囂着所謂的“北伐”。而北面呢?劉崇在晉州吃了大虧,他現在整天恐怕在擔心我們會不會出兵討伐他,至於契丹嘛,耶律德光死在中原,契丹人在中原也算得上傷了元氣,雖然他們年年南下,騷擾不斷,可都是些小打小鬧,根部不足掛齒。所以,在下以爲朝廷必然有兩三年的平靜期,這段時間,不如就在關中實行薄稅的政策,該減的就減,該免的就免,該救濟就救濟,集中全國之力,來複興關中,等撐過了這段時間,關中富庶了,到時候萬事都好辦了。”王樸分析道。
“集中全國之力?”郭榮不禁懷疑的問道:“父皇會同意嗎?王峻會同意嗎?”
“只要機會到了,陛下想必是會同意的。這一來嘛,在南北都有大敵的情況下,充塞關中的策略,是必須的,陛下深謀遠慮,這恐怕是他早就想好的策略,所以陛下會同意的;二來嘛,您的奏章一到朝廷,陛下立刻就拿着您的奏章召見羣臣,羣臣都以爲可行。事實上,這是陛下有意識的在培養王爺的威望了。王爺可以先寫密信給陛下,提出薄稅的法子。如果陛下一無所動,那麼我們就只能依靠關中的力量來解決問題了;如果陛下認同了,他一定會拿給羣臣看的,然後羣臣上書,到時候,王爺您在正式上書朝廷,陛下就一定會準的。至於王峻嘛,他阻止王爺入京,原因是很明顯的:他害怕王爺進京壞了他的好事。”
郭榮一愣:“我與王大人見面的次數很多,交情雖然一般,可……先生的意思是,他想造反?他未必有這個膽子吧。而且他和父皇關係極好,建言獻策,父皇沒有不依從的,他怎麼可能造反呢?”
“一個人權傾天下的時候,又有什麼不可能的?或許陛下在的時候,他不會做什麼,如果陛下一旦……昔年的徐溫、李昪不都是這麼得國的嗎?”王怕沉聲說道:“可是陛下畢竟不是楊行密、徐溫,依我之間,陛下對王峻是有所察覺的,所以,陛下才讓王爺留在關中,有一個富庶的關中,有一支威震天下的軍隊,王峻在汴京就沒有什麼作爲了。因此,就算王峻反對,陛下也不會聽他的。而且以我之見,王峻也不會反對的。”
郭榮有點不明白王樸的意思,王峻這個雖然小時候當過達官貴人的孌童(在後樑大奸趙巖府上從事**服務業),還曾經是個小有名氣的歌手,可是,他綢繆帷幄,贊成大事,有新朝第一臣的美稱。這個人本來就和郭威關係極好,邊境事變中,和郭家一樣,王家也是被滿門抄斬,這讓王峻和郭威更有共同話題。郭威對他是信任有加,官拜樞密使,在朝中勢力很大,堪稱一字並肩王了。要說郭威對王峻有所提防,這話郭榮是相信的,畢竟自己老爹又不糊塗,是絕對不會讓朝政歸於一人之手的,可是,說王峻不會反對,郭榮就有點不相信了,他問道:“這是爲什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