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定策(下)

見範質說的這麼嚴肅,馬雲也不禁來了興致,催促範質趕快說。

範質略頓了下,整理整理思路,說道:“我華夏百姓數以百萬計,其中小民居多,這些人手中用的多是銅錢,而不是貴重的帛和白銀。而朝廷也向來用銅作錢,這是鑄造銅錢花費很大,向來有‘費四得一’的說話,而且銅製品價格極高,這樣不法的商人往往會收斂銅錢,鑄造爲銅器。朝廷對此是屢禁不止。”

馬雲一愣,奶奶的,這些老祖宗們還真是強,各行各業都有人才啊,什麼事都想的出來。

範質繼續說道:“這些不法商人這麼一搞,天下流通的銅錢就變少了,也變貴了。”看馬雲有點不太明白,範質繼續說道:“比如,原來一匹布1000銅錢,現在銅錢少了,一匹布就可能只值六、七百銅錢了。”

銅錢少了一定會漲價嘛。

範質看了看馬雲,繼續說道:“可是銅錢漲價的弊病並不在這裡,若只是導致銅錢升值,倒也不是什麼大事情。可是有些商人,或者地方官府,居然私自造錢,這些銅錢,與官造銅錢相比,含銅量過低,導致字跡模糊,不耐用,結果虧得往往是百姓,這也就算了。可銅錢和白銀的兌換,因此有了官價和市價兩種,比如說一兩銀子按市價等於700文銅錢,按官價等於1000文銅錢,在稅收的時候,一畝地一年徵收一兩銀子,可是百姓手裡沒有銀子,一來消息又閉塞,二來有些地方官員只收銅錢,這樣百姓往往按官府規定繳納足足的1000文,而地方官員則把收上來的銅錢,有按市價兌換成白銀,這麼一轉手,官員中飽私囊居然有一半之多。百姓他又怎麼會不窮困呢?”

馬雲吃驚了,他不是驚古人居然也會算這種經濟帳,他是驚在這些官員居然如此貪墨,吏治清明真的就那麼難嗎?

馬雲愣了半晌,方纔說道:“範先生,那這鐵錢又是怎麼回事啊?”

範質笑道:“這鐵錢嗎,其實不過是銅錢的一個變種,自晚唐一來,天下動亂不堪,這銅的產量是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因此,朝廷往往對私鑄的含銅量低的錢,睜隻眼閉隻眼,而當今皇上甚至公開允許私鑄銅錢。可是銅錢含銅低,字跡模糊,容易損壞,對百姓的禍害不小。有鑑於此,武穆王乾脆廢止了銅錢,改行鐵錢,這鐵的價格極低,無力可圖,所以鐵錢變得以實行。”

馬雲笑道:“哪爲什麼不都鑄鐵錢呢。”

範質笑道:“王爺,如果只是想治理楚地,那麼鐵錢就可以了,如果有益於天下,那麼鐵錢就萬萬不行。”

馬雲追問道:“這是爲何呀?”

範質說道:“第一鐵錢極易損壞,沾水之後容易生鏽,第二,鐵錢的字跡一樣很模糊,是不適合作爲錢幣流通的,第三,鐵錢價格極低,一個開元通寶可以兌換100個鐵錢,而且鐵錢中又不能鑄大錢,對流通也是不方便的。況且,錢幣也是一個國家的門面,大楚要萬萬世,就需要有永不退色的貨幣。”

這兩句話極有鼓舞性,說的馬雲也有點心血沸騰,不住的點頭。馬雲問道:“現在是父王治下,這鐵錢還是要用的,那麼這鐵錢應該和銅錢怎麼兌換呢?”

範質見馬雲問了實質性的問題,當下也不敢在亂拍馬屁,慎重的說道:“這樣看王爺是重百姓,還是重富豪了。”

馬雲聽了半天,當然明白範質的意思,遂說道:“民貴重,當然是重百姓了,那我們就把鐵錢直接和銅錢掛鉤,實施兌換好了。”

範質點了點頭,又說道:“臣的第六個意見就是,請王爺仔細選用南平王府的官員,南平王暴斂一是由於其本性貪婪,另外也是形勢所迫,不得不爲,其下百官不能盡皆驅逐,最好是賞賢用能,這樣南平的局勢就不難安定了。”

馬雲點點頭,說道:“先生所言甚是。”南平王的官員是一定要用的,對這點馬雲可是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不好明說。

範質又道:“臣覺得對於高氏,也應該區別對待,高氏父子在此已經有三四十年了,還是有一定的人望的,臣請王爺考慮區別對待。”

不愧是當過官的人,考慮問題就是不一樣啊,本來馬雲他們商議要把南平王給徹底打倒,可是前有鮑唐自刎,後有樑震上吊,那麼對南平王的處理還真的要慎重了。馬雲點點頭說道:“先生所言甚是,江陵之敗在於高從誨忠奸不辨,橫徵暴斂。對南平老王爺,小王向來是佩服的很啊。”

範質一笑,繼續說道:“臣的最後一條意見,就是要向中原朝廷進貢,討個荊南節度使的頭銜回來。言不正,則名不順啊。”

馬雲的目光一挑,猶豫了一下,說道:“小王是捧父王之名,討伐南平的,就算要討頭銜,也應該向父王去討啊。”

範質走到門前,虛掩上房門,低聲說道:“如果大王自稱楚帝,那麼荊南節度使的頭銜就要從大王那裡討來,可現在大王名義上是以藩鎮自居的,那麼來自中原朝廷的命令在大楚就很有影響力的。不然大王也不回讓在下,從郎州繞那麼大一圈纔到長沙的。荊南節度使轄地極大,不僅包括有朝廷的襄州、隨州等地,還有大楚的郎州等地,有了這個頭銜。”

範質頓了頓,說道:“有了這個頭銜,如果將來楚王把王位傳給了別人,王爺可以荊南節度使的名義調令郎州,若郎州不如,則可以直接討伐,攻下了郎州,長沙就不佔自危了。”

“王爺,現今天下大亂,各地消息閉塞,王爺就算上書朝廷,獲得朝廷的任命詔書,長沙那邊也未必知道。就算知道,焉知這不是別有用心的人,看不得王爺立下蓋世奇功,故意造謠中傷之語呢?”

陽光通過窗口的木格,斑駁的照在靜悄悄而又略顯昏暗的議事廳裡,又反射在大楚五王爺那張年輕而又靜寂的臉上,那眼神捉摸不定,似喜似憂,忽而又有一絲笑意從他嘴角泛起。

歷史上關於馬楚聖祖朝6位正副首相的爭議頗多,這六個人和馬楚後來的那些德行操守、文章政績樣樣出色的名相相比,歷來都被人所詬病。關於範質,這位聖祖朝唯一的一位只當過副相從來都沒當過首相的人,歷史家這麼評價的:“才華卓著,因人成事。”

第63章 天生麗質第35章 拉攏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1章 南平窘境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212章 摟草打兔子啊第68章 老婆闖大牢第172章 中計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182章 對峙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第72章 狂暴衝擊第15章 下杭州(3)第39章 重組軍隊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28章 打劫第120章 我看行第34章 遭遇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120章 我看行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163章 調兵遣將第142章 改朝換代(3)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78章 南逃福州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67章 聯姻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54章 如此舉薦第22章 覆手爲雨第2章 丁思覲是誰?23第49章 越牆第182章 對峙第38章 夜襲(上)第56章 賬本第102章 坦胸相見第34章 入蜀(3)第21章 江湖傳聞第56章 專權第53章 奇謀第84章 喜憂參半第65章 搏命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75章 置之死地第2章 夜襲朔州(下)第16章 滅蜀第88章 援兵4第35章 拉攏第17章 謀臣(2)第23章 召回第93章 夜宿周府第105章 後宮第21章 捕風房第90章 兄壯侄大第85章 潞州第2章 整風運動第38章 決策(1)第46章 蜜月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21章 捕風房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63章 皇帝樓上坐第122章 攻陷河中第64章 交州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72章 狂暴衝擊第63章 我冤!我冤!第49章 越牆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133章 測三圍(下)第177章 涿州失守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53章 圍困汴京第78章 豫章行(一)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60章 龍虎風雲會(三)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90章 兄壯侄大第67章 催妝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13章 下杭州(1)第58章 包圍汴京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41章 路遇趙匡胤第14章 經濟計劃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13章 殺機現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36章 打不打25第76章 吳越變亂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79章 截擊第100章 戰高平2第3章 突擊檢查第41章 一戰關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