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忠心

他其實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給岳父郭威,好好守住天下,給公主守住孃家的基業,因爲他是張家的張永德。

知道郭榮的殺伐決斷比自己果敢,顯然更適合做這基業的繼承人,所以張永德當天沒有去爭,郭威也正是看中了張永德這一點。

當初郭榮似乎是明白張永德的想法,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他似乎也漸漸不再相信,張永德會這麼一心一意。試問坐在那個高位,身邊有個能夠威脅自己地位的人,誰會心安理得誰會坦然處之?

張永德沒有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至少目前還沒有。因爲他知道即使再回來一次抉擇,自己就是坐上了這個位置,也不一定比郭榮更好。而且,因爲自己的性子,可能把郭威留下的基業,早就弄的四分五裂。

郭威身後留下的臣子,都是當天隨着他身經百戰的,而且都是有着雄心壯志的人物。張永德自問自己的性子,根本無法去駕馭這些想着飛黃騰達的人,因爲自己不可能像郭榮一樣果決。而且這兩年的形勢,事實證明中原在郭榮的領導下,周國正在朝好的方向發展。挾持住蜀中不能往西發展,地域侷限控制了它極難往南下,自然讓中原沒有太大的後顧之憂;更是連連吞掉南唐十多個州府,使得長江以北再無江南勢力;更是頂住了北僞漢的發展,讓小小的劉僞北漢再無退路。

即使是割據各地的勢力紛起,但是如今江南各國,大多數仍然對周國俯首稱臣,吳越的錢氏、荊南的高氏,使得蜀中和南唐不敢放手一搏。就是歸附南唐的閩地,都偷偷的派人前來,想要歸附中原,這已經不是普通人可以駕馭的了。

張永德一直還是很欣賞郭榮的!所以,今天郭榮號令隨徵官員議事的時候,郭榮說要繼續北征,張永德毫不質疑的全力支持。張永德不是想證明什麼,只不過想直接給郭榮一個簡單的信息,你做什麼我都支持,你需要征戰我也隨駕。

郭榮果然對張永德重新認識一般,竟然親自加升張永德,這是把張永德卸任殿前都點檢後,首次升爲大周檢校太尉,並且偕行一同繼續征剿遼國。

作爲一個剛到而立之年的人來說,已經做到了歷朝武將最高的榮譽,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人生最得意的事情。張永德高興,張家也高興!畢竟可以從卸任都點檢的陰影裡走出來了。

皇帝郭榮北征前,就隱隱的聽到了謠言,到了路上居然得到了一個皮口袋,裡面有塊木板,上面寫了一行字,說是點檢做天子。於是,沒有太多疑心病的皇帝,臨陣把駐守京城的張永德點檢撤了。這一舉動不但讓張永德心裡隱隱不安,就是張家人也恐慌起來,畢竟張家這段時間出的事故太多了。

四月底,本來留守京師的張永德,接到了郭榮的傳召,說是讓張永德隨駕親征。張永德明白這是皇帝對自己還是不放心,爲了消除皇帝的疑慮,張永德甚至沒有考慮,便匆匆趕往前線。

皇帝郭榮看到張永德的到來,心裡顯然舒暢了許多,若無其事的讓張永德做了自己的親衛,卻提升了水陸都部署趙匡胤做了都點檢。張永德心裡忽然想起了一個人的話,心裡又是驚奇又是期待。

然後便看到益津關和瓦橋關不戰而降,周軍的行動大大的鼓舞了北征將士的士氣。張永德心裡也很是欣慰,雖然心裡對自己的處境有些擔憂,畢竟這天下還是郭家的天下,把遼人趕出中原,是任何人的心願。皇帝郭榮的行動,無疑證明了朝廷的心願。

這兩個關口的歸降,意味着離遼國稱謂的南京,中原的幽州城,已經是擺在周國最前沿了。當然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就收復兩大邊關,對於誰來說都是好事,對於投誠的將士,當是可以名垂青史的,故而守將姚內斌受到了皇帝郭榮隆重的禮遇。

作爲瓦橋關的守將,姚內斌率領五百精卒歸降,自然引領郭榮等人入駐瓦橋關。瓦橋關不但是邊陲有名的關隘,更是北行重要的貿易交換區,故而關內的建築不在少數,足夠作爲皇帝的行宮入住。

皇帝郭榮對於姚內斌的招呼,還是極爲滿意。當時決定把姚內斌升職爲汝州刺史,更是下表全國,號召表揚姚內斌。但是因爲姚內斌的妻兒還在幽州城,故而不建議全民皆知。

張永德對這個勇猛威武的姚內斌,還是極爲尊敬和欣賞的,雖然身爲遼國武將,但是面對民族大義,毅然選擇了脫離遼國,把瓦橋關納入了周國的版圖。雖然是欣賞,但是張永德知道自己不可能會和他有交集,因爲自己敏感的身份,註定不能和這些人來往。

雖然升任爲汝州刺史,而且這可是緊挨東都洛陽的好地方,但是北伐沒有結束,可能像姚內斌這種猛將,皇帝郭榮是不會放他離開身邊。畢竟像姚內斌這種人,把他用在戰場,那纔是最好的選擇。

看着人潮慢慢少了,張永德止住了思緒,往自己戰馬停放的地方走去,那裡自己的親衛牙將張鎮一直守在那裡。

!!!

是決定先打幽州,還是先收復莫州、瀛洲,如果攻打幽州,將是直接對敵遼國精銳騎兵,勢必會有不知道多少士卒,葬身邊關爲國捐軀;如果攻打莫州和瀛洲,那麼意味着關南以內諸州國土,有可能盡歸大周所有。如果莫州、瀛洲可以和前面城池一樣,這種不費一兵一卒的和平歸降,有這種收復國土的戰爭,當真乃是不世之功。就是郭榮不得意,手下諸將自然也有人追捧。

作爲中堅迴歸的瓦橋關,地理位置特殊,靠海臨湖可退可守。大家跟着皇帝不着急的是,侍衛親軍都指揮、兼職天平軍節度使的李重進,正也率領大軍趕來支援皇帝。據探子回報,當是不出兩三日便可到達,一衆將領都是信心十足。此時,在關外一個較大的軍帳內,趙匡胤正坐在案几前,身邊有五個人坐在兩側,個個都是臉色嚴肅,大家都看着他沉默不語。

第七百零三章 境況第二百三十章 溪口之戰第四百零六章 自家人幫自家人第八十四章 巴山夜雨第九百零五章 (897重新上傳 區別)第三百六十章 留不住的餘暉第一百七十六章 逍遙二仙第七百二十四章 濯纓翁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漢特使第七百七十九章 生變第二百五十九章 湘江道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狼王駕到第三百五十三章 逍遙鬍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循環第三百九十章 定金陵第二十一章 美女蛇第八百二十一章 狼藉第三百九十三章 藤原第五百七十三章 形勢分析第一千零五章 奪魂散禍第七百三十四章 契丹戰神第三百二十七章 棋盤準備第九百九十二章 往事第一千零七章 緣由第九百九十六章 驚訝第七百九十六章 手段狠辣第六百八十九章 此生意未平第九百五十八章 應對第二百五十六章 震撼第六百六十九章 實力說話第一百六十二章 煉火地獄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一個局第八十七章 彭措 九子鬼母第七百七十八章 不容小覷第九百四十六章 威武第二百零一章 衡州會戰第四百章 餘勢第四百二十章 頓悟思舊第三十章 鬍子第三百五十七章 道門恩怨第六百九十二章 江湖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江陵府的秘密第三百七十八章 雲淡風輕第一百八十二章 千里金陵一日還第三百七十章 追命的時光第一百二十四章 修羅第三百八十五章 越位第九百六十四章 遠見第六百四十八章 素衣進宮第八百三十三章 運籌帷幄第二十八章 天下一統第九百九十一章 圖謀第九百九十六章 驚訝第九百五十七章 再見梟雄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階第五十九章 一往無前第一十九章 孔雀公主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師會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眼高於頂第四百零九章 金陵秘困第三十五章 大洞五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修行妙處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第一千零九十章 盛韜第九百零五章 (897重新上傳 區別)第一百四十二章 烏鴉和麻雀第六百零五章 孟衛巍的疑惑第四百九十四章 天下衡量第八百一十四章 咫尺之間第一千零十章 生存之道第九百五十一章 恍若天神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長遠安排第二百九十一章 龍虎會第一百二十七章 生佛第八百二十九章 金陵蕭家第二百三十九章 神僧明空第三百八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三百四十五章 準備第八百五十章 氣勢磅礴第九百三十一章 寨址第七百二十七章 心境戰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不一樣第四十四章 追求第六百七十章 力量的魅力第八百三十二章 危險的感覺第七百二十六章 大人物第九百四十九章 重要選擇第八百二十八章 江湖聲遠第四十九章 人間正道第三百零八章 快活小霸王第三百四十三章 符家的力量第一千零四章 無濟於事第七十五章 鬼城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江湖傳言第一百零六章 撲朔迷離第六百六十九章 實力說話第九百三十四章 集合力量第三百七十一章 命運的軌跡第四百一十七章 中原劇變第一百三十二章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