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遠微笑頷首,終於看向了這邊的南鋒翰,一雙清澈的目光看向兩個人,盈盈笑意的眼神,似乎可以看穿人的心神一般。他沒有對渦妮施展佛門獅子吼,卻也看出來渦妮不懷好意。但是他宅心仁厚非是常人可以理解,心裡有些不以爲意。
南鋒翰沒有迴避,也靜靜的看着澄遠,似乎要從他的眼神裡看出什麼一樣。可是他清澈的眼神裡,似乎沒有帶着一絲的漣漪。南鋒翰久經歷練,心裡隱藏的東西就是高手都無法看穿,看着澄遠他繼續似乎漫不經心。
單純憑藉一句佛偈,便化解了渦妮引以爲傲的媚術。渾身時有時無的淡淡真氣,讓南鋒翰心中的詫異更甚於在場的諸人。不由對佛家的認知更有一番感觸,不管如何,在修行一途上,對方的任何經驗,都可以給到自己最寶貴的提示。
南鋒翰能夠成爲極樂派掌門,自然絕非僥倖。而是他天資聰明,更兼他善於學習,所以極樂門被擠出中原這麼多年,他也不敢輕易提及重入中原的打算。
渦妮眼角風情萬種,看着澄遠這相貌堂堂的儀容,雖然是一個出家修行的尊者,但是越是這種精進修行的人,一身元陽精氣更是渾厚精純。渦妮本身就是修習雙修的高手,如果能夠得到澄遠的同修,那無疑不遜於獲得幾十年的苦修。
她雖然知道像澄遠這種高僧,大多數都是心智堅韌之輩,都是沒有試過的話,她心裡哪裡會死心。所以剛剛纔會忍不住對澄遠施展媚術,她的這種媚術早已經不是普通的色相,舉手投足皆可爲戲。
雖然剛剛遭受了澄遠的警示,但是她也知道澄遠沒有半絲的敵意和想法,這個修行精深的和尚,果然不是一般的簡單。她不由右手一拂鬢角髮梢,眼角不經意間再次自然展現風情。
修行到了她這種境界,早就摒棄了單一的外相誘惑,就像有人着道了,都不知道什麼原因,因爲這一切都太自然了。
“諸位施主想必是爲了下面這條長蟲,心下極是糾結吧!”澄遠猶如佛前羅漢,站在樹梢神光逼人。
“尊者想阻攔某家等獲得它麼!”秦莊心中嘀咕一下,有種不妙的感覺,佛家可是講究因果報應的,如果他出手阻止大家的話,確實不是妙事。明明知道這個和尚不好想與,秦莊卻沒有半分退意。
這條金四十八節顯然剛剛進食不久,食物顯然還在腹中沒有完全消化完,跑的話肯定不會太快。但是這可是一條修行超過百年的獸類,自然是已經成精的級數,有着它自己的生存之道,不然也不可能存活這麼久。
它這麼旁若無人的修行,顯然沒有把衆人放在眼裡。如果澄遠再出手阻攔的話,它只要逃進山洞裡面去,大家只怕很難再抓住它。
“阿彌陀佛,萬物皆有因果!貧僧雖然不知道諸位爲何此刻要捕獲它,但是既然它遭此大劫,想必前生便有分說。貧僧只是偶然路過此處而已,雖然心中大是不忍,但是也知道輪迴因果,貧僧是不會阻攔諸位施主的!不過奉勸諸位施主,不管是它還是其它衆生,各位施主能夠少造殺孽,還是善莫大焉的!”
“和尚知道如今天下爲什麼有那麼多人想爭奪天下嗎!”一直安撫白虎,沒有吱聲的馮碧唯,忽然輕輕的說話。“和尚又知道佛門爲何那麼多人想成佛得道嗎!”
“請施主指教!”澄遠沒有絲毫的感覺不妥,客氣微微頷首的向馮碧唯施禮。
這是一個有着真正信仰的和尚。
“逐鹿天下,爲求名利,修行證道,所爲長生!”馮碧唯淡淡細語的看着那條金四十八節,“它的修行無異於人類修行五百年,你說說我們要不要向它請教呢!”
逐鹿中原,問鼎天下!名留青史!
人爲鼎鍋,我爲麋鹿!不能求名獲利,便求長生不老!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有仙妖留存於世,誰人不想得到,何況是對於這羣一輩子都在追求長生的人。
阻攔他人問鼎天下,自然會屍橫遍野,一將功成萬骨枯!
阻攔他人長生不老,更會成爲鼎爐火炬,看遍人生潮起潮落,海枯石爛。
!!!
澄遠看着這裡在場的人,心裡卻沒有絲毫動了嗔唸的感覺,一直微笑的看着諸人。對於馮碧唯和南鋒翰的言語意思,他心裡自然比誰都明白。作爲禪門雲門座下最出名的弟子,他實際上承襲了文偃大師的衣鉢。
當年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自五祖弘忍處得禪門真傳衣鉢,因爲受同門師兄弟的排擠,只好一路喬裝遠遁嶺南,隱藏了十多年纔出來重新傳道。當然像六祖這種曠世奇才,千年才能出此一位。
因爲同門的排擠,自此禪門分爲了南北兩宗!
北禪頓悟着痕,自唐中葉以後法脈慢慢凋零!南禪頓悟重意,稱爲生活禪,人人皆可成佛!佛家大開方便之門,自此禪門因爲南禪的傳播方便,也沒有貴賤高低門檻而大興。
自唐中葉以後,南禪在嶺南醞釀了幾十年之後,逐漸的由嶺北往楚地,江西方向發展。在六祖座下諸弟子的大力傳道弘法,南禪逐漸又走向了中原大地。
而因爲有南禪禪門佈道之功,得江西、楚地各高僧大德弘法之力,各處信衆和皈依者漸衆隨從奔波學法。因爲這種兩地學習的信衆太多,便形成了一個專有的名詞,江湖!
昔日中原各處綠林、山寨、遊俠、劍客,把行走於中原各處的這種歷練,統稱綠林好漢。因爲禪門的這種幸事,許許多多的的民衆信徒都四處奔波,於是大家把這種出門歷練學習,也都稱爲了闖江湖!
六祖後來坐化於嶺南韶州南華寺,自此南華寺被稱爲南禪祖庭!師祖座下弟子衆多,其中最有名的公認有五人,便乃是南嶽懷讓、青原行思、荷澤神會、南陽慧忠、永嘉玄覺五位大師。
懷讓大師自六祖坐化後,首先走出嶺南,居於古南嶽天柱峰,住般若寺。後來又把般若寺改爲觀音寺,行六祖頓悟法門,創下了後世赫赫有名的南嶽派。唐天寶初年,大師圓寂於南嶽般若寺,後來敬宗皇帝賜諡號大慧禪師,世人稱爲禪宗七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