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人間正道

(每天都感恩,感恩自己可以繼續下去,也高興有起點這個平臺可以讓我實現自己的夢想,不管如何自己會思路清晰的寫下去,因爲主題大綱自己好多年以前就已經完成。)

◆ Tтkǎ n◆ c o 張永德靜靜的負手而立,看着眼前的這個人。

眼前的這個人是如此的淡定,這個神色平靜的男人一臉平靜,在自己面前沒有絲毫怯場。

他靜靜的對着自己,訴說着自己身邊發生的事,訴說着這幾天,在自己身邊親朋好友身上發生的事情。

這個男人他有着不錯的儀姿,貌似翩翩佳君子,想着他和自己接觸的手段和想法,突然間,神出鬼沒的便出現在自己面前。張永德雖然不是那種飛檐走壁的劍客俠士,那也是大周國有名的將軍,真正上過戰場統過大軍的人物。

自己府上也有不少門客和護衛,可是在這個人面前如同虛設,張永德想起唐末江湖上盛傳的劍客和遊俠,心裡此刻卻天翻地覆的倒騰了起來。如果得罪這些人,任你多高名與利,只怕也是一場空。

誒一件事都是令人頭疼的事情,也許每件事情都是一個契機。張永德自問也是見過不少高手的,真正面對這些神出鬼沒的高手,張永德發現自己的性格和處事方法,在這個時候體現了有好有壞。畢竟,以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自然是見識過不少大場面,如果對方見到自己要對自己不利,肯定自己在就不是對方的下飯菜了。

對方剛剛所說的這些事情,自己都是通過朝中幾個知道秘密的人知道了,當然肯定是皇帝授意告訴自己的,這一切不管是暗示還是必然的舉動,都是當權者的手段。如今就是朝廷中都沒有幾個人知道,對方卻瞭如指掌的和自己聊開,顯然他不但知道事情,而且是提前就知道這些事情!

他究竟是什麼人?張永德不感覺有人會要挾自己。以自己平時的處事方法和方式,以及自己和公主的低調,至少在周國應該不可能有人會做這個文章。至於所謂的什麼點檢做天子,這種傳言的流散,張永德感覺皇帝郭榮如果知道的話,一定會分析。

當然,至於爲什麼會有這個傳言,張永德感覺不外乎兩點。一個就是自己的位置讓人家眼紅了,想辦法要幹倒自己;要麼就是有人怕自己有心思,套取更大的權利,至於這個人就是不言而喻了。

如今周國和北漢一直不對眼,那是歷史以來的原因,他們如果拿自己做文章,會有這個可能。但是自己掌握的信息,偏安一耦的北漢如今應該沒有這個人力物力。

還有就是皇帝柴榮一直想動手的蜀中,享於安樂的蜀中就更不可能有這個架勢了。因爲當權的國主根本就沒有這個心思,下面的人躲避還來不及了。

至於一直想有所爲的南唐國,張永德想着更是不可能了,因爲如今周國有一大半的探子都在南唐。可以說對南唐國的監控是上上下下的嚴密,如今周國在集聚最後一絲周全,準備對南唐致命一擊,對南唐的行動更是明白。

他們對付自己,無外乎就是爲了挑撥自己和皇帝郭榮的關係。自己不是傻子,皇帝更不會是糊塗。這些人的用意不管深還是淺,自然是會有下文的,張永德深明這一點,所以沒有先表態。當然,張永德不排除皇帝對自己有想法。

先是自己族內堂兄張永恆在汴州司馬任上,因爲仗着自己身份和勢力欺男霸女,竟然被其中一個苦主家的人當街刺殺;繼而是自己小舅陸榭在長江統軍,縱容和不能阻止發現手下將士南逃制止不利,反而被想逃跑的將士斬殺在軍營;而就在昨天晚上,自己的叔叔前洛州兵馬都監張鈞,一家一百五十多口人,居然被斬殺在自己的莊院裡,算的是血洗滿門了。

這無論是哪一件事情,對於朝廷來說,都不是小事情。而對於每個事主和張永德的關係來說,在於張永德的位置來說也不是好事情。如果是太平盛世的時代,這每一件都足以讓張永德傷及根本;對於這個草菅人命的時代來說,這可能微不足道,也可能翻天覆地。

但是,張永德知道這些事情不是那麼簡單。當然,他也不會去胡亂揣測,畢竟這些事情不管他是巧合,還是有人刻意爲之,張永德知道自己這個時候最適合,以不變應萬變爲上。

確實,如今作爲在大周國的政壇,站在張永德這個位置來說,在周國他的處境十分微妙和敏感,誰都知道他和國主之間的秘密。張永德身居高位,郭榮年青有爲,兩個人是一時瑜亮。

自己家族因爲近百年來,都是以武功傳家,雖然個個都是武將,但是也都是文武兼修。家中子弟多是仁孝出名,個個也都有身不俗的武藝在身。自己這個堂兄,張永恆雖然不是那種特別出衆的名人,也不是家族最優秀的幾個兄弟,更不是那種一呼百應的統軍大帥,其實一身武藝也和自己差不了多少,刀馬功夫還算可以。尋常十多個大漢根本不在話下,何況如今作爲司馬的他,身邊肯定會有幾個跟隨,想不到居然被人當街刺殺。

當街被人刺殺這種鏡頭,要麼是兇手武藝出衆揮灑自如,要麼自己這個堂兄太差勁了,和小孩一般不堪一擊,但是這種事情可能嗎!說給張永德聽他也不會相信。

自己這個堂兄還是想在政壇上有所建樹的,所以家族這幾年也在逐漸培養他。春節的時候自己剛剛見過他,渾身上下可以說都是透露着生氣,也正是最有拼頭的年華。自己這個堂兄雖然納了幾房妻妾,就算平時不斷寵愛,但是因此而受難,張永德感覺事情有些玄乎了。

自己小舅陸榭是自己最小的孃舅,年紀比自己大不了幾歲。雖然也是因爲先帝郭威登基後,先帝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才提拔他,但是他確實自己也是極有想法和能力的一個人。

如今作爲正五品上的定遠將軍,正跟隨周國大軍在長江沿岸駐守。自從唐國降藩割地後,長江以北盡屬周國。陸榭作爲周國的將軍自然帶有一軍,安扎有營寨爲基地。

至於說有將士逃離往南唐,張永德完全相信。不管周國兵力有多強大,現在甚至逼迫的唐國割地降藩。但是唐國曆來確實比周國繁華,有很多周國沿線駐守的士兵,原來就是唐國的人。他們雖然重新的編排,也加入了不同的隊伍,可是小範圍根本難以成氣候。

可是周國的兵員歷來就是老兵混雜新兵,降兵和原來的領將分離。每個軍營的降兵和新兵更是有明顯的比例,至於陸榭的軍營裡面的將士,能夠弒將逃離,張永德深深感覺懷疑着,畢竟陸榭也是有自己親軍的,據說陸榭的所有親軍都被殺了個乾乾淨淨,如今自己小舅平時統軍的能力,和這複雜的局勢讓張永德陷入了沉思。

因爲,陸榭當天能夠逐漸深任將軍,開始確實是先帝郭威眷顧。後來,卻是陸榭自己有能力體現,在軍中嶄露了頭角,被先帝發覺他的長處,才逐漸給他提拔爲中層將領,正往高層將領培養和帶領。如果單單是爲了看着自己面子上,先帝完全可以把陸榭留在京城,做一個閒職官員的。

如今的皇帝郭榮確實年輕有爲,沒有看着張永德的面子上,使勁去提拔陸榭,但是陸榭在郭榮手裡也很順利升級。這恰好有利的說明了陸榭的能力勝任,他手下出現的將士出逃的事件,到最後自己被出逃將士身弒,讓張永德心裡感覺到難過。

自己叔叔張鈞曾任洛州兵馬都監,雖然職務不高地位不顯。但是因爲自己父親和祖父的追封,和自己在周國的地位,他也享受着極高的地位和待遇。

他也很理智的退出了官場,在京城外購置莊院養老去了,生活過得的是有滋有味的。想不到如今卻莫名其妙遭了大難,一家人被殺了個乾乾淨淨。據說他前一段時間,相中了一個舉子的寡妻,竟然莫名其妙的逃過了一難。

自己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雖然派人去徹查和尋找了,卻是還沒有見到叔叔,不知道究竟什麼原因,和突然爲什麼會發生這些事情。張永德歷來仁孝於世,如果面前這個人不來尋找,他正準備親自趕去城外莊院。

他也從來沒有和別人透露過半點,關於自己和皇帝郭榮之間有什麼分歧,對於大周國和自己的想法,張永德從來不和別人提起半句,就是對家人自己的想法意思他也一直緘口不言。他不是顧忌什麼,而是感覺作爲一個臣子自己應該做什麼。

如今在周國他不但是殿前都檢點,還是皇帝郭榮禁軍的最高統帥,不管處於自己和皇帝什麼關係,張永德明白自己的位置。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對張永德這個位置和身份,肯定是最忌諱和忌憚的了。雖然皇帝也從來沒有流露出什麼,以及對張永德做出有什麼動靜來,但是張永德自己明白,像自己現在的位置,肯定是十分尷尬和敏感。

周國現在只有兩個人權高位重,而且明面上對皇帝郭榮的位置,有着直接的位置和影響力威脅,因爲如今這兩個人手上都有重兵,而且都和先帝郭威有很深的關係。先帝郭威不管是在前朝,還是在大周國都是靠這些人才能順風順水。

張永德知道一個勉強就算是自己,另外一個就是如今皇帝郭榮的岳父,當年在中原號稱武將世家出身的淮陽王世家,現在獨據藩鎮天雄軍節度的衛王符彥卿。衛王符彥卿的身份更是特殊,但是他是一個沒有野心的將軍,反而連任四朝都沒有人嫉妒。

作爲皇帝的郭榮,自己和符彥卿應該都算至親。但是對於權利和名望,哪個朝代的上位者,可以自然釋懷呢!他一直雖然沒有過表現任何不妥,但是肯定會監視自己兩個人的行爲,張永德毫不懷疑這一點。

張永德從小出身於幷州陽曲一個豪富家族,而且家族裡先輩世代行武,是自唐以來有名的武將家族。他父親張穎公,曾經在後晉國石敬瑭手裡做過高級武官,是當時的安州防禦使。對於當時武將的職務配置來說,那可是一個大大的高官了。

當年後晉國皇帝的侍衛使,就是後來的周國太祖皇帝郭威,也就是現在周國皇帝郭榮的父親,江湖上人稱郭雀兒。而當時張永德的父親張穎,和太祖皇帝郭威同殿爲臣,在當年就是極爲要好的朋友。所以,從小就被郭威認識的張永德,年少的時候就被郭威知曉和賞識。

但是,郭威賞識張永德並不是因爲武功和才氣,而是因爲他從小在家族裡,所被培養出來的德行。因爲張永德還在很小的時候,他生母就逝世了,後來他的父親張穎續絃再娶了一房。但是張永德侍奉這個繼母和自己生母一般,所以自小張永德便以賢孝聞名於故里,深得鄉民和家族裡人的讚許。

在張永德年方弱冠20歲的時候,太祖皇帝郭威就把自己的第四個女兒嫁給了他,誰都沒有想到,當年還是如此的門當戶對。

當然,那個時候誰都沒有想到時局會如何發展,太祖皇帝還是漢國大臣。後來太祖皇帝登基,張永德自然成了駙馬爺。也就是在張永德成婚這一年,善戰深的軍心的太祖皇帝郭威,被中原漢國隱帝提升爲漢國樞密使,掌握了整個漢國兵馬的決策權。而太祖皇帝郭威因爲朝廷的器重也沒有避嫌,上表舉薦自己優秀的女婿張永德,做了漢國的供奉官押班。

但是,年輕的隱帝十分恐懼郭威的權勢,而且還忌憚張永德做了自己身邊的供奉官班頭,於是越想心裡越不舒服。後來更在身邊人的慫恿下,加之自己也確實對郭威不放心,便想先加害張永德來懾服郭威。

他先是讓張永德去給當時的昭義節度使常思送東西,這種名義上的送東西,就是後世宋朝常有的生辰綱。作爲一國皇帝本來是藩鎮應該給自己進貢,可是五代時候,軍閥的勢力強大到一定地步,中央政府就無法管轄。對於這個常思,隱帝採取的是懷柔,當然,這些可能都不是隱帝這個傻瓜可以想出來的。然後,隱帝一邊密詔給常思,希望常思見到張永德後,就把他的行爲找個藉口給殺掉。因爲隱帝知道常思雖然和郭威一殿爲臣,但是兩個人一直不對路,而且因爲統軍的問題,經常掐架和對付。

但是,隱帝忽略了常思的膽量,以及忽略了常思這個人的理想。常思雖然平時和郭威一殿爲臣的時候,因爲上面有皇帝罩着,還敢和郭威一起叫板爭寵。後來皇帝倒下了,新皇帝上臺沒有人支持。常思便知道郭威的勢力越來越大,身邊的人越來越多,自己明顯已經不是郭威的對手了。居然不願意爲隱帝火中取栗,但是當時也把張永德囚禁了起來,好酒好菜的招待着,明顯就是想做牆頭草。

果然,沒有過多久,稀裡糊塗的小皇帝隱帝,聽信讒言和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做了一件五代史上很殘忍的事情。設計殺了樞密使郭威在京城的一家老小,而且還大膽的想殺郭威。他做的這件事情,直接導致了一個國家的滅亡。

原因就是悲痛的郭威起兵反抗,最後兵變殺了隱帝,更用計逼退了隱帝的叔叔,後來欲襲帝位的劉贇的親生父親,一樣在外帶兵任職的北京(太原)留守劉崇,自此操控了朝廷大權。雖然隱晦的迴避了一段時間,但是郭威還是無可避免的做了皇帝。

見風使舵的常思相當明智,這個時候馬上就把軟禁在自己手裡的張永德送來京城,完全的取悅了風頭正旺的郭威,也保全了心存感激的張永德。當然,張永德後來能夠真正步入周國權利中心,自然是郭威登基之後了,也是張永德自己的才華得到了展示。

似乎郭威的登基是喜事,但是他最大的苦惱,就是來自於沒有了男性後代。當初隱帝發瘋把郭家後代殺得乾乾淨淨,那是真正的滅門,就連現在的皇帝郭榮的長子都沒有放過。

誰也沒有想到過事情會是這樣,郭威也做過各種各樣的努力。但是常年的騎馬征戰,男性生育方面自然會有影響,何況是郭威的年齡,在這個時代本來就算年事已高。郭威雖然身邊后妃成羣,卻再也沒有留下半個後代。

本來作爲郭威的親女兒和女婿,張永德應該會佔有優勢的。但是張永德知道自己家族的強勢,和張家人丁的衆多,讓一向傳統念舊的太祖皇帝郭威產生了懷疑。何況,張永德也知道自己在家族裡,並不是最強勢和最有威望的人,作爲皇帝的郭威肯定懷疑自己能不能保持,自己名下這一房在張家順利發展。也就是說保持這份江山,是自己和公主後代的天下。

最重要的就是,郭威身邊被認作義子的郭榮,他本來就是郭威的內侄,而且精明能幹多有謀略。許多地方嶄露的才華甚至更比自己強,自己雖然沒有去爭什麼,但是張永德明白自己這輩子,只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

這個男子微笑的看着張永德,淡淡的說道:“某家姬鴻仲,祖籍中原,現旅居嶺南,平時往來於中原諸國,主要從事各地各種特產的轉賣交易,幸會張大人!”

“嶺南!”看到這個清雅脫俗的男子,居然是個商人,張永德還是極爲驚訝。當然大周國皇帝郭榮以前也做過商人,張永德絕對不會就此輕視這個男子。

倒是聽到他說出這個地方,張永德真是感覺有些陌生,在他的記憶裡那是一個太遙遠的地方了。歷來,在前朝以前,都把楚地五嶺以外的地方,都統稱爲化外野蠻的地方。中原地方的勢力和藩鎮,都懶得去理會那個蠻荒之地的信息。

張永德的資料似乎還停留在,許多年前聽過的一個人,那個人就是建立那個勢力的人物,南漢國的高祖皇帝,劉巖。當然隱隱還有劉巖這個人,和他的家族發家史。在中原地區,對於劉巖掌管五嶺以外的勢力和地盤,那都是不屑一顧的。

有時候,張永德也會聽到有人偶爾會,說道嶺南那個遙遠的地方,那裡據說盛產水果和海味。但是因爲崎嶇和千山阻隔,加之當地人沒有開化,是歷朝和前朝發配流放罪人的一個野蠻的地方。

甚至,後來張永德也聽到過,南漢國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當然甚至把嶺南的人都妖魔化了。據說皇帝劉巖死了之後,他的某個兒子繼承了帝位。在有一年境內還發生了起義,一直鬧到了南唐國,後來還是南唐國一起出手,滅了那股起義的勢力。

因爲實在是太遠了,張永德對那個遙遠的地方都沒有什麼概念,在他心目中,都是江南的委婉和中原的大氣。就是歷來中原也是以居中爲主,看着這個氣度軒昂的男子,如夢似幻的畫中人。張永德此刻根本不相信,這個風度人物會來自於自己想象中的野蠻的地方。

不管處於哪一點,對於這個風度翩翩的男子,張永德都產生了一股濃濃的興趣,幾乎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知道,這個遙遠的地方的一切。以及,這個男子和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會有什麼關聯呢!

於是他親自過來拉近距離,邀請這個名喚姬鴻仲的男子入座。

第四百六十七章 蓄勢待發第九百八十章 虛幻的夢第七百零七章 虎子駕到第六百九十三章 逍遙遊第二百四十章 想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蛇化龍第三百一十四章 落鳳嶺第五百七十六章 平溪撤退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老古董第二百九十章 正主第八百九十一章 情節嚴重第十四章 逍遙派第八百五十三章 夕陽西下第九百六十章 處境第八百六十二章 刺殺第七十四章 持久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跨越敘舊第七十九章 煉神還虛第四十五章 設想第五百二十三章 平靜渝州第二十八章 天下一統第二百五十九章 湘江道上第八百一十一章 氣魄第五百九十九章 京城暗流第三百七十九章 變數中的正常第七百九十八章 機緣(復貼789)第六章 驛館夜話第九百三十章 (920上傳錯誤 噩夢)第五百三十三章 茶寮第四百五十八章 把酒言歡第一百四十八章 羅羅第九百三十五章 干涉第一百七十五章 東海仙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較量第六百五十九章 失人者亡第六百七十六章 數道設計第四百五十五章 新篇章第四百零五章 更上層樓第六百八十八章 拜訪逍遙第一百六十八章 春夢無痕第四百七十九章 旨意在身第九百三十九章 遇見第一百零七章 龍爭虎鬥第六百三十章 錯手分別第四百五十八章 把酒言歡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關注第六百零一章 面對第二百三十一章 進山第一千零一章 冷靜襲殺第八百七十二章 鴉雀無聲第一百三十六章 溫柔一刀第一百二十一章 湘西王第五百五十五章 江湖修煉手段第七百三十四章 契丹戰神第八百七十二章 鴉雀無聲第二十章 小明王第六百七十八章 假象第四十三章 毛爺爺第六百一十九章 志向第六百二十章 覆雨江湖第三十三章 我是皇帝你是王第五百七十五章 遠程打擊第八百九十四章 道家追求第五十八章 前進第九十二章 爲人民服務第七百一十一章 高手現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做錯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紅蓮再現第九百四十九章 重要選擇第九百一十章 江湖規則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陌生人第八百三十章 權力第一百零一章 巫術第三百四十六章 改變 無法改變第九百一十八章 高手之戰第八十一章 北伐第三百一十二章 賴上你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橫生危險第九百八十五章 危險人羣第五百一十六章 化神曲折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恥下問第二百九十五章 再見嶺南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不一樣第八百八十六章 醍醐灌頂第三百八十二章 冥冥之中第三百零六章 高門子弟第四百二十七章 蜀中風雲第一百四十八章 羅羅第四百八十八章 破蜀得才第八百三十七章 流匪入京第三百六十八章 桂州山水甲天下第四百零三章 訓徒第四十四章 追求第一百零五章 雲起龍隱第一百一十章 羣狼起舞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兩大家族第一千零八章 駕馭之道第三百九十一章 鐵將陳誨第五百零二章 農村包圍中央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層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