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當世英才

不知道是什麼人,有着什麼樣的目的,現在很明白的一點,那就是有人插手了這件事情!

能夠插手朝廷的事情,這人的身份不簡單!

不知道這個人的目的,顯然對方有這個能力!

在唐國有這個能力的人很多,這點燕敬權和陳誨都知道,不過前提就是皇帝不知道的情況下。因爲皇帝自從江北戰敗之後,如今對朝廷的事情根本就不上心。所以朝中各部有事,纔會膽敢壓着不敢告訴皇帝。

現在皇帝對外已經不叫皇帝,而是降藩改稱國主!中原雖然表面沒有在意,在金陵城的那些中原使節,卻顯然不是吃素的!

聽說那嶺南,有一個天衆奇才的少年,不但做了皇帝,詩詞佳句超過了他。蓮峰居士李從嘉平生最自負的,便是自己的詩詞遠超前人,聽到有人比自己在詩詞一道還要厲害,自然便要去見識一番。

很多人不知道,李從嘉此去嶺南,差點便被那個少年天子留下。如若不是那個少年天子懶,不想自己過早承受太大的壓力,只怕這位王子,真要被留下做質了!

據說如果不是禮部侍郎鍾謨爭取,把他從興王府拖了回來,只怕他還真有點樂不思蜀,不想回金陵城。興王府不管是美食,還有城市規劃,都要強過當時各處國都京城!天性喜歡悠閒率性的李從嘉,愛上了嶺南這個地方!

他這種性格和行爲的人,在唐國朝廷不會引起多大風浪。一個對皇位沒有興趣的王子,在誰眼裡都是有些人畜無害的。也有一些遺老詬病,卻在文人墨客之間引爲美談。

燕敬權和陳誨同時吃驚,據說如今皇太子李弘翼失寵,就是沸沸揚揚弒叔的事情,徹底的激怒了李璟,而要被皇帝廢掉。兩個出身軍旅的人都知道,皇太子李弘翼確實是這個時代,最具前景的人物。即使是戰敗,皇帝李璟也不會承認是自己無能。

這個時代裡,四十來歲的人不算年輕,絕對也不是太老。

諸國國君裡,孟昶和李璟年歲相仿,也屬於少年有爲;郭榮稍小几歲,也是和孟昶接近的年紀了;錢弘俶和李璟卻比郭榮更小一點;本來嶺南劉晟和李璟年紀相仿,經歷也幾乎相同,可惜劉晟已經駕崩了。

高保融和周行逢一流,在李璟看來那都不能稱爲國君的。自負的李璟感覺到,這天下不說屬於自己,中原三分就是最多了。從南方最強的勢力,變成了誠惶誠恐的藩鎮,心裡的羞憤驚恐可想而知。

這個時代裡,還真無人有李璟這般文功武德。年紀輕輕就統帥了楚地全境,楚地落入馬家舊臣手裡,至少他也掃平這個政權。隨後馬踏閩地,也被吳越國乘機分羹,卻使得閩地再無國君,至此都大部分國土屬於唐國。

不管是從面積疆域,還是御駕親征的文功武德,李璟都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英才。

(不過後世有詩爲證:一江春水向東流,李家兒郎幾多愁。娘子好詩愛南唐,南唐不及錢家郎!)

說的就是李璟這輩的子弟,雖然和吳越國錢家一般。但是結局不但不好,而且遠遠不如錢家子孫的結局。當然這個時候的人,還無法得知結局,可是這個時候李璟的後輩的姿態,卻已經只有這個李弘翼還算個人物。

因爲唐國繼楊吳之後幾十年,兩三代的經營,已經使得南方匯聚了衆多的人才和精英。在李唐刻意的經營和潛移默化之下,大家認同了李唐天下的存在。所以對於中原割據戰亂的現狀,大家都想逃避這種事實。

其中這羣人自然以皇帝李璟爲主。

對於國事的空白,大家都好像皇帝的新裝一樣。只要這個小朝廷還能維持着,外面的風風雨雨,就不許出現在繁華的金陵城街頭。

那麼對於這個說的難聽一些的,只懂得花天酒地的皇子李從嘉,莫名其妙的突然出現。雖然不知道究竟是意外,還是刻意爲之的事情,這都是一件很令人吃驚的事情了。

雖然在任何朝代,甚至是任何時間,一個王子心血來潮,忽然對朝政有些興趣,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何況這種事情的接觸,也可以說是關心國家大事。畢竟扶桑國的人過來中原,無非也是有所求而已。

不管他們帶來什麼寶物,其珍貴如何和中原所產寶物比較?

所以很多人對於這種進貢自然不屑一顧,但是在意的是他們到來的真正意義。

因爲每個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不過可能任何勢力所看重的,卻是那真正進貢的意義。這將代表的是外邦對自己政權的認可,雖然這事也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但是在這個割據分裂的時代,至少在明面的大義上,可是能夠公開宣揚的了。

可能朝廷禮部的人還沒有真正意識到,或者說已經意識到了,卻感覺到這種事情對於皇帝李璟來說意義不大,誰敢去捋虎鬚找死?

因爲朝廷剛剛在江北再敗,不但割據了江北諸州,而且連皇帝李璟都沒有辦法只好降藩,還親自上表說立太子李從翼。這種丟祖宗八代臉的事情,誰敢再去揭傷疤?

如果朝廷公開接納扶桑國的使者,那麼在金陵城的那些周國使節,肯定不會是吃閒飯的!中原周主郭榮雖然大氣的稱李璟毋需退位,但是那種上位中原共主的姿態,卻完全的表露無疑!現如今唐國如果在出爾反爾,那這事又可能引起討伐的藉口!

燕敬權和陳誨那都是人精,知道如今除了皇太子李從翼之外,唐國現存最長的皇子,就是這位蓮峰居士李從嘉了。雖說八字還沒有一撇,可是歷朝歷代這種事情不是沒有可能!

朝中也似乎沒有人支持這位皇子,但是據說金陵城佛道兩家,都比較喜歡這位皇子!

想到這裡的時候,首先便是燕敬權忽然看向了那個蕭乘。他記得剛剛陳誨進來另眼有加,不由想到了陳炫曾經提過的一件事情!

陳誨似乎也想到了什麼,看向燕敬權的時候雖然神色淡淡的,可是眼神裡所包含的內容,卻讓人多了幾分深思。

畢竟這裡不同於別處,這個公共的場所,大家一起進來找燕敬權,這事需要另外斟酌了!

當然也不用擔心有人來,如果想在這裡放肆,只怕不會有什麼好的結局。

畢竟這主人沒有幾分能耐,又如何在金陵城站住腳?

第九百二十一章 (912重新上傳 天道痕跡)第八百三十七章 流匪入京第三百六十六章 求真第三百七十二章 較量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感知第三百七十八章 雲淡風輕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幾人能懂第八百二十七章 禍起第七百六十四章 刀意第四百七十三章 再佈局第七百三十九章 風雲再起第五百一十九章 主家心思第六百一十章 變局將生第四百零七章 設套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家發財第八十三章 九陽九陰第七百四十七章 意有所指第二百六十二章 碧眼神猿第七百一十九章 昔日恩怨第一百四十八章 羅羅第九百五十七章 再見梟雄第五百二十五章 黨的力量第四百一十四章 在一起第七百七十四章 更新第九百四十六章 威武第二百三十九章 神僧明空第九百七十二章 洞天福地第四百一十五章 一步第三百四十五章 準備第四百七十八章 位高心思第四百六十章 殺一儆百第五百六十三章 輔臣心思第九百六十七章 殺氣第七百零三章 境況第三百四十六章 改變 無法改變第一百四十一章 麻雀變鳳凰第一百四十四章 詠懷第三百零七章 給你一首詩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第七百五十三章 練手第三百三十章 蜀中歸漢第二章 烏夜啼第八百零四章 細語(回795章)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感應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兩大家族第四百三十七章 海事第八百零四章 細語(回795章)第三十九章 蛇也可以化龍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不一樣第七百一十三章 秋風吹襲金陵雨第一百二十三章 餓鬼道第二百六十二章 以魚羊會友第九百七十六章 天師第九百九十九章 東南西北第八百五十章 氣勢磅礴第九十八章 大浪淘沙第四百三十一章 門派之爭第九百四十五章 列陣應敵第六百一十六章 憶苦第六百九十七章 流派第三百六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九百七十一章 勝地第八百二十九章 金陵蕭家第二百七十四章 二十載幻想第一百零八章 白狼寨第三百一十二章 賴上你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運河在手第一百七十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二十二章 牛頭馬面第五百四十五章 再現怪物第九百二十六章 不以爲然第七百零六章 訪友尋道第七百八十四章 無奈第三百六十六章 求真第三百零三章 青奴納妾第三百六十七章 遺憾第一百一十章 羣狼起舞第五百一十八章 一腳落下第一百一十章 羣狼起舞第八百二十五章 江湖恩怨第二百六十四章 小土匪第七十七章 靈魂轉世第五百九十章 局勢漸定第五百三十四章 茶 道第四百六十二章 剮刑第五百零二章 農村包圍中央第二百五十三章 鬼谷門下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三章 唐風遺韻第三百六十六章 求真第三百三十九章 小流氓第二十章 小明王第三百二十一章 狂獅鬼手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一個局第三百一十九章 山羊清草第三百六十五章 劍魔第三百六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七十三章 循環第二百三十七章 石階上的異象第九十一章 京城四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