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大唐晚鐘

滄州之戰仍在進行。

樑軍見劉守文一直不出來,怒了,開始圍着滄州城修建防禦工事,這些工事整整圍了城池一圈。如此一來,滄州兵想出都出不來了。

幽州的劉仁恭不可能見死不救,多次派軍來解圍。

但是幽州有強兵,但無良將,於是屢戰屢敗,軍情一度十分危急。

在這個危急關頭,劉仁恭開始向自己轄區的百姓開刀。

他下令,境內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全部從軍,而且要自備軍糧。誰要是敢不來,全村的人跟着一起連坐,全部殺光。

喪盡天良啊喪盡天良!

手下人看不下去了,有人進諫說:“如果男人無論老幼都去從軍了,剩下的婦女沒辦法轉運糧餉啊,這個政策行不通。”

劉仁恭一想,也有道理,就把命令改成:能夠拿得動兵器的男人全部從軍。(也好不到哪裡去)

這個政策有點反人類,不好執行。

爲了防止士兵逃跑,劉仁恭下令,在士兵臉上刺字,刺什麼字好呢,劉仁恭認爲“定霸都”三個字不錯,於是這支強徵的軍隊被定名爲定霸都。

定霸都軍兵人數達到十萬,進屯在瓦橋關。

士兵臉上要刺字,士大夫文人也跑不了,劉仁恭在這些幕僚的手臂上刺下“一心事主”四個大字。

這樣一來,幽州轄區內除了稚子婦孺之外全都被紋了身,真是史無前例啊史無前例。

劉仁恭對百姓狠,但對着朱溫卻狠不起來。

這也可以理解,越是對百姓狠的人越不太可能打勝仗。

戰爭仍在進行,滄州被圍得越來越緊。

一開始劉守文是不想出城,因爲他要避戰。

現在他想出去,因爲城內沒糧食了。城內百姓已經開始吃土,然後開始吃人。

但他想出去的時候卻出不去了,因爲樑軍依靠防禦工事把滄州城給鎖了。別說是人,連老鼠都出不去。

滄州陷入絕境。

朱溫見火候差不多了,派人招降。

使者來到城下,衝劉守文喊道:“援兵不可能來了,還不趕快投降!”

劉守文也豁出去了,他登上城樓回喊了一句:

“幽州劉仁恭是我的父親。現在樑王要以大義來威服天下,如果我背叛了父親來投靠,樑王將怎樣來安置我呢!”

朱溫聽了使者回話,老臉一紅,心想劉守文這小夥子還真敢說呀。

可人家說的確實也是這麼個理兒,你勸他背叛自己的老子,這可能嗎?

朱溫心裡有點不好意思,減緩了攻城節奏。

節奏減緩了,但圍城沒有解開啊,所以說劉仁恭還要想辦法爲兒子解圍。

該想的辦法之前都想過了,事到如今,也沒有什麼好的對策。如果非要說有,那就必須去找一個人。

劉仁恭想到了李克用,然後沒皮沒臉地向對方求援。

說實話,劉仁恭臉皮也真夠厚的,人家李克用之前待他不薄,他卻狼心狗肺佔了人家的幽州。

佔了幽州還不算,竟然還回頭打人家,想着來擴充地盤。

現在自己被朱溫欺負慘了,又腆着臉找李克用搬救兵。

李克用收到求救信後被氣笑了,心想你劉仁恭腦子沒病吧,真以爲我不記仇怎地,當我傻了不成!

不救!打死也不救!

劉仁恭臉皮堪比城牆,接着求救,前前後後求了上百次。

他也許真的是被逼急了,豁着一張老臉就上了。

李克用不爲所動。

這時候李存勖出來說話了。

他所說的話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

朱溫太強了,劉仁恭打不過,我們也打不過。

如果劉仁恭被滅了,下一個就是我們。

脣亡齒寒,所以要出兵!

這是很淺顯的一個道理,出兵不是爲了劉仁恭,而是爲了自己。

然而人是很奇怪的一種動物,明明很簡單的道理自己卻想不明白,因爲被情感、仇恨左右了判斷。

這叫做當事者迷,旁觀者清。

李克用立刻被點醒了,於是開始召集手下商量出兵路線。

商量後的結果是派兵攻打朱溫的潞州,一來可以圍魏救趙,解掉幽州之圍;二來可以開疆拓土,壯大自身力量。

說幹就幹,李克用派遣大將周德威、李嗣昭帶重兵圍攻潞州,劉仁恭又派了三萬幽州兵來協助。

聲勢浩大的潞州戰役打響了。

戰役剛打響就結束了,因爲潞州守將丁會投降了。

丁會是朱溫手下的猛將,曾爲對方開疆拓土立下大功,這樣的一位功勳舊將爲什麼會輕易投降呢。

因爲他是個忠臣,終於大唐的忠臣。

他當初爲朱溫賣命,是爲了大唐朝廷。當朱溫不再忠於大唐的時候,他也就不再忠於朱溫。

當時昭宗皇帝李曄遇弒身亡,訃告傳到了潞州,丁會大慟。

他命令全軍將士身披縞素,哀嚎痛哭,爲昭宗皇帝致哀。

慟哭六軍俱縞素,這一次卻是爲大唐而哭,爲皇帝而哭。

丁會投降的另一個原因在朱溫身上。

朱溫好猜忌,此人疑心很重。疑心重也就罷了,他還嗜殺。

當猜忌和嗜殺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就很嚇人了。

樑軍裡邊的大將因爲朱溫的猜忌而遭到殺害的不在少數,丁會現在又和朱溫不是一條心,他如果再在朱溫身邊呆下去會是什麼結果,大家不用猜也應該知道了。

所以說,與其被殺,不如投降。

恰好李克用來攻潞州,丁會就順水推舟投降了事。

李克用任命李嗣昭爲昭義留後,鎮守潞州。把丁會召到晉陽。

丁會拜見李克用,說道:“我不是守不住潞州,而是朱溫凌虐唐室,我不忍其所爲,所以纔來歸命。”

忠臣見忠臣,兩眼淚汪汪,李克用十分看重丁會爲人,厚待之,把他的位子列在手下諸將之上。

朱溫聽聞潞州失守,大驚。

潞州對李克用很重要,對朱溫來說同樣重要,因爲這是一個據點。誰佔據了這個位置誰就把握了戰爭主動權,可以隨時到對方家裡去串門。

www◆тt kán◆c o 與潞州同樣重要的還有一個澤州,我們稱之爲澤潞,這兩個地方在山西南部,是李克用東出太行門戶。

朱溫慌了,他派重兵守澤州,然後從滄州退軍。

此時滄州城下樑軍的大營中堆滿了糧食。這些糧食一大部分是魏博的羅紹威搜刮百姓後運來的,還有一部分是從朱溫的河南轄區通過水陸交通運過來的。

朱溫本來想着通過這一戰把劉仁恭父子的轄區全部吃下,所以準備了太多的後勤補給。

現在要撤軍了,這些糧食山屯海積,根本運不完,怎麼辦呢,朱溫下令燒掉。

大營裡的糧食用火燒,在船上的糧食就把船給鑿沉了,一起沉入水底。

真是夠敗家的。

但這也沒辦法,往回運送糧食需要動用大量勞力,划不來;留在這裡吧,就會被滄州的劉守文撿了便宜,所以說還是銷燬最划算。

糧食燃燒的煙火綿延數裡,很是壯觀。

滄州城裡的人都開始吃土、吃人肉了,他們眼巴巴望着城外燃燒的糧食,不斷地吞嚥唾沫。

劉守文看不下去了,他派人出城,求見朱溫。

使者見到朱溫後轉達了劉守文的話:

“大王您因爲憐惜百姓,所以赦免了我的罪過,解圍而去,這是您對滄州的恩德,我和百姓都不敢忘。”

這是給對方臉上貼金,貼完了金之後開始說正事兒。

“現在滄州城裡還有數萬人口,他們已經好幾個月沒有吃過飯了,您的糧食與其焚之爲煙,沉之爲泥,不如留下一些給百姓們吃吧,這是救命糧啊!”

朱溫聽後爲之動容,留下了幾倉糧食沒有焚燒,班師而去。

滄州百姓靠着剩下的這幾倉糧食存活下來。

從這一點來看,朱溫和劉守文兩個人都做了一件好事。

…………………………………………

朱溫本來是想討平幽州,統一河北,以此來震懾諸侯,然後順勢稱帝的。

但這一仗打下來,不但什麼好處都沒撈着,潞州還被李克用給佔去了。顏面掃地不說,威望大損,稱帝的事兒也就不好再說出口了。

朱溫很鬱悶,然後就病了,也不回汴州,到羅紹威的魏州去休養。

羅紹威吃不住勁了,他就想啊,朱溫在我這裡休養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兒啊,你如果在這裡住習慣了,以後我住哪裡呢,魏博節度使的位子我還保得住嗎!

不行,一定要想辦法,把朱溫趕走。

但是趕歸趕,你不能拿着鞭子去,需要動腦子想辦法。

羅紹威想到的辦法是禍水東引,讓朱溫去找皇帝的麻煩。

他的處事原則是我不管皇帝死不死,只要我不死就行。

羅紹威對朱溫說:“如今能夠與大王作對的諸侯,都打着保護唐室的旗號。大王您不如直接把大唐給滅了,自己做皇帝,讓那些諸侯無旗號可打。”

這話一說出來,正中朱溫下懷,把個朱阿三說得心花怒放,但還不敢在面上表現出來,因爲這是大逆不道的話。

朱溫佯裝發怒,呵斥了羅紹威一頓,卻越看這個人越順眼,心裡一股登基稱帝的慾望被鼓動起來,澎湃難忍,一發而不可收拾。

不可收拾那就不收拾了,直接去稱帝吧!

朱溫的疾病瞬間好了,立刻從魏州出發,馬不停蹄趕回汴州。

…………………………………………

唐哀帝李柷這個皇帝自從登基以來就做得心驚膽戰的,誰都知道他這個皇帝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至於最終能在這個位子上坐多久,完全要看朱溫的臉色。

最近朱溫動作不斷,又是殺人又是用兵的,傻子也知道他下一步要做什麼。

這時候的皇帝就要有眼力價兒了,該退位的時候就要退位,不然說不定哪天就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問題是誰都知道朱溫要篡位,皇帝知道,大臣們知道,天下人都知道,朱溫本人更知道,但就是這個誰都知道的事兒,卻很難把握好火候。

不能早了,也不能晚了,早晚誰說了算呢,朱溫說了算。

他想登基的時候你不讓位,這是找死。

他不想登基的時候你非要讓位,這就是你在發脾氣,在給朱溫同志小鞋兒穿,他同樣會讓你死。

所以說在這個時候做皇帝真不容易,揹負着捨棄列祖列宗基業的罵名把皇位給人家,還要小心翼翼地問人家要不要。

這跟誰說理去!

李柷爲了能夠第一時間收到朱溫的信號,只能不停地派人去試探。

這一次朱溫北征幽、滄,從魏州灰溜溜回來了,李柷同樣要找人去探一探對方口風。

去執行這項任務的人是御史大夫薛貽矩。

這位薛大人很順利地見到了朱溫,開始神神叨叨地拍馬屁:

“殿下您的功德都在天下人心裡,天、地、人三靈已經聚集在您身上,這是氣運所歸啊。聖上打算效仿堯舜,舉行禪讓之禮,把皇位傳給您,您就不要推辭啦。”

說完就以拜皇帝的禮儀向北衝着朱溫下拜。

朱溫不說行,也不說不行,只是把身子側了一側,受了對方這一拜。

這樣一來,薛貽矩心裡就有譜了,他回去對李柷說道:“朱溫有接受禪讓的意思了。”

唐哀帝李柷聽了這句話後,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哀傷,他平復了一下心情之後下了一道詔書,宣佈在二月份舉行禪讓大禮。

李柷讓宰相拿着詔書去通知朱溫。

朱溫假裝矜持,推掉了。

這倒不是朱溫良心發現,而是必須要走的一道程序。

皇帝說傳位給你,你一口就答應了,這太難看。

所以說要推脫一番,一般是三次,三次一過,那就去登基吧。

不管朱溫怎麼說,到了二月,唐哀帝李柷自己先退位了,把皇位空了出來。

然後宰相帶着百官從洛陽趕到汴州,到朱溫那裡去勸他登基。朱溫按照流程,派使者到洛陽又推辭了一把。

這時候進行下一步程序,勸進。

勸進就是勸對方登基,但這又不是一般的勸,而是全國上下一起來勸。

然後朝中大臣、各大藩鎮的勸進信就都飛過來了,造成了天下人都想讓朱溫做皇帝的假象。

所以說朱溫前期殺大臣、殺諸王、打藩鎮的做法還是很有道理的,不把忠臣殺光了,把藩鎮打服了,這時候他們跳起來搗亂,那豈不是很影響心情。

事情到了這一步,該走的程序走完了,朱溫終於鬆口了,火急火燎地去登基。

登基之前,朱溫改了名字,新名字叫朱晃。

這個名字確實挺晃眼的,意在指明他是光明正大的即位者。

當然,光明正大地做壞事也是光明正大的一種。

總之,朱溫登基了。

他把國號確定爲大梁,五代十國的後梁政權建立了。

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一百三十六章 韓延徽第二十九章 河陽之亂第二百一十四章 無恥房知溫第三十三章 戰神李存孝(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一百七十五章 劉皇后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稱帝了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九十四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三章 北伐第一百零六章 沒落的朱溫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一百七十五章 劉皇后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彥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當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十章 李克用與朱溫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掞第九十章 朝廷與藩鎮第九章 黃巢之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之後第六十七章 悲催的羅紹威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六十五章 可憐的大唐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從周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一百零七章 朱溫之死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法無天徐知訓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七十四章 極品刺客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二百零八章 善後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六十章 李存進的隕落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一百零五章 棗強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第二百一十章 明宗李嗣源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十九章 馬楚政權的興起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謙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彥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掞的落幕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掞的苦惱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十三章 亂戰中原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謙第一百九十八章 康延孝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彥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後時光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崇韜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王建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王建第一百一十章 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