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

話說當初李克用揮軍南下,討伐京城附近的三賤客,殺了一個邠寧節度使王行瑜,打了一個鎮國軍節度使韓建,震懾了一個鳳翔節度使李茂貞。

當時李克用是真心想要打殺李茂貞來着,但昭宗皇帝處於平衡政策的考慮,反而爲李茂貞求情,免了對方一場災禍。

在此之後,三賤客的組合被打死了一個,只剩了兩個人在京城周邊晃盪。

昭宗皇帝很擔心他們哪天好了傷疤忘了疼,再起來犯渾,所以大肆招募禁軍,成立了安聖、捧宸、保寧、宣化殿後四軍,由親王來統領,以此建立親王點兵制。

李曄到現在還沒有放棄振興唐庭的理想,他的思路是這樣的,平衡之術是帝王之術,但是平衡需要有一個支點,這個支點就是朝廷,支點一定要硬,否者支撐不起上面的平衡木,想要硬就要強軍,所以禁軍一定要大招特招,嚴格訓練。

因爲有皇家招牌,禁軍招募計劃進行得很順利,因爲太順利了,所以有一個人坐不住了,這個人就是李茂貞。

李茂貞就想啊,我以前打皇帝打得最狠了,皇帝能不記仇嗎?

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昭宗皇帝招募禁軍肯定是衝着我李茂貞來的啊,等到對方把一切工作都完成了,還有我什麼好果子吃,所以說不能讓他把禁軍練出來,我要提前來搗亂。

李茂貞給李曄上表說沒有必要招募禁軍吶,陛下您有我們保護就可以了,你這裡招兵買馬明顯就是信不過我們,不利於內部團結,所以還是讓禁軍們都散了吧。

李曄氣得臉都綠了,只回了一句話:“朕的事情你少管,哪兒涼快哪兒呆着去!”

李茂貞不可能老老實實一邊呆着去,他最近又擴充了不少地盤,把老戰友邠寧節度使王行瑜的轄區也兼併了過來,一時間兵強馬壯,這時候他又想到長安來竄竄門了,領兵進犯長安。

昭宗皇帝很無奈,看來又要離家出走,但這一次能走到哪裡去呢?

之前黃巢剛起來的時候皇帝還能跑去四川,後來四川被王建堵路封閉了,天子就去鳳翔,現在鳳翔又被李茂貞佔了,還能到哪裡去?

這真是大唐天子的悲哀,現在淪落到連棄城逃跑的目的地都找不到的地步。

李曄想到了李克用,這個人雖然豪爽(粗魯)一些,但對大唐還是忠心的,去他那裡不至於吃太多苦,所以李曄開始移駕向北,取路晉陽。

李曄一出京,又有一個人蹦出來了,這個人是韓建。

韓建向李曄上表:“晉陽路遠,華州路近,陛下來華州不挺好的嗎,何必捨近求遠去晉陽呢?”

李曄心想我爲什麼不去華州你心裡沒個逼數兒嗎,之前你個混蛋是怎麼欺負我的難道忘記了?

但是想歸想,說不能這麼說,現在李茂貞已經在殺來的路上了,如果再得罪了韓建,李曄想過黃河都難,更別提去晉陽了。

李曄好好撫慰韓建一番,意思說白了就是:

世界這麼大,朕想去看看。

然後任命韓建爲京畿都指揮使、安撫制置及開通四面道路使、催促諸道綱運等各種使,總之一句話,朕要走了,你負責給朕殿後、開路,其它的事情少管,朕看着你心煩!

昭宗去意已決,韓建賊心不死,他不停地給皇帝上表,中心思想就一個:

請天子出幸華州。

這時候跟隨皇帝出行的李唐宗室、文武官員們發聲了,他們認爲此去晉陽長路漫漫,難走;華州近在咫尺,可進。

韓建也豁出去了,派了自己的兒子到昭宗皇帝面前上表請幸華州。

李曄是個英主,英主是不會一意孤行的,他要顧忌周圍人的態度。

既然身邊的人都不想跟着自己走,那他又能走到哪裡去呢,既然韓建這麼想留我,那就見見他吧。

韓建光着腳跑到李曄面前嚎啕大哭,叩頭認罪,他說道:

“現在囂張跋扈的藩鎮不只李茂貞一個,陛下您如果離開宗廟社稷遠巡邊疆,恐怕渡過黃河就回不來了。如今華州雖然兵力微弱,但卻控制着潼關險隘,自保是不成問題的。

況且華州靠近京師,微臣在那裡已經經營了十五年,積聚甚多,願陛下移駕華州,微臣雖肝腦塗地也要輔佐陛下興復大唐,光復祖宗基業!”

韓建說道動情處,泣下沾襟,叩頭不止。

李曄爲之動容,心想韓建說話這麼好聽,態度這麼端正,我之前是不是看錯他了?

其實韓建還是以前那個韓建,投機耍滑是他的本色,不過他剛纔泣下沾襟說的一番話也是真心話,因爲每一個臣子都有匡扶社稷,挽大廈之將傾的忠臣情結。

所以說,此時此地,韓建是忠心的。

昭宗皇帝李曄被韓建的真情打動了,他移駕華州,以韓建的辦公場所爲行宮,韓建則搬到龍興寺辦公。

既然皇帝都到華州來了,我們有必要來了解一下韓建這個人。

在以前的行文中韓建大多是以關中三賤客之一的身份出現的,感覺這個人是個欺負皇帝的亂臣賊子,目無法紀的潑皮無賴。

其實不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側面,韓建也不例外。

韓建之前是楊復光手下的八大都頭之一,楊復光選人用人的眼光是毋庸置疑的,他之所以選用韓建,自然是因爲對方有過人之處。

韓建的過人之處在於治理。

當時受到黃巢起義的影響,關中大壞,華州地區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百姓流離,土地荒蕪,成爲無主之地。

韓建趁機入主華州,和南方的錢鏐、馬殷、王審知等人一樣,實行了一整套招懷離散的優惠政策,迅速穩定了生產。

當時長安長年戰亂,京城的官紳、富戶、百姓跑出來不少,大多都被韓建接收到了華州,爲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

不僅如此,長安的禁軍經常被拋棄,也經常打敗仗,無論是被拋棄還是打了敗仗,這些人都會跑,跑到哪裡去呢,韓建張開懷抱迎接他們的到來,所以華州的軍備又得到大幅提升。

軍備提升後就有了自保的能力,所以韓建曾經一度打敗前來進犯的蔡州(秦宗權所部)軍團,保護了一方平安。

在做好這一切前期工作之後,韓建開始帶着百姓拓荒,大力發展農業,興修水利,保障糧食生產。

農業豐收的同時,韓建還利用華州經濟要道的優勢,發展商品貿易,在昭宗皇帝出幸華州之後,當地商旅更加發達,僅兩年的時間就徵得商稅九百萬緡,華州經濟發展水平一度領先全國。(老韓會做買賣啊,把皇帝拐來華州後大賺特賺)

由於韓建的治理能力如此之強,大家把他與同樣善於保境安民的荊州郭禹並稱爲“北韓南郭”。

韓建是個文盲,文盲就文盲唄,反正當時文盲遍地都是,能夠讀書識字的也就那麼一小撮,大多數人的理念就是:

我是文盲我驕傲,打死我也不學(其實也沒條件學)。

但韓建不,他要學習,他要踐行衣食足而知榮辱的至理名言,怎麼學呢,從識字的基本功開始學起。

爲此他在房間的桌椅板凳、櫃檯牀鋪上都貼上了各類物品的名字,久而久之也就識字了。(學前班教育可以吸收借鑑)

隨後也不知道哪位高人送給他一本字典,韓建大喜,說道:

“我按照部首來檢索,還有什麼找不到的呢!”

隨後就學會了音韻和聲偶,如此一來徹底識字了。

接下來就一發不可收拾,開始閱讀儒家典籍,真正成了一個文化人了。

領導者的帶頭作用是很明顯的,政府官員一看老大愛學習,他們也就跟着學,正所謂投其所好嘛,政府一學習,民間接着跟風,所以華州的文化氛圍就濃厚起來了。

流氓有了文化,這是最可怕的,所以韓建的事業越做越大。

接下來我們言歸正傳,看看現在皇帝和韓建相處的怎麼樣。

一開始的時候韓建還是很規矩的,他發揚埋頭苦幹的老黃牛精神,“任勞任怨”地號令諸侯,讓他們按期繳納賦稅,把該上繳的東西都運到華州來,因爲皇帝在華州啊。

另一方面,他開始修繕長安城,韓建發展生產很在行,修建城池也不差,畢竟手裡有了錢搞一些世紀大工程還是信手拈來的。

當時長安經過連年戰亂,城池、宮殿都已經毀壞的差不多了,韓建大興土木,重建大明宮,並在原有城牆的基礎上進行擴建、整修。

爲了便於軍事防守,他放棄了長安的外廓城,將原來的皇城作爲新城。

明朝的時候,在韓建所修新城的基礎上對長安進行擴建,最終形成了現今的西安城牆。

所以說宏偉壯觀的長安城重新煥發生機,韓建功莫大焉。

李曄一看,韓建還是很靠譜的,但是在人家地盤上發號施令沒有底氣啊,被欺負慣了的皇帝已經養成了看權臣的臉色行事的自覺了。

所以他給韓建下詔,讓其參與朝堂議政,韓建堅辭不肯,認爲外臣沒有參與宰相議政的權力,於是作罷。

到目前爲止,李曄與韓建還在維持着明君與忠臣的關係,然而這個關係註定不會持續太長時間,因爲形勢比人強,君弱臣強的局勢擺在那裡呢,韓建的那一點點忠心是突破不了這個框框的。

自古以來忠臣大多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諍諫,說通俗一點就是跟皇帝叫板,一般情況下和皇帝叫板是沒有好下場的,但是忠臣們還是前赴後繼綿延不絕,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味道。

因爲不向強權低頭,敢於堅持己見爲民請命,這是忠臣們留名青史的不二法寶。

同樣的事情,我們換個角度來看也許就不一樣了,忠臣們用行動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其實就一點:

我任勞任怨爲江山社稷披肝瀝膽,不容易啊,我是忠臣,我的意見是對的,皇帝你別說話,也別亂指揮,你好好地坐在皇位上別動,其它的髒活累活我來幹,你時不時地點頭誇我兩句就好了。

如果皇帝不讓他們幹,他們還不樂意,認爲對方沒有識人之明;皇帝哪天不聽勸了,這個皇帝就是昏君,他們就要上前跟對方吵架。

吵輸了坐牢,那就坐實了忠臣的名份;吵贏了皇帝讓步,那就得到了君明臣賢的大好結局。

如此看來,和皇帝鬥其樂無窮,名利雙收,何樂而不爲呢?

當然以上只是戲說,歷史上真正的忠臣比比皆是,我們說的可以稱之爲不怎麼忠的僞忠臣。

而當形勢發生重大變化,比如皇權急劇衰落,藩鎮勢力日益坐大的現在,這些僞忠臣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向權臣轉變。

因爲皇帝罷免不了這些人,更沒有能力把他們關到牢房裡去,皇帝想堅持己見,對方一吼,皇帝就慫了,好吧好吧都依你,你是對的還不行嗎!

如果對方還認爲皇帝做得不到位,大可以實行兵諫嘛,所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戲碼就開始上演了。

有時候忠臣與奸臣之間,真的只有一步之遙。關鍵就在中間的那個“度”上。

把握好了,時時自警,管理好自己的野心,爲江山社稷、黎民百姓赴湯蹈火,這是忠臣;

把握不好,野心膨脹,把天子視作無物,今天犯一下京師,明天擄一把天子,這就是奸賊了。

韓建明顯屬於後者,他的狐狸尾巴很快就露出來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一百三十八章 盧文進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三十五章 痞子王建(二)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一章 憤青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之後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一百零一章 朱溫很憋屈第一百四十一章 楊劉爭奪戰第八十三章 好員工牛存節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第三章 北伐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二十四章 王氏三龍(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掞的苦惱第八章 黑鴉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三章 北伐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九十五章 蘇州之圍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掞第二百零一章 郭從謙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第九十八章 禍起鎮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與李存勖第十三章 亂戰中原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一百零六章 沒落的朱溫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五十九章 昭宗之殤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將李存審第一百零三章 楊守光登基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一百零六章 沒落的朱溫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來投降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茂章最後的表演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四十章 王鎔的魅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儲風波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王建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謎第一百七十二章 諸侯的應對第一百章 柏鄉之戰(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太監——張承業第一百三十二章 貝州城最終結局第三十章 羣毆李克用(一)第四十三章 亂戰魏博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戰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謎第二十三章 海龍王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一百四十一章 楊劉爭奪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九十九章 魏州之亂第一百八十章 羅貫第二百零一章 郭從謙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六十八章 大唐晚鐘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九十三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一)第七十五章 鬧市殺人事件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八十九章 王彥章出場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十三章 亂戰中原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