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昭陣亡的消息傳到李存勖耳朵裡,他驚呆了,若說史建瑭、閻寶這些人折在鎮州他還能夠接受得了,李嗣昭竟然也陣亡在那裡,這就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這可是一員上將啊。
李存勖備受打擊,失魂落魄之下連續幾天茶不思飯不想,精神恍惚。
但你再恍惚也要解決問題啊,現在圍攻鎮州的晉軍主將陣亡,你要派人過去罩場子。
然而像李嗣昭這樣的人都打沒了,還能派誰去呢?
好在李嗣昭給出了答案,他臨死之前留下一句遺言,要求讓自己的老搭檔任圜來接替自己的位子。
任圜是個文臣,和李嗣昭配合得天衣無縫,簡直是一對老牌CP。在胡柳坡之戰中,任圜跟隨李嗣昭大戰樑兵,立有大功,戰後李存勖見任圜負傷,說了一句很中肯的話:
“儒士亦破體邪?仁者之勇,何其壯也!”
意思是說你一個文官都負傷了嗎,真是英勇難得!
任圜現任官職是昭義節度判官,由他來掌兵,沒毛病。
事實證明,李嗣昭的推薦很有道理,鎮州雖然不是被任圜攻破的,卻是在他手中保全的。
任圜畢竟是文職,維持現狀還可以,若想攻下鎮州城,需要再派武將來。
這一次來的人是猛將李存進。
李存進是個文武全才,胡柳坡之戰、楊劉之戰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這個人跟隨李存勖建功無數,由他來攻破鎮州,應該沒問題。
就是這樣的一個猛人,在前面三位前車之鑑的基礎上,也開始謹慎起來。畢竟人人心裡都明白,鎮州這個地方有點邪乎,小心駛得萬年船,保守一點總沒錯。
爲此,李存進到達鎮州戰場後並沒有急於進攻,他在東垣渡安營紮寨,沿滹沱河兩側修築營壘,打算了解情況後再進行下一步行動。
對戰場形勢研判的差不多了,李存進開始進攻。他進攻的方法很直接也很生猛——奇襲。
然而不幸的是,城裡面的張處瑾和他想到一塊兒去了。
李存進派騎兵部隊向鎮州進發的同時,城裡面的守軍也出城了,出城幹什麼呢,摸營。
兩邊都想暗算對方,軍隊相向而行,卻擦肩而過,誰也沒發現誰。
這對李存進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兒,因爲對方大本營有城牆防護,他沒有啊。
鎮州兵摸到晉軍大營來的時候,李存進毫無防備。其實也沒有辦法防備,因爲兵都被派出去了,大營裡現在只剩下十幾個人,神仙來了也沒轍啊,怎麼搞?
一般人都會選擇逃跑,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迎敵等同於找死,你即便是下山猛虎也架不住羣狼多啊。
關鍵時刻,李存進展示出了超出凡人的勇氣和戰力,他當先一馬帶着人扼守住營門前的長橋,死戰不退,竟然把上萬名敵軍給擋住了。
擋住對方還不算,他派人去通知之前派出去的騎兵,命令對方回援。援軍抵達之後從敵軍後面發動猛攻,前後夾擊,將鎮州兵殺得片甲不留,基本上團滅。
這是一場非同凡響的勝利,鎮州城內的防守力量幾乎全都在這場戰鬥中覆滅了,這就意味着接下來鎮州城將面臨無人防守的尷尬局面。
這一戰奠定了攻破鎮州的前提。
然而,取得這個前提的代價十分昂貴——主將李存進戰歿。
我的天,晉軍已有四員悍將殞命鎮州城下。
這時候如果讓風水師來實地考察一下,肯定會說鎮州城與晉將犯衝,不能再打下去了。
然而,李存勖已經是騎虎難下,鎮州城不破,他無法向手下人交代。
沒辦法了,名將最近死了太多,只能把終極大boss請出來了。
這個人就是在南部戰線主持工作的老將李存審。
李存審之名還要在李嗣昭之上,這個人老謀深算又戰力奇高,是個能夠獨當一面的上將,李存勖這次把他祭出來也是沒辦法了。
南面的大梁可以先放一放,北面的鎮州拼死也要打下來!
晉國上下跟鎮州較上勁了。
李存審從黃河岸邊趕到鎮州城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鎮州城內恐懼的氛圍達到了頂點。
張處瑾知道晉軍還會再來,而自己現在無兵可用,最好的方案就是逃跑。
但他跑不了,因爲任圜又帶兵把城給圍上了,你想出去可以,前提要把腦袋留下。
標準的困獸局面。
張處瑾選擇困獸猶鬥,但別人不這麼選,他的弟弟張處球打算投降,於是和城外的圍城主將任圜取得聯繫。
取得聯繫的目的是想談談投降的條件,瞭解一下晉軍這邊的行情。
任圜接到消息後,就帶着大軍開到鎮州城下了。
張處球站在城頭大喊:
“城裡邊早就沒糧食了,我想投降,但怕投降後把命給丟了,您給指條生路。”
任圜是個實誠人,也不騙他,開始在城下給他分析現在的戰場形勢:
“你老子(張文禮)造反,他是死罪,但死罪不禍及子孫,按理來說你是可以活下來的。”
張處球看到了生的希望,兩眼開始放光,但這個希望立刻就被打破了,因爲任圜的話還沒有說完,後面還有個“但是”。
“但你投降的這個時間節點不太好,你老子死後你立刻投降啥事兒都沒有,問題是你這裡負隅頑抗將近一年了,這期間還害了我們這麼多大將,現在窮途末路了纔想到投降,不覺得晚了嗎?”
最後一句話總結:“然而你現在坐以待斃,何如早點出城投降?”
說白了就是你也別談啥條件提啥要求了,趕快出來投降,免得雙方都費事。
張處球大哭:“您說的對啊!”
窮途末路之人,別無選擇,張處球派兒子出來遞交降書。
任圜在這件事情上的處理方式確實很到位,也很公允,因爲他在接到對方的試探時候有兩種選擇。
首選就是運用忽悠大法,把對方誆騙出來。現場拍着胸脯作保證,你只要能投降我就保你啥事兒都沒有,至於投降後真的有沒有啥事兒,那就不是他該考慮的問題了。
多數人都會選擇這種做法,因爲這樣可以立功,而且是大功。
想想唄,折了四員上將都沒有辦成的事兒,你憑藉三寸不爛之舌給辦成了,這不是大功是什麼。
但是任圜卻沒有這麼做,而是選擇了另外一種做法——實情相告。
我不騙你,你自己做決定。
一件事情,可以反映一個人的人品。
任圜的人品,沒得說。
然而投降事宜還沒有具體落實,老將李存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