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之後

在晉王李存勖開疆拓土兼併河朔的過程中,樑朝內部出現了一次大危機。

首先,猛將王檀被人殺了。

殺他的人是帳下親兵,這些親兵是王檀剛剛招募來的,前身是盜賊。

王檀認爲盜賊兇猛,戰力雄厚,作爲親兵最好不過。

他的想法有一半是對的,盜賊確實兇猛,但不適合做親兵,所以他就被兇猛的盜賊割掉了腦袋。

王檀一死,軍中大亂,節度副使裴彥(王檀副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息了叛亂,保全了一鎮安危。

一波不平一波又起,王檀這裡鬧亂子,大梁皇帝朱友貞那裡也不消停。

話說劉掞打了敗仗,肯定要受處分啊,樑帝朱友貞就下詔讓劉掞回京述職,打算找對方好好算一下新賬舊賬。

按說以朱友貞的脾氣,雖然對方打了大敗仗,但他還不至於要殺人,也就是罵一通、貶個官什麼的,估計後期還能委以重任。

但劉掞不這麼想,他打了敗仗不說,前面還抗命來着。

抗命是爲了打勝仗,未曾想敵人太狡猾,我軍又太無能,抗了命也沒打成勝仗,反而被人打成了光桿司令。

劉掞很羞愧,也很害怕。

不知道是因爲害怕還是因爲羞愧,面對着朱友貞的召命,他又一次選擇了抗命。

知道你要找我算賬我還會去嗎,不去,打死也不去!

抗命專業戶劉掞就在河北呆着,不撤退,也不進攻,更不向晉軍投降,也不回朝廷覆命,他在想什麼?

他沒想什麼,他是個武將,他要保存作爲一名武將最後的尊嚴。戰場上失去的東西他要從戰場上找回來,這是一個大梁的忠臣,也是一個優秀的、合格的戰將。

朱友貞沒辦法了,他的詔書在劉掞面前根本就沒有執行力,更不會有強制力。

既然如此,那就不執行也不強制了吧,朱友貞又下了一道詔命,任命劉掞爲宣義節度使,讓他率領部隊駐紮到黎陽,堅守大梁在河北地區的最後一座城池。

皇帝的詔命竟然如同兒戲,這對皇權的打擊是致命的。

既然有人可以抗命,那就會有人造反。

劉掞戰敗後大梁本就震恐,又抗命不入朝,樑朝的將帥和士兵們就開始離心了。

李霸就是離心的人之一。

爲了防備晉軍南下,朱友貞派遣捉生都指揮使李霸率領本部軍馬一千人戍守楊劉渡口,保衛樑境安全。

李霸估計是想嚐嚐做皇帝的滋味,他白天帶着本部兵馬從宋門出城,晚上卻又打了一個回馬槍,從水門殺入城內。

入城後的亂兵開始大呼小叫,四處劫掠,圍攻建國門。

這就是要攻打皇宮的節奏了,朱友貞大驚,親自帶兵登樓拒敵。

和皇帝對打,李霸毫不露怯,陛下您老人家不是在城樓上嗎,那我就先把樓給燒了,給你來個火葬。

但城樓太高,你燒不着啊。李霸表示這都不是問題,他命令士兵在帳篷上澆上油,一把火給點燃了,然後用長竹竿架到高處去,引燃城樓。

這個火攻的計策確實不錯,朱友貞有點吃不消了。

但凡在這種危急時刻,總會有救場的人物出現,這次也不例外。

話說宮城裡面還駐紮着一支五百人的兵馬,這支兵馬隸屬於龍驤軍(朱友貞登基後重建,爲大梁精銳部隊),駐紮在馬球場上。

這個駐軍地點很重要,我們推斷這些人是精選出來陪皇帝打馬球的,既然打馬球,那就必須有馬,而且還是良馬,所以說這是一支騎兵部隊。

帶兵的人也很猛,是龍驤四軍都指揮使王晏球,這是個悍將。

王悍將聽說有人來攻城,還敢燒皇帝,真是活得不耐煩了,不知道皇城這一片兒是我老王罩着的嗎,你們不尊重皇帝也就罷了,竟然敢不尊重我老王,這還得了,打你沒商量!

王晏球點起五百大兵,風風火火殺到城門這邊來了,從門縫裡正好看到李霸在外面正在指揮軍兵燒城樓呢。

燒就燒唄,這些人還沒穿軍服,也就是說沒有披鎧甲。

沒批鎧甲事兒也不大,畢竟作亂不比行軍打仗,講究的是速度(可以多搶)和機動性(搶完了可以快跑),如果穿着鎧甲那就太礙事了,不划算。

王晏球眼光很特別,他從對方不穿鎧甲這件事兒上推斷出了兩點結論。

第一,敵軍無組織無紀律,現在就是一幫烏合之衆,好對付。

第二,現在和對方打可以佔到不少便宜。畢竟你穿了鎧甲我好幾刀都砍不死你,不穿的話一刀就能解決問題。

有便宜不佔那不是咱老王的個性,開城門打他丫的!

王晏球帶着五百騎兵哇呀呀就衝出去了,一陣砍瓜切菜之後,亂軍四散奔逃。

樑帝朱友貞在城樓上看到有人擊賊,大喊道:“這不是朕的龍驤軍嗎,誰是叛亂的賊首?”

王晏球大聲回稟:“亂賊只有李霸一都(軍兵計量單位,相當於一個團),其他各軍都沒有參與。陛下您帶着控鶴軍守住宮城就行啦,剩下的交給臣下來處理!”

處理的手段很粗暴,王晏球帶兵殺了一夜,把李霸帶領的亂軍殺了個乾淨。

亂軍殺乾淨了還不過癮,又把亂軍家屬拉出來陪殺,來了個滅族行動。這樣一來就斬草除根了,大梁皇帝朱友貞很是欣慰,給王晏球辦升職加薪,任命其爲單州刺史。

內憂平定,外患不寧。

現在的大梁朝已經是岌岌可危了。

北面的晉王李存勖與南方吳國開展了聯誼活動,活動的主題就是聯手攻打大梁。

李存勖就不必說了,他打大梁一直就沒停過。吳國的徐溫也派出了猛將朱瑾、徐知訓攻打大梁宋州、亳州,進圍潁州,把大梁打得應接不暇,首尾難顧。

按照這個形勢發展下去,大梁滅國也就是這幾年的事兒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一來拜老爺子朱溫所賜,大梁地大物博底子厚,還夠子孫們多折騰幾年的;二來樑朝在北邊還有一個幫手,這個幫手比較蠻,也比較猛,他就是契丹。

就在李存勖打完劉掞,兼併河北的時候,契丹王耶律阿保機帶了三十萬大軍(號稱百萬),圍攻晉國的蔚州,一戰而下之,俘虜了晉國振武節度使李嗣本。

這事兒就鬧得有點大了,你認爲晉國是好欺負的啊,人家也是少數民族起家好不好,沙陀聽說過沒,這個民族彎弓射箭的時候你契丹還在家裡放羊呢。

耶律阿保機也不是個愣頭青,他打晉國不是爲了滅人的國(沒那實力),也沒有啥具體的政治企圖(沒到那階段),就是爲了一個字——利。

正所謂無利不起早,你多給點東西,我就退兵了。

更何況現在還俘虜了你們的一個節度使李嗣本,契丹認爲這是奇貨可居,可以狠狠地敲一筆。

所以說契丹的使者就到晉國來了,他們找到了大同防禦使李存璋,打算和對方談一筆生意。

李存璋是個猛人,他不做生意,也不搞談判,抓住這些使者亂刀給咔嚓了。

沒辦法,就這麼硬,就這麼橫,你能咋地!

耶律阿保機大怒,跟我來硬的是吧,看誰硬得過誰!

契丹大軍猛攻雲州,李存璋親自據守,硬是把對方打退了。

看來,還是李將軍更硬一些。

耶律阿保機賊心不死,仍然沒有撤圍,緊咬着雲州不鬆口。

你不鬆口那就打到你鬆口爲止。李存勖親自帶兵出晉陽,馳援雲州。大軍剛走到代州,還沒望到雲州的影子呢,耶律阿保機已經一溜煙跑走了。

既然你跑了,李存勖也就沒必要再去了,當即擢升李存璋爲大同節度使,還軍晉陽。

既然這裡提到契丹了,我們就好好把他說道說道,畢竟整個五代包括北宋期間這個民族的戲份都很重。

下面由請五代十國新秀——契丹閃亮登場!

第九十八章 禍起鎮州第一百零五章 棗強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彥章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二百零三章 烽煙四起第一百一十八章 徐溫的手段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一百八十章 羅貫第一百一十七章 亂戰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四十八章 賤賤二人組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稱帝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好商好量來投降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稱帝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一章 憤青是怎樣煉成的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之後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鬥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一百六十八章 存亡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一百一十一章 滅燕(一)第八十九章 王彥章出場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八十章 暗流洶涌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一百零八章 朱友珪的局第二十三章 海龍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掞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謎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團第二十九章 河陽之亂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第三章 北伐第一百七十八章 哭吧哭吧不是罪第六十九章 後梁與諸侯第一百五十五章 鎮州之亂第一百四十章 猛人李橫衝第八十章 暗流洶涌第六十九章 後梁與諸侯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謙第二百一十四章 無恥房知溫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七十三章 張顥和徐溫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二十三章 海龍王第一百三十八章 盧文進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戰之後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掞的苦惱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襲的威力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邊兒那點兒事兒第二十二章 董昌的死亡之謎第一百零五章 棗強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從周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夜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六十九章 後梁與諸侯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五十八章 征戰魯東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夜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當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局第一百四十五章 岌岌可危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機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十四章 朱溫的崛起第三十七章 英雄氣短李存孝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