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

“兒臣不孝,有負父皇重託,無法抵禦外患於國門之外,丟城失土,還請父皇責罰。”

“責罰?”曹操冷冷地掃了一眼匍匐在地的曹丕,“責罰汝便能換回丟失的幾郡之地?”

曹丕慚愧地低着頭,一言不發。

“朕好歹還給汝留下一些北軍精銳,還給你留下一衆能臣猛將,汝尚有這麼多餘力仍舊敵不過劉奇麾下任何一路兵馬,汝這般無能,朕若百年之後,汝當真能守住朕這大魏河山嗎?”

曹操長嘆一聲,“傳令下去,全軍縞素,所有軍士哀嚎大哭,傳軍中猛將撤回鄴城爲朕奔喪。”

曹丕聞言一臉呆滯地擡頭看向曹操,卻見他滿臉紅潤地指着自己,“汝這監國的太子無能,那便只有朕御駕親征。”

“父皇,汝大病未愈,若是御駕親征,舟車勞頓,只怕……”曹丕雙目一瞬便紅潤了。

曹操伸手將他攙扶起來,一隻手放到他的肩膀上,“曹丕,汝要記住,在戰亂年代,汝身爲一國之主,並不是需要一昧的安穩,畏懼,而是要去戰鬥。”

他環視一眼四周,“朕此前本欲斬了司馬懿,可此番,朕會帶上他一同出征,朕指揮調度大軍,他出謀劃策,此外,再命滿寵、程昱爲左右都督,程昱前往壺關坐鎮,鄴城交由曹丕調度,荀彧、荀攸、陳羣等人輔佐。”

“諾。”衆人紛紛拱手一輯應下。

“如此,朕便領軍出征罷,鄴城附近縣城堅壁清野,朕於三年前便準備好在鄴城附近修建的壁障也足以容納堅壁清野後的那些百姓和軍士。”

說完,曹操已經在侍者的服侍下披上了一件披風。

“父皇,城內還有五萬北軍精銳,此外還徵召了吾五萬民夫,其中一半都是去歲招募的屯田兵,父皇此行北上,便帶上這數萬精銳罷。”曹丕自然是知曉北魏的危局,如今劉奇已然今非昔比,先滅孫權,再誅劉備,放眼天下,也就只剩曹魏唯一敵手,這一次,他必定不會心慈手軟,畢竟不少鄴城內的士人私底下都在議論。一統天下之後,劉奇的威望便會達到頂峰,到時,天子劉協必然會被劉奇麾下的那一干文武羣臣逼迫禪讓,而這一次,劉奇也沒有任何藉口可以推辭了。

登基爲皇,那是天下諸侯畢生的追求。

曹丕不會相信那個在江東修建了一座天子別宮,還時常在其中處理政務的吳王劉奇不會心動。畢竟他可是在三公九卿的基礎上,創立了新的三公六部制。

“太子。”一旁,曹丕太子府的老人面面相覷一眼,一人邁步湊到曹丕身前用眼神詢問道。

“傳令下去,全軍縞素。”

“諾。”

——

鄴城十里之外,當呂蒙下令徐盛、潘璋帶着兩營兵馬爲先鋒抵達鄴城城外,眼前不遠處,還有數千百姓在城門處徘徊。

不過,此刻兩人都瞧見了那懸掛在城頭上的白綾。

“爲何城上高懸白綾,且魏軍將士頭上也如此。”徐盛雙眼一眯,“聽聞那曹孟德久病不起,怕是這盛夏將至,扛不住,一命嗚呼矣。”

“倒是有這可能,不過如今這城門外還有數千百姓,徐將軍,依汝之見,汝吾是否率軍衝殺一番。”

“文珪將軍且看,那城門附近有不少魏軍鎮守,若是吾軍突擊,只怕遭殃的不過是這些百姓,更何況城頭上還有不少軍士鎮守,到時亂箭齊發,憑這鄴城幾丈寬的護城河,汝吾即便死傷幾千兒郎也攻不進去。”

“那該如何是好?”

“左右上前,抓幾名混在人羣中的軍士,詢問這城中發生何事。”

不多時,在城外紮營的二將便得到彙報。

徐盛滿臉驚愕,“當真是曹操駕崩了?”

潘璋撓了撓頭,“這惡賊竟然就這麼死了?”

“還是儘快向主公彙報罷。”

“理當如此。”

不多時,一封戰報便呈送到呂蒙面前,他回眸看了一眼身側不遠處的甘寧,“興霸將軍,汝以爲此事如何?”

甘寧沉默不語,“魏國將亡,無非兩者,一者便是他曹操聽聞噩耗,怒極攻心,一命嗚呼;二者便是惑敵之計。”

呂蒙眯着眼,“吾軍南來,兵多將廣,且方纔大勝一場,士氣正盛。他曹孟德應當不會選擇吾軍作爲突破口。”

甘寧聞言,若有所思,“那都督以爲他曹操會去哪一路?”

“遼東都督陸遜,所部兵馬與吾部相仿,其雖新銳之師,卻有馬孟起、張文遠這等猛將,應當不會被曹操擊破纔是。”

“那便是徐公明所部,沿海諸縣,吾軍水師戰船尚且停泊在不遠處,他們若是不敵,只需退入海中即可。”

呂蒙沉吟片刻,“且將此事呈報給主公罷。”

“諾。”

一日後,劉奇剛從甘氏和麋氏的溫柔鄉中爬起身來,還沒來得及繼續溫存,便接到了曹操駕崩的急報。

“他曹孟德也會效仿孤於秣陵之戰時那般詐死?”劉奇冷笑一聲,“傳令,命三軍戒備,防範曹操偷襲,此外,將步戰車運送往前線戰場,此外,將火油彈也運上各處戰場。”

“諾。”

“孝起,汝以爲,曹操會去何處?”

“論兵力薄弱,吾軍唯有幷州軍有破綻可尋,只怕他曹操必定會去晉陽或是雁門。”

劉奇微微搖頭,“表面上沿海一帶縣城攻取無用,他曹孟德也不會貪圖這些蠅頭小利,可幷州郡縣大多地處偏遠,且有隘口、山樑爲阻,他若攻下,得不了軍糧,只是消耗吾軍兵力,無所大用,如今孤征召數十萬之兵,他一場小勝又豈能奈何孤?”

言罷,劉奇指着陳震,“孝起,以八百里加急呈送遼東陸遜帳內,各營兵馬收縮後撤,不得與曹軍接戰,一月之內,曹操必退。”

“諾。”

十日之後,遠在襄陽的孫權聽到了曹操病逝的消息,搖頭失笑,“曹孟德啊曹孟德,汝能騙過世人,卻騙不過他劉奇,吳衛遍佈天下,幾乎無孔不入,汝這些小伎倆,他又如何看不破。”

第一百四十八章 焚寨!奪船(第七更,求首訂)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帝帶頭開河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兩百一十七章 士族爲牢第四百八十一章 管寧說蹋頓第兩百七十章 八歲讓梨的主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七章 克下縣第一百零二章 蔡琰獻計第一百八十五章 阿瞞頭風犯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兩百七十章 八歲讓梨的主第兩百六十章 交州之食第四百九十七章 軟禁第二十九章 罪不容恕第四百一十二章 哀牢侯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一百一十章 劉曄下獄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三百六十三章 若人生只爲初見第四百二十六章 驛卒張任第三百五十三章 迎天子否?第一百八十九章 五千戰一萬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兩百四十二章 接舷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諸葛治喪第三百八十四章 陳宮論戰第五百二十七章 交換營寨第九十八章 江東盡縞素第五百一十章 吳中五帥第三百零一章 劉備三顧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五百一十六章 王對王第四百四十三章 火海里的龐統和周瑜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四百九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五十二章 江東六項(上)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關張組成的三叉戟第四百四十八章 諸葛布陣,龐統奪城第兩百九十一章 白馬義從的戰法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末路第五百一十七章 劉關張組成的三叉戟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兩百六十章 交州之食第五百一十四章 十年叔侄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六十八章 在下潁川徐元直第一百八十七章 西涼鐵騎VS江東精騎第三百二十九章 房陵兵敗第四百九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一百五十七章 曹使入廣陵第四十七章 王朗大敗第一百六十四章 淮北之戰——劉備渡洪澤第五百四十九章 去見曹操最後一面第四百一十九章 綿竹關第兩百六十六章 考場如官場第一百一十二章 城破第四百六十章 一個時辰告竭第三百四十八章 地不夠第三百八十六章 徐庶的奇兵第三百二十七章 凡娶貴嫁第三百六十八章 司祿校尉從事弘諮第兩百九十一章 白馬義從的戰法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年革新第四百二十章 只怪周瑜太狡猾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任廣陵太守·張文遠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六十二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六十一章 妾名練師第四百七十三章 馬忠:喲,我又撿人頭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馬忠:喲,我又撿人頭了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四百五十五章 發行國債第九十九章 陳宮的失望第五百三十一章 曹操裂土分遼東第一百八十九章 五千戰一萬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五百二十三章 魏太祖兵法第兩百七十七章 過河,故地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下再無曹孟德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四百五十八章 老奸巨猾的一羣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兩百一十一章 忍痛,還是割愛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兩百五十三章 武試·馬步射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典,突圍第三百八十三章 劉曄議工部第一百一十二章 城破第三百五十三章 迎天子否?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四百二十七章 接踵而至的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