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

南陽,在劉奇騎馬來到荊州軍大營之際,呂蒙早已是得了彙報,領着營中衆將在大營內等候。

“子明,孤聽聞汝攻城不順?”

“饒是張飛撤往陳國之後,興霸將軍已配合大都督攻下汝南全境,只是鎮守潁川的乃是天下名將關羽,只有吾一路兵馬,即便有他關羽兩倍之兵,如今局勢亦只能僵持。”說着,呂蒙也是嘆了口氣,他與關羽已經在南陽、潁川一線僵持了數載,雙方之間,數十人,一二百人的廝殺不斷,但過千人的征戰卻少之又少。

“子明,汝以爲,要破襄城,攻下長社,需多少兵馬?”劉奇坐於中軍大帳之後問詢道。

“當須二十萬之兵。”

“二十萬?”劉奇瞳孔微微收縮,“青徐之兵需攻掠中原諸郡,而縱觀淮南之兵,也唯有子義能和張飛一戰,汝若要增援,怕是孤只有從關中或是安南爲汝抽調援軍。”

“無須抽調,主公,吾軍只需以一路兵馬攻下陳國,進逼陳留,便可逼迫關羽回師陳留。或龐軍師攻下函谷關、汜水關,進兵河內亦可。”

“子明,汝以爲,那張苞、劉封可能守幾日?”

“不出一月必破。”呂蒙撫須笑道。

“那汝準備如何攻打潁川?”

“主公不是已經在許昌城內安排不少吳衛乎?不如先安排吳衛將天子鑾駕迎出,聚集吾軍各路精騎殺入潁川境內,攻掠諸縣,只突襲關羽後勤輜重,斷絕其水源糧草即可。”

“那孤便下令從長安、荊州、淮南各地調集攻城器械到潁川。”

“如此,潁川亦可破也。”呂蒙大喜。

——

四月中旬,龐統坐在戰車之上,凝視着遠處的函谷關城頭。

“李嚴,汝以爲,那城內此時還有多少兵馬?”

“回稟軍士,吾軍攻城二十餘日,每日傷亡少則一二百人,多則上千,怕是城內徵召的一兩萬民夫都已耗盡。”

“那今日可否破城?”龐統已經瞧見前隊攻城的吳班、楊任等將已經攀爬上了城頭。

“軍師之意,可是要擒殺那逆太子劉封?”

龐統微微頷首,“曹賊、劉賊篡漢自立,主公之意,便是要將他們族中精壯盡誅之。”

“子龍將軍已率精騎配合馬岱將軍麾下西涼鐵騎攻破河內,張郃敗退,撤往鄴城,算算時日,只怕子龍將軍已經斷了劉封后路矣。”

“只是末將有一事不明。”

龐統詫異地看了他一眼,“何事?”

“那劉封雖不是劉備血脈,可至少也是他豫國太子,爲何他放任其被吾軍圍困而不救?”

“吳衛密報,上月那甘皇后於劉備宮中爲他誕下一子,被劉備取名爲劉禪。”

“劉禪?”李嚴若有所思,“如此一來,這劉封便留之無用矣,不過那張苞與後來馳援的董厥只怕是要淪爲棄子啊。”

“報……稟報軍師,吾軍已攻下西城門,嚴老將軍已率軍追上劉封所部,正在城主府激戰。”

“城門可能打開?”龐統撫須問道。

“回稟軍師,被亂石所阻,怕是要清除一條道來,須得數個時辰。”

“那便命軍士先從雲梯、井車入城,戰後再將城門打通。”

“喏。”

緊接着,一名吳衛也策馬來到了近前,“軍師,那劉封以七八百名軍士困守城主府內,以亂石檑木抵住府門,似乎已有決死之意。”

“傳令嚴老將軍,勸降三次,若劉封不欲出降,投火把入府內,全他劉封忠義。”

“喏。”

半個時辰之後,龐統抵達西城門上,站在城門樓處朝着城內眺望,那城主府所在,煙霧寥寥,火柱沖天而起。

“報……稟報軍士,劉封死戰不降,於府內焚火自盡。”

龐統長嘆一聲,“戰後命軍士收斂其屍骨,於城外荒坡下葬罷。”

“喏。”

“此外,向荊州報捷,吾軍攻破函谷關,逆豫太子劉封於府內焚火自盡。”

“喏。”

兩日後,魏延手中拎着董厥的首級,看着被數千軍卒圍在關城之上的張苞,他臉上露出幾分惋惜。

“張苞,汝父乃天下名將張翼德,今日本將亦不欺汝,汝吾於關城上決一死戰,如何?”

張苞緊了緊手上的長矛,“魏文長,吾敬汝是一條漢子,今日汝也莫要手下留情,否則本將軍怕是會一不小心取了汝項上首級。”

魏延冷笑一聲,長刀一擺,當先衝出軍陣,朝着張苞殺去。

“董厥將軍,且慢行,張苞爲汝報仇雪恨爾。”

十合,張苞憑着一腔熱血在久經戰陣的魏延面前竟然不落下風。

三十合,張苞方纔鏖戰許久,此刻雙臂已經有些麻木。

五十合,張苞手臂一顫,下一刻,一股鮮血飛濺,他下意識伸手去捂住左肩涌出的大股鮮血,一道刀光已經來到了他的眼前。

他的頭顱沖天而起,在天空旋轉着轟然落到地上。

魏延看着無頭屍體倒地,長嘆一聲,“不枉他張翼德名震天下,虎父無犬子,汝張苞亦是一員勇將,倘若並非殞命於此,假以時日,亦必成大器爾。”

隔着數裡之外的荒原之上,大批軍士策馬而來,關平立於一面將旗之下,看着城頭上緩緩升起的東吳軍旗和魏延將旗,滿臉震驚。

當他行至城門前,便看到了手中拎着兩顆頭顱的魏延。

“大兄。”關平於馬背上哀嚎長哭,身影幾乎搖搖欲墜。

卻聽城上一聲大喝:“關平,某魏延奉軍師將令,已經這最後的汜水關奪下,今日這張苞和董厥的屍身頭顱也一併交還於汝,汝且回返陳留,告知劉備,速速洗乾淨頭顱,等吾東吳大軍殺至,哈哈哈……”

關城上,無數笑聲匯成一片,不多時,便有兩個吊籃將張苞和董厥的屍身和頭顱給放下城來。

關平揮手間,有軍士上前將其接走,他惡狠狠地瞪了一眼城頭上的魏延,死死記下此人模樣,勒馬回頭,“撤。”

他率軍奔出二十里,遭遇趙雲驍龍營鐵騎,後軍兩千步卒斷後,十不存一,待關平撤回陳留,所部兵馬已只剩下一千餘人。

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略遼東諸島第四百七十八章 涼刀和涼甲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一百七十一章 叔父,吾來也第五十三章 江東六項(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錦衣衆,先登(二更求首訂)第八章 三箭定婁縣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當飛軍第八十五章 大功告成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杯毒酒王朝沒第四百六十九章 丁奉賺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甄妃第四百二十八章 長江航標和網箱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兩百一十章 白馬已去,士燮何安?第三百七十七章 周瑜和郭嘉的默契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二十二章 吳郡一統第四百五十五章 發行國債第十章 捷報連傳第兩百六十五章 刑名題第兩百六十九章 擢驃騎將軍第兩百二十九章 甘寧戰黃忠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許褚從未想過要逃第九十七章 劉繇顧命第一百零二章 蔡琰獻計第一百八十四章 水師退夏侯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四百九十二章 玄德不舉乎?第兩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題:策論第三百六十六章 馬良大哥叫什麼?第二十五章 折心之計第兩百八十五章 張繡降孫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四百五十五章 發行國債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三百四十七章 捐糧授爵第一百七十七章 沉船與水龍炮第五百二十五章 夜踏連營第兩百五十一章 龐統渡江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孫仲謀第三百六十四章 諸葛南下第兩百二十六章 壯士斷腕第四百零七章 孤,同鄉矣!第三百七十六章 臥病中的周瑜第四百七十六章 魏王親征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兩百二十三章 張羨,卒第八十八章 歙縣之戰(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末路第五百六十二章 司馬懿三請三降開個單章吧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仲景之怒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末路第兩百五十八章 問罪堂前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三百八十三章 劉曄議工部第四百八十章 烏桓蹋頓第一百三十九章 周瑜論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航遼東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一百四十三章 錦衣衆,先登(二更求首訂)第一百一十九章 孫呂不約而盟第兩百六十三章 吳侯家的莊第四百九十一章 孫劉會晤第三百八十九章 丹陽兵,不懼死第十四章 奪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曹操死了?第兩百零四章 江東十二營第五百零八章 步甲攔重騎第十四章 奪城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第六十章 同遊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一百八十七章 西涼鐵騎VS江東精騎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兩百五十六章 武試·刀馬石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五百零七章 孫權自殺第一彈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三百九十六章 凡土地接壤,皆爲漢土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耕養魚第兩百五十七章 三甲誇街,榜下搶婚第十一章 鬥將第五百五十四章 涿縣之戰(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四十一章 陣前鬥將第三十二章 梟首示衆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一百零九章 反間計第七十三章 徐公明第一百零三章 陳登定計!呂劉之盟第一百零一章 接見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陳登第七十九章 龐德公與黃承彥第七十六章 漢禮四時,贊者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