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諸葛亮發明系列

“哧哧哧哧”衝刺的騎兵成排成排地栽倒,人馬一同被射成了刺蝟,孫權籠罩在中軍之中,被一羣親兵護衛着,他扯着嗓子吼道:“左右兩翼突進,莫要橫衝直撞,諸葛亮爲此戰備下百萬箭矢,吾等需減少傷亡。”

孫權此刻豪氣如雲,他有魯肅攻佔幷州,那裡還有三四萬精銳,如今這關中諸侯又聽命於他,十二三萬大軍之中雖然只有幾萬西涼鐵騎是主力,但他這一刻仍然感覺有統帥千軍萬馬馳騁疆場的快意。

“殺啊。”第一支殺到敵軍陣前的是成宜統帥的數千鐵騎,當他身前的騎兵連人帶馬將近一人高的鐵盾撞飛之後,踩踏着江東軍士的身體,躍入鐵盾後方的一剎那,他的視線便被鮮血給覆蓋。

滾燙的鮮血飛濺,那突然從盾牆後方舉起來的長槍,足有幾丈長,每一根一小截槍桿都埋在土裡,這些扶着槍桿的軍士們臉上滿是堅毅和決絕之色。

成宜一把抹去臉上的血跡,模糊之間座下戰馬已經將他帶到人羣之中。

“嘭”,他撞開了攔在身前被串成葫蘆一般的軍士屍體,戰馬前蹄踏空,他的身體竟是直接從馬背上翻身落地,在他落地的剎那,一陣密集的箭矢已經落到了他的甲冑之上。

“哧哧哧哧”他揚起了手中的長刀,正準備對準身前的一名刀盾手劈下,卻無力地看着這羣長槍兵身後的連弩陣,倒在血泊之中。

“報……稟報軍師,連弩陣射殺敵將成宜。”不多時,諸葛亮所在的中軍戰車之上,亦有軍士朗聲傳報。

“命軍士齊聲高喊。”

“成宜授首。”

“成宜授首。”

衆軍之中,混亂的鐵騎紛紛撞破刀盾兵的銅牆鐵壁,但大多都是在長槍兵這裡就死傷慘重,當他們越過長槍兵,迎面而來的便是一陣密集的連弩箭雨。

數千連弩兵匯聚在一處他們身側蹲着一名民夫,專門爲他們傳遞安置好箭矢的連弩,每人右臂上綁着一把連弩,右腿上也插着一架,持續不斷的攻擊,第一、二、三排射光凹槽的箭矢之後,便猛地蹲下,配合民夫更換箭矢,身後的連弩繼續。

而在連弩兵身後的幾排刀盾兵則是立即從他們之間的縫隙衝出來,在長槍林前凝聚出一道銅牆鐵壁。

“這幾丈長的長槍,竟然半截埋在土裡……”孫權衝鋒到這裡之際,前方的西涼鐵騎已經沖垮了江東軍的第二道防線,鐵盾仍然擋不住大刀闊斧,被撕扯得支離破碎後,長驅直入的西涼鐵騎又撞上了一堵牆。

被人固定在軍陣之前的木流牛馬,卸掉兩輪,車斗換成鐵錐、木刺的木流牛馬,完全是不久之前才從武都郡城內的糧車上改造而來。

“哧哧哧”成排成排地騎兵倒在了這些鐵錐、木刺之下,他們看到直面的危機,可以翻身跳馬,但如此以來,身後的馬蹄便是踩踏在他們的背上,他們仍然是死,可若是繼續停留在馬背上,萬馬衝刺的場面,只許進不許退,避無可避。此刻他們座下的這羣畜生都已經擠成一片,若是前面的騎兵倒下,後面的戰馬可不管踩踏着的是人還是馬,都一一碾過,成千上萬的鐵騎碾過之後,就算是穿着三層甲冑的騎兵,也變成了一灘肉泥。

“短短兩堵銅牆鐵壁,諸葛亮便葬送了一兩萬鐵騎,此人倘若不除,吾等將後患無窮。”馬騰跟在孫權身側,朝着孫權大喝道:“孫將軍,吾建議以兩路鐵騎包抄諸葛亮大軍身後,吾軍繼續從正面破陣。”

“好。”孫權扯着嗓子回了一句,便見到馬騰韓遂一分爲二,各自領着兩路諸侯朝着諸葛亮軍陣兩側迂迴。

“報……稟報軍師,馬騰率龐德、馬玩、楊秋從左側率兩萬精騎迂迴包抄吾軍側翼。”

“報……稟報軍師,韓遂領程銀、李堪從右側率兩萬精騎迂迴偷襲吾軍側翼。”

“兩萬精騎?正面與吾軍交戰的便是關中諸侯麾下最爲精銳的西涼鐵騎,此刻由馬超、張橫、樑興等將指揮破陣,他們所率的不過都是些烏合之衆,傳令前軍,命興霸纏住馬超,命嚴顏、吳懿二位將軍迎戰馬騰、龐德。”

“喏。”

“傳令,命陸遜、留贊所部兵馬,迎戰韓遂。”

“喏。”

令旗揮動,伴隨着大批兵馬調動,諸葛亮中軍所在只剩下一千餘親兵。

“報……稟報軍師,孫權率領親軍已朝此處殺來。”

“孫權的目標是吾,傳令,以連弩陣配合中軍埋伏的木牛衝車上前抵擋,用精壯推動所有木牛衝車。”

“喏。”

在平原之上,有着兩個車軲轆的改裝木牛衝車的推動速度不快,但成片連接在一起,卻可以趁着戰馬從頭頂躍起的剎那刺穿它的腹部,將馬背上的騎兵狠狠地摔一個跟頭。

“軍師,這兩萬精壯可是從益州抽調而來,並非操練多時的士卒。”跟在諸葛亮身側的黃權面上有些不忍。

卻聽諸葛亮板着臉道:“此戰關乎涼州存亡,此戰若勝,吾軍可回師擊破韋康所部涼州各郡精銳,一舉收復涼州諸郡,若敗,吾軍數載之內,無力進攻關中,便是汝吾亦將殞命於此。”

說着,他深深地看了一眼黃權,“公衡,汝以爲,吾故意調遣諸部分兵攻打各郡只是爲引孫權來攻不成?吾是不想繼續拖,吾江東軍糧看似不缺,實則各地存糧俱已抽調軍用,若是一兩月之間不結束征戰,將傷及根本吶。”

“軍師,該讓無當飛軍出戰矣,唯有他們能擋住正面殺來的鐵騎。”

諸葛亮舉着羽毛扇指了一下左側正在廝殺的軍陣,“兩百步外,馬騰龐德所部必爲吾無當飛軍所破,一萬步卒擊破被纏住的兩萬鐵騎,汝以爲如何?”

黃權瞳孔略微收縮,“軍師是想親自殺向那處?此舉太過兇險,不過卻能激發吾軍將士士氣。”

諸葛亮笑而不語,“公衡,且爲吾護住戰車。”

“喏。”

“左右齊聲高喊,擒殺馬騰者,吳王封縣侯。”

“喏。”

“駕。”伴隨着兩馬並驅的戰車殺入戰場之中,諸葛亮左右隨從的軍士一同齊聲高喊:“吳王有令,擒殺馬騰者,封縣侯。”

“吳王有令,擒殺馬騰者,封縣侯。”

衆軍之中,爲諸葛亮前驅衝殺的木鹿大王扯着嗓子回頭喝道:“軍師,吾等南蠻勇士若擒殺馬騰那廝,可否封侯?”

“封賞一縣,爲縣侯,此乃吳王親筆書信,無論將軍還是士卒,都可得此重賞。”諸葛亮的聲音不大,但方圓近半里的軍士亦是聽得一清二楚。

“南蠻兒郎,隨吾殺賊。”

“擒殺馬騰。”

“擒殺馬騰。”

“嗒嗒嗒嗒”一萬無當飛軍,皆身披藤甲,不耐火的藤甲,此刻卻成了衝鋒陷陣的堅盾,在騎兵砍殺的攻擊下,只留下一個個很小的缺口,但這些健步如飛的南蠻兒郎卻能輕鬆地將手中的長矛、長槍刺進這些騎兵的體內。

潰敗,當龐德被三員蠻將給死死纏住,他便看到馬騰被嚴顏、吳懿兩員大將給圍攻,情形險象環生,眼看着就要招架不住。

“鐺”,他一刀擋開迎面襲來的大錘,勒馬回身,抽身逃竄,他這一動,身後的親衛騎兵都朝着馬騰靠去。

“將軍莫慌,龐德來也。”在馬騰被打得虎口發麻,眼見着就要掉下馬背的剎那,龐德一刀砍翻一名江東軍士,一刀將老將吳懿逼退,他護着馬騰殺出重圍,兩萬鐵騎,此刻衝入大軍左翼,雖然各自爲戰,但仍然處於上風。

隨即,只聽一陣澎湃的戰鼓聲響,江東軍中便傳來了一陣陣令人熱血沸騰的怒吼,馬騰、龐德紛紛聞言望去,卻正好瞧見乘騎着戰車而來的諸葛亮。

馬騰一臉震驚,“諸葛亮這廝竟敢以身犯險?”

“某去殺他。”龐德怒喝一聲,便策馬上前,欲親自擒殺諸葛亮。

“鐺”,黃權擡刀擋下龐德,虎口一陣痠麻,便見龐德猛地卸力,斜着又是一刀劈來。

“唰”,黃權嚇得撥馬回走,只是再擋了一刀,手臂已經麻木得不能動彈,他後撤之際,龐德得意一笑,一刀劈在諸葛亮乘騎的戰車一側,正要順勢躍上戰車,卻見戰車之上突然站起身來兩名士卒,同時舉起兩架連弩。

“嗖嗖嗖”二十支連弩猶如蝗蟲一般,在短短几息之內全部射出,龐德面色大變,翻身躲到馬腹一側,而橫在戰車之前的戰馬就遭了秧,身中數十矢後,慘叫一聲,轟然落地。

“駕”,戰車靠着車輪四周的利刃隨着奔跑的速度攪動,很快便遠離龐德而去,龐德氣憤愈加,眼看着諸葛亮率軍殺穿軍陣,隨後便被一波又一波的蠻兵給拖在了軍陣之中。

“鐺”,不知何時,馬騰已經率軍殺到他身側,“龐德,先撤吧,吾軍已經敗了。”

“爲何要撤?”龐德驚呼一聲,回眸看去,茫茫人海之中,前軍的“馬”、“張”、“孫”、“樑”幾面戰旗已經只剩下馬超和孫權的軍旗,幾路諸侯的大軍已經在廝殺中覆滅,也不知道統軍的大將如何,只是,左翼沒能殺穿諸葛亮的中軍,反而是被這突然殺出的蠻兵給擊破了騎兵軍陣,前軍不能趕過來匯合,他們孤立無援,也正是敗了。

短短一個時辰的廝殺,龐德心中難免不甘,他此刻護着馬騰左突右殺,身後跟隨的騎兵越來越多,可他細數之下也就只剩下幾千騎,方纔混戰的場面,江東軍中大多配備連弩,扣動扳機之後,十根箭矢陸續射出,根本避無可避,不少軍中都伯軍侯便是死在這連弩之下。

“敗了,敗了。”孫權眼見着諸葛亮那一面懸掛着帥旗的戰車再次衝入戰場之中,一排精壯推動着帶血的木牛衝車朝着騎兵軍陣衝來,左翼潰敗,馬騰、龐德自顧不暇,右翼韓遂等人只是攻擊了一波,便被陸遜軍陣殺退,十幾萬鐵騎,來得快,去得也快,孫權帶着數千殘兵敗將一路沿着平原敗走,不多時便匯合了馬騰、馬超、龐德幾路兵馬。

返回大營之後,他又見到了韓遂等將。

馬騰滿臉頹然地朝他微微抱拳,“江東軍兵甲之利,正面迎敵,成宜、馬玩、樑興、張橫四路兵馬皆沒,此戰吾軍折損兵馬四五萬之衆,西涼精銳一戰盡喪,孫將軍,吾等該如何是好?”

“撤吧,棄守武都郡,撤往陳倉,夾擊趙雲,若覓得戰機,吾軍或可趁勢南下,攻打漢中。”

韓遂雙眉微皺,“可若是諸葛亮派大軍尾隨追擊,吾軍又該如何?”

孫權指着帳外,“今日之戰,諸葛亮仰仗軍陣、兵甲之利,算計吾等一番,但他仰仗的連弩射程極短,木牛衝車也大多爲民夫所用,那幾丈長的長槍,臨陣對付吾等騎兵尚可,若是長途行軍,只怕攜帶不便。”

說完馬騰也微微頷首,“今日一戰,吾軍折損四五萬人,軍械馬匹無數,可江東軍也休想好過,他諸葛亮麾下幾萬民夫折損大半,也死傷了兩三萬士卒,吾軍若非還需顧及安定郡,只怕再圍上武都十幾日,怕是他諸葛亮便要斷糧。”

“孫將軍、父親,吾願率一部騎兵,折返回去,再殺他諸葛亮一陣。”馬超突然抱拳出列道。

“吾兒不可,那諸葛亮詭計多端,今日吾等便中了他一計,折損大半兵馬,焉能再去與其一戰。”

“可諸葛亮此次回師武都,必率軍北上,攻取涼州諸郡,到時吾等根基失守,吾等麾下西涼兒郎日後又該何去何從?”馬超下意識脫口問道。

聞言,帳內一衆諸侯都陷入了沉默。

孫權動了動嘴,有些勸說寬慰,可馬騰、韓遂等人的根基的確在涼州,可如今一戰之後,原本西涼鐵騎中的精銳折損大半,他們如何還有餘力去和諸葛亮爭奪涼州?

也正在此時,帳外邁步衝進來一名軍士,“報……安定傳來戰報,龐統、劉磐已率軍攻下安定全郡。”

第五百一十章 吳中五帥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一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戰——喬氏長女第兩百三十章 綁了個女將第一百章 陳登渡江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一百零一章 接見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四百五十六章 曹丕眼中的美人兒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綿竹關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五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四百七十六章 魏王親征第四百二十章 只怪周瑜太狡猾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中火燒連營第一百四十二章 甘寧奮短兵(一更求首訂!)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四十三章 秘密武器——投石車第三百八十八章 連環陷馬坑第兩百八十九章 當陽長阪坡第三百三十四章 提前殺到的增援第七十四章 大婚前夕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第一百二十五章 步氏誕子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第四百五十四章 諸葛武侯第六十章 同遊第三百五十一章 五溪蠻部集結第兩百三十章 綁了個女將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我愚蠢的弟弟啊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兩百三十九章 黃祖絕江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三百三十章 諸葛參軍第兩百七十五章 自此,汝名陸遜第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四百二十八章 長江航標和網箱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兩百一十章 白馬已去,士燮何安?第六章 奇襲無錫第一百九十六章 吾恐霸王之絕唱第五百五十六章 突襲吳王衛隊第兩百一十九章 張羨據荊南第三百六十三章 若人生只爲初見第八十四章 汝可知大禍臨頭矣第一百九十六章 吾恐霸王之絕唱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一百九十五章 郭嘉的棄子第兩百三十九章 黃祖絕江第五百章 虎父犬子韓綜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千架投石車第五百六十三章 曹丕的絕筆書第五章 點卯第五十章 夜襲衝營,太史慈趕到第九十五章 袁術稱帝第兩百八十三章 李通敗走第九十章 歙縣之戰(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孟德要開瓢?第十章 捷報連傳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一百三十四章 梅花分瓣計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七十章 太僕韓融第一百四十二章 甘寧奮短兵(一更求首訂!)第兩百四十章 水鬼探江第九十四章 車船入江第九十一章 錢糧告竭第兩百二十二章 周泰毀浮橋第三百零三章 蒯子柔,請吧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兩百六十五章 刑名題第四百五十三章 文丑末路第三百七十八章 遺策第二十六章 鄱陽第六十四章 儒與名士第三百零三章 蒯子柔,請吧第八十七章 連破七寨第三百八十六章 徐庶的奇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二十九章 罪不容恕第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四十三章 張郃大破西涼鐵騎第四百三十章 壘土攻城第一章 江東劉子興第五十七章 五月,返程第三百三十一章 逢戰料敵於先第三百四十四章 司馬懿三策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五十八章 淮陰步氏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三百五十五章 戰平第三百八十四章 陳宮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