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甕中之鱉:周瑜

沔陽城外十餘里,隔河相望的軍營之中,周瑜帳前一衆小將都垂頭不語,倒是左前方的一員戰將突然出聲:“大都督,吾軍已連續強攻十餘日沔陽不果,那城中僅李嚴、龐統不到一萬五千兵馬,但吾軍亦只有兩萬大軍,不如繞過沔陽,攻取南鄭如何?”

周瑜微微搖頭,“未得陽平關戰報傳來,吾軍後路便有失。”

“那大都督以吾族弟楊平鎮守白水關,僅給他兩千兵馬,若是白水關有失,吾等豈不是更爲處境艱難?”

周瑜笑着瞧了他一眼,“整修,汝乃吾軍中郎將,焉能這般急躁。”

楊定輕嘆了口氣,朝他微微擡手,“吾於涼州征戰多年,也曾覬覦過益州之地,但益州不同涼州之地,山林多,丘陵也多,吾涼州鐵騎根本施展不開,攻城拔寨也非吾之所長,一兩月攻不下一座小城,末將心中實在氣惱,還請大都督莫怪。”

周瑜擺了擺手,“還是說說如何將龐統、李嚴引誘出城罷,漢中城高且厚,有趙子龍率領三四萬大軍鎮守,即便馬騰、韓遂二位將軍麾下兵馬更勝一籌,但西涼鐵騎卻不善攻城,若是吾軍不能儘快奪下城關,只怕……”

“報……”大營之外,突然快步闖進來一名傳令兵,“稟報大都督,白水關楊平將軍快馬來報,江東軍於六日前攻破綿竹關,關內杜畿將軍與吾關中軍精銳折損殆盡,其餘大部新卒皆被俘虜。”

“嘭”,周瑜猛地拍案站起身來,一手指着帳內傳令兵,“六日前的戰報,爲何如今方纔呈至此處?”

“回稟大都督,在吾等派遣數十名傳令兵先後北上之際,江東尋陽營校尉甘飛率領一部千餘人偏師出葭萌關把守沿途山道,吾等中伏之後被擒殺不少,卑下乃是唯一逃出之人。”

周瑜眼前一黑,腳下踉蹌,“那如今江東軍到了何處?蜀中並無高頭戰馬,但耐行於山地間的矮馬卻也有不少,若是他們攻破綿竹關時便立即調兵北上,此刻只怕已經攻至白水關矣。”

“報……稟報大都督,江東上將甘寧、黃忠各率一路兵馬趕至白水關外,甘寧率軍沿路北上,攻取武都,黃忠麾下一萬大軍兵圍白水關,楊平將軍請大都督火速馳援。”

“大都督,白水關一失,吾軍後路便斷,到時無兵馬糧草,吾軍便是孤軍一路,龐統、諸葛亮兩面夾擊,吾等怕是要全軍覆沒啊。”帳中一名校尉起身抱拳道。

周瑜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氣得胸口起伏,“怕什麼,白水關還未丟,爾等便想撤軍乎?馬超將軍於漢中城下攻了三四月還未撤軍,吾軍一路南下,便是杜畿將軍也陣亡於綿竹,若是就這麼撤軍回返武都,吾有何面目再見主公?”

校尉埋下頭,“那馬騰韓遂召集關中各路兵馬,還有羌人助戰,足有六七萬大軍,三四月強攻也奪不下漢中,怕是有意而爲之。”

周瑜氣得翻了個白眼,一手指着這名校尉,沉默了許久,突然咧嘴一笑,“傳令,吾軍即刻撤往沮縣,此外,命河對岸的哨騎也全部撤回來,如今距天黑還有兩三個時辰,楊定將軍,汝立即率一萬大軍立即啓程,趕往白水關馳援。”

“喏。”楊定面色一喜,立即擡腳出門。

“且慢。”這時,周瑜大步上前,伸手在他耳邊附耳叮囑兩句,便再拍了拍他的肩膀。

楊定狐疑地瞧了一眼周瑜,微微擡手一輯,轉身出帳。

不多時,營外傳來一陣戰馬嘶鳴和大隊兵卒行進的腳步聲。

周瑜環視一眼帳中衆將,“諸位也不必擔憂,左馮翎都尉金旋將軍已率一萬兵馬翻山越嶺,自白水關古道前來馳援,吾率軍於廣漢之地征戰一兩月,他們還有幾日也應當抵達白水關附近山林,白水關必定不會有失。”

衆將離營,周瑜盯着安放在案上的戰報,雙眼微紅,一隻手掌將書寫戰報的漢紙揉成一團。

“伯侯之死,全在於吾,江東竟對這漢中如此看重,臥龍鳳雛,被那水鏡先生成爲得一人可得安天下的兩大奇謀之士竟然匯聚於漢中,集十萬大軍對付吾區區周瑜……”他轉過身來看着身後掛着的行軍地圖。

“如今看來,吾軍已經是三面受敵,陽平關失守,武都道也必會落入甘寧之手,他徐景山、張德容救吾不得,只能牽制甘寧一路兵馬,那吾便要敢在諸葛亮後軍跟進之前,先吃掉黃忠這一路兵馬,至於龐統……若不出吾所料,他必不敢出城矣。”

說到這裡,營內突然闖入一名傳令兵,“回稟大都督,吾大軍離營南下之際,沔陽城內亦有哨騎回返,似乎已察覺到吾軍動向。”

“一萬大軍百日行進,焉能掩人耳目?”周瑜冷笑一聲,“不過諒他龐統也不敢出城,爾等再探。”

“喏。”

隨着傳令兵離去,隔着十餘里外的沔陽城頭之上,龐統和一臉疲憊地李嚴站在一起。

“正方,汝以爲,周瑜此番撤軍是爲何故?”

李嚴並不揭穿龐統的明知故問,而是朝他微微擡手一輯,“回稟軍師,前兩日吾軍便已得綿竹關戰報,怕是諸葛軍師已率軍北上,逼近白水關罷。”

“白水關。”龐統沉吟頃刻,再次開口:“正方以爲,吾軍是否立即南下追擊?”

李嚴微微搖頭,“以周瑜之智,定當防範吾等。”

“傳令,朝周瑜大營之外增派哨騎,遭遇敵軍斥候,可攔截殺之,定要探清敵南下大軍動向。”

“喏。”

李嚴目送城門外十餘哨騎出城,看着他們激盪起的塵煙,“軍師,倘若周公瑾派兵南下是馳援白水關,吾軍這般放任他派出的援軍南下,是否會讓攻打白水關的兵馬腹背受敵?”

龐統一手撫須,“一日即可看出分曉,此刻快要天黑,明日天色亮起之後,得哨騎回報,吾軍便可引軍前往沮縣,主動求戰。”

“喏。”李嚴抱拳一輯,立即應承下來。

第一百四十章 尋陽,大將之爭第三百六十九章 今日,吾效班定遠矣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雲踏雪知誰來!第三百零二章 自此治學江東第一百四十四章 甘寧VS徐晃(三更求首訂)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五百二十章 司馬,白馬第兩百三十二章 劉奇勸黃忠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璋出降第八章 三箭定婁縣第三百八十七章 困於大澤鄉第三百零七章 意氣風發關雲長第兩百六十三章 吳侯家的莊第四百二十一章 受君之恩第三十章 破賊第一百七十六章 萬馬衝陣,三丈槍林第三百章 隆中臥龍矣第一百八十八章 騎戰,曹純與虎豹騎第六十八章 在下潁川徐元直第兩百五十七章 三甲誇街,榜下搶婚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忠的狙擊陣地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降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十章 捷報連傳第三百零一章 劉備三顧第兩百二十章 呂蒙雪夜襲長沙第三百零三章 蒯子柔,請吧第兩百一十九章 張羨據荊南第五百六十六章 登基第四百九十一章 孫劉會晤第兩百二十二章 周泰毀浮橋第兩百九十七章 諸葛反間計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一百九十四章 進退爲難曹孟德第兩百零二章 神將殺手第三百七十四章 全面開戰第五百零三章 臣龐德,前來救駕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一百零九章 反間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戰——徐庶定計第兩百六十九章 擢驃騎將軍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千架投石車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面包圍成都第十八章 疑兵之計第兩百四十九章 血染長江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五百一十二章 破兩關,呂蒙獻策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我愚蠢的弟弟啊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第三百五十二章 朐忍之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諸葛布陣,龐統奪城第四百九十三章 貂蟬產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毒士登場第四百零七章 孤,同鄉矣!第八十九章 歙縣之戰(中)第四十九章 劉奇中箭第兩百四十七章 沉船,陣前折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城破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射,卒(八更,求首訂)第一章 江東劉子興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戰養戰三十年第兩百零八章 曹操酒醉詐劉備第六十九章 四方招賢館第兩百三十九章 黃祖絕江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四十五章 錢唐長闞澤第五百六十一章 北都燕京第兩百一十章 白馬已去,士燮何安?第兩百二十三章 張羨,卒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水師退夏侯第一百七十一章 叔父,吾來也第六十七章 徐福三問第三百一十三章 拖刀計第兩百三十三章 劉表遞戰表第四百二十二章 火燒綿竹關第八十一章 定都許縣第五百零二章 侯選與楊秋的抉擇第四十七章 王朗大敗第五十九章 有女昭姬第三百九十六章 凡土地接壤,皆爲漢土第五百零三章 臣龐德,前來救駕第九十九章 陳宮的失望第四百九十三章 貂蟬產子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上庸申氏第四百六十五章 丁奉初戰第五百六十章 憋死的陳登第兩百三十二章 劉奇勸黃忠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三百零五章 這一年,司馬十九第七十三章 徐公明第一百三十二章 慘烈第兩百九十四章 劉表託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