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蜀中火燒連營

五月中旬,永昌郡南的崇山峻嶺之間,諸葛亮的大營安置在一片空曠的空地之上。

“二兄,未曾想,此番卻是汝統軍平蠻。”

“公讓,交趾治安如何?汝肯放心隨朱然北上,想來,交州豪族也已安分了罷。”

“二兄,士刺史爲人極好的。”

諸葛亮似笑非笑地瞧了他一眼,“汝這交趾郡丞,今日莫不是來爲士刺史當說客?”

“二兄面前,均怎敢造次。”

諸葛亮笑着指了指他,“汝可知吾命汝前來所謂何事?”

“莫不是敘舊?”諸葛均下意識問道。

“荊州之事,汝意下如何?”

“阿姊……”諸葛均輕嘆了口氣,“有生之年,吾等兄弟三人,必生擒蔡氏母子,報此血仇。”

諸葛亮目光悠長,“報仇之事暫且放下,如今吾軍攻下益州南部諸郡,尚缺一批官員,公讓,汝交州各郡的郡學、縣學可有開授?”

“已授課數月之久。”

“可有良才?汝身爲一郡郡丞,只怕也去授過課罷。”

諸葛均一手撫須,“可造之材倒是不少,可用之才倒是不多,交州避難的士人雖不少,其中大多也都有名望,但年歲都已不小。”

“那可否將北來交州避禍的那些大賢請一些北上,到益州爲吏。”

諸葛均看着自家兄長期盼的目光,一臉苦澀,“二兄,汝可知那些士人爲何避難先往江東,後至交州否?”

“長江以北,地勢平坦,即便偶有險峻也守不住數載十餘載,而士族一般南遷,都會攜家帶口,數十車上千丁,交州地處偏遠,即便有士族盤踞一方,亦不會過多爲難北來賢良之士。可益州,尤其是南蠻盤踞的蜀南諸郡,卻是這些士人最不願去的地方。”

諸葛亮雙眉微皺,“吾已向主公請求將揚州、徐州、荊州等地的貢士、孝廉調來蜀南諸郡任職,但大多都是四百石以下之吏爾,六百石一郡之守,卻需幾多斟酌才能定下,更何況,主公有意開拓山林,調動二三十萬蠻民于山林之間修建馳道,直通交州,這官吏之事,乃頭等大事爾。”

“二兄,吾入營時聽聞昨日敗了兩陣?”

“那烏戈國國主兀突骨的確有萬夫不當之勇,其麾下的藤甲兵身形健壯,于山林之間健步如飛,身上藤甲刀槍不入,吾軍猝不及防,爲其所敗,折損數百之卒亦是常見之事,不過如今他們怕是已經入甕。”

“哦?”諸葛均驚訝地站起身來,便看着諸葛亮伸手指了指帳外,“公讓且隨吾前往哨塔觀戰罷,今夜之後,烏戈國三萬藤甲兵必滅,而南蠻王孟獲,此人將再不敢叛吾江東。”

兩人帶着十幾名親衛行至前營,順着木板走上井車,再從井車拆開的頂蓋走進一處窄小的哨塔。

“呼……”隔着幾十裡外的山嶺之中,突然涌出大片火光,在這萬籟俱寂,伸手可見五指的深夜裡,聲勢浩大無比,隔着極遠也難感受到那股天威。

“如今正逢萬物發芽之際,不似秋冬,否則這一把大火,只怕是要將這南蠻叢林給燒個大半。”諸葛均臉上滿是震撼,嘴裡卻喃喃自語出聲道。

“二兄,火攻有傷天和,汝今日一把大火燒了三萬藤甲兵,此役雖勝,怕也……”

諸葛亮微微搖頭,“前日得漢中急報,馬騰、韓遂已經在漢中命工匠民夫打造雲梯、投石車、井車,準備攻城。”

“西涼軍圍漢中兩月之久,爲何如今方纔攻城?”

“自是他們不想讓龐士元出城。”

諸葛均面色微變,“是葭萌關、廣漢郡還是成都?”

“劉璋被困於成都,蒯異度不愧主公欽點大將,他即便有張任、黃權等人,也殺不出城外重圍,至於廣漢郡,四十日已過,那龐羲還未攻下綿竹,卻是有些太過無能。”

諸葛均沉默,“二兄以爲,那李嚴不能如約攻下白水關?”

“非是李嚴,吾曾於南蠻大帳之內講過,那關中之地,需要提防三人。”

“其一便是孫權,此人年少繼烏程侯爵,雖看似庸碌之輩,卻能在周瑜、程普、韓當這等老將面前從容有度,且有果決之能,率數千之兵夜襲武關,殺入關中,奪取這關中數郡基業,得以立足於西北,其人韜光養晦,若是再有一二十載經營,當不輸曹劉矣。”

“其二便是魯肅,此人久居周瑜之下,於揚州、南陽之際,多時聯絡各路諸侯與孫權聯盟,爲人健談,心思縝密,城府極深。而孫權攻下關中之後,此人便出任一郡太守,調度張繡、程普、韓當這等大將,如今孫權有意北伐幷州,便以此人爲主將,吾以爲,此人當有不輸周瑜之才爾。”

“那最後一人,便是周公瑾罷。”

“幾月前吳衛密報,他與郭嘉一戰,兩敗俱傷,郭嘉亡於陳留,而他周公瑾也一病不起,可最近幾月,卻再未有過吳衛密報傳來,公讓,汝知吾江東細作之厲,無縫不入,他周瑜若是臥病在榻,必能悉知一二,可一直未有密報傳來,此人可還在府邸之中否?”

諸葛均若有所思,“江東之時,吳王便言此人不死,日後必是吾江東大敵,他與孫策有結拜之誼,與吾軍乃是死仇爾。”

“半月,吾將平定南蠻,餘下便留諸部人馬鎮守此處,吾將一部兵馬北上,前往成都,親自勸降劉璋。”

諸葛均看了一眼營中走動的兵卒,“二兄留守在這營中有多少兵馬?”

諸葛亮凝視着前方的場景,微微側目,“一場大火,吾將整個平南大營的兵馬全部派出,此刻鎮守在營內的,僅剩三千老弱傷兵,若是此刻孟獲來攻,汝吾難逃一死。”

諸葛均面上擠出幾分笑容,正欲開口,腳下突然傳來一陣顫動,兩人對視一眼,面色俱是一變。

當他二人走下井車,身後便已有軍士大喝,“敵襲、敵襲,快關閉寨門,以拒馬據守。”

“孟獲,終究是來了。”眼看着營中兵馬調動,諸葛亮面上已恢復從容姿態,“公讓,且隨吾去見見這南蠻王罷。”

諸葛均擡手一輯,“喏。”

第三十一章 焚船,堵門第兩百六十八章 迴歸秣陵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五百四十二章 是故,孫權還活着第五十一章 慘烈的戰後第一百九十四章 進退爲難曹孟德第五十二章 江東六項(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晉陽之變第兩百八十七章 華容道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杯毒酒王朝沒第一百九十七章 他真的是天下第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試行一月第四百零六章 河北上將文丑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帝帶頭開河第兩百一十三章 劉表之喜第兩百零九章 田豐獻策第八十二章 點將臺第五十一章 慘烈的戰後第一百六十章 下廣陵第四百七十七章 孟德訓子第二十四章 武將四境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航遼東第四百一十七章 奇襲白水關第五百五十七章 陳羣之降,陳珪之死第三百九十五章 繼續往南第五百一十一章 誓師北伐!四路高歌第兩百零七章 青梅煮酒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九十三章 鄱陽水師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局第兩百九十一章 白馬義從的戰法第一百三十一章 督戰第兩百一十九章 張羨據荊南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之地!汾水第三百五十七章 李異臣服第三百五十章 作壁上觀第四百八十五章 漢胡混編騎兵第四百三十五章 牛角響,羌人來第十七章 淮陰步子山第四百三十章 壘土攻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雲踏雪知誰來!第四百七十二章 擺了一道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不容姑息第一百零五章 尋陽第四十二章 太史慈戰孫策第兩百九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遜:十面埋伏第一百二十章 曹操來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晃破黃射第一百七十章 妙才與文烈第一百一十一章 皖縣雙姝第兩百四十一章 遭遇水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趙雲擒夏侯第五章 點卯第兩百八十四章 孫權出兵第五十五章 計問二張第三百六十九章 今日,吾效班定遠矣第一百一十九章 孫呂不約而盟第兩百零二章 神將殺手第四十八章 周瑜連環計第四十章 傳繳誅賊第四百四十二章 火牆阻隔騎兵第一百零七章 棄守皖縣第三百三十五章 白毦兵的死鬥第八十四章 汝可知大禍臨頭矣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氣袁術第四十七章 王朗大敗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三十七章 圍三缺一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四百六十二章 轟動天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甘寧歸吳做先鋒(第六更,求首訂)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袁歡語泣珠第四百五十章 西涼之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雲踏雪知誰來!第兩百二十五章 零陵太守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史之圍第兩百九十二章 劉琦勸降張允第八十七章 連破七寨第兩百六十五章 刑名題第四百七十章 甄氏三姝第兩百一十四章 毛孝先第九十五章 袁術稱帝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本初遲暮之心第三百一十五章 郭嘉病重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千架投石車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塊襠布第四百七十一章 逃竄的曹彰第三百五十五章 戰平第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四十四章 錢唐之圍第九十七章 劉繇顧命第兩百四十二章 接舷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戰場只有勝負第兩百二十三章 張羨,卒第兩百七十八章 出城,列陣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