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若人生只爲初見

建安四年初,劉奇於襄陽城中設宴,荊州文武齊聚一堂。

他左下首是諸葛亮,右下首則是龐統,兩人皆位居臺階之上,而兩人之下,方纔是呂蒙、劉琦、步騭。

呂蒙爲荊州司馬,爲荊州武將之首。

劉琦與步騭都是荊州刺史之職,劉琦虛職,步騭卻有實權。

“吾等拜見吳王。”入內之際,堂中文武齊聲高喝,聲浪直衝殿頂,繞樑經久不息。

“荊州之治,在於諸位,孤敬諸位。”落座之後,劉奇舉杯起身。

“吾等敬吳王。”堂下衆人亦是紛紛雙手舉着酒樽,託到頭頂,躬身彎腰,在劉奇一口飲盡杯中烈酒之後,方纔仰頭飲盡。

衆人落座,劉奇環視一眼左右幾人,目光有意無意地落在諸葛亮的身上。

“孔明吶,此次還是汝吾初見罷。”

“回稟吳王,去歲亮本欲前往方山書院,後得令轉道豫章,今日的確是初次與吳王相見。”

“可孤卻是對汝神交已久啊。”

“幸得吳王看重,亮不勝榮幸。”

“孔明吶,如今蒯越率軍攻至成都城下,龐樂李異裡應外合,不日便可傳回趙韙兵敗戰報,汝以爲,益州當如何取之?”

諸葛亮目光微微波動,他鄭重地朝劉奇一輯,“吳王此行,可得天子詔令?”

“天子已允諾吾討平益州蠻夷叛逆。”

“此刻五溪蠻已上表請降,巴中二郡,牂牁郡、犍爲郡之地已入吾江東之手,蜀郡劉璋,冢中枯骨爾,倘若主公執意攻打成都,亮以爲,是下下之策。”

“上策爲何?”

諸葛亮環視一眼堂中在座的文武,“自是以天子明詔,借道廣漢,爲吾大漢,收復三輔之地爾。”

“吾軍已奪益州四郡之地,劉璋焉能再借道與吾軍?”右側的龐統似笑非笑地說道。

諸葛亮面色一板,“忤逆天子詔令者,他劉璋便是宗親,按例亦當斬不赦。”

劉奇一手撫須,“孔明吶,孤命蒯越興兵入蜀,爲蕩平五溪蠻,已得巴郡,爲破趙韙,不得已與嚴顏交兵,如今已得四郡之地,可命交州兩路兵馬直取永昌,而蒯越之兵,可暫時屯駐成都城外,不可再進。”

“至於三輔之事,吾欲遣一使往漢中,陛下賜天子劍予孤,倘若張魯不降,在座諸位,便將這襄陽城外大營的七萬大軍帶去漢中罷。”

“喏。”

“孤於曲阿起兵至今,已近四載,全賴列爲之功,孤今日方能安坐於秣陵城郭。今曹賊已北去,正當吾江東大展宏圖之機,孤欲命子龍驍龍營進兵漢中,以蜀中張允之兵,進軍廣漢,今天子命四路攻曹,孤已命徐元直所部兵馬與徐州陳宮之兵齊動,呂蒙。”

“末將在。”呂蒙起身一輯。

“汝可領荊州之兵暫時休養生息,爲後應。”

“喏。”

“士元。”

“在。”龐統亦是起身。

“汝隨子龍往漢中。”

“遵命。”

“蔣欽、周泰。”

“末將在。”兩位水師都督出列。

“汝二人之中,吾欲遣一人往徐州東海鬱洲山島,不知汝二人何人願往?”

兩人對視一眼,蔣欽踏前一步,“末將願往,不過這興建一部水師之事,吾長江所用車船,入海之後,怕是難經受大風大浪,還請主公調撥一部工匠,於島上興建船坊造船。”

劉奇一手撫須,“無需如此,吾已命東冶船坊調集二十艘海用車船北上,三年之內,東冶船坊與巢湖船坊將交與汝東海水師兩百艘車船,汝需在鬱洲山島招募兩萬水師,日夜操練,此外,吾還調撥當地漁民交與汝,倘若海上有風暴來襲,汝可率水師提前遷至徐州內陸避之。”

“喏。”

“此外,叔鸞,將孤從江東帶來的新釀酒水賞下去一千壇,分與各營將士嚐嚐。”

“喏。”戴良起身,朝劉奇一輯應下。

議事散去,走在劉表往日小憩的庭院之中,身後諸葛亮、呂蒙、步騭、戴良等人隨從。

“孔明吶,吾聞昔日汝獻劉備一策,是爲隆中對,可是取這荊州、益州二地,分天下而治之?”

諸葛亮渾身一顫,面無表情地擡手一輯,“今吳王得長江南北五州之地,坐擁半壁江山,已勝天下諸侯遠矣,區區隆中笑談,不足掛齒爾。”

“孔明吶,蔡氏母子北上宛城,汝兄嫂之仇未報,方纔吾見堂中子瑜神情略有沮喪,汝兄弟二人,可有埋怨吾這主君?”

“臣下不敢。”

“是不敢,還是不敢說?”

諸葛亮將頭放低,一言不發。

劉奇將荊州之事交代一番之後,再留下諸葛亮一人於亭中坐定。

他看着亭外的飄雪,“孔明吶,依汝之見,劉備可是真心願與孤共擊曹操?”

諸葛亮思忖頃刻,“若無司馬懿,劉備或念在往日主公與他恩情,不得已而出兵北伐。”

“是念在天子詔書,纔會出兵罷。”劉奇笑着指了指諸葛亮,“孤真心與汝相交,汝與孤,在這涼亭之中,如今不是君臣,只是萍水之交。”

“喏。”

“孔明吶,孤將用兵於永昌,若漢中平定,則呂蒙所部需前往三輔,汝願在荊州,還是去蜀南。”

“主公,恕吾直言,呂司馬應當留在荊州坐鎮。”

劉奇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方纔士元離去前告知吾,劉備將有變,就連汝,也信不過他嗎?”

諸葛亮擡手一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劉皇叔飄零半生,如今被主公奪了荊州與陳國,其麾下數郡四郡之地,毗鄰主公與孫權、曹操,倘若曹操敗亡,孫權不與主公毗鄰,他便會直面吾江東之兵。”

“臣下以爲,爲天子之詔,他會出兵陳留,爲脣亡齒寒,他會聯合曹操。”

劉奇陷入了沉默,“如此,呂蒙便留在荊州。”

“主公,亮自請往蜀南,平定南蠻之禍。”

“明日孤便傳令,擢汝爲益州都督,加大上造爵,統帥蜀南兩路兵馬,征討永昌南蠻。”

“喏。”

“孔明吶,此戰許勝不許敗。”

“臣願領軍令狀。”

“汝且下去罷。”

“喏。”

劉奇目視着諸葛亮離去的背影,心中幽幽一嘆。

諸葛之心,他仍是看不透。

第五十七章 五月,返程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一百七十二章 傷俘營,子龍與張機第一百九十四章 進退爲難曹孟德第一百九十三章 榮辱與死第三百零六章 屏風題名第十三章 勝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六十八章 在下潁川徐元直第三百三十二章 慘勝一場第四百七十六章 魏王親征第三百五十章 作壁上觀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火燒大營(五更求首訂)第一百四十四章 甘寧VS徐晃(三更求首訂)第七十六章 漢禮四時,贊者如歌第一百八十六章 兩杆銀槍第三百五十三章 迎天子否?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不佑我第一百九十四章 進退爲難曹孟德第五百三十七章 雨天不射第兩百五十一章 龐統渡江第兩百九十章 六路援軍第四十五章 錢唐長闞澤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風而降第四百三十八章 誰爲刀俎?第四百八十三章 襄平之戰(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從此發家致富第五百二十八章 明曹暗劉第六十四章 儒與名士第兩百零一章 算皇叔一策第兩百八十五章 張繡降孫第四百零八章 望風而降第三百五十六章 兩路密使第八十四章 汝可知大禍臨頭矣第三百七十一章 西涼之錦第三百八十五章 逢林莫入,逢城莫困第一百五十二章 納降,袁氏雙姝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兩百九十八章 兵圍蒯府第四百零七章 孤,同鄉矣!第一百四十五章 甘寧之辱(四更求首訂)第六十三章 大漢養士四百年第九十三章 鄱陽水師第五百零六章 魯肅殉國第三百八十章 南遷移民第兩百零六章 湖蟹第兩百五十九章 談笑釋兵權第七十八章 軍用沙盤第五百三十七章 雨天不射第七十五章 敬禮,迎親第九十六章 截殺,溫候之女第一百五十八章 烏雲踏雪知誰來!第八十八章 歙縣之戰(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淹下邳第三百四十七章 捐糧授爵第四百零一章 馬忠:小老弟,沒想到吧第兩百二十八章 老將無後第三百七十六章 臥病中的周瑜第五百五十五章 涿縣之戰(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敗一陣,吾再相勸第一百章 陳登渡江第三百五十章 作壁上觀第三百零二章 自此治學江東第四百九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一百五十六章 設烽火臺以鎮淮水第三百一十五章 郭嘉病重第八十四章 汝可知大禍臨頭矣第兩百七十二章 大喬如露,小喬如水第一百二十五章 步氏誕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馬忠:我是撿漏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三百二十一章 毒士登場第五百三十章 蹋頓反叛第四百六十五章 丁奉初戰第五百六十七章 以戰養戰三十年第三百一十六章 舍天子而離諸侯第兩百三十七章 龍驍營趙雲第一百零八章 徐庶VS劉曄第四百一十三章 老卒勸蠻第三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陳公臺第兩百二十章 呂蒙雪夜襲長沙第一百六十八章 淮北之戰——行船,行女第一百三十六章 吾要這壽春有何用?第三百三十七章 督師一軍第三百九十章 竹邑斬夏侯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中呂布第八章 三箭定婁縣第五百四十八章 葬禮第四百八十一章 管寧說蹋頓第三百八十一章 六部主官第六十二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一百三十一章 督戰第三百三十章 諸葛參軍第兩百四十六章 蔡中的求死欲第五百二十八章 明曹暗劉第兩百四十五章 火燒赤壁第一百二十二章 汝乃劉氏子否?第一百四十四章 甘寧VS徐晃(三更求首訂)第兩百七十章 八歲讓梨的主第三百二十章 郭嘉:扶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