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中國的大學生:個個都是高考復讀生

看到這樣的標題,一定會有人這樣反駁:“怎麼個個都是高考‘復讀生’呢?當年高考,我就是一次考上的,我就不是高考‘復讀生’。”

——且慢,這裡所說的高考“復讀生”就是指你這樣的人!

想想你的中小學階段吧,爲了高考能拿高分,爲了一次就考上好大學,你是怎麼走過來的?

本應睡眠休息的時候,你卻沒有睡眠休息。沒完沒了的作業考試,使加班加點、挑燈夜戰成爲家常便飯,這跟“復讀”有什麼區別?

本應歡歌笑語、健康成長的時候,你卻連擡頭仰望藍天的時間都沒有,整天埋頭死學死考,這跟“復讀”有什麼區別?

爲了高考,你從小就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做得比推磨的驢還多。題山題海,反反覆覆,千錘百煉,做出解題速度,做出思維慣性,做空潛力後勁。這不是“復讀”又是什麼?

在學習時間被成倍延長、學習強度被畸形加大時,你本質上就是一個標準的高考“復讀生”。因只參加過一次高考就以爲自己不屬於高考“復讀生”,不是自欺欺人,就是“五十步笑百步”。

本質上都是高考“復讀生”的大學生並不情願被人稱爲“復讀生”,可見在內心深處,中國人還是相當明瞭:加班加點地熬夜“復讀”,就是“病態”、“低劣”跟“畸形”的代名詞,誰都不願意戴這頂帽子。

可是,誰都不願戴“復讀”這頂帽子的中國人,今天仍在繼續加班加點、死學死考,仍在繼續着“病態”、“低劣”跟“畸形”的“學業”……仍在拼命地熬夜“復讀”,——從小學就開始死學死考,從小學就開始沒日沒夜,從小學就開始競相“復讀”!

所以,一點也不冤枉:中國的大學生,其實個個都是“資深”的高考“復讀生”。

而全國名校呢,因爲是億萬高考“復讀生”競相追逐的目標,自然也就成了高考“復讀生”的“薈萃”之地!

以各種形式死學死考、熬夜“復讀”,誓言“非清華北大不上”者,內心所謀求的,其實是想借高考這一低層次的知識平臺,趁早跟清華北大“攀個親戚”,以便今後到社會上有個“照應”。

故只要能“攀上親戚”,哪怕“復讀”得昏天暗地,哪怕拼得個傷痕累累、“殘花敗柳”,也在所不惜,而這卻正好暴露了他們在求學能力上的“心虛氣短、江郎才盡”!

因爲,心虛氣短者一般也心知肚明:沒有真本事終究是做不出什麼學問來的,倒不如就在高考這一關口,窮心竭力跟名校“攀個親戚”算了。

而真有志氣、真有才氣、真有本事,就不會圍着高考這種低層次的知識加班加點、熬夜“復讀”,就不會爲了那壓倒別人但卻毫無意義的一分兩分去拼殺;真有本事,到哪都一樣不同凡響,沒必要跟清華北大“攀親戚”;真有本事,無論走到哪裡,身上的才華傲氣藏都藏不住,哪裡還需要引什麼“清華北大”爲傲?

好多中國人,在還沒有踏進知識的真正殿堂時,就在小學階段開始熬夜“復讀”,就在中學階段把所有的生機活力都提前支取出來,獻給了魯莽蠻幹的、無休無止的、把活人訓練成死機器的作業考題。

而等到考上大學時,已是身心疲憊,傷痕累累,不可或缺、至關重要的生機活力卻喪失或不足。這時,又怎麼能把大學裡的知識學好呢?僅憑高中那點可憐巴巴的知識,又怎能不一畢業就變成“大白菜”呢?又怎能不從“天之驕子”變成“天大笑話”呢?又怎能不去跟農民工搶飯碗呢?

考研二字天生粘帶“研究”的色彩和光環,但實際情況是,在考研的考場上,思考意味着考砸,研究意味着必敗無疑。因爲題量都太大,考生必須從頭到尾,像機器一樣提筆就解,“風馳電掣”,馬不停蹄,否則連試卷都做不完。在三個小時的考試時間裡這樣“瘋解狂答”,怎麼可能有思考和研究的時間?

所以,考研實際上徒有虛名,它跟思考和研究沒有什麼關係。

參加過考研的人都知道,考研承襲了高考所有的“特色”和“個性”,比拼的依然是題山題海錘鍊出的“思維慣性”或者美其名曰“解題速度”。誰熬夜“復讀”,誰練就一身“橫肉蠻力”,誰把自己打造成解題機器,誰就考場取勝爲王。

跟高考不同的是,考研的“復讀”是變本加厲的“復讀”,因爲考研之競爭拼殺更爲激烈。

高等數學應該是最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學科吧,但考研數學的考場上,誰停下筆來思考研究,誰鐵定做不完。本人當教師時講授過微積分和線性代數,考前也在題山題海上“操練”過、“復讀”過,但上了考場仍然不敢怠慢,因爲除了題量大、時間緊外,對手都“來者不善”。

雖被考生戲稱爲“第二次高考”,但考研跟高考比,還真有那麼一點不同。考研有一套比較複雜的報名程序,完全由報考者個人自己完成,不存在以班級組織起來報考的可能。也就是說,沒有哪個考生是“隨大流”被動地參加考研的。換言之,敢報名考研的,多多少少都有些底氣,心裡一點譜都沒有的,人家名都不會去報。打個比方,不會玩微積分的,他敢報考理工科研究生?那不是找死嗎,誰這麼昏。

故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而本人取勝的法寶和別的贏家一樣,用一個字來表述就是:快!用兩個字來表述就是:更快!

快到什麼程度呢,最快的大概三五秒就答一題,因爲不少選擇題本人純粹是憑感覺——也就是所謂“題感”在作答。“題感”的背後是“復讀”,是“爛熟”,是題山題海在做支撐。

考研的輸家呢,大多是沒有“復讀”或“復讀”不力的人。這些“復讀”不力的輸家,人家大多也不是不會做,而只是解題速度慢了些。如果是不會做,人家早開溜了,考場又不留人。而慢的原因是沒有“題感”,就去花時間思考探求;之所以沒“題感”,是因爲沒有在題山題海上熬夜“復讀”。

我記得考數學時,我們那個考場沒有一個提前交卷的。考試進行了兩小時30分鐘時,監考老師宣佈:“還剩最後30分鐘。”聽到老師提醒,寂靜的考場突然集體響起重重的、長長的驚歎聲:“啊——!”然後,再次寂靜下來,每個考生都埋頭做到最後一刻。個別女性考生甚至因埋頭解題到最後一秒鐘,沒能在答題卡上“畫圈”而當場哭起來。

作爲考研的贏家,我本來最有資格說這樣的話:哭也沒用,考試的目的就是“優勝劣汰”,就是要通過競爭性的考試把水平高的人選拔出來。

但我不會這樣說,因爲這話乍一聽是對的,仔細一想卻是錯的。

“題感”並不是學問,很多“題感”實質上是“思維慣性”,恰是做學問的大敵。解題速度並不代表數學水平,所以,一味追求解題速度的考研,選拔出來的不是水平高的,而僅僅是解題速度快的。

這樣,考研最終錄取的,很多並不是人才,而是像我這樣擁有更多體力熬夜“復讀”、做出“題感”的蠢材。

蠢人通常並不認爲考試蠢,更不自認爲蠢,這不難理解:垃圾食品吃得越多,越離不開垃圾食品,越拒絕承認那是垃圾食品;一身橫肉蠻力的人,當然酷愛跟人比試力氣,當然酷愛稱頌比武臺!

不錯,至少就數學而言,解題速度確實是檢測數學水平的指標之一,但同時,解題速度也確實不能代表數學水平。因爲跑得快不代表跑得遠,更不代表能負重、做大事。陳省身、丘成桐這樣的數學大家就多次面對奧數試題束手無策,在他們那裡,人們可以領悟到,解題快速很可能就是數學思想膚淺的表現。

比如,拿一份考研數學的試卷出來測試甲乙二人。結果,甲在三小時內就做完並考得高分,而乙花了三天,雖然只解出一道試題,但解法卻別出心裁,別具隻眼。請問誰的數學水平更高,誰更有研究數學的能力?答案不言自明。

所以偉人指出:“出20個題,學生只能答出10題,但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創見的,可以打100分;而20題都答了,也答得對,但是平平淡淡,沒有創見的,給50分、60分。”

解題速度這種“能力”,可以通過熬夜“復讀”,在題山題海上“擂”出來。但創新更多的是與人本身的特質有關係,沒有數學天賦的人,給他三年的時間備考,他可能考研數學打滿分,但不要指望他解題別具隻眼。

當今中國的考試,從北京南京硝煙瀰漫的“小升初”考試,一直到考研,實質上都成了考“題感”、考速度,最終是考熬夜“復讀”的體力。

最後連老師們也不放過,“命題專家”把老師們也拉上考場,給老師們評分定級。殊不知,老師的水平如何,還真不在於解題速度和考試成績,而在於是否“會講”、是否善於進行深入淺出的表達。

對速度的追求成了全中國的“慣性”,這種追求速度的“慣性”無處不在,形成“中國特色”:餵豬的,四個月就出欄;教書的,一學年就發了40篇論文;小學生考試落後,父母趕緊花大價錢去“培優”,分數非快速拉起不可;小孩子感冒生病,先鋒系列抗生素“侍候”,恨不得一針下去,永不生病……

我忍不住要說:中國人,你怎麼變得這麼蠢?

第17章 但恨上學時,玩樂不得足第7章 垃圾知識和垃圾食品的共同點:吃多了你就會愛上它第14章 差生其實一點都不差,我要大聲爲你們辯護第15章 死學死考的輓歌讖語:少時了了,大未必佳第8章 如果要豬來品茗,豬一定叫嚷還沒潲水好喝喲第15章 死學死考的輓歌讖語:少時了了,大未必佳第4章 中國的大學生:個個都是高考復讀生第21章 不上大學好處多,提前畢業路寬闊第18章 平情應物,藏器待時:會笑者,最後笑第2章 我們都是傻子,仿維克多雨果第5章 命題專家您自己經得起考嗎第2章 我們都是傻子,仿維克多雨果第16章 老師您錯了:一流人才天生就貪玩、會玩第1章 前言第12章 高考數學考滿分:數學還沒入門第3章 上大學花了八萬多:一畢業就變成了大白菜第10章 辦學與辦養豬場:辦法是一樣的第3章 上大學花了八萬多:一畢業就變成了大白菜第16章 老師您錯了:一流人才天生就貪玩、會玩第13章 嗟來食第21章 不上大學好處多,提前畢業路寬闊第13章 嗟來食第20章 你們不要上當,千萬不要拿這麼多錢去讀大學第7章 垃圾知識和垃圾食品的共同點:吃多了你就會愛上它第18章 平情應物,藏器待時:會笑者,最後笑第16章 老師您錯了:一流人才天生就貪玩、會玩第22章 人窮不可怕,沒知識也不可怕,怕就怕蠢第16章 老師您錯了:一流人才天生就貪玩、會玩第8章 如果要豬來品茗,豬一定叫嚷還沒潲水好喝喲第16章 老師您錯了:一流人才天生就貪玩、會玩第9章 大師判分:死學死考,判你死刑第11章 千萬別輸在起跑線上:我辦學就這樣忽悠第8章 如果要豬來品茗,豬一定叫嚷還沒潲水好喝喲第13章 嗟來食第24章 別讀死書,向着天分努力,闖你身邊的世界第14章 差生其實一點都不差,我要大聲爲你們辯護第3章 上大學花了八萬多:一畢業就變成了大白菜第14章 差生其實一點都不差,我要大聲爲你們辯護第21章 不上大學好處多,提前畢業路寬闊第3章 上大學花了八萬多:一畢業就變成了大白菜第10章 辦學與辦養豬場:辦法是一樣的第6章 勤奮,勤奮,多少愚昧假借你的名義行事第13章 嗟來食第21章 不上大學好處多,提前畢業路寬闊第5章 命題專家您自己經得起考嗎第17章 但恨上學時,玩樂不得足第9章 大師判分:死學死考,判你死刑第6章 勤奮,勤奮,多少愚昧假借你的名義行事第21章 不上大學好處多,提前畢業路寬闊第18章 平情應物,藏器待時:會笑者,最後笑第17章 但恨上學時,玩樂不得足第19章 當心預言再次出錯第9章 大師判分:死學死考,判你死刑第13章 嗟來食第21章 不上大學好處多,提前畢業路寬闊第19章 當心預言再次出錯第18章 平情應物,藏器待時:會笑者,最後笑第19章 當心預言再次出錯第9章 大師判分:死學死考,判你死刑第13章 嗟來食第6章 勤奮,勤奮,多少愚昧假借你的名義行事第24章 別讀死書,向着天分努力,闖你身邊的世界第24章 別讀死書,向着天分努力,闖你身邊的世界第8章 如果要豬來品茗,豬一定叫嚷還沒潲水好喝喲第3章 上大學花了八萬多:一畢業就變成了大白菜第7章 垃圾知識和垃圾食品的共同點:吃多了你就會愛上它第24章 別讀死書,向着天分努力,闖你身邊的世界第17章 但恨上學時,玩樂不得足第2章 我們都是傻子,仿維克多雨果第19章 當心預言再次出錯第12章 高考數學考滿分:數學還沒入門第8章 如果要豬來品茗,豬一定叫嚷還沒潲水好喝喲第14章 差生其實一點都不差,我要大聲爲你們辯護第12章 高考數學考滿分:數學還沒入門第21章 不上大學好處多,提前畢業路寬闊第15章 死學死考的輓歌讖語:少時了了,大未必佳第18章 平情應物,藏器待時:會笑者,最後笑第3章 上大學花了八萬多:一畢業就變成了大白菜第7章 垃圾知識和垃圾食品的共同點:吃多了你就會愛上它第6章 勤奮,勤奮,多少愚昧假借你的名義行事第24章 別讀死書,向着天分努力,闖你身邊的世界第18章 平情應物,藏器待時:會笑者,最後笑第18章 平情應物,藏器待時:會笑者,最後笑第8章 如果要豬來品茗,豬一定叫嚷還沒潲水好喝喲第24章 別讀死書,向着天分努力,闖你身邊的世界第16章 老師您錯了:一流人才天生就貪玩、會玩第14章 差生其實一點都不差,我要大聲爲你們辯護第24章 別讀死書,向着天分努力,闖你身邊的世界第14章 差生其實一點都不差,我要大聲爲你們辯護第21章 不上大學好處多,提前畢業路寬闊第13章 嗟來食第11章 千萬別輸在起跑線上:我辦學就這樣忽悠第14章 差生其實一點都不差,我要大聲爲你們辯護第14章 差生其實一點都不差,我要大聲爲你們辯護第10章 辦學與辦養豬場:辦法是一樣的第9章 大師判分:死學死考,判你死刑第22章 人窮不可怕,沒知識也不可怕,怕就怕蠢